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困难诊断和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15
最新:急诊室急性呼吸困难摘要急性呼吸困难是需要急诊评估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其重要的预测价值值得仔细评估。
呼吸困难缺乏特异性,因此鉴别诊断复杂,而且其强度和基础病理状况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紧密联系。
呼吸困难的初始评估,需要及时诊断,并确定最佳的监测策略,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将患者分配到最合适的治疗病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超声与超声心动图联合,作为首个快速、无创的评估方法,能够准确鉴别呼吸困难患者的心脏、肺或肺外受累。
此外,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因其疗效和实用性而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可以在不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情况下,治疗需要通气支持的呼吸困难患者。
本文就急性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评估(包括超声诊断),以及继发于呼吸衰竭或与呼吸衰竭相关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可能需要的无创呼吸支持方式进行综述。
介绍呼吸困难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指的是与呼吸有关的各种不愉快感觉,包括气体不足感(类似延长屏气的感觉)、呼吸不畅或胸闷。
根据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呼吸困难的强度和体感可能有所不同,其感知受到患者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的影响。
急性呼吸困难是急诊(ED)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多种疾病,包括心肺、传染性和肿瘤。
到达ED时的强度可以预测是否会住院,并且与ED住院时间较长及高住院死亡率有关。
医师需要根据有限的临床信息快速做出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案。
由于准确、快速的管理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因此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是一项临床挑战,需要复杂的决策来减少住院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回顾呼吸困难的主要病理生理模式,以及紧急情况下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策略和治疗措施,重点是无创通气。
病理生理学当前的讨论将集中在ED患者呼吸困难的基本机制上,这些机制通常合并在一起,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对于呼吸困难病理生理学的更详细和系统的讨论,可以参照相关综述。
高碳酸血症/缺氧早期认为急性高碳酸血症不会直接,而只是通过呼吸活动的反射性变化引起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重症肺部疾病,常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在临床上,正确鉴别诊断ARDS十分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探讨ARDS的鉴别诊断方法及相关临床表现。
ARDS的临床表现ARD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绀,低氧血症等。
患者常出现呼吸窘迫, 混乱和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痰液增多,并有脓性痰,呈现典型的感染症状。
ARDS的鉴别诊断1.肺栓塞:肺栓塞是ARDS的常见鉴别诊断对象。
肺栓塞患者常有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伴有咯血或咯血。
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帮助鉴别两者。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但通常伴有心脏杂音、水肿等心衰症状。
心超检查可帮助鉴别。
3.ARDS与肺炎的鉴别:ARDS和肺炎的症状有部分重叠,但ARDS患者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低氧血症。
通过血培养或痰培养可确定诊断。
4.心肌炎:心肌炎早期表现也包括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但常伴有胸痛和心律失常。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ARDS的诊断依据1.明确暴露史:ARDS患者往往有外伤、感染、烧伤、药物中毒等暴露史。
2.呼吸窘迫:明显的进行性呼吸困难是ARDS的主要特点。
3.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比值小于300是ARDS的重要诊断标准。
4.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实变,斑片状或斑点状阴影是ARDS的常见表现。
5.全身炎症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综合炎症反应是ARDS的体征之一。
ARDS的治疗目前,ARDS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性治疗,如吸氧、机械通气、体位翻身、液体管理等,并积极处理患者的基础病因,如感染,创伤等。
近年来,一些免疫疗法和核酸疗法也正在逐步应用于ARDS的治疗。
结语在临床工作中,准确诊断并及时干预ARDS对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李湘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ARDS不仅发生于成人,也发生于儿童,国际间统一命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一、发病率与死亡率:美国ARDS的发病为75例/10万/年、加那利群岛为2-4例/10万/年,ARDS发病率为1.5~75例/10万/年。
我国目前尚缺乏大样本量的发病率统计。
ARDS的病死率仍高达50一70%,其中死于呼吸衰竭仅占16%,多数死于多器官衰竭,单个器官衰竭死亡率15~30%,2个器官衰竭死亡率45—55%,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时死亡率80%,如3个器官功能衰竭达1周以上死亡率高达98%。
从病因方面分析,并发败血症的ARDS病死率为70%,并发吸入性肺炎的ARDS 病死率为90%。
二、病因:ARDS病因很多,根据在肺损伤中的作用,导致ARDS的原发病或高危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直接损伤:胃内容物、淡(海)水吸入;弥漫性肺部感染如细菌、病毒;滋原体、肺囊虫等;吸入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光气、烟雾、高浓度氧等;肺挫伤。
目前又称肺内源性ARDS。
(二)间接损伤(基础病并未直接损伤肺):脓毒综合征、严重非胸部创伤、重症胰腺炎、急诊复苏过程中的大量输液、输血以及心肺转流。
目前称为肺外源性ARDS 最常引起ARDS的次序是脓毒症、多发伤、大量输液、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重症肺炎和淹溺。
目前又称为肺源性ARDS。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各种直接因素引起ARDS首先作用在肺泡上皮,使I型肺泡上皮细胞完整性性受到破坏甚至发生”脱屑性改变”导致基底膜暴露形成”肺泡溃疡”。
II型细胞上皮受到损伤,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障碍,并促使肺泡巨噬细胞和炎症反应链的激活导致肺内炎症反应。
病理变化以肺泡腔内改变为主,引起肺泡腔内水肿,纤维旦白、胶原旦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聚集,可合并肺泡内出血,导致肺实变。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
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呼吸困难治疗概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氧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由于呼吸系统病症引起的,包括:1、上呼吸道疾病咽后壁脓肿、扁桃体肿大、喉异物、喉水肿、喉癌等。
2、支气管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和肿瘤等所致的狭窄与梗阻。
3、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各型肺炎、肺结核、肺淤血、肺不张、肺水肿、肺囊肿、肺梗死、肺癌、结节病、肺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4、胸膜疾病:自发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严重胸膜粘连增厚、胸膜间质瘤等。
5、胸壁疾病:胸廓畸形、胸壁炎症、结核、外伤、肋骨骨折、类风湿性脊柱炎、胸壁呼吸肌麻痹、硬皮病、重症肌无力、过度肥胖症等。
6、纵隔疾病:纵隔炎症、气肿、疝、主动脉瘤、淋巴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瘤、胸腺瘤等。
主要类型根据主要的发病机理,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下列六种类型一、肺源性呼吸困难由呼吸器官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种形式: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喘鸣、吸气时胸骨、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三凹征。
常见于喉、气管狭窄,如炎症、水肿、异物和肿瘤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
3)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肺炎、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其临床特点:1)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病史。
2)呈混合性呼吸困难,卧位及夜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