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如下:
1、比例法
油墨颜色调配,首先要认真观察、分析墨样或印样。
墨样,可以是道林纸上刮片样,也可以用印刷适性仪打印出印样,一般四段辊墨量为0.1m、二段辊墨量为0.15ml。
首先要观察、分析该印样可能由哪几色的油墨组成,可用带刻度的铜吸墨管,按比例粗调。
看粗调的油墨印样(刮片)与标准样是不接近,并记录下墨配比和墨量。
若接近,则把比例数换算成百分比,然后用分析天平细调;若不接近,应更改名色墨比例,继续调配。
2、减量法
已确定标准样(客户提供的标准色样或不接近标准样的墨样)由哪几个颜色的油墨组成后,找出所含油墨,用硫酸纸名称10g或5g放在玻璃板上,任意调取所用油墨,当墨色接近标准样时,可用少许墨样刮片,观察面色、底色、刮片时所用的油墨要收回。
若接近标准样,称取剩余的墨量可换算出该专色油墨的百分比含量。
然后用天平细调,若按近标准样,继续调配。
3、PANTONE配色法
《PANNTONEFormulaGuide》2000版的Pantome配色指南包含了1114种Pantome专色,是世界通用的色彩指南,它提供的每一种颜色标准,都有编号和调墨配比,采用扇形装订,选色快捷方便。
对Pantome专色油墨,要认真观察、分析印样,与Pantome公司配色
指南的色样比较,找出接近的色样,若十分接近则记下色序号并对应比较TCT型油墨配色指南的印样,分析两配色指南的印样,是否一致;若有误差找出误差是由哪一个配比墨引起的。
通过分析后可以调整该印样用油墨的比例数。
这样可以使调配工作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专色油墨配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其他包装,对胶印机操作者来说,如何正确调配油墨至关重要,它也是衡量操作者胶印技术的关键手段之一,更是印刷企业技术力量的体现。
因此,掌握专色油墨的调配技巧非常重要。
下面笔者就专色油墨调配方面的几点认知浅谈拙见:在实际印刷中北人集团,根据原稿设计需要,有时需专色做衬托。
另外,一些用四色原墨印刷出来的产品由于套印问题及水墨平衡不易控制,不易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有时也需要专色印刷制版,尤其是在包装装潢印刷中,有些产品追求个性,所以,更多的选择了专色印刷。
一、调配油墨前要认真分析色稿或样稿分析色稿时,主要是对色稿上的颜色和所用的油墨进行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色料三原色是调配一切墨色的基础色《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万变不离其宗。
同时要尽可能地弄清楚该色稿是以网线印刷为主,还是以实地印刷为主。
如果以网线印刷为主,在调配油墨时就要侧重于底色一致,如果以实地印刷为主,调配油墨时可以侧重于面色为主输纸,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调配油墨时底色和面色都要兼顾。
机构/组织当色稿分析完毕后,要对所用油墨的颜色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油墨调配操作者或机长,对油墨颜色的观察特别敏感评奖,能看出其中的成分,例如黄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黄相还是带蓝相(或带绿相),对于品红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蓝相(或紫相)重组,对于青墨,则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绿相(或带黄相)。
如果用带红相的青墨和带红相的黄墨调配绿墨,则混合所得的绿色就会发暗,因为这实际上等于在青墨和黄墨中加入了品红墨(黄+青+品红=黑),所以胶印机,对油墨颜色的观察是胶印操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点: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
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那可是个技术活!就好比厨师做菜,得有精确的配方和手法。
首先,收集所需的原色油墨,这就像准备食材一样,可不能马虎。
确定好要调配的专色后,根据经验和配方逐步加入不同的原色油墨。
哇塞,这过程不就像在玩色彩魔法吗?那可得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加,万一加多了可就麻烦啦!
调配的时候要注意啥呢?颜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呀!你想想,要是调出来的颜色和客户要求的不一样,那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得仔细对比标准色样。
还有啊,油墨的质量也得把关,不好的油墨调出来的颜色能好看吗?
