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朝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考虑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14.95 KB
- 文档页数:2
朝向为什么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美学价值?一、朝向影响建筑形象的美感建筑朝向是指建筑物主入口或主立面的朝向方向,它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形象和观感。
建筑朝向在设计中的选择,对于展现建筑的美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中式古建筑中,通常会选择南北朝向,这是因为南北朝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使建筑物充分照明,营造明媚而和谐的氛围。
南北朝向也能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增加居住的舒适感。
此外,朝向还会影响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和比例,从而使建筑物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二、朝向与环境融合的美学效果建筑朝向不仅仅是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关系,还包含着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
例如,在山水环境中建造建筑,选择合适的朝向能够使建筑与山水相得益彰,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
建筑的朝向可以根据环境特点进行调整,使建筑的外观与周围风景相协调,从而增强建筑的美学价值。
三、朝向对室内空间的美学影响建筑朝向不仅与建筑物的外观美感相关,还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和使用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南向朝向可以保证室内充足的自然光线,使居住空间明亮舒适。
北向朝向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保持室内的相对凉爽。
而东西朝向则可以在早晚时段提供柔和的阳光照明,营造出温馨的居住氛围。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朝向能够影响室内空间的氛围和舒适度,提升居住的美学感受。
四、朝向与能源利用的美学关联当然,朝向在建筑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外观和空间布局上,还与能源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选择朝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减少室内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
例如,在地处炎热地区的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朝向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阳光的直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进而节约能源。
因此,朝向在建筑设计中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也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朝向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形象,还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室内空间的美感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密切相关。
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住宅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对房屋本身的装修和设施要求外,对于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风环境。
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进行探究,以期为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一、风环境对住宅小区的重要性风环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大气中任意空间处,气流的状态和特点。
对于住宅小区而言,良好的风环境不仅能够提供通风、换气的必要条件,更能够调节周边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居住环境。
而不良的风环境则会影响住宅小区的居住舒适度,甚至影响住户的健康。
设计和规划住宅小区的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1. 建筑的朝向建筑的朝向是决定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南北朝向的建筑能够使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得到保证,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而东西朝向的建筑则会因为日照和风向的关系而对室内外的风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建筑的高低错落建筑的高低错落直接影响着风的进出和流动。
在住宅小区内,如果建筑的高低错落合理,能够形成气流的进出口,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通风。
而建筑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风的流动,从而影响整个小区的风环境。
三、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优化1. 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来优化风环境。
尽量让住宅朝向南北,以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对于东西朝向的建筑,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降低风对室内外空气的影响。
3. 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间距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建筑的密度和间距,避免过密和过大的排列。
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通风,改善小区的风环境。
四、实际案例分析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是一个南北朝向的住宅区,建筑的高度错落比较合理,建筑之间的间距也比较舒适。
经过实地调查和模拟实验发现,该小区的风环境相对较好,室内外空气流通良好,居住舒适度较高。
