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才思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7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考研真题选编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艺术与宗教并不独立而行。
原始时期的艺术如图腾﹑巫术及神话都是艺术与宗教的融合体。
人类把自己对自然的恐惧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带着浓厚的宗教情感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出来,此时的艺术与宗教是糅合在一起的,黑格尔美学中早就指出:“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最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
”艺术和宗教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其产生早期便通脉相连,原始图腾便是其意识产生的过程。
约翰朗格在《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与旅行》中指出:“图腾是原始人宗教性的迷信,是每个氏族成员的安全,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图腾大多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图腾艺术实质上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弗雷译在《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中认为艺术起源与巫术。
原始早期文明下支撑和丰满艺术的是原始人的宗教,在不成熟的文明下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宗教与艺术合二为一共同开创了早期文明的精神家园。
伴随着文明的成熟,艺术与宗教相互影响,并都在文化的影响下带给人类无限的精神价值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尼采曾说:“宗教消退之外,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置于自己的心头,使自己变得深邃,更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无论何处,只要在人类的奋斗中觉察一种高级的阴郁色彩,便可推之,这里滞留着灵魂的不安,焚香的烟雾和教堂的阴影。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一个艺术社会学的问题,如同艺术与经济、政治一样是在联系中共存,个性中发展的,艺术世界的健康生存是需要多方面的营养供给的,宗教是艺术营养的一部分,艺术带给宗教的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不同显现。
2、并进中的欲断又止以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中世纪为例,教会权倾王侯富可敌国,作为封建艺术的最大主顾地位,“欧洲中世纪艺术史主要就是教堂建筑与宗教艺术的历史,宫廷与世俗艺术居次要甚至末流之位.”4可见中世纪艺术是宗教的艺术,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完全的甚至是桎梏的。
2015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艺术学理论是对艺术的门类很多,形式、样式和题材、体裁的纷繁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并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以及曲艺与杂技等艺术门类中,如何对创作,设计、表演、演奏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照,区别其个性与共性,将其共性归纳和构建完整的体系,解释艺术的性质与特点,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艺术在文化中的定位,以及艺术自身的种种问题,使之纳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轨道,是艺术学科的主要任务。
本学科与相邻的二级学科,诸如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都有广泛、密切的联系。
学科研究范围:艺术学的研究分成若干分支。
除艺术原理外,有中外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评论、比较艺术,艺术分类学。
艺术形态学、民间艺术学、艺术文献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等;艺术与多学科的结合,有许多带有边缘性质和交叉性质的分支学科产生。
如艺术心理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社会学、宗教艺术学、艺术考古学、艺术经济学、艺术市场学、艺术传播学、工业艺术学、环境艺术学等。
艺术学研究与各个二级学科的专业史、专业理论及其有关的专业美学等接近。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同有异,互为补充。
艺术学的分类研究是在整体构架中的局部,是综合研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2015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系所名称艺术学院招生总数14人。
系所说明本院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往年试题。
复试阶段进行专业综合知识面试。
复试权重为40%。
招生专业:艺术学理论(130100)人数:3研究方向01.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02.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④中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试题:01方向限考中外艺术批评史,02方向限考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理论。
本专业招收推荐免试生1名。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76美学与艺术学理论4916艺术批评与文化产业理论56三、2015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参考书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0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0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0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07《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8《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0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0《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50元01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02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0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04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05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复印版)06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07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8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版)09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西哲教研商务印书馆02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3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04