安全性方面呢,油墨可不能随便乱放,要是不小心弄洒了,那可糟糕啦!得放在安全的地方。
稳定性也很重要哦,调出来的油墨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吧?那可不行!
那专色油墨调配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比如说在包装印刷上,独特的专色能让产品更吸引人的眼球。
这就像给产品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能不吸引人吗?而且专色的准确性高,颜色鲜艳持久,比四色印刷可厉害多啦!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一个客户要求印一批高档礼品盒,用了专色油墨调配的颜色,那效果简直绝了!盒子一出来,那颜色鲜艳得让人眼前一亮,客户高兴得不得了。
这就说明专色油墨调配得好,真的能让产品大大加分。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真的超棒,能让印刷品变得更加精彩。
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调出满意的颜色。
专色油墨的调配技巧
专色油墨是广告印刷行业经常使用的一种高级印刷物料。
它不仅颜色鲜明,又能够更
好地表现出商品特有的风格,让客户眼前一亮,从而提高品牌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提供了
让客户通过商品看出特殊设计的创意效果。
专色油墨的调配是专业人士的技艺,每一种油墨都有自己的化学成分,只有迅速、准
确地,运用特定的技巧,精准地调配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专色时,才能令油墨获得一个令
人满意的效果。
比如专色U型曲线,色彩稳定性,再现性,耐久性和内痕等特性,必须密
切关注到不同特性,仔细量稀释和比例,尽量使油墨达到更佳的状态。
首先,精准地量取所需油墨,只要把不同油墨的量用容器来做比例,比如使用容器宽
度作为比例的一般比例,即黑色油墨的宽度为10倍,其它色油墨的宽度为相对对应得10
分之一。
其次,使用搅拌机仔细地将不同油墨混合,而且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将混合的
油墨均匀的停留在搅拌机內,以期获得更佳的油墨调配效果。
再次是检查油墨,用色给客
户看,将混合的油墨,置于泡沫塑料上,做出内痕,用一定的光查看油墨,查看油墨是否
细微,而且油墨所表示的颜色是否稳定,能否精准的表现出设计的效果。
最后,使用油墨,将油墨做出测试,查看油墨的色彩运用是否稳定,色彩丰富,耐久性。
总之,要精准调配出质量精良的专色油墨,必须专业人士运用技艺,按照正确的技术
流程,密切注意比例,有条不紊地按比例地量取油墨,用搅拌机混合油墨,并且检查油墨,使其色彩稳定,色彩丰富,耐久性强,能够完美地还原设计效果,保证最大的效果与投入
的同等影响力。
专色油墨的调配技巧所谓专色,是指在印刷时,不是通过印刷黄、品、青、黑四色油墨合成,而是用一种专门调配的油墨来印刷的颜色。
专色在印刷品中应用得非常多,所以不管印刷企业的规模如何,不管企业内有无专业的调墨师,印刷设备操作者都应该学会手工调墨,否则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
对此,笔者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现通过一次成功的快速调配专色油墨的案例,阐释其中的经验技巧。
一次,我公司四色机台承印一批采用黄灰专色的印品。
笔者首先对照色谱,仔细分析了该专色油墨的成分,估计黄墨、黑墨和冲淡剂的比例约为2∶1∶2左右,然后选定黄色组,直接在墨斗里按比例调配专色油墨,并在黄色胶辊上均匀涂抹50g黑墨、100g冲淡剂,就开始进行印刷调试工作。
当印了百十张废弃的过版纸、完成印版十字线校准后,发现印出来的专色色相与原稿比较接近,只是偏深了一些,于是笔者立即将一张纸卷入胶辊中,吸掉多余的油墨,经再次试印,确认印品颜色已基本与原稿一致,而后正式开机生产。
下班后,机台上的副手有些不解: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好专色油墨?为什么不用清洗胶辊,就能直接开机印刷?相信这也是不少印刷操作者的疑问。
笔者经过长期的细心揣摩,总结出了调配专色油墨的3个要领,在此与同行分享。
1.悉心体会,“察颜辨色”要想调配好专色油墨,一定要有“察颜辨色”的本领,但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生活和工作的不断感悟得来的。
在生活中,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各种自然景象的色彩变化情况,使自己对色彩的记忆更准确、真实。
比如,春天的树叶是浅绿色,黄色墨的比例应多一些;夏天的树叶是深绿色,青色墨的比例应多一些;秋冬的树叶是枯黄色,黄、品红色墨的比例应多一些,青色墨的比例应少一些。
在工作中,要经常对各种印品的颜色进行比较,挑选出最符合原稿、最符合实物、最符合自然美的样张保留下来,进行分析研究,经常作自我评价,并和同事们讨论交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色彩辨别能力。
如果我们能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练就“察颜辨色”的功夫。
专色胶印油墨调配技巧知多少专色印刷是一种特殊的印刷方式,它使用的油墨颜色是通过调配得到的,而不是使用标准色彩。