民用建筑工程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一、引言民用建筑工程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创造良好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并遵守一系列规范成为必要的举措。
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空气质量测试:在建筑完成前进行空气质量测试,确保达到相关标准。
- 通风系统:安装高效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并进行定期维护。
- 室内空气净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安装空气净化器维护空气质量。
2. 甲醛和有害气体控制- 使用环保材料:选择低甲醛和无害气体释放的装修材料。
- 材料检测: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 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甲醛和有害气体释放。
3. 室内噪音控制- 隔音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 声学材料:选择合适的声学材料,包括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
- 设备维护:对噪音产生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三、室外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 建筑形态设计- 建筑朝向:考虑室外环境和自然光照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朝向。
- 绿化设计:合理布置绿化带和景观,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 垃圾处理:设置合理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分类投放和定期清理。
2. 施工扬尘控制- 洒水降尘:在施工现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 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方式,减少扬尘产生。
- 施工监测:定期检测施工现场的扬尘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噪音控制- 施工噪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干扰。
- 设备噪音:选择低噪音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 噪音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和设备进行噪音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四、环境污染治理与监测1. 污染治理设施- 排污口管理:设置合理的排污口,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控制排放污染物。
- 治理设施建设: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施进行治理,如污水处理设施等。
- 治理效果监测:定期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运行。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设计原则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设计原则是指通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被动元素的设计手段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一种设计理念。
被动式设计原则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来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下面将从建筑朝向、采光、通风和保温等方面介绍被动式设计原则的具体应用。
建筑朝向是被动式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合理的朝向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
在北半球地区,建筑主要朝南设计,以便在冬季可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和光照,提高室内空间温暖度。
同时,在夏季通过利用弱阳光来遮挡阳光的进入,减少室内照明负荷和空调负荷。
而建筑的北面和西面则应尽量减少开口和窗户的设立,以减少冷风和热效应对室内的影响。
采光是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照明负荷,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在建筑物设计中,尽量使用自然光源,提高采光面积,合理布置窗户和天窗等设施,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同时,通过使用反射板、遮阳百叶、百叶窗等装置来调整室内光照情况,避免直射光引起的眩光问题。
采光设计不仅可以使室内空间光线均匀,还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感和健康感。
通风是保持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被动式设计原则中的通风设计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辅助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的窗户和门,利用气压差、风向和风速等自然因素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节约能源。
辅助通风则通过安装风扇或空调系统等设备来提供机械通风,辅助自然通风。
在通风设计中,还应考虑控制室内湿度、减少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的滞留,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保温是被动式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保温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耗,提高建筑的热舒适性。
建筑的外墙保温、屋顶保温和地板保温等措施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阻挡冷空气的侵入,减少热能的传递。
房子朝向哪个好在选择购房的时候,房子的朝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房子的朝向将直接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房子朝向中的哪个好呢?本文将从不同朝向的特点、影响以及选择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房子朝向的选择。
首先,南北朝向被认为是房子朝向中最好的选项之一。
南北朝向的房子可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
在南半球,阳光从北方射入房间,南北朝向的房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阳光普遍照射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这样的朝向让房间在大部分时间都能够享受明亮的自然光照,使得室内更加明亮温暖。