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本)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会史沃尔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作者:布尔加科夫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艺术科研、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学一级学科授权单位,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和9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分别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和文艺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考博名校专业解析】戏剧与影视学下设电影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等;北京地区招生戏剧影视学博士点院校:985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11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其他学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备注解析:北京大学属985211招考方式是申请审核复试的制度的学校,其余均为考试制度招生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2019年我院将根据教育部规定,组织各学科专家组对完整提交报考材料的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按一定比例择优确定准考名单。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及学术积累、研究计划;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近3年各项科研成果等。
对于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者不予准考。
❤❤2019年: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日至11月22日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时间:2018年11月26日至11月30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
初试时间暂定为:2019年3月22日(周五)-3月24日(周日),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一、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招考信息:【★★★报考音乐与舞蹈学相关专业的话,同时可选学校有北师大音乐教育研究、中传音乐学、民大音乐舞蹈学院、首师大音乐学以及国音养音等学校;但是每个学校均有每个学校考试侧重点以及重点范围等,备考要提前了解注意这些。
】二、历年招生录取人数解析:2018年中艺院博士报考人数达到562人,实际分二批录取人数81人,总报录比为1:8;18年招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招生人数比往年多了;2018年:实际录取81人;2017年:实际录取58人;2016年:实际录取58人;2015年:实际录取56人;2018年戏剧与影视学进复试21人,实际录取13人;2018年艺术学理论进复试复试18人、实际录取10人;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进入复试17人,实际录取10人;2018年美术学理论型进入复试18人,创作型进复试62人;最终实际录取38人;2018年第一批录取:音乐与舞蹈学(8人)(一)音乐学(4人)秦雪峰、梁郑光、王丹丹、张涛(二)舞蹈学(4人)黄婉蓄、廖燕飞、史傲、金娟2018年第二批录取:音乐与舞蹈学(2人)(一)音乐学(1人)许馨(二)舞蹈学(1人)曾婕三、推荐使用参考书:艺术概论:彭吉象、赵斌、王宏建三位老师主编的即可;中外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杨荫浏《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李纯一《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黄翔鹏《溯流探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郑祖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1年版秦序《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缪天瑞《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于润洋备注:参考书只是考博复习一个载体、上面只是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参考书,如果上课增加使用阅读的再加以上课老师推荐的结合复习即可!四、复试分数线:音乐与舞蹈学: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7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音乐学专业单科90分(含)以上、舞蹈学专业单科80分(含)以上;戏剧与影视学: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90;美术学:理论型: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86;创作型:2018年:外语38,专业一80,专业二83;2017年:外语46,专业一70,专业二88;艺术学理论: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0;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84;五、2018年复试细则:复试具体方式1. 外国语听力以笔试方式测试,时间为15分钟;口语以口试方式测试,时间为5分钟;2.复试笔试:理论研究型进行“专业论文写作”(按报考专业方向命题),创作研究型进行“专业技能测试”。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李玫音乐形态学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含美术设计)四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和文艺学(文学二级学科)。
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6名。
二、考试的科目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博士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30200音乐与舞蹈学03音乐形态学研究李玫研究员①1001英语或1002法语或1003俄语或1004日语②2001艺术概论③3012音乐史论三、导师介绍李玫,女,1960年10月出生,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律学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2004-2006)。
作为一名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的工作是参预课题项目及专题的学术研究,并为有关教学单位的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课程。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中国艺术研究院招生简章...................... 1.2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目录........................1.3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专业历年报录比.......1.4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文艺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综合介绍................. 2.2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就业解析................. 2.3中国艺术研究院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专业目录】【参考书目】《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朝闻《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刘梦溪《中国文化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柳诒徵《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马新国【学校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它的建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1951年3月,毛泽东同志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题写院名,周恩来、彭真、陆定一和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题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考研经验心得本篇是高考365的艺术生学渣写的,适用于所有的双非学渣~全篇干货无尿点!全文较长,建议收藏慢慢看,每一个阶段你都可以用上!含有备考,复试,调剂。
