地下空间利用实例 天府广场
- 格式:ppt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16
成都地铁天府广场车站形式及其设计姓名:韩旭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号:2008860131指导老师:王羽2011.05摘要我国近几年来一直面临经济快速发展致使交通压力不断增加的难题,大力发展轨道系统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为旅客乘降的场所,是旅客出行的出发、换乘与终止点。
车站设计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许多方面,包括土地布局、空间利用、流线设计等。
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最重要的现代化建筑类型,他们不仅提供旅客上下车服务,而且还可以作为城市景观,它与空间建筑物的结合之处,反映着城市交通系统的特色。
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修建的地铁车站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车站组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矛盾和压力,同时,由于地面建筑物的修建,城市用地更加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建设立体化的城市受到普遍重视,且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以往修建的地铁车站中,绝大多数是为解决城市客运交通而修建的。
现在,由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乘客对交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车站的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斯德哥尔摩地铁车站站厅通常划分成地铁使用区及城市公用区两部分。
在公用区内设有小商店、自动售货机,个别车站还设有理发室、照相馆、物件寄存等设施。
巴黎某地铁车站在站厅内设置了小休息区,为了与站内乘客人流分开,设计者将休息区的地面加高,其上设有休息椅、酒吧等。
“地下城市”景观分析——关于成都地铁1号线景观设计思考作者:何洋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9期何洋随着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作品,而由于地铁本身的优势,使其和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地铁给我们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快捷、安全、舒适等优点之外,还给“地下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带来了多彩的内容。
地铁景观成为一个城市景观的缩影,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拓展和延伸,逐渐提高了城市的层次和品位。
通过对世界各地地铁空间景观特色的分析,和对成都地铁景观的特色与不足的调查研究,得到关于成都地铁景观完善的一些思考。
一、地铁发展基本现状(一)世界地铁发展现状世界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在伦敦建成,至今有150年历史。
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平均每年修建160公里。
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这一巨大的人类公共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宣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展示民族的精粹文化,展示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文化。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20亿人次搭乘地铁。
地铁站空间也不再是作为单纯地铁换乘的“节点”被利用。
人们更需要在换乘的同时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
(二)国内地铁发展现状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起步较晚,总体来看,其发展经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起(20世纪50年代),1969年10月建成北京地铁1号线,全长23.6公里,随后建设天津地铁。
(2)学习(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地铁。
(3)成长(20世纪9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国内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地铁。
(4)倍速(2000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地铁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二、国外优秀案例分析(一)俄罗斯——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素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誉。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地下空间利用是指在地下地表以下部分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
它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空间,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交通、商业、生活和娱乐等。
下面是一些地下空间利用的案例。
1. 地下商城地下商城是在地下空间中建设的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它提供各种商店、餐馆和娱乐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安全和舒适的购物环境。
地下商城在一些繁忙的商业区非常受欢迎,因为它可以节省地面空间,并减少交通拥堵。
2.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将停车位建设在地下空间中的设施。
它可以解决城市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并提供更多的停车位供市民使用。
地下停车场通常设有电梯和楼梯,方便人们进出停车场。
3. 地下地铁地下地铁是一种在地下通道中运行的城市交通工具。
它可以提供快速、安全和舒适的交通方式,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地下地铁在一些大城市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运输大量的乘客,并且可以在地下空间中建设。
4. 地下图书馆地下图书馆是在地下空间中建设的一个公共图书馆。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阅读、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同时节省地面空间。
地下图书馆通常设有舒适的阅读区和多种图书、杂志和报纸的收藏。
5. 地下美术馆地下美术馆是在地下空间中展示艺术品的场所。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并且可以保护艺术品免受自然灾害和盗窃的威胁。
地下美术馆通常设有适当的照明和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艺术品的安全和保存。
6. 地下体育馆地下体育馆是在地下空间中建设的一个体育场馆。
它可以用于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演出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观赛环境。
地下体育馆通常设有适当的座位和设施,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7. 地下农场地下农场是在地下空间中种植农作物的活动。
它可以解决城市土地不足的问题,并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供人们食用。
地下农场通常使用人工光源和水源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8. 地下工厂地下工厂是在地下空间中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
它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和私密的生产环境,并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
文章编号:1671-6612(2008)02-063-06天府广场局部改造工程冰蓄冷冷源系统设计陈永江∗ 高慧翔(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031)【摘 要】 天府广场地处成都市南北轴线上的人民南路和贯穿成都东西走廊的蜀都大道的交叉点南侧,是成都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的中心,是未来成都市的中央商务区(CBD )。
天府广场局部改造工程为地下四层结构,总建筑面积110000m 2。
其中地下一、二层为天府广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包含地下商场、地下文化博览区以及未来地铁1、2号线站厅层;地下三层为地铁1号线站台层和地铁2号线设备层;地下四层为地铁2号线的站台层。
该系统主要为地下一、二层天府广场地下商场、地下博览区提供冷冻水。
该项目由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
系统采用冰蓄冷方式。
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的低谷电力储存冷量,补充在电力高峰期的空调冷负荷需要,节约系统运行成本。