此外,南北朝向也利于通风,因为南北两个方向之间的气流可以形成自然的通风效果,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清新,居住者更加舒适。
东西朝向也是购房者常见的选择之一。
东西朝向的房子在早上可以享受到丰富的阳光。
而在西半球,阳光从东方射入房间,这样的朝向可以保持室内凉爽,并在夏天的午后避免过多炎热的阳光直射。
此外,东西朝向的房子还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日出和日落景色。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东西朝向的房子可能会受到建筑物或树木的阻挡,导致阳光影响不足或阻挡了美丽的视野。
对于购房者来说,朝向选择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
比如,如果房子周围有高楼大厦,南北朝向可能会受到阻挡而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
同样地,如果周围的环境杂乱且嘈杂,那么朝向的选择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购房者在选择朝向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考察,以确保房子可以获得理想的采光和宁静。
除了阳光和通风之外,选择房子朝向还需要考虑生活习惯和个人需求。
比如,如果购房者是个喜欢园艺的人,那么朝南的房子可能更适合,因为这样的朝向可以提供更多的阳光,适合种植花草。
另外,如果购房者是个喜欢夜生活的人,那么朝西的房子可能更合适,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落景色,并享受到晚霞的余晖。
总的来说,房子朝向的选择应根据个人需求、地理环境以及房子本身的特点来决定。
南北朝向的房子在采光和通风方面具有优势,适合大部分购房者。
选择建筑朝向的学问在中国,挑选住宅商品房的客厅,以朝南为最佳。
北方地区历来形成的坐北朝南的住宅为最佳的生活习惯,造成消费者“有钱就买东南房”的需求心理。
因此,东南朝向的房屋较其它朝向的房屋要好销售。
因客厅朝南,在冬天无凛冽寒风呼啸,在夏天又是凉风习习。
其它朝向的优劣顺序大致为东南、东、西南、北、西。
其次,消费者应挑卧室的朝向。
一套房内,卧室一般有二三间,其朝向也不会完全一致。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有差。
消费者应以主卧室朝向好或多数卧室朝向好为评判断标准。
卧室也以南向为佳,但最好不要靠外墙。
因在夏天,南向卧室凉风,但射入的阳光也较北向房间多,若是西向外墙,那么室内温度一定较高。
卧室朝向为东南、东、东北也可,最好不选朝西的卧室。
朝北的卧室不要太多,有一间尚可,因北向卧室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夏天北向的房间却是十分凉快。
厨房、卫生间的朝向相对要次要一些。
卫生间只要能直接采光、通风就行。
因其使用是间断的和短时间的,但最好还是避免选择西向的卫生间。
在南方炎热地区,除了要看单个房间通风是否良好外,还要看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组织,是否利于风的直线流动,在夏季是否能形成“穿堂风”。
具体的方法是看各个房的门、窗是否在一个方向上,如果建筑与建筑之间间距过小,底层就会由于上面建筑的遮挡,而终年不见阳光。
最好的情况是在北面的底层房间冬天也能接受阳光照射。
厨房由于本身会产生许多油烟,因此,其室内空气最须与外界经常保持交换。
由于厨房的油烟产生量大,形成时间短,靠自然通风实难将其在短时间内排出,所以一般会用同抽烟机或排气扇向外排气。
一般来说,要防止由于朝向不好、外面风压太大,引起油烟的“倒灌”或风将油烟引入其他房间。
因此,厨房以不选北向为宜。
一般来说,一天之内阳光能射入时间2~3小时,对于消除房间内湿气,杀灭细菌,调节室内温度,加速空气流动均有好处。
对于客厅、卧室的朝向,要以能接受光线直接射入为宜,以南向或偏南方向为佳。
对于厨房,应避免西向为宜,因厨房内本来已有热源,再接受阳光直射,其温度会更高。
日照环境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为室内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日照环境设计原则和方法:
1. 建筑朝向:将建筑物的朝向优化,使得主要的活动区域能够充分接受到阳光的照射。
通常来说,南向的朝向可以获得最多的阳光,而北向的朝向则相对较少。
2. 窗户设计:合理设计窗户的位置、面积和高度,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线。
大尺寸的窗户可以增加光线的进入,而较高的窗户可以使得光线更深入室内。
3. 遮阳设施:使用适当的遮阳设施,如百叶窗、窗帘、遮阳板等,可以控制室内的光线强度,防止过多的直射阳光照射到室内,造成不适或能源浪费。
4. 光管和天窗:对于无法通过窗户直接引入阳光的区域,可以考虑使用光管或天窗,将阳光引导到室内,提供自然光线。
5. 室内布局:在室内布局时,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照明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和家具,使得光线能够均匀分布到各个角落。
6. 光线反射:使用适当的材料和颜色,如白色墙壁、地板等,可以增加室内光线的反射,提高光照亮度。
通过合理的日照环境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率,同时创造一个宜人的室内环境。
1。
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探究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房屋本身的品质,小区的环境也成为了购房者们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小区环境中,风环境作为影响居住者居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受建筑布局影响程度巨大。
探究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对于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布局与风环境的关系1.1 建筑布局对风的影响建筑布局是指建筑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方式,包括建筑物的朝向、高度、间距等方面。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周围的风环境。
建筑物的朝向决定了阳光的照射和通风的情况,建筑物的高度和间距则决定了风的流向和流速。
1.2 建筑布局与小区风环境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区的风环境。
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提高小区的通风情况,改善小区的气候环境,而不合理的布局则会导致小区内风力不均匀、通风差等问题。
2.2 建筑布局对小区风速的影响建筑布局还会影响小区内部的风速。
高大建筑物的密集布局会形成“高楼峡谷效应”,使得风速在小区内变化不均匀,有些地方风速大,而有些地方则风速小。
这种不均匀的风速会影响到小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降低小区的舒适度。
三、如何改善建筑布局对小区风环境的影响3.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在小区开发之初,应该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避免高楼密集,采用分散布局,保证小区内的建筑间距和高度合理。