这种印刷方式通常用于需要特殊颜色的印刷品,例如公司标志、品牌包装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专色胶印油墨调配技巧,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完成印刷工作。
了解颜色的三原色要完全理解如何调配油墨,首先需要了解三原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这些颜色是印刷中所使用的基本颜色。
通过混合这些颜色,我们可以得到其他颜色。
例如,混合黄色和蓝色,可以得到绿色。
此外,还有三原色的补色:青色、品红和黄色。
与三原色相反,这些颜色可以被用来补充颜色以获得更准确和真实的色彩。
使用Pantone色卡Pantone色卡是一份由Pantone公司出版的颜色参考手册。
这份手册中列出了各种颜色的标准,以及印刷这些颜色所需的调配方案。
在做专色印刷时,使用Pantone色卡非常重要。
这个手册让我们知道每个颜色的精准配比,以确保印刷的颜色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达到特殊的颜色效果,我们需要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
这种油墨不会改变颜色,而是会增加油墨的透明度。
通过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我们可以获得更明亮和更清晰的颜色。
调节油墨重量在调配油墨时,油墨的重量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想要增加一个颜色的亮度和透明度,我们可以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同时减少混合色的重量。
例如,如果我们想让黄色更明亮和透明,我们可以减少黑色的重量,而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
测试印刷在开始大规模印刷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印刷。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已经得到了准确的颜色,并且更进一步地调整印刷参数,以获得最佳效果。
我们可以在要打印的纸张上打印一些样品,以确保我们得到了我们需要的颜色。
结论以上是一些专色胶印油墨调配技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无论您是一个印刷公司的员工,还是一个自己搞定印刷的人,这些技巧都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记得在完成印刷作品之前进行测试印刷,并根据测试印刷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专色油墨的调配方法关键词:专色经验配色法仪器配色法计算机配色法调墨在包装品、广告、书刊封面等彩色印刷中,所采用的颜色以专色实地平涂为多数。
这些设计中的专色色彩,不能在印刷机上通过青(C)、品(M)、黄(Y)、黑(BK)四色叠印而成,在印刷厂里往往找不到原装的油墨直接使用。
不同颜色的专色油墨必须由操作人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配色方法,对原墨进行不同比例的调配而得。
一、经验配色法许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印刷企业仍普遍采用经验型的配色方法。
即利用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根据色彩变化规律和原理,配调出各种色彩的油墨,印刷出符合原稿要求的印刷品。
对于经验配色法可分三步进行:1.分析彩色原稿对原稿进行色彩构成及特点分析,判断原稿色属于哪种复色色调,以便确定需用油墨的色相、比例及冲淡剂的种类和比例。
利用印刷色谱确定三原色油墨比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配色方法。
油墨配色与三原色网点面积有类似规律,色谱中每个色块旁边都标注有原色网点面积百分比,可以根据这些数值来确定原稿色样中三原色含量比例。
计算时应注意,在印刷色谱中的单位面积上,除去三原色含量,余下的白纸面积百分比,就是白色墨含量。
例如:原稿色样与40%的品红网点形成的淡红色相同,计算方法如下:M:W=40%:(100%-40%)=40%:60%=4:6=2:3即按照2份品红原墨与3份白墨的比例调配可得淡红色。
又如:原稿色样与50%黄色网点、50%青色网点组成的淡绿色相似,计算方法如下:Y:C:W=50%:50%:[(100%-50%)十(100%-50%)]=50%:50%:100%=b:b:10=1:1:2即按照1份黄色原墨、1份青色原墨、2份白墨的比例调配。
但由于等比例的黄墨与青墨混合,可得绿色墨,根据减色法理论,调墨时应尽量少用原色墨的种类,否则会降低所配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的饱和度,使墨色灰暗不鲜明。
也就是说,用两种原墨能够调出来的颜色,最好不用三种原色油墨调。
专色油墨调配技巧专色油墨配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对胶印机操作者来说,如何正确调配油墨至关重要,它也是衡量操作者胶印技术的关键手段之一,更是印刷企业技术力量的体现。
因此,掌握专色油墨的调配技巧非常重要。
下面笔者就专色油墨调配方面的几点认知浅谈拙见:在实际印刷中,根据原稿设计需要,有时需专色做衬托。
