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会议论文能够被SCI或者EI检索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期刊搜索问题——SCI、EI、IEEE和中⽂期刊1、SCI、EI收录是什么意思?SCI和EI都是收录,并不是实体的期刊出版社,相当于具有⾼品质期刊出版社的合体(或统充),隔⼀段时间(⼏年或者⼏个⽉)SCI会进⾏评估,哪些出版社不具有被SCI收录的资格,然后将其剔除,哪些期刊属于后起之秀或者改进的很好,论⽂质量⽐较⾼,将其收录。
EI以此类推。
2、SCI和EI等都是⽂摘型数据库啥意思?SCI(EI)类似于中国知⽹,因为他收录了好多期刊出版社的论⽂,但是与中国知⽹⼤⼤不同,中国知⽹论⽂库的论⽂直接下载,属于全⽂数据库(猜测),⽽类似SCI和EI属于的是⽂摘型数据库,更具体的说就是SCI检索检索到的不是论⽂的全部,⽽是⼀些概要信息,例如:作者、单位、摘要等等。
⽽想下载论⽂的时候要通过点击“全⽂”,导航到具体的期刊上⾯,进⾏下载。
3、SCI、EI和IEEE关系?说实话,前两者和后⾯⼀个真的不是⼀个类型的,前⾯两个是检索⽂摘型数据库。
⽽后者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出版社,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 (IEL) 收录IEEE(美国电⽓和电⼦⼯程师协会 )、IET(英国⼯程技术学会 )两⼤协会出版的期刊、会议录、标准等⽂献的全⽂资源。
其中当然后有很多被SCI收录(没有考察),论⽂质量还是相当⾼的。
4、中国之最——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 针对计算机⾏业,这两个应该是⽐较⼤⽜的了。
论⽂质量⽐那些垃圾的SCI有过之⽽⽆不及,虽然很多只是被EI检索收录了,但是论⽂还是相当难发的。
⼀般中国⼈⽐较先进的技术都会翻译成英⽂发到国外的期刊,所以导致了想备注:本⼈期刊搜索⼩菜鸟⼀个,这个也就是最近⾃⼰找论⽂过程中⼀直纠结的问题,也许很多的理解是错误的,相信还是能帮助到部分⼈。
关于什么级别的期刊会被sci检索这个问题,对于国内被sci收录的期刊来说,被sci检索的
中文期刊基本都是核心级期刊,因为普刊的学术水平还达不到国际sci收录的标准。
目前sci
期刊收录的国内刊物一共有180多本,数量每年还在增长,大多数与核心级别的刊物为主。
作者写的文章就是用来做科研的,学术论文可以用来学术交流,所以发表SCI论文就是不二
选择,对于发表文章就是用来提升职称、评优或者其他用处的作者来说,选择发表SCI论文
也是没有问题的。
SCI和国内核心期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SCI期刊是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
而核心刊物只是针对国内的期刊,普通分为南核和北核、统计源期刊,就权威性而言,SCI
期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被认可,权威性更高一些,一篇SCI代表着的学术程度可能会比国
内核心刊物更高,从而突显自己在本领域的科研才能,通常都会认为sci属于国际核心刊物,含金量肯定是比国内刊物高,不过也分学科,有些国内好的期刊也能够超越一半四区的SCI
期刊。
如何提高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近年来,在对个人或单位科研水平、学术成就的评价指标中,个人或团体单位所发表论文在三大检索系统中的收录量被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那么何为三大检索系统?如何提高个人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及团体单位在三大检索系统中的收录量?1何为三大检索系统所谓三大检索系统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ISTP)。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SCI)是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负责编辑出版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工具。
SCI收录的科技期刊主要来自美、英等40多个国家,同时还收录非期刊文献,如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专著、图书等。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很少,截止1997年共收录9种。
它们是中国科学A辑、中国科学B辑、中国科学C辑、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E辑、中国物理快报、理论物理通讯、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
除中国药理学报是中文版外,其余都是英文版,由此也能看出SCI在语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向性。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负责编辑出版,它是工程技术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收录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26种文字的科技文献,截止2000年收录中国期刊100余种。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Scientific Technology Proceedings-简称ISTP)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
收录的会议论文涉及工程技术、应用科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和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
2如何才能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选题要好要选择一个好的课题,课题立项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其中文献调研是十分重要的调研形式。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学科领域前沿课题。
课题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有独到的见解。
四大检索系统-SCI-ISTP检索-EI检索-ISR索引四大检索系统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工程索引》(El--The Engineering Index),《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学评论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四大检索系统各有所长,SCI以不仅能提供文献检索功能,还能通过引文反映文献之间的关系而著称;El以收录工程类文献见长;ISTP收录国际会议论文;ISR专门收录综述评论方面的文献。
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检索系统主要指SCI,EI,ISTP,ISR的印刷版本或光盘版(光盘版的内容与印刷本的内容一致)。
