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链路
- 格式:ppt
- 大小:492.50 KB
- 文档页数:19
链路冗余技术:保障您网络通畅的最佳方案网络通信时常发生因链路故障而失去连接的现象,导致网络中断和数据丢失。
这种情况下,链路冗余技术可以帮助您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般的网络架构中,通过在通信的路径上增加多条链路,同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实现对链路的冗余备份,避免单点故障,并增加网络的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
目前比较常见的链路冗余技术有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HSRP (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GLBP(Gateway Load Balancing Protocol)等。
VRRP技术通过虚拟路由器实现链路冗余,当主路由器出故障时,备用路由器可以实时接管主路由器的工作。
而HSRP则通过选主机制确保高可用性的路由器成为主机,并通过心跳检测机制不断监测链路的连接状态、负载均衡等情况。
GLBP技术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链路冗余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网关的负载均衡和链路的冗余备份,效果更加优异。
通过采用链路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网络故障带来的影响,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并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如果您的企业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网络保障技术,不妨考虑使用链路冗余技术。
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是什么?什么是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专业术语!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它可以用于扩展链路带宽,提供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1、举例公司有2层楼,分别运行着不同的业务,本来两个楼层的网络是分开的,但都是一家公司难免会有业务往来,这时我们就可以打通两楼之前的网络,使具有相互联系的部门之间高速通信。
如下图:如上图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的网络,且SwitchA和SwitchB 之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
用户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间能够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来使相同VLAN间互相通信。
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2台交换机分别配置Eth-Trunk1 分别将需要通信的3条线路的端口加入Eth-Trunk1,设置端口trunk,允许相应的vlan通过;这样两楼的网络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2、实现配置步骤:在SwitchA上创建Eth-Trunk1并配置为LACP模式。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system-view[HUAWEI] sysname SwitchA[SwitchA]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ode lacp[SwitchA-Eth-Trunk1] quit配置SwitchA上的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 类似,不再赘述[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quit在SwitchA上配置系统优先级为100,使其成为LACP主动端[SwitchA] lacp priority 100在SwitchA上配置活动接口上限阈值为2[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ax active-linknumber 2[SwitchA-Eth-Trunk1] quit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优先级确定活动链路[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 链路冗余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效率、稳定性,这里的备份连接也称为备份链路或者冗余链路。
链路冗余方案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和连接。
然而,网络中的链路故障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链路冗余方案。
链路冗余指的是在网络中同时使用多条物理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当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其他链路可以自动接管,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还可以减少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链路冗余方案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多路径路由协议多路径路由协议通过为数据包选择多个最佳路径,实现链路冗余。
常见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包括OSPF和BGP等。
这些协议通过不断监测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动态选择最优路径,从而避免单一链路的故障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2. 链路聚合技术链路聚合技术是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链路。
这样可以将网络流量均衡地分发到不同的链路上,从而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当其中一条链路故障时,流量可以自动转移到其他链路上,不会中断数据传输。
3. 冗余交换机设计在企业网络中,冗余交换机设计是常见的链路冗余方案。
通过将多个交换机连接成环形拓扑或者使用堆叠技术,实现冗余链路的部署。