应该考虑朝向与风向的关系,避免盲目开发,造成风道阻塞,影响小区风环境。
3.2 科学设计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应该科学地设计建筑风格,避免过高的建筑物,确保整个小区内风力流通,减少高楼峡谷效应的产生。
应该注意建筑物外观的造型,避免形成风阻力,降低小区内的风速。
3.3 加强小区绿化小区绿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区的风环境。
合理的绿化能够为小区创造出良好的风环境,调节风速和风向,提升小区的舒适度。
加强小区内的绿地覆盖,增加植被的多样性,有助于改善小区的风环境。
3.4 推广使用风力利用设施在小区建设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风力利用设施,如风力发电装置等。
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密集建设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住宅小区的密集度和建筑布局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最直观的就是风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住宅小区风环境问题住宅小区的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向不畅。
由于住宅小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加上建筑物的高度不同,往往会导致风向不畅,使得空气无法充分流通,臭氧、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增加,造成雾霾天气。
2.风速过大。
住宅小区中的楼栋、花园等建筑物的高度不同会引起气流的变化,在一些局部地区风速会较大,这会造成不适的风寒感。
3.噪音问题。
如果住宅小区内的楼栋、建筑物之间的布局不合理,受到来自外界的噪音也会增多,给居民带来不良影响。
以上问题都与住宅小区的建筑布局密切相关。
因此,建筑布局是决定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关键因素。
建筑布局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布、排列方式以及方向。
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协调地利用地形、气候、景观、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景观和人文效益,提高住宅小区的品质和绿色程度。
1.密度与高度住宅小区的建筑密度和高度是影响风环境的重要因素。
密集的建筑物会阻挡风的流通,导致风向不畅;而高层建筑会造成局部风速过大的问题。
因此,对于住宅小区的建筑密度和高度需要进行适当的规划。
2.朝向与布局住宅小区的建筑朝向和布局也会对风环境产生影响。
合理的朝向可以充分利用风向,增加自然通风的效果,同时更好地保护住宅小区内的植被和人居环境。
同时,在建筑物的布局上,公共空间、景观区域、各楼栋之间的间距等都需要考虑,以保证风的流通和自然通风的效果。
三、解决方案1.合理规划建筑密度和高度。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密度和高度对风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2.合理朝向和布局。
为了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规划者需要合理安排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
建筑形态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导言:居住环境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建筑形态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直接关系到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形态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建筑形态对通风条件的影响合理的建筑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环境的通风条件。
当建筑物的形状和布局合理时,可以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提供良好的室内通风。
例如,将建筑物设计为风呼应形状,即主要窗户朝向主要风向,能够实现通风的最佳效果。
此外,建筑形态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开窗设计和通风策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从而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二、建筑形态对采光效果的影响采光是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
建筑形态可以直接影响室内采光的效果。
可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
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和大小,能够使阳光更好地进入室内。
同时,建筑物的朝向、高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也需要考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三、建筑形态对热环境的影响建筑形态也可以对居住环境的热环境产生影响。
在炎热的夏季,合理的建筑形态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减轻空调负荷。
例如,通过设计凸出的阳台和挑檐,可以遮挡阳光直射,降低室内的热量吸收。
此外,合理设置通风口和引入自然通风系统也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
在寒冷的冬季,合理的建筑形态也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供暖成本。
四、建筑形态对噪音的影响噪音是影响居住环境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筑形态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来减少室内噪音的传入。
例如,在设计高密度住宅时,可以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和采用隔音玻璃,以减少交通噪音的干扰。
此外,合理设置室内空间的隔音措施,如墙体的隔声设计和楼层之间的隔音处理,也能有效降低噪音的传递,提供更安静的居住环境。
结论:建筑形态对居住环境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采光效果、热环境和噪音控制,从而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如何评估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状况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状况对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无论是舒适度还是健康状况,都与房屋的采光与通风息息相关。
因此,评估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帮助您准确评估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状况。