四大检索系统在我国的知名度很高,除了它们本身已被国际权威机构公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9年起,每年以SCI,EI,ISTP(鉴于ISR收录的期刊和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数量较少,每年约200篇,因此未选ISR为论文统计源)光盘收录的期刊及论文为统计源,对我国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进行了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并按种类数量指标的大小排出各高校、科研机构及论文作者学术活动和论文水平的名次表,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形式发表,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榜”。
随后,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在上述三大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人文社科的检索工具《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及(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并按年度相继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因此,了解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期刊的原则,掌握其检索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把握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榜”的来源期刊投稿,使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利用,对于提高个人或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都会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ei期刊发表要求
EI期刊是国际上著名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之一,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要在EI期
刊上发表文章,作者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通过严格的审稿程序,最终被刊登在期刊上。
下面将介绍EI期刊发表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EI期刊对投稿的文章有严格的要求,文章必须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能是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
同时,文章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EI期刊要求投稿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
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确保其学术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另外,EI期刊对文章的撰写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文章的篇幅、排版格式、参考文献的引用等方面。
作者需要严格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来撰写文章,确保文章的质量和规范性。
此外,EI期刊还要求作者在投稿时需要认真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作者须知,确保自己的文章符合期刊的要求。
同时,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提交投稿材料,并配合期刊编辑部进行修改和答辩工作。
最后,EI期刊在发表文章后,还会对作者进行一定的版面费用收取。
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规定支付相应的版面费用,才能最终完成文章的发表。
总的来说,要在EI期刊上发表文章,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需要严格遵守期刊的投稿要求和规定。
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地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发表在EI期刊上,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如何判断期刊是否为SCI或者EI检索
要判断一个期刊是否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EI (Engineering Index)检索,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 网上检索:在SCI或EI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以确定该期刊是否被
收录。
SCI的官方网站是Web of Science,EI的官方网站是Engineering Village。
这两个数据库均提供了期刊功能,可以输入期刊名称或ISSN进行。
如果结果中包含了该期刊的信息,则该期刊被SCI或EI收录。
4.参考引用文献:借助已被SCI或EI收录的文献,可以参考其引用
列表中的期刊信息,从而了解被引文献所发表的期刊是否属于SCI或EI。
需要指出的是,SCI和EI是两个独立的数据库,其收录的期刊范围
有所不同,SCI主要涵盖自然科学领域,EI主要涵盖工程技术领域。
因此,如果一个期刊被SCI或EI收录,可能只能在其中一个数据库中找到相应
的信息。
此外,SCI和EI的收录目录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期刊需要满足一
定的学术标准才能被收录。
因此,SCI和EI的收录对于期刊的学术质量
和影响力具有一定的保证,但并不意味着不被收录的期刊就没有学术价值。
在选择期刊时,还应参考期刊的SCI/SSCI影响因子、SCI/SSCI/SCI-E是
否有重叠,以及广泛的学术评价等综合因素来综合判断期刊的学术水平与
质量。
如何判断国际会议是否被EI收录
可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国际会议说明了EI收录,可到最后却并未收录,让人郁闷至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国际会议是否会被EI收录呢?除了看这个会议以往的被收录情况外,还有以下小经验:
一、看会议论文出版社:会议EI收录其实与主办方关系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第一要素主要处决于论文会议集的出版单位,根据经验,例举全球著名出版社如下:
1、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100%EI收录
2、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出版社(ASME):100%EI收录
3、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ASCE):100%EI收录
4、美国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学会出版社(IEEE CS):99%EI收录
5、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出版社(IEEE):90%EI收录
6、英国工程技术出版社(IET):90%EI收录
7、法国Atlantis Press:70%
二、在确定第一要素后,请考察会议主席的诚信度
1、国际一级学会发起:如IFAC、IEEE等。
如果IEEE发起的会议IEEE要占51%的注册费,因此,该类会议注册费均在500美元以上。