【关键词】 建筑节能;冰蓄冷 中图分类号 TU831 文献标识码 BSelection of the cool source for ice-storage system design of Tianfu square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hen Yongjiang Gao Huixiang(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Chengdu ,610031,China)【Abstract 】 The total area of the Tianfu square is 110,000m 2,the system adopts ice-storage to provide cool water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underground floor.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the refrigeration machine and the model of ice-storage has been selected.【Keywords 】 Energy-saving ,ice-storese收稿日期:2008-01-02∗陈永江,男,1973年10月生,工程师。
天府广场设计方案
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是该区的主要商业中心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府广场的形象和吸引力,在设计方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天府广场的设计应注重独特性和创意性。
建筑外立面的造型可以采用现代的线条和独特的形状,突出广场的时尚感和现代感。
同时,可以在广场周边设置一些艺术装置或雕塑,为广场增添一份艺术氛围。
其次,天府广场的设计应注重功能性和便利性。
首先,可以设置一些室内和室外的休闲区域,供人们休息和交流。
另外,广场应设置一些公共设施,如洗手间、饮水机等,方便人们在购物和娱乐过程中解决生活需求。
此外,天府广场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在广场周围种植一些绿植和花草,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氛围。
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天府广场的设计还可以考虑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相结合。
可以在广场周围设置一些文化展示区,展示成都的历史和文化,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
另外,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进一步提升广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天府广场设计方案应注重独特性、创意性、功能性、
便利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融合。
通过这些设计,相信天府广场将成为成都市金牛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购物、休闲和交流。
空间活力的表达——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宋平田瀚元郝汗青胡琪曼【摘要】摘要:本文阐述空间活力表达所影响的关键因素——空间与尺度对比、易达行与可辨认性、公共活动设施数量、环境质量标准,并通过结合成都天府广场分析其空间的活力表达。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1【关键词】关键词:空间活力;表达;关键因素;天府广场1.天府广场现状天府广场,位于成都的心脏地带。
天府广场的平面是一个八卦太极飞鸟图,广场整体被中间的曲线平均的分为了两个部分,局部下沉的广场位于广场东侧,而西侧则是用于观赏性的音乐喷泉,广场的正中是古代蜀国的吉祥物太阳神鸟图案。
天府广场的地下一层是商场和文化中心,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和变电站。
整个广场的地面景观通过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大部分是下沉广场,其他部分是由各种高低不同的灌木和乔木和亲水景观组成。
2.空间活力的表达相关要素分析活力这一要素被作为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是否有活力的指标。
所以要让一个公共空间充满活力和正能量,就必须要让这个空间充满安全感和吸引力,同时能够为行走在此空间的主体(人)提供必要的基础公共设施,让人能够停留驻足或者发生相应的活动。
本文从广场空间与尺度、易达性与可辨别性、混合使用功能与空间人流密度分布、公共基础设施数量、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方面进行分析[1]。
2.1空间与尺度。
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天府广场一直以来就被誉为天府之国,孕育着一股浓烈的精神与内涵,身处其中将会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蜀国文化,那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充分的体现了空间所特有的场所精神。
广场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间的界定,它同时也会影响到空间活力的表达,天府广场空间尺度有点偏大,影响到了自发性活动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间活力的表达。
2.2可达性(易达性)与可识别性。
天府广场,北侧紧邻人民东路和人民西路以及人民中路,东侧则是顺城大街,西侧为东城根街,南侧则为东御街和西御街和人民南路,周边都是公交车站的枢纽换乘点,同时天府广场四周还有可以自行车通行的道路,可达性相当好。
对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设计的一些思考摘 要:本文通过对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现有设计从空间布局、文化体现、实体要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天府广场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天府广场 设计分析 设计创新1. 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的城市正中心,其形式及其在成都的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
它是成都城市交通的枢纽,是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成都展示文明精华、城市个性和独特魅力的第一窗口。
1.2历史背景与发展沿革如今天府广场的所在区域在近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蜀国皇城的一部分,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老皇城遭到破坏。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老皇城区域修建了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并形成了如今广场的雏形,被称为人民南路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场的建设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1997 年2 月市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人民南路东西广场改造建设指挥部”, 对人民南路东西广场进行拆迁, 拆除了广场两侧的民居,中心广场得以扩建。
2001年就新天府广场方案向全球招标设计,最终法国设计单位AREP 公司的“太极广场”方案被采纳。
2007年新的天府广场修建竣工。
图2:天府广场演变示意图天府广场1.3广场布局与周边建筑分布从平面空间来看,天府广场整体呈现一个“太极”图案布局,太极图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东广场为一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为一个喷泉景观,中间是太阳神鸟图案,东西广场都以太极鱼眼的雕塑作为核心,四角配有绿地。
从立面空间来看,天府广场为平面和下沉混合式的立体式广场。
地下一层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地下购物中心;地下二层为停车场,与周边大厦相联通,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和变电站。
天府广场周边建筑布局基本如下图所示。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案例分析引言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导致了城市空间的不断压缩,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案例,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资源。
案例一: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商业中心是一种将商业活动转移到地下的创新模式。
在城市中心区域,地下空间往往被忽视,而地上的商业活动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空间浪费。
因此,将商业活动转移到地下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以北京王府井地下商业街为例,通过将商业设施下沉至地下,有效缓解了地上交通压力,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
这一案例的成功经验表明,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案例二:地下公园地下公园是一种将城市绿地转移到地下的创新模式。
城市绿地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吸收废气和降低噪音。
然而,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地面积有限,因此将部分绿地转移到地下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以新加坡的地下公园为例,通过在地下空间建设公园,既解决了城市绿地不足的问题,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静、清新的休闲空间。