一、观察户型与窗户布置首先,观察房屋的户型布置是评估采光与通风状况的重要步骤。
房屋户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采光与通风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窗户布置:房间内的窗户布置应尽可能多,位置合理,不受阻挡。
窗户朝向可以影响室内采光的强弱。
南向的窗户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北向的窗户可以获取更好的通风。
同时,窗户的大小也应该符合房间的需求,较大的窗户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
2. 户型结构:房间之间的空间布置也会影响采光与通风情况。
过于封闭的隔断会导致采光不良和通风不畅。
因此,开放式的客厅与餐厅等公共空间设计更容易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二、考虑建筑外观与周边环境除了户型布置,评估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状况还需要考虑建筑外观和周边环境等因素。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建筑朝向:房屋的朝向直接影响室内光线的投射和通风状况。
朝向阳光充足的房屋会有更好的采光效果,同时通风也相对较好。
因此,选择朝南或者朝东的房屋可以获得更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2. 周边环境:观察房屋周边的环境因素也对评估采光与通风状况非常重要。
如果楼房周围有高墙或者遮挡物,阻挡了阳光的照射,那么室内的采光效果就会受到限制。
此外,周边的建筑和植被也会对通风情况产生影响。
三、测量采光条件除了观察外部环境,测量采光情况也是评估房屋采光状况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测量方法:1. 光强测量:使用光强计或手机上的光线测量软件,测量房间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室内采光的充足程度。
一般来说,室内光照强度应在300勒克斯以上才算良好。
2. 阳光入射角度:观察白天阳光进入房间的角度。
阳光垂直入射时,室内采光最好。
通风可以改善居住建筑的室内空气条件,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动力和存在的温差的空气循环动力进行通风,不需要消耗机械动力,是一种经济的通风方式[1]。
建筑室内的气流分布、温度分布可通过合理的自然通风组织得到有效调节,较大的提高室内热环境的满意度。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被动式的节能策略,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降低建筑能耗,同时更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自然通风的应用效果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建筑的平面布局、朝向等,主要由于其实现是一种依赖于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方法[2]。
本文拟通过对建筑的不同朝向室内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得出建筑设计朝向与室内自然通风及室内热舒适性的相互关系,为建筑师在对如何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及室内实际通风效果的设计上提供数据支撑。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南京市的1栋层高为3.00m,总层数为30层的居住建筑。
本文选取其中的一个户型进行研究,具体户型如图1所示,套内面积为122.92m2。
2工况分析利用风玫瑰图[3],给出频率最多的风速风向情况,确定为当地平均风速,作为模拟区域的输入条件。
确定南京市过建筑朝向对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夏俊,徐丹(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摘要]建筑朝向设计对于室内自然通风有很大影响,因建筑设计的不同,自然通风有多种形式如:被动风井通风、穿堂风、风塔、拔风井等。
建筑及气候特点的合理设计,能更多地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室内的热舒适环境。
为了比较建筑设计朝向变化与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的相互关系,以南京市某居住小区为例,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该小区内某一户型在不同建筑朝向的设计情况下,对其进行室内速度场、温度场和室内空气龄的评价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结果,室内产生的最大气流随着建筑朝向的改变从1.5m/s提高到2.5m/s,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室内换气次数可由原20次/h~36次/h提高到40次/h~60次/h,通风效果更好。
东西向对建筑物的采光有何影响?一、建筑物朝向的选择对采光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建筑物的朝向对于采光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东西向的建筑物通常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然采光,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时段。
相比之下,南北向建筑物在夏季可能面临阳光直射、高温等问题,降低了采光效果。
1.1 东西向建筑物在早晚时段能够充分利用日出和日落时的斜射光线,使室内光线柔和且舒适。
这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视觉体验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南北向建筑物在冬季可能由于太阳高度较低,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导致室内阴冷潮湿。
因此,在选择建筑朝向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季节的光照情况。
二、东西向建筑物对生活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东西向建筑物的采光效果不仅影响室内光照质量,还对生活质量和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地利用光线资源,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能效性能,减少能源浪费。
2.1 充足的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频率,降低能源消耗。
尤其是在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场所,科学合理地设计采光系统,有助于节约能源,降低维护成本。
2.2 适度的日光照射有利于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感。
在城市发展中,建筑物的采光设计也应考虑城市微气候和环境保护。