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其他链路可以接管其工作,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4. 备用链路备用链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链路冗余方案。
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备用链路可以迅速接管数据传输。
这种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包括家庭网络和企业网络等。
链路冗余方案的应用可以在很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在金融行业中,如果没有链路冗余方案,银行系统的数据传输可能会中断,导致客户无法及时进行转账和交易。
而在医疗行业中,链路冗余方案可以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医生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病历和诊断结果。
然而,链路冗余方案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部署链路冗余方案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包括物理设备和网络带宽等。
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是什么?什么是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专业术语!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它可以用于扩展链路带宽,提供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1、举例公司有2层楼,分别运行着不同的业务,本来两个楼层的网络是分开的,但都是一家公司难免会有业务往来,这时我们就可以打通两楼之前的网络,使具有相互联系的部门之间高速通信。
如下图:如上图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的网络,且SwitchA和SwitchB 之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
用户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间能够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来使相同VLAN间互相通信。
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2台交换机分别配置Eth-Trunk1 分别将需要通信的3条线路的端口加入Eth-Trunk1,设置端口trunk,允许相应的vlan通过;这样两楼的网络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2、实现配置步骤:在SwitchA上创建Eth-Trunk1并配置为LACP模式。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system-view[HUAWEI] sysname SwitchA[SwitchA]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ode lacp[SwitchA-Eth-Trunk1] quit配置SwitchA上的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 类似,不再赘述[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quit在SwitchA上配置系统优先级为100,使其成为LACP主动端[SwitchA] lacp priority 100在SwitchA上配置活动接口上限阈值为2[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ax active-linknumber 2[SwitchA-Eth-Trunk1] quit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优先级确定活动链路[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 链路冗余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效率、稳定性,这里的备份连接也称为备份链路或者冗余链路。
路由器冗余设计及高可用性配置在现代网络中,路由器作为核心设备之一,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冗余设计和高可用性配置在路由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冗余设计的概念,并详细讨论如何配置实现高可用性。
一、路由器冗余设计概述路由器冗余设计是一种通过增加备用设备来提供冗余,以确保在主设备发生故障时网络服务的连续性。
主要的路由器冗余设计包括冗余路由器、冗余链路和冗余接口。
1. 冗余路由器冗余路由器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备用路由器,当主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备用路由器能够自动接管主路由器的任务。
常见的冗余路由器技术包括热备份路由器(HS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和基于隧道的冗余路由器(TGRE)。
2. 冗余链路冗余链路是指为相同的网络连接提供备用路径,以便在主链路故障时实现数据的冗余传输。
通过设置备用链路,可以增加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常见的冗余链路技术包括热备份链路(HSB)、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和静态路由。
3. 冗余接口冗余接口是指为主接口提供备用接口,以提供对同一网络的冗余连接。
通过设置冗余接口,可以实现对主接口故障的快速切换,从而减少因主接口故障而导致的网络中断时间。
常见的冗余接口技术包括冗余接口卡(RIC)、虚拟接口红利(VIF)和链路聚合。
二、高可用性配置高可用性配置是指通过合理的配置手段,提高网络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网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路由器中实现高可用性配置的关键配置包括设备冗余、链路冗余和路由协议冗余。
1. 设备冗余配置设备冗余配置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备用设备,以实现在主设备故障时的自动备援。
具体配置包括创建冗余设备组、配置备用设备的优先级和设置IP地址等。
例如,在HSRP中,可以通过配置虚拟IP地址和优先级来实现冗余路由器的自动切换。
2. 链路冗余配置链路冗余配置是指为相同的网络连接提供备用路径,以实现链路的冗余传输。