另外,一些用四色原墨印刷出来的产品由于套印问题及水墨平衡不易控制,不易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有时也需要专色印刷,尤其是在包装装潢印刷中,有些产品追求个性,所以,更多的选择了专色印刷。
一、调配油墨前要认真分析色稿或样稿分析色稿时,主要是对色稿上的颜色和所用的油墨进行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色料三原色是调配一切墨色的基础色,万变不离其宗。
同时要尽可能地弄清楚该色稿是以网线印刷为主,还是以实地印刷为主。
如果以网线印刷为主,在调配油墨时就要侧重于底色一致,如果以实地印刷为主,调配油墨时可以侧重于面色为主,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调配油墨时底色和面色都要兼顾。
当色稿分析完毕后,要对所用油墨的颜色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油墨调配操作者或机长,对油墨颜色的观察特别敏感,能看出其中的成分,例如黄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黄相还是带蓝相(或带绿相),对于品红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蓝相(或紫相),对于青墨,则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绿相(或带黄相)。
如果用带红相的青墨和带红相的黄墨调配绿墨,则混合所得的绿色就会发暗,因为这实际上等于在青墨和黄墨中加入了品红墨(黄+青+品红=黑),所以,对油墨颜色的观察是胶印操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点: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
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
同理,若需要某种间色调配的,亦须用间色原墨,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和鲜艳度。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
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
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
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
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
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笔者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就本人在调墨实训课程一线的教学经验,认为掌握油墨调配的重点是把握好“精”、“博”、“行”三个方面。
“精”和“博”是全面的掌握调墨的专业理论知识,“行”是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下面作一简单阐述。
1 “精”:突出调墨实训教学中的理论精华学生在参加调墨实训之前须学习过《印刷色彩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
所以,在调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重点理论,讲解要透彻。
1)油墨颜色调配的色彩学理论:色料减色法混合Y+M=R,Y+C=G,M+C=B,Y+M+C=BK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获得。
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典型的间色是R、G、B,还包括Y、M、C色料两两进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颜色。
复色是指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
互补色是指两种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最典型的三对互补色是YB,MG,CR。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
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
一、水基柔性版油墨概念水性油墨由水性高分子树脂和乳液、有机颜料、溶剂(主要是水)和相关助剂经物理化学过程混合而成。
水性油墨具有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易燃,不会损害油墨制造者和印刷操作者的健康,对大气环境无污染等特性。
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印刷油墨,没有溶剂性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印刷品中残留和对包装商品的污染,改善了总体环境质量。
水基柔性版油墨,是根据油墨按印版版型的分类方法并与油墨的干燥机制相结合命名而得。
二、水性柔性版油墨配方的技术依据1.水性连结料的中和成盐机制水性油墨采用水性连结料。
