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彭传》阅读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3
节选《新唐书崔邠传》阅读附答案节选《新唐书崔邠传》阅读附答案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
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
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
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
郾进曰: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
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
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
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
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
帝重咎谢,咸赐锦、币。
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
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
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
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
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
郾乃旁流为大敖②受粟,窦而注诸艚。
民悦,忘输之劳。
改鄂、岳等州观察使。
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
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
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官。
赠.吏部尚书,谥曰德。
郾不藏赀,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
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
室处庳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
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
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注]①十一圣: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
②敖: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
(节选自《新唐书崔邠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B.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C.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D.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专题综合训练(五)综合训练(二)[限时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
为北州冠族。
父敞,出后伯假。
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
州辟主簿。
年三十八,始举秀才。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文伟既善于营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
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
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寻为杜洛周所虏。
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
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
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
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
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
深乃留镇范阳。
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
深失据,遂赴中山。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
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
文伟弃州,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
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
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
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
时安州刺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
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
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
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
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
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笃于交游..交游:结交朋友B.拯救贫乏..贫乏:穷困者C.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影响:效验D.累加..散骑常侍累加:屡经加封解析“影响”应是“策应”的意思,如《宋书》中“内外影响,同恶相成”。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彭越者,昌邑人也,字”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
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
”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闲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
”少年强请,乃许。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
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
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
”令校长斩之。
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
”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
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
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
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
越将其兵北走谷城。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五年)项籍已死。
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徵兵梁王。
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高帝怒,使人让梁王。
梁王恐,欲自往谢。
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
不如遂发兵反。
”梁王不听,称病。
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
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
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
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
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
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
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
《隋书—崔彭传》“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以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
”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可汗复遣使请崔将军相见,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炀帝即位,彭从幸洛阳,督后军。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B.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C.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D.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练习文言文阅读五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主器.之③先主遂诣.亮④孤不度.德量力(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
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