三、东西向建筑物采光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为了有效地利用东西向建筑物的采光优势,设计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作用,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
3.1 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和开窗位置,利用天窗、玻璃幕墙等设计元素,引入自然光线,实现室内采光均匀分布。
3.2 使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光线亮度和温度,减少人为操作,提高舒适性和能效性。
3.3结合建筑外观设计,采用反射、透过、阻挡等技术,有效利用光线资源,创造出光影变化丰富的建筑环境。
综上所述,东西向对建筑物的采光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设计师来说,合理选择建筑朝向,科学设计光照系统,是创建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的关键。
确定建筑物的间距及朝向应考虑的因素在确定建筑物的间距及朝向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房屋的室内外使用要求:房屋周围人行或车辆通行必要的道路面积,房屋之间对声响、视线干扰必要的间隔距离等。
(2)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主要考虑成排房屋前后的阳光遮挡情况及通风条件。
(3)防火安全要求:考虑火警时保证邻近房屋安全的间隔距离,以及消防车辆的必要通行宽度。
(4)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对拟建房屋的观瞻、室外空间要求,以及房屋周围环境绿化等所需的面积。
(5)拟建房屋施工条件的要求:房屋建造时可能采用的施工起重设备、外脚手架,以及新旧房屋基础之间必要的间距等。
影响建筑物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和风向。
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高度都在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采取南向或南偏东、南偏西向能获得良好的日照。
日照间距通常是确定建筑物间距的主要因素。
建筑物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建筑物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房间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的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
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高度角,作为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H/tana式中:L——建筑间距;H——前排建筑物檐口和后排建筑物底层窗台的高差;a——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当建筑物为正南向时)。
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建筑的间距,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作出对建筑间距L 和前排建筑的高度H 比值的规定,如L / H 等于0.8、1.2、1.5 等,L / H 称为间距系数。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建筑物朝向优化在当今社会,节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
而建筑物朝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建筑物朝向优化的方法与意义。
一、建筑物朝向的意义建筑物朝向是指建筑主立面的朝向。
合理的建筑物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具体来说,建筑物朝向与太阳的角度有关,从而影响了室内采光、室内热环境和能源利用效率等。
因此,优化建筑物朝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对于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物朝向优化的方法1.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合理的建筑物朝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在北半球,建筑物朝南设计可以使室内充分获得太阳光,减少照明能耗。
同时,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采用透明材料,可以增加自然采光的效果,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2. 优化热环境建筑物朝向的选择也可以对室内热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在炎热地区,建筑物朝向的优化可以减少阳光照射,降低空调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同时,在寒冷地区,建筑物朝向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并减少冬季供暖能耗。
3. 利用自然通风合理选择建筑物朝向还可以提高自然通风效果,减少机械通风的需求。
建筑物朝向与气流路径的关系密切,选择合适的朝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气流,改善室内舒适度。
此外,合理设置建筑的开窗位置和形式,也是优化建筑物朝向的重要手段。
三、建筑物朝向优化的实际应用建筑物朝向优化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
以居住建筑为例,合理的朝向设计可以增加阳光照射时间,改善室内环境,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能耗。
同时,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朝向选择,提高店面的可见性和采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朝向来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例如,在热岛效应较严重的城市,通过合理布置建筑朝向,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
四、建筑物朝向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物朝向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确定建筑朝向如何确定建筑朝向提要:各种建筑朝向墙面及居室内可能获得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
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
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源自于建筑资料如何确定建筑朝向现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定向用各种天文仪器、磁罗盘、经纬仪、水准仪等,比古代那些什么表杆法、望筒法、罗经准确不知多少倍,真是今非昔比。