2、国家一级学会发起:如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讯学会等,如WCICA、CCC等
3、各大学校级领导:中国大学校级领导作为主席办国际会议具有中国特色(如ICTE等)。
4、国际一级学会技术支持:如IEEE CS、IEEE、IET、ASME、ASCE等。
如ICIC、ICNC)
5、其他学者
三、掌握以上两点后,请注意你的论文格式与英文摘要的书写,EI自然OK!。
什么是SCI、SSCI、EI、ISTP、CPCI、CSCD和核⼼期刊?⼀⽂搞懂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个收录很多论⽂的数据库。
SCI、EI和中⽂核⼼期刊没有任何关系,三个都是不同的收录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版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程应⽤。
CSCD和核⼼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
在基础学科领域,SCI期刊在国内的认可度最⾼,⽽在⼯程技术领域EI认可度相对较⾼。
相对中⽂核⼼期刊看,SCI、EI国际认可度更⾼⼀些。
SCI、EI、ISTP是世界三⼤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员的成绩、⽔平以及进⾏奖励的重要依据之⼀。
我国被三⼤系统收录的论⽂数量逐年增长。
SCISCI即《科学引⽂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于1957年。
收录⽂献的作者、题⽬、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献引证的⾓度评估⽂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献⽹络。
经过⼏⼗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的电⼦化、集成化、⽹络化的⼤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进⾏检索。
SCI是⼀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然科学、⽣物、医学、农业、技术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所选⽤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本、加拿⼤等,也收录⼀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论文、EI论文和IEEE论文有什么区别?SCI论文、EI论文和IEEE论文有什么区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一、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
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EI、SCI和IEEE三者之间以及会议论⽂和期刊论⽂的区别会议论⽂与期刊论⽂⾸先看下⾯这个图(此图只表⽰⼀般情况)。
期刊⼀般是由杂志社或者协会出版的正式刊物会议会议⼀般是由研究所或者协会举办的,⽤于学术交流的⽬的在会议之后,会出⼀本会议过程中的论⽂集,其中收录的就叫会议论⽂有的期刊的出版社或者协会也会为某个期刊开会议,这些会议论⽂也叫该期刊的增刊作者作者就是写论⽂的⼈作者可以选择是只写摘要,或者写全⽂如果只写摘要,⼀般只能投递到会议上作为会议论⽂如果将全⽂写完了,当然会议和期刊都可以投递IEEE、EI和SCIIEEEIEEE是电⽓电⼦⼯程师学会的简称IEEE本⾝有出版很多的期刊,同时也会举办很多会议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论⽂是说被IEEE会议收录啊,或者IEEE期刊收录EIEI的简介可以百度下⾃⼰理解为⼀个百度类似的搜索引擎,只是数据库中都是⼀些会议或者期刊EI是没有⾃⼰的影响因⼦的EI能检索到的⽂章分为两种1)JA检索:就是收录期刊的⽂章2)CA检索:就是收录会议的⽂章SCI简介⾃⾏百度,也可以理解为是⼀个类似百度的搜索引擎,⼀般只收录期刊论⽂很少很少顶尖的会议会被SCI收录SCI使⽤JCR作为影响因⼦根据影响因⼦将收录的⽂章分为四个区⼀区和⼆区的期刊影响因⼦⾼三区和四区的期刊影响因⼦低有些学校是不认可三四区的⽂章的其他SCI和EI收录的期刊不完全相同,但也会有重复的部分EI的CA检索中有很多会议论⽂,但是这些会议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会议只是挂了个EI的名头的,要⼩⼼IEEE在三者中相当于⽣产者,EI和SCI相当于评判者,来评判你做的东西⽔平怎样SCI也有收录⼀些摘要中,但不属于会议论⽂,⽽是正⼉⼋经的期刊论⽂。
但不同学校对SCI收录的摘要的认可度不太⼀样。
⽐如吉林⼤学、四川⼤学等⾼校将摘要检索等同于SCI⽂章,有的⾼校将其视为与EI期刊或中⽂核⼼同级,还有的⾼校仅承认篇幅多的⽂章。
作者在投递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将摘要投到期刊上,但录取概率应该不⼤————————————————版权声明:本⽂为CSDN博主「柳橙酱」的原创⽂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Ei、SCI、ISTP、ISR检索分别指什么?一、《科学引文索引》(SCI)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报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编辑出版,创刊于1961。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和SCI-E。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 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视为核心期刊。
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 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SCI2004年共用中国期刊94(其中港台18)种,其中28种进入核心库。
我的另一篇文章,我国高校对期刊定级的现状有相关说明。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
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
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 SCI。
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SCI-Rearch。
是SCI 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
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2、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 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
双月刊。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哪些文献类型会被SCI收录(一)经常有读者询问发表的论文是否已经被SCI收录,每次我均会问您是否知道您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是SCI收录期刊,如果您需要将您的论文被SCI收录,必须投稿到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SCI是选刊不选论文,只要该期刊是SCI收录期刊,您发表在该期刊上的任何类型文章均会被SCI收录(包括特刊、增刊)。
有读者询问我已经向某种SCI收录期刊上投稿,论文发表后我的论文能否保证会被SCI收录,并诉说曾经向EI收录期刊投稿,论文发表后该期刊只有部分文章被EI收录,这是为什么,是否SCI也是这样。