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
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
一夜寄宿山寺。
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
冥搜亟呼,迄无影兆。
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
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
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
大喜,如获拱璧。
息肩路隅,蛇亦顿止。
视其后,小蛇从焉。
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
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
少涉学,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皆侨居上元,好谈经济之略,尝以王佐自许,时人号为“四夔”。
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引为宾僚,累至左司员外郎。
与刘晏善,及晏遭杨炎、庾准诬奏伏诛,造累贬信州长史。
朱眦之逆,造闻难作,驰檄.邻州,齐举义兵,德宗闻而嘉之。
及收京师,诏征造至蓝田,以舅源休明逆伏诛,上疏请罪,不敢即赴阙。
上以为知礼,优诏..、给事中。
贞元二年正月,与..慰勉,拜吏部郎中中书舍人齐映各守本官、同平章事。
时兵乱之后,仍岁蝗旱,府无储积,德宗以造敢言,故不次登用。
造久从事江外,嫉钱谷诸使罔上之弊,乃奏天下两税钱物,委本道观察使、本州刺史选官典部送上都;其尚书省六职,令宰臣分判。
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造与元琇素厚,罢使之后,以盐铁之任委之。
而韩滉方司转运,朝廷仰给其漕.发。
滉以司务久行,不可遽改。
德宗复以滉为江淮转运使,余如造所条奏。
元琇以滉性刚难制,乃复奏江淮转运,其江南米自江至扬子凡十八里,请滉主之;扬子已北,琇主之。
混闻之怒,掎摭琇盐铁司事论奏。
德宗不获已,罢琇判使,转尚书右丞。
其年秋初,江淮漕米大至京师,德宗嘉其功,以混专领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造所条奏皆改。
物议亦以造所奏虽举旧典,然凶荒之岁,难为集事,乃罢造知政事,守太子右庶子,贬琇雷州司户。
造初奏太锐,及琇改官,忧惧成疾,数月不能视事。
明年九月卒,年五十一。
(节选自《旧唐书·崔造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B.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C.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D.诸道有盐铁处/依旧置巡院勾当河阴见在米/及诸道先付钱物委度支/依前勾当其未离本道者/分付观察使发遣/仍委中书门下年终类例诸道课最闻奏/11.T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檄,古代官府往来的一种下行文书,常用以征召、晓谕、声讨,也泛指信函。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日:“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
《崔鸊传》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解析《崔鸊传》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解析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也。
鸊状貌伟丽,善于容止,少有名望,为当时所知。
初为魏世宗挽郎①,释褐②太学博士。
永安中,坐事免归乡里。
高祖于信都起义,鸊归焉。
高祖见之,甚悦,以为咨议参军。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迁将军、右光禄大夫。
高祖入洛,议定废立。
太仆綦俊盛称普泰王贤明,可以为社稷主。
鸊曰:“若其明圣,自可待我高王,徐登九五。
既为逆胡所立,何得犹作天子!若从俊言,王师何名义举?”由是中兴、普泰皆废,更立平阳王为帝。
以建义功,封武城县公,邑一千四百户,进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仍领黄门郎。
鸊居门下,恃预义旗,颇自矜纵。
寻以贪污为御史纠劾,因遣还乡里,遇赦始出。
高祖以鸊本预义旗,复其黄门。
天平初,为侍读,监典书。
寻除徐州刺史,给广宗部曲三百、清河部曲千人。
鸊性豪慢,宠妾冯氏,假其威刑,恣情取受,风政不立。
初鸊为常侍,求人修起居注。
或曰:“魏收可。
”鸊曰:“收轻薄徒耳。
”更引祖鸿勋为之。
既居枢要,又以卢元明代收为中书郎,由是收衔之。
及收聘梁,过徐州,鸊备刺史卤簿③而送之,使人相闻魏曰:“勿怪仪卫多,稽古④之力也。
”收报曰:“白崔徐州,建义之勋,何稽古之有!”鸊自以门阀素高,特不平此言。
收乘宿憾,故以挫之。
北齐赵郡李浑尝宴聚名辈,诗酒正欢哗,后到,一坐无复谈话者。
郑伯献叹曰:“身长八尺,面如刻画,謦咳⑤为洪钟响,胸中贮千卷书,使人那得不畏服!”一门婚嫁,皆是衣冠之美,吉凶仪范,为当时所称。
娄太后为博陵王纳鸊妹为妃,敕中使曰:“好作法用,勿使崔家笑人。
”五年,出为东兖州刺史,复携冯氏之部。
鸊寻遇偏风,而冯氏骄纵,受纳狼藉,为御史所劾,与鸊俱召诣廷尉。
寻有别敕,斩冯于都市。
鸊以疾卒狱中,年六十一。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十五》,有改动。
)[注]①挽郎: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
②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③卤簿:仪仗队。
④稽古:仿效古制。
《隋书崔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彭韶传》的阅读答案导读:明代大臣彭韶,字凤仪,莆田人。
天顺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下面是《彭韶传》的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彭韶传》阅读原文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
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
臣诫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
”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
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
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
韶至,贼已灭,乃命兼全都佥史,整理盐法。
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蠲宿负。
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
弘治二年秋,还朝。
明年,改吏部。
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
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
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
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
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
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
故安远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
以其母诉免。
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
荆王见潚(朱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
内官、苗通、杀人,减死遣戍。
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役军至数万。
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
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
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亦不之善。
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乃命乘传归。
月廪、岁隶如制。
明年,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
又明年,卒,年六十六。
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彭韶传》阅读题目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籍为闲田籍:没收B.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咸:都C.为定折价额,蠲宿负蠲:免除D.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逾:更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言官”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
练案六文言文的概括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20分)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沔,京兆长安人,周陇州刺史士约玄孙也。
自博陵徙关中,世为著姓。
父皑,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
沔淳谨,口无二言,事亲至孝,博学有文词。
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
再转陆浑主簿。
秩满调迁,吏部侍郎岑羲深赏重之,谓人曰:“此今之郗诜也。
”特表荐擢为左补阙,累迁祠部员外郎。
沔为人舒缓,讷于造次,当官正色,未尝挠沮。
睿宗时,征拜中书舍人。
时沔母老疾在东都,沔不忍舍之,固请闲官,以申侍养,由是改为虞部郎中。
无何,检校御史中丞。
时监察御史宋宣远,恃卢怀慎之亲,颇犯法,沔举劾之。
又姚崇之子光禄少卿彝,留司东都,颇通宾客,广纳贿赂,沔又将按验其事。
姚、卢时在政事,遽荐沔有史才,转为著作郎,其实去权也。
开元七年,为太子左庶子。
母卒,哀毁逾礼,常于庐前受吊,宾客未尝至于灵座之室,谓人曰:“平生非至亲者,未尝升堂入谒,岂可以存亡而变其礼也。