链路冗余技术链路冗余技术是一种网络设计和管理技术,它通过在网络中增加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传统的网络设计中,网络管理员通常会使用单一链路连接网络设备,这种设计方式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一旦链路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而链路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链路冗余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中增加多条冗余链路,这些链路可以在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接管数据传输任务,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在链路冗余技术中,常用的实现方式包括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等。
STP是最早的链路冗余技术,它通过计算网络中的最短路径来避免网络中的环路,从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但是STP存在收敛时间长、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被RSTP和MSTP 所取代。
RSTP是STP的改进版,它通过快速收敛机制来缩短网络恢复时间,从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MSTP则是在RSTP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它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使用独立的STP实例,从而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除了STP、RSTP和MSTP之外,链路冗余技术还有其他实现方式,例如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等。
这些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链路冗余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设计和管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链路冗余技术的优势。
链路冗余方案在网络通信中,链路冗余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构建多个冗余链路,即多个备用路径,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即切换到备用链路,确保数据的传输不受中断。
本文将介绍链路冗余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实施方法。
一、链路冗余方案的原理链路冗余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备用链路,实现对主链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切换。
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数据流量切换到备用链路上,确保通信的连续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链路冗余方案。
1. 无环冗余方案无环冗余方案采用了物理层的技术手段,在物理链路上构建备用链路,如备用光纤、备用网线等。
当主链路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到链路中断,并切换到备用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切换速度快,但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
2. 有环冗余方案有环冗余方案采用了网络层的技术手段,在网络拓扑结构中构建冗余路径。
通过路由器的冗余配置,将数据流量同时发送到不同的路径上,当主链路故障时,数据可以通过备用路径继续传输。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进行复杂的网络配置和路由算法的优化。
二、链路冗余方案的实施方法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和应用需求,链路冗余方案可以灵活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技术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法。
1. 业务级冗余在业务级冗余方案中,可以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将数据流量平均分配到多条链路上,实现对主链路故障的快速响应。
当主链路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上,无需人工干预。
常见的业务级冗余方案有链路聚合和流量分发。
2. 设备级冗余设备级冗余方案通常在关键设备上实施,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通过配置冗余设备,当主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可以接管数据传输任务,确保网络的连续性。
常见的设备级冗余方案有热备份、冷备份和温备份。
3. 网络拓扑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构建更多的备用路径,增加链路冗余的可靠性。
常见的网络拓扑优化方案有环路优化、多路径算法等。
华为交换机链路冗余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华为交换机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设备之一,它可以用于构建企业局域网、数据中心网络等。
在网络建设中,链路冗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它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华为交换机上的链路冗余方法。
一、链路冗余的概念链路冗余是指在网络中使用冗余的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当主要链路发生故障或者中断时,备用链路可以立即接手,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链路冗余的设计,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二、华为交换机上的链路冗余方法1. 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STP是一种链路层协议,可以避免网络中的环路,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在华为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STP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当主链路发生故障时,STP会选择备用链路来传输数据,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2. EtherChannelEtherChannel是一种技术,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提高带宽和可靠性。