首先介绍下个人基本情况,双非本科,备考前从英语到专业课均是一无所知,由于一直靠艺术生的身份升学,特别是英语,处于只认识hiI’m fine,...这样的惨状!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项阳老师。
连续考了两年。
第一年分数分别为:政治61,英语27,艺术概论136,音乐史论126。
总分350第二年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2,艺术概论135,音乐史论108。
总分353第一年7月10号开始复习,中途考了个驾照,8月31号拿到的驾照。
备考过程拿着书去驾校看。
第二年边工作边考,9月才投入复习,基本没看专业课(就把第一年冲刺期的资料看了一遍!就一遍..不能再多了...),靠第一年的底子撑着,只整英语了。
(所以专业二108凉了.....请大家不要学我!!!!血的教训!!!)现在调剂到海南大学。
(共收到7所学校的复试通知,其中不乏好学校,后面具体说。
最终选择了距离家最近的211海大)从备考,到复试,到调剂,我觉得我的经验可以让很多人少走弯路~我不是学霸,甚至可以说是学渣,连续考两年仍然没上研究院,以下经验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大家以看待一个学渣的眼神来看待。
Part1 备考由于第二年我基本没复习专业课,故此专业课备考经验以第一年来说。
英语用两年的备考经验总结说明。
(英语经验仅适用于和我一样,英语基础基本等于零的学渣...)政治一笔带过,网上政治高分大神很多,请大家自己去搜索哈。
①英语由于考了两年,市面上出名一点的考研英语老师的课我基本都听过,以下我列出的是我认为真的最适合我这种渣渣情况的备考办法。
关于单词,必须看朱伟!求求了!!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简直拯救了我!不要听信什么技巧课,你不认识单词,一万个技巧也白搭!!朱伟的恋恋有词配有网课,他每讲一个单词,都会联系词根词缀,尽力扩展,让你做到在考场上就算看到不会的词,也能通过词根词缀猜个大概的意思。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717)舞蹈史(812)舞蹈艺术概论参考书目为:(1)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2)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3)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年版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
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
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
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
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导师信息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130200音乐与舞蹈学01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邓钧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2戏曲音乐研究刘静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3戏曲音乐史论孔培培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4音乐考古学王清雷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5音乐学研究田青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6中国音乐史项阳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7中国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李玫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08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李岩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09中国古代音乐史李宏锋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10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石一冰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11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弹拨乐演奏方向)吴玉霞一级演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艺术概论④820音乐史论【育明教育推荐】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主要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才思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参考书:中外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舞蹈发展史》(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克芬《中国舞蹈史》(五卷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王克芬、孙景琛等《世界芭蕾史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朱立人《新中国舞蹈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冯双白《西方现代舞蹈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刘青弋《现代舞》上海文艺出版社欧建平舞蹈理论及作品分析《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吴晓邦《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隆荫培徐而冲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资华筠等《舞蹈艺术》丛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0-1994年中国舞蹈研究所全心全意因才思教《舞蹈》杂志中国舞协中外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杨荫浏《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李纯一《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黄翔鹏《溯流探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郑祖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1年版秦序《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缪天瑞《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于润洋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伍国栋中外音乐作品分析《曲式与和声》人民音乐出版社吴祖强《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前苏联)斯波索宾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笔记:目前,中国电视电影已经走过初创阶段,对电视电影的创作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在与电影、电视剧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有以下三点可资证明:首先,电视电影工艺制作材料完成了四次跨越。