水性连接料基本分为三类:胶态分散体、乳液聚合物、水稀释型聚合物。
目前油墨行业主要采用的还是稀释型连接料。
许多高分子(水溶性)原来并不溶于水或仅部分溶于水,只有添加一种酸或碱,才因电离作用而溶于水。
典型的例子是聚丙烯酸和聚酰胺分别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型电解质。
这些物质水溶液的pH值与它的粘度、絮凝效果、稳定性、分散性等密切相关。
故在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羟基、胺基等,但这些极性基团与水混合时多数只能形成乳浊液。
而羧酸盐能溶于水,因此水溶性连结料的制造往往是使用高酸态的合成树脂,再以胺中和成盐。
2.挥发、渗透、固化反应或三者兼有的干燥成膜机制一般来说,印刷工艺以及相应的干燥方式决定所用的油墨配方体系。
为满足柔性版印刷的工艺要求及水性油墨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印刷基材,水基柔性版油墨的干燥方式有挥发、渗透、固化反应或三者兼有。
(1)挥发干燥机制对于承印物为非吸收性基材的柔性版印刷,其干燥方式主要以挥发干燥为主,即采用树脂/溶剂的油墨体系。
因为:①柔印机速度很快,80m/min到200m/min以上都有,一般来说第一色印完到第二色印刷,其间隔仅几秒到零点几秒。
对于非吸收性基材,在所有的干燥类型中,仅挥发干燥可满足这一要求。
②只有墨膜中的液体尽快脱出墨膜,例如利用沸点不高的溶剂有瞬间挥发的特性,才能使油墨迅速干燥。
专色墨调配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准备油墨——准备调墨纸板——准备色样——准备纸样——去除墨皮——取少量油墨到纸板上——清洗墨刀——分析色样——确定色样油墨配比——先取比例最大的油墨——然后取其它色油墨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取已调墨样——打样——比对——不合适丢垃级桶里——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合格为止——清理现场——清洁台面。
操作要求:
1、纸样采用铜版纸,油墨取用Y、M、C三种,在墨罐中取油墨时先要去除墨皮,取墨后把油墨放回原处,墨刀清洗干净。
2、调配时取墨要少些,加其它色墨时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加过头,以免油墨越调越多。
3、打样要用力拍打,不要磨擦,尽量打结实些,墨厚要控制在1—2微米,不能过厚也不能太薄,要与印刷品墨厚相当。
专色油墨的调配印刷通过三原色油墨(黄、洋红、青)加黑墨可印制出色彩丰富的印刷品,但有些产品色彩,通过普通网点的叠合成色难以达到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或从工艺、成本上的考虑没有必要进行分色或多色印刷,而单色就可印出原稿色样要求的特殊色彩效果,这就要进行专色油墨的印刷,比如特快专递封套大面积实地蓝的印刷,因为要求色彩鲜艳厚实,用四色选印难以达到原稿的色彩效果,就需要专色蓝印刷,另外,有的书刊封面、信封和函头纸微标等,因为质量要求高(实地厚实),生产数量少,时限短,成本低,只有不经分色采用专色油墨印刷,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而油墨制造厂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他们只生产几种常用的油墨(如四色墨、金红、大红、中蓝等),那幺对印刷厂来讲,有”就需要根据用户提供原稿色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墨进行调配,以得到新色相的油墨,这个过程就是专色油墨的调配。
在生产中,目前尚无一种简单、操作性强的色彩分析和测试仪器设备,基本以调墨人员的经验为主,因调墨人员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没把握好,常造成调好的墨明度不对或油墨上机印刷才发现色相不对又重新调配,造成质量事故、油墨浪费、工人劳动重覆、时限延误等不必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要有充分了解和把握。
专色油墨调配原理及专色油墨的呈色原理专色油墨的调配是根据原稿色样,按油墨三原色减色法原理进行调配而成。
油墨的颜料呈现的物理效应叫做减色法,即当颜料显示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该颜料对白光光谱中各种颜色实现了选择性吸收(减去色光)的结果。
油墨三原色减色法颜色变化规律如下:洋红+黄=红洋红+青=紫青+黄=绿洋红+青+黄=黑所以油墨颜料的混合是光绿的减弱,是一种减色的现象,混合的颜料越多,最后颜色就越晦暗而近黑色。
专色油墨的呈色原理就是油墨颜料通过减色原理而呈现效果。
比如当黄、蓝油墨等量调配时,因为印刷油墨中颜料是油墨成色的主体,颗粒非常小,是直径0.01-0.5um的不溶性悬浮体,我们将该调配好的油墨印在纸上,并做部分放大,当白光照射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I:白光照射在黄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蓝光,反射了红光、绿光;II:照射在蓝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红光,反射了绿光、蓝光;III:照射在黄、蓝混合墨颗粒上时,它吸收红、蓝光,反射了绿光。