”中书令张说数称荐之。
服阕,拜中书侍郎。
或谓沔曰:“今之中书,皆是宰相承宣制命。
侍郎虽是副贰,但署位而已,甚无事也。
”沔曰:“不然。
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各申所见,方为济理。
岂可俯默偷安,而为怀禄士也!”自是每有制敕及曹事,沔多所异同,张说颇不悦焉。
寻出为魏州刺史,奏课第一,征还朝廷,分掌吏部十铨事。
以清直,历秘书监、太子宾客。
沔既善礼经,朝廷每有疑议,皆取决焉。
二十七年卒,时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崔沔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B.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C.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由是大知名/D.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秩满,指的是古代官吏任期届满。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文言文测试题27(三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6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
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
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二世怒,作色。
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
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
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窍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二世喜曰:“善。
”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
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
诸言盗者皆罢之。
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于虎口!”乃亡去,后降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
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早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臣无将..下吏:下为狱..,将即反无将:没有将领。
B.案诸生言反者下吏吏。
C.度吾虏能行为..时变:时势变迁。
..之行为:做得到的。
D.不知时变(三九)1.D(A.不可以率领兵众;B.交付下面官吏治罪;C.做得到的才拟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C(A.以:把,后省宾语;B.特:不过;C.乃:于是/竟然;D.且:将近)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陛下急发兵击之.称代“人臣”。
高考语文文言文《旧唐书李芃传》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年/诏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洹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郡王/实封一百户/进围悦于魏州/将符磷以精骑五百夜降/芃开营以纳之/B.明年诏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恒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郡王/实封一百户/进围悦于魏州/将符璞以精骑五百夜降/芃开营以纳之/C.明年诏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洹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郡王/实封一百户/进围悦于魏州/将符璞以精骑五百夜降/芃开营以纳之/D.明年/诏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洹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郡王/实封一百户/进围悦于魏州/将符璞以精骑五百夜降/芃开营以纳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解除官服,不再担任官职,也作"释褐",文中表示想摆脱官场束缚的意思。
B.摄,暂代官职。
文言文中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还有"兼""守""行""权""假"等。
C.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
丁忧,也称"丁艰",往往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
D.嗣,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嗣位,指继承君位,不能用于普通百姓人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芃做官之初,就受到器重。
严武任京兆尹时,曾举荐他任长安尉;李勉任江西观察使时,上书奏任他为秘书郎、兼任监察御史,担任判官。
B.李芃处置叛乱,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方清、陈庄聚众作乱,李芃请求在秋浦设置州,防守住这个险要的地方;李灵曜在汴州造反时,李芃做到军队装备肃整。
C.李芃善待将士,赢得尊重。
他安抚慰劳将士十分周到,有了好的军需品,就先发给军士,亲自打开营门,接纳田悦的士兵。
《崔斌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
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
卜邻吉歹甚敬礼之。
使斌觇敌形势。
斌潜袭之,多所俘获。
俄丁父忧,袭授金符,为总管。
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陈时政得失,甚合帝意。
时帝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面斥是非,无所讳避。
帝幸上都,尝召斌,斌下马步从。
帝命之骑,因问为治大体当何先。
斌以任相对。
帝曰:“汝为我举可为相者。
”斌以安童、史天泽对,帝默然良久。
斌曰:“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
”帝俞其请,斌立马扬言曰:“敕问安童为相可否?”众欢呼万岁。
帝悦,遂并相二人。
除斌左右司郎中。
每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执政大臣有不得闻者,故人多忌之。
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府,一以掊克为事。
斌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
至元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
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于是下兵士于狱,自是众莫敢犯。
十二年十月,围潭州,阿里海涯中流矢,战不利。
斌挟盾先登,夺木栅据之。
阿里海涯持酒劳曰:“取此城,公之力也。
”斌曰:“潭人胆破矣。
若敛兵不进,许其来降,则土地人民皆我有,自湖以南,连城数十,可传檄而定,若纵兵急攻,彼无噍类,得空城何益!”阿里海涯从之,遣人开示祸福,城人出降。
诸将怒其久抗,咸欲屠之。
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百姓当如公说,兵必诛之。
”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
”诸将乃止。
潭人德之,为立生祠。
阿合马擅权,廷臣莫敢言。
斌极言阿合马奸蠹。
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
迁斌江淮行省左丞。
既至,凡蠹国病民之政,悉革之,仍条具以闻。
阿合马屏其疏不上。
乃诬阿里伯与斌盗河南营田府府官粮四十万石,命刑部尚书李子忠按其事,逮营田提控案牍宋钦其下狱。
元史崔斌传阅读答案元史崔斌传阅读答案崔斌是元代学者,且达于政术军事,因此深受忽必烈恩宠。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元史崔斌传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元史崔斌传》阅读材料崔斌,字仲文,马邑人。
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而达政术。
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
斌负才略,卜怜吉带甚敬礼之。
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除斌左右司郎中。
每论事帝前,群言终日不决者,斌以数言决之。
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密近之臣,有不得与闻者,以此人多忌之。
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赋,一以掊克为事,斌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恶。
至元四年,出守东平。
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
卒有撤民席者,投其赤子于地以死,诉于斌。
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于是下其卒于狱,自是莫敢犯。
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南征,改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
十月,围潭州,斌攻西北铁坝。
挟盾先登。
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欲屠之。
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
”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
”诸将乃止。
捷闻,帝嘉之,进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潭人德之,为立生祠。