这一案例的成功经验表明,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为城市增添更多的绿色元素,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案例三:地下交通系统地下交通系统是一种将城市交通转移到地下的创新模式。
城市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为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以伦敦的地铁系统为例,通过将地铁线路布设在地下,既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又提高了交通效率。
这一案例的成功经验表明,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为城市交通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地下空间的利用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公园和地下交通系统等创新模式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资源,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然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地下空间的施工难度和成本较高等。
合能“天河路”项目地下空间及空中连廊规划论证报告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1总则.............................................................................................................................................1.1 项目背景.............................................................................................................1.2论证依据..............................................................................................................1.3主要论证内容.....................................................................................................1.4论证结论.............................................................................................................. 2拟建项目简介...........................................................................................................................2.1拟建地块用地现状............................................................................................2.2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3拟建项目设计方案............................................................................................2.4项目空中连廊简介............................................................................................2.5项目地下空间利用方案................................................................................... 3区域现状分析...........................................................................................................................3.1区域土地利用现状............................................................................................3.3区域市政管网现状............................................................................................4 区域规划分析..........................................................................................................................4.1区域土地利用规划............................................................................................4.2区域道路网络规划............................................................................................ 5项目必要性论证 ......................................................................................................................5.1成都市地下空间利用背景 ..............................................................................5.2 市政道路地下商业开发案例研究 ...............................................................5.3打造一体化商业综合空间的需要.................................................................5.4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的需要............................................................5.5满足地面交通分流的需要 ..............................................................................5.6提高城市综合人防工事水平的需要............................................................ 6项目可行性论证 ......................................................................................................................6.1空中连廊可行性论证 .......................................................................................6.1.1连廊净空可行性论证 ....................................................................................6.1.2连廊的通行能力影响论证 ...........................................................................6.2地下空间相关管理规定...................................................................................6.3交通影响论证.....................................................................................................6.5消防疏散安全性论证 .......................................................................................6.6无障碍设计可行性论证...................................................................................7 地下空间开发控制 ................................................................................................................7.1 1#与2#号地块.............................................................................................7.2 2#与3#号地块.............................................................................................7.3 地铁连接通道.................................................................................................. 8结论及建议 ...............................................................................................................................8.1结论 .......................................................................................................................8.2管理要求与建议 ................................................................................................ 附件:附件1 郫县规划管理局市政工程规划条件附件2郫县规划管理局规划条件通知书附件3 地下空间出让面积统计1总则1.1 项目背景图1-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合能”天河路”项目地处成都市郫县犀浦镇西区花园片区,西面临银河西路(天河路),南面临城市主干道围城路,东面临银河东路(天辰路),北面临国道317线(成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