调配专色油墨的方法油墨的调配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肋材料,使之适应印刷需要的全部过程。
油墨的调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油墨的颜色调配,另一方面是指对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
衡量印刷品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色彩必须符合原稿的要求。
对于任何一张彩色原稿所反应出的数不清的颜色,在调配油墨时应先鉴别和认识。
这就需要从颜色的性质上来研究,如前所述,颜色有三个特性,即色相、亮度、饱和度,称为颜色的三属性。
任何一种油墨颜色的鉴别,都可按照颜色的三属性加以区别,所以,油墨颜色三属性的理论是正确认识和区别各种油墨颜色的重要依据,可供调配油墨时对综合色进行正确分析。
(一)油墨调配的基本知识油墨调配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工作,要在有专用的房间进行,主要是把握好色相以及防止砂尘落入油墨中。
调配油墨的器材与参照物(1)调墨工作台:坚硬光滑表面的桌子(或石板)即可当作工作台。
(2)调墨刀:二把调墨刀(最好是一宽一窄)可以调匀。
(3)台秤、刮刀、刮样纸张、装墨盘盒。
(4)配方记录每次应该记下各组分及多种添加物的比例(5)色表(谱)除了配方外,墨样及打出的样张均应该保存下来。
室内四周应保持整洁,墙壁不能有面积较大的其它鲜明的色彩。
因为环境色对正确辨色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种现象称为色错觉,同是一种灰色的色块,在绿色的环境里偏红,而在红色的环境里却偏青。
同一块颜色,周围都是深色,它就显得偏淡。
周围都是淡色,它就显得偏深。
因此调配油墨时,无论是观看原稿的色样,还是调墨后的墨样,都必须避免环境色的影响。
浅棕=黄30%+品红20%+青20%+XX=(100-30)+(100-20)+(100-20)=70+80+80=230实际比例为:黄墨:品红墨:青墨:冲淡剂=3:2:2:23则调配该浅棕色油墨时需23份冲淡剂。
在浅色油墨调配中,尽量少用白油墨,但绝不是说不用白油墨。
虽然不能将白油墨完全当作冲淡剂。
但白油墨对深墨确有冲淡的作用。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pp油墨快干油墨慢干油墨耐汽油性油墨玻璃油墨金属油墨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
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
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
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
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
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
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
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
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
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调整剂对油墨的影响,《印刷工艺》中通过密度计的测量来计算油墨的色彩要素,色序的安排对油墨的影响等,让调墨实训
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动手操作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或者我们可以运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不同印刷适性的纸张对油墨的呈色效果;各种油墨添加剂对油墨的性能影响;油墨本身性能的特点;车间工作环境的影响;印刷色序安排与最终颜色效果的关系等等,当然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
3 结语
油墨的调配是印刷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更有责任上好调墨实训课程。
通过“精”、“博”、“行”三段式教学,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调墨及色样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深圳市大和油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油墨研发生产服务商,专注于研发、生产各类丝、移印油墨。
产品适用于ABS、HIPS、PS、压克力、PP、PET等材料,各种PC、PVC、尼龙、五金、电镀等料;同时开发具有水平的镜面油墨、IMD工艺油墨、UV丝印油墨;太阳能电池板油墨、触摸屏油墨等
我们始终坚持以精湛的技术力量,精良的生产设备,完善的检测手段,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商家和用户的赞誉和欢迎。
如需咨询,请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