在华为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EtherChannel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当其中一个物理链路发生故障时,其他链路可以自动接手,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VRRP是一种用于提高路由器可用性的技术,可以实现路由器的冗余备份。
在华为交换机中,可以通过配置VRRP来实现设备的冗余备份,当主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可以立即接管,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三、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华为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STP、EtherChannel、VRRP、HSRP、OSPF等技术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网络建设中,给予链路冗余足够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二篇示例:在网络通信中,交换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确保网络通信顺畅稳定。
网络IP的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在现代网络中,IP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网络冗余技术旨在确保网络连接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而故障恢复技术则旨在快速恢复由于硬件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网络中断。
本文将介绍网络IP的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常见方法。
一、地址冗余技术1.冗余概述冗余是指通过在网络中使用多个备用的IP地址来增加可用性和可靠性。
当主要IP地址不可用时,备用IP地址可以接管网络服务,从而实现故障转移。
冗余技术通常使用冗余路由器和冗余链路来实现。
2.冗余路由器冗余路由器是一种在网络中起到备份作用的设备,它可以监测主路由器的状态。
当主路由器发生故障时,冗余路由器可以自动接管网络服务,并将流量引导到备份IP地址。
3.冗余链路冗余链路是利用多个物理链路连接网络设备,当主链路发生故障时,备用链路可以立即接管网络流量。
冗余链路可以通过链路聚合或双链路备份来实现。
二、故障恢复技术1.故障检测和切换故障检测和切换是一种常用的故障恢复技术,它通过监测网络中的故障并切换到备用系统来恢复服务。
故障检测可以通过心跳机制或监测端口连通性来实现,一旦故障被检测到,切换机制会自动将流量转移到备用系统上。
2.冗余设备冗余设备是指在网络中使用备用的设备,以备份主设备的功能。
例如,可以安装冗余交换机,当主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交换机可以接管网络流量。
同样,还可以使用冗余服务器、冗余存储设备等来实现故障恢复。
3.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物理资源抽象化、汇集和重新分配的技术。
它可以将多个物理设备虚拟化成一个逻辑设备,从而提供冗余和故障恢复的能力。
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虚拟路由器、虚拟交换机等,从而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常见方法和应用场景1.多路径冗余多路径冗余是指在网络中同时使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以增加可用性和冗余度。
例如,可以使用Equal Cost Multipath Routing (ECMP)来将流量分发到多个等价路径上,一旦某个路径发生故障,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路径。
网络拓扑结构的容错与冗余设计现代社会离不开网络的存在,而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网络拓扑结构的容错与冗余设计成为保障网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网络拓扑结构的容错设计原理、常用的冗余技术及其应用。
一、网络拓扑结构的容错设计原理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路径和可用性。
在容错设计中,采用适当的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形、星型、网状等。
1.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指所有节点通过一个公共的传输线连接起来,数据传输按照先到先服务的方式进行。
在总线型结构中,任何一个节点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因此,在保证网络传输速度的前提下,需要在总线两端设置冗余节点,以防止单点故障导致的中断。
2. 环形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是指各节点按照环状连接,数据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输。
在环形结构中,任何一个节点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环路断开,因此需要设置冗余节点或采用双向链路来实现容错设计。
此外,还可通过添加从其他网络拓扑结构到环形结构的连接实现冗余备份,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3.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指所有节点以中心节点为核心通过独立的链路连接起来。
在星型结构中,如果中心节点故障,将导致所有的节点失去连接。
所以,在星型结构中添加冗余节点成为保证网络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4. 网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是指各节点通过多个链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网状结构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冗余性和容错性,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但是,网状结构的缺点是链路数量多、布线复杂,成本较高。