十五年秋,被召入觐。
时阿合马擅权日甚,廷臣莫敢谁何。
斌从帝至察罕脑儿。
帝问江南各省抚治如何。
斌对以治安之道在得人,今所用多非其人,因极言阿合马奸蠹。
帝乃令御史大夫相威、枢密副使孛罗按问之,汰其冗员,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罢天下转运司,海内无不称快。
阿合马虑其害已,捃摭其细事,因诬构以罪,竞为所害。
年五十六。
至大初,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节选自《元史·崔斌传》)《元史崔斌传》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B.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人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C.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D.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人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国用使,宋时官名,以宰相兼充,总管财政。
《崔寔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
少沉静,好典籍。
父卒,隐居墓侧。
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
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
寔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
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
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
出为五原太守。
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纺、缣媪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
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
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
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
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
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
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
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
服竟,召拜尚书。
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
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
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
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
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
建宁中病卒。
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节选自《后汉书·崔寔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3分)()A.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B.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C.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D.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崔彭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日:“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
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
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
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
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
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
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
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5分)
(2)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5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D
11.A(《道德经》是老子所做,乃道家经典。
)
12.A(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而非高祖。
末段已知“炀帝即位“。
)
13.(1)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诈,假装,欺骗;止,停留,住;传舍,驿站。
句意2分。
)
(2)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
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当上,值班;绝,超过;颇,稍微。
句意2分。
)
【参考译文】
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
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
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
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
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
周武帝时,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随从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
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
“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
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事情。
“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
“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
“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
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
“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
高祖见后大为高兴,拜任他为上仪同。
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之职,被赐封安阳县男的爵位。
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
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仪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
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给我值班执仗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
你射箭骑马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小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闲假日,也不敢废弛。
“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
“崔彭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
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有见识的话)。
后来加任上开府,升任备身将军。
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鸣叫。
皇上叫崔彭射它,一发即中。
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一万钱币。
到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
“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
“于是派他前往。
到达那以后,可汗召来数十个擅长射箭的人,便把肉抛投在郊野,用来聚集飞鸢,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
大多射不中。
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
可汗留住崔彭不放达一百多天,皇上赠以丝缯彩帛,崔彭才得以回朝。
仁寿末年,升爵位为安阳县公,食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后,升任左领军大将军。
随驾前往洛阳,崔鹏总督后军。
当时汉王杨谅叛乱刚刚平定,余党到处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数万士兵平定山东制止叛乱,又兼领慈州职事。
炀帝因他清廉,赐予绢帛五百匹。
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皇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赠谥号为肃。
儿子崔宝德继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