关于这些定向仪器已有不少专门书籍讲解,我们就不费笔墨了。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解建筑朝向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建筑朝向的选择,涉及到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等,必须全面考虑。
选择的总原则是: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
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南向是全国各地区都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
但在建筑设计时,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都采用南向。
这就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选择建筑朝向,一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各种建筑朝向墙面及居室内可能获得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
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
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决定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
冬季因为太阳方位角变化的范围小,在各朝向墙面上获得的日照时间的变化幅度很大。
以北京地区为便,在建筑物无遮挡情况下,以南墙面的日照时间最长,自日出至日没,都能得到日照。
北墙面则全日得不到日照。
在南偏东(西)300朝向的范围内,冬至日可有9小时日照,而东、西朝向只有小时日照。
夏季由于太阳方位角变化的范围较大,各朝向的墙面上,都能获得一定日照时间。
以东南和西南朝向获得日照时间较多,北向较少。
夏至日南偏东及偏西600朝向的范围内,日照时间均在8小时以上。
建筑物室内的日照情况,同墙面上的日照情况大体相似。
以北京地区(窗口宽米,高)为例,在无遮挡情况下,冬季在南偏东(西)450朝向的范围内,室内日照时间都比较多,冬至日在这个朝向上,均有小时以上的日照时间。
建筑朝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考虑因素关键词:建筑朝向建筑节能
建筑朝向(building orientation)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正立面,或称建筑的主要立面所面对的方向。
对于住宅建筑,主要立面是指主要房间所在的立面;对于公共建筑,正立面或主要立面则可能是指该建筑在形象上最为突出和最重要的立面,或是主要出入口所在的立面。
在人们的生活中,建筑朝向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人们选房、买房或盖房都涉及这个问题,选择好的房间朝向不仅能够节约很多能源,还能让人们住的舒适。
建筑物的朝向对室内环境最主要的影响建筑节能。
选择正确的朝向能使建筑物冬季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日照,且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减少冬季室内的热负荷;同时尽量减少夏季的太阳辐射得热,减少室内冷负荷;以及满足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还可以利用日照采光减少利用电能采光。
从而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
其次,建筑朝向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和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情,比如日照采光条件好的房间会给人一种积极乐观心理暗示,而日照采光差的房间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再比如面向景观或者风景优美的建筑可以给人心情愉悦的感觉。
良好的建筑朝向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态和情绪。
因此上,为了选择更好的建筑朝向就得了解建筑物朝向需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朝向的选择,涉及到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等,必须全面考虑。
建筑朝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采光。
但国内新建普通住宅的采光第一是看国家规范,而不是正常的采光要求,也就是传说中的大寒日两小时。
这是强制规范[1]。
其次是通风,主要是南方,讲究朝夏季主要风向。
这个不严格。
此外还有景观因素,哪里有景超哪里开,普通住宅的话不能跟日照规范冲突,公寓酒店写字楼之
类的就随意了,一般都是直奔景观,不怎么考虑日照。
还有就是按地形环境,顺着街道或者广场这些视野比较好的地方朝向。
总之建筑朝向选择的总原则是: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人们舒适性的要求。
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南向是全国各地区都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
但在建筑设计时,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都采用南向。
这就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我国华北、长江流域、华南及沿海地区的冬季多刮偏北风,夏季多刮偏南风,坐北朝南避免了冬季从西北吹来的季风的影响,因此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是房屋最好的朝向。
北方地区是非常重视房子的朝向问题的,它不但影响采光、集热,而且影响通风,南偏东10°左右为建筑物的最佳朝向。
此朝向在冬季能获得较多日照,夏季可避免过多日照,并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
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在朝向和日照问题上没有北方讲究。
在考虑建筑朝向的基础上,建筑物的形状也应适当考虑。
如处于南北朝向的长条形建筑物,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热较多,而且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主朝向面积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此外,建筑物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主要房间避免受东、西日晒。
因此,从建筑节能的角度考虑,如总平面布置允许自由选择建筑物的形状、朝向时,则应首选长条形建筑体型,且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为好。
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基于建筑节能考虑,所以山西省的建筑结构首选坐北朝南或稍偏东的长条形结构。
另外考虑到建筑用地或者艺术美观等因素建筑朝向会有一些变化。
参考文献
[1]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S]
[2]朱颖心建筑环境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