二、常用的冗余技术及其应用冗余技术是实现网络拓扑结构容错与冗余设计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冗余技术有冗余链路、冗余节点和冗余路径。
1. 冗余链路冗余链路指的是在网络中为主链路设置备用链路,以备主链路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
冗余链路会产生的问题:1.广播风暴2.多帧复制3.MAC地址表不稳定4.多个回路解决办法是选择生成树协议,阻塞多余的冗余端口。
生成树协议的目的是维持一个无回路的网络。
如果一个设备在拓扑中发现一个回路,它将阻塞一个或多个冗余的端口。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生成树协议将重新配置交换机的各个端口以避免链接丢失或者出现新的回路。
生成树协议的基本规则:1.选择一个根桥:一个网段(物理网段)只能有一个根桥,根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可以转发数据。
2.非根桥只有"根端口"可以转发数据,用来和根桥相连的"根端口"只能有一个。
其余端口不是"根端口",将被阻塞。
根桥 ==> 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非根桥 ==> 一个"根端口",其余阻塞。
只有"指定端口"和"根端口"可以转发数据。
根桥的选择方法:采用生成树算法的交换机通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的数据包定期交换配置信息,其中包括桥ID(Bridge ID)信息。
[桥ID=优先级+交换机MAC] 桥ID小的交换机将成为根桥。
优先级可以指定,默认为32768.非根桥上的根端口选择方法:路过··走过···需要的时候记得回来看看····因为容易得到所以得不到大家的珍惜·即使这样我们也要非根桥到达根桥只需要一个端口(根端口),选择的时候会选择到达根桥路径代价最低的端口,这个端口就叫做根端口。
如果到达根桥的路径代价相等则比较端口的MAC,最低的选择为"根端口".到达路径的代价一般以带宽为依据,IEEE802.1d规定的路径的代价既开销(cost)如下:10Gbps=2 1Gbps=4 100Mbps=19 10Mbps=100开销小的将被选择为根端口。
链路冗余(PortChannel)原理与配置⽆论交换机、端⼝还是链路,都不可避免地会发⽣故障。
为了保证⽹络的畅通和稳定,提⾼⽹络的可⽤性,各种形式的冗余链接就成为必要。
使⽤PAgP或LACP协议,可以很容易地在有EtherChannel能⼒的端⼝间,⾃动建⽴Fast EtherChannel和Gigabit EtherChannel连接,进⾏信息的交流。
该协议具有学习相邻端⼝组动态和信息的能⼒。
PAgP是EtherChannel的增强版,⽀持在 EtherChannel上的Spanning Tree和Uplink Fast功能,并⽀持⾃动配置EtherChannel的捆绑。
Uplink Fast也是Cisco交换机技术,能够保证交换机在⼏秒钟内快速从失败中恢复。
【提⽰】只有在固定端⼝(如双绞线端⼝或光纤端⼝)之间才能创建EtherChannel,⽽由GBIC或SFP插槽所创建的链路是不能⽤于创建EtherChannel的。
⼀接⼝只能属于⼀个通道PAgP EtherChannel组可以容纳8个(4对)同⼀类型和速度的端⼝。
LACP EtherChannel组最多可以容纳16个(8对)相同类型的端⼝,其中8个(4对)活动端⼝,以及最多8个(4对)备⽤端⼝。
(1)采⽤PAgP协议时,以下⼏种模式可以构建EtherChannel:⼀个接⼝为desirable模式,另⼀个接⼝为desirable或auto模式。
⼀个接⼝为auto模式,另⼀个接⼝为desirable模式。
(2)采⽤LACP协议时,以下⼏种模式可以构建EtherChannel:⼀个接⼝为active模式,另⼀个接⼝为active或passive模式。
⼀个接⼝为passive模式,另⼀个接⼝为active模式。
(3)采⽤普通的以太⽹通道⼀个接⼝为on模式,另⼀个接⼝为on模式。
配置(⼀):⼆层的以太⽹通道Top图步骤⼀:所有端⼝设置相同的属性,并将接⼝加⼊通道SW1,SW2:所⽤到命令:(配置⼆)三层链路冗余通道配置命令⼀览接⼝加⼊以太⽹通道: SW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desirable配置EtherChannel负载均衡Switch(config)# port-channel load-balance { dst-mac | src-mac }从EtherChannel中移除接⼝Switch(config-if)# no channel-group移除EtherChannel Switch(config)# no interface port-channel port_channel_number。
让知识带有温度。
交换机网络中的冗余链路技术整理交换机网络中的冗余链路技术网络中的冗余链路也叫备份链路。
当主链路消失故障时,会自动启动备份链路,以保障网络的通畅。
它能够为网络带来健全性,稳定性和牢靠性等好处由于备份链路会消失环路从而导致广播风暴,多帧复制及MAC 地址表的不稳定等。
为此我们在交换机网络中还要实行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主要是通过在交换机网络中选择一条最短短路径作为主路径,而其它的则作为备份链路。
当开启了生成树协议时,备份链路会自动关闭;而当主链路消失故障时,备份链路又会自动开启,以保证网络通信正常。
因此在使用了生成树协议后,交换机网络中就不会消失环路问题了。
生成树协议定义的几个名词:根交换:在交换机网络中,要指定某一交换机为参照物,即根交换。
根交换机的选择是通过交换机的优先级来进行的。
每个交换机都有优先级,默认的为32768。
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指定端口:根交换机上的所以端口根端口:除根交换机上的端口外,与根交换机相连的交换机上的端口的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为根端口。
最短路径选择:1)依据本交换机到根交换机的带宽大小(路径开销)来比较:带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的`优先2)依据中间连路中的交换机的MAC地址(桥ID)来推断:MAC地址越小的优先级越高3)比较接收者的端口号优先级:当中间交换机选择了之后,要选择本交换机到中间交换机的最短路径:在中间交换机的端口中,端口优先级高的越优先。
4)比较接收者的端口号:当接收者的端口优先级都相同时,哪个端口号最小哪个优先级最高。
生成树协议的配置:1)开启生成树协议并指定协议的类型:S(config)# spanning-treeS(config)# spanning-tree mode { stp | rstp }2)配置交换机的优先级,选择根交换机:S(config)# spanning-tree priority(4096的倍数)3)配置交换机端口的优先级:S(config)# int fa0/ fa-idS(config-if)#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16的倍数)4)配置交换机端口路径开销:S(config)# int fa0/ fa-idS(config-if)# spanning-tree cost cost(开销花费1~200 000 000)由于生成树协议有一个等待转发和学习的过程,所以有三个时间段的延时(20秒15秒15秒),为此又出了快速生成协议(Rstp),Rstp 的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