最初使用标准清晰度数字磁带制作。
后来发现这一技术不能满足电视电影对艺术与技术的质量要求,2000年开始使用16毫米胶片制作。
16毫米胶片的使用的确带来艺术质量的明显提高,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局限在国内现实情况下无法解决。
于是,2002年电影频道又进行更大的调整,从科技高速发展与电视电影发展的远景着眼,放弃16毫米胶片的使用,改用高清晰度数字磁带制作,而且不断推进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电视电影的发展来看,这个决策及时、准确,适应了电视频道的发展尤其是收费频道的上马与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数字院线的建立与对节目的需求。
2003年,为了使电视电影尽快全面向高清数字技术转型,完善高清数字电影的视听效果,并为高清播出及进军数字院线做准备,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又建立了在全国领先的5.1声道音频系统工作室,从此揭开了电视电影在声音制作上的新阶段。
这一举措使系列电视电影《大汉风》《共和国将军》及时受益,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声音效果,使电视电影真正全面地与电影接轨,与世界电影技术接轨。
2004年,高清电视电影全面使用5.1环绕立体声技术。
上述四次工艺技术的跨越对于电视电影发展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技术性领域,它带来对电视电影创作观念的再次震荡。
其次,电视电影在艺术上崭露头角。
由于站在电影与电视两位巨人的肩膀上,中国电视电影的出现尽管只有短短十来年,但已涌现了一批在艺术上很有光彩、颇受专家好评的作品,如《上车走吧》《王勃之死》《阿桃》《杨守敬与吕贝卡》《法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官老张轶事》《情归天尽头》《冬日细雨》《古玩》等。
从2000年起,电视电影逐渐被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奖等国内外著名电影节与电视节接纳。
这些奖项取得的重要价值在于,中国电视电影拿到了艺术殿堂的准入证,有作品值得艺术家们说长道短了。
其三,电视电影的收视率不断攀高。
收视率是电视电影的生存预警标志,几年来电视电影的收视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跳高的现象。
仅就黄金档播出分析,以两个百分点、观众人数约为2200人为标准,最初的两年只有10%左右的作品达到两个百分点的收视率,2001年上升为24%,其中只有一部达到三个百分点,2002年收视率出现翻高,在播出的110部电视电影中70%的作品达到两个百分点以上,其中17部作品达到三个百分点,三部作品达到4个百分点。
收视率不断攀升说明观众对电视电影的兴趣在上升,电视电影可以依赖的观众群正在形成。
三、差异元素(一)题材的相对通俗性与电视短剧、电视系列剧、电视连续剧等绝大多数是原创作品不同,中国内地的电视电影很少是剧作家原创的,它们大都是由流行的传记、小说、历史著作、报告文学或新闻报道改编而来。
电视电影的制作者一般较少奢望能拍出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但大多数这类作品却能够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
电视是一种即时传真的现代传媒,即使是电视娱乐节目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即时传真这一传媒特征的制约。
一部电视电影在商业上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在电视台中第一次播出时的收视率与收视份额,而在观众对其艺术状况事先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能吸引观众收看的因素,主要就是其题全心全意因才思教材内容与公众热点的契合度。
所以,每一个热门话题差不多都能够引发出一部甚至几部有关题材的电视电影。
这类电视电影制作周期比较短,往往能赶在热点还没有完全冷却的时刻播放出来。
而另一些电视电影,则配合着热门畅销书的上市,对某些一度引人注目的事件旧话重提。
在电视电影中,即使是一些完全虚构的纯娱乐性故事,也常常会尽可能地同公众关注的热点联系起来,突出电视特有的即时性。
从数量上来看,电视电影中讲述浪漫故事、怪异故事,特别是惊险犯罪故事的纯虚构作品并不少,其中大都由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些反映真实事件的纪实性明显的那些。
这个特点正是电视与电影这两种现代大众传媒相结合而产生的。
(二)时长的相对固定性为了适应电视栏目化播出的需要,电视电影在时长上是相对固定的,大都是两个小时左右。
少量电视电影以上下集,甚至三集的形式出现,通常连续播出两三个晚上,每晚两个小时左右。
人们有时也把这些篇幅较长的电视电影视为微型电视连续剧。
由于电视电影是独立成章的,因而不像电视剧那样具有强烈的栏目化特点,但中国内地许多影视频道还是把它们安排在固定时段的固定栏目中播出。
(三)结构的相对完整性电视电影在技术结构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
虽然时长是相对固定的,不论什么样的故事都必需正好放进一个90分钟或120分钟的固定框架里,但在其内部却不必像电视剧那样一定要分成每段10余分钟的若干幕。
在播出时,一部电视电影会被打断8至10次来插播广告,但编剧与导演不必像拍电视剧时那样,要事先考虑好在适当的时候被打断,并且要为能够在广告后继续抓住观众而设置悬念。
这就意味着,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电视电影的创作者比电视剧的创作者有着更大的自由,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需要的结构,而不是插播商业广告的结构来叙述故事。
(四)叙事的相对晓畅性在叙事方面,电视电影更为晓畅易懂,更依赖于语言本身的叙事功能,而且对于各种视觉的叙事因素也很注意提高其清晰度。
譬如对于一个起着叙事重要作用的报纸新闻标题的特写镜头,电视电影可能会比影院电影多拍一两秒钟,以便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看清其内容。
在夜景场面中,电视电影通常会采用比影院电影亮得多的照明,用较强的轮廓光勾出主体内容的清晰形象,以适应电视收看环境对于光线的特殊要求。
(五)景别的相对局限性虽然电视电影的镜头运用方式与影院电影没有本质区别,但为了更适合电视小屏幕播出的特点,电视电影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镜头操作规范,其中最明显的是景别的运用。
电视电影更趋向于使用近景、特写等近距离的景别,而较少使用场面辽阔的大全景。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清晰度往往不是很高的电视屏幕上难于分辨特别细微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特写甚至大特写在电视中表现出来并没有影院银幕上那样强烈的冲击力,多用无妨。
(六)节奏的相对舒缓性在剪接节奏上,电视电影在总体上偏慢于影院电影,在同样时长的情况下镜头数量一般明显少于影院电影。
这既是为了适应电视观众在日常环境中观赏的心理节奏,同时也是因为在电视屏幕上看片所感受到的速度与影院银幕有所不同。
(七)成本的相对低廉性全心全意因才思教一般来说,一部电视电影的投资规模,以每小时节目的平均成本计算,要高出一般的电视剧一倍以上,但较之影院电影则要低廉得多。
低成本制作以及电视不太清晰的小屏幕播放的限制,使得电视电影很少追求宏大的场面与壮观的视觉效果,也很少使用耗资巨大的高科技特效,而是更注重叙事本身的趣味与台词语言的魅力。
有些电影,建构了叙事期待,却因为资金原因拍不出相应的场面,观众的期待落空了,观众就会很不满足。
典型的例证就是《花腰新娘》。
影片《花腰新娘》所的叙事都把观众引向一个审美期待,就是无论是作为叙事高潮还是视听高潮,最后应该有一个舞龙的大场面。
因为影片整个的故事情节的构置、人物关系的构置、人物的冲突、人物的矛盾都建立了这种叙事期待。
但是《花腰新娘》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
为什么?因为整个影片的投资只有400万人民币,没有办法完成舞龙的大场面。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既然没有钱完成大场面,那就尽量不去建构那样的叙事期待。
总起来讲,在中国内地万花筒般的诸多电视娱乐节目形态中,电视电影不论艺术质量还是思想内涵,都是比较出色的。
它既吸收了电影的优势,在声画、叙事方面精巧别致,又适应了电视的特长,在形式、内容、品质方面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