EI是根据学科选择论文,EI收录论文分三个档次,全选期刊,即核心期刊,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
约有1000多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EI Compendex。
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
选择期刊约1600多种,EI Compendex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有文章均被收录。
另外,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
SCI、SSCI和A&HCI不只是标引期刊中的论文,被选中期刊中的每一项有意义的文献类型都在数据库收录范围内,既收录期刊的每一期每一篇文献(Cover-to-Cover)。
这表明您可检索出现在期刊中的信件、勘误和添加、摘录、社论和综述等。
SCI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的所有文档:论文、综述、书目、新闻、传记、书评、更正、勘误、数据库评论、社论材料、硬件评论、书信、会议摘要、消息报道、再版、软件评论等。
SCI除了收录期刊另外还收录了150余种书籍系列(丛书丛刊),如Advance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应用微生物学进展》、Advance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有机金属化学进展》、Advances in Geophysics 《地球物理学进展》、Annual Repor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年度报告》、Yearbook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自然人类学年鉴》、Abhandlungen aus dem Mathematischen Seminar der Universitat Hamburg《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文集》等,丛书丛刊是一连续出版物,即是图书有ISBN号,也是期刊有ISSN号。
介绍一下什么是SCIEI检索SCI和EI都是重要的学术文献检索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EI是“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的缩写。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EI检索。
EI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创建的一种学术文献检索数据库,其核心是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它覆盖了工程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领域的文献信息。
EI检索包括了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天文学、建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专利信息。
与SCI类似,EI检索的特点也是以学术文献为核心,关注文献引用关系,对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前沿。
SCI和EI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SCI和EI检索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促进学术界的沟通和合作。
研究人员通过SCI和EI检索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章,了解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和积累研究灵感。
其次,SCI和EI检索是评价学术研究质量和学者影响力的重要依据之一、研究人员在SCI和EI检索中发表的论文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因此SCI和EI检索成为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评价学术研究水平和学者绩效的重要指标。
SCI和EI检索被广泛用于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立项和学者评级等。
此外,SCI和EI检索也对行业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SCI和EI检索找到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从而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SCI和EI检索还为企业进行专利检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有助于创业公司保证自身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专利的行业领先地位。
总之,SCI和EI检索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SCI2004年共用中国期刊94(其中港台18)种,其中28种进入核心库。
我的另一篇文章,我国高校对期刊定级的现状有相关说明。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
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
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 SCI。
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SCI-Rearch。
是SCI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
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2、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
双月刊。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②SCI-CDE 光盘版。
季度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③SCI-CDE with 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
逐月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④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⑤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什么样的会议论文能够被SCI或者EI检索!(转载)
管理提醒: 本帖被kidy008 从新人展示移动到本区(2009-03-15)
现在检索很多,包括SCI,SCIE,EI,ISTP,ACM。
关于哪些会被检索,很多人关注,写个短文供大家参考,当然不保证绝对正确,基本都差不多。
1.SCI检索
SCI检索包括SCI的3500多个期刊,大部分都是很著名的刊物,国内的e文刊物只有科学通报,中国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等寥寥几种被SCI检索。
一些非常著名的会议可能会被SCI检索,但事先一般都会被某个刊物出版(一般为springer的)然后再被检索。
查询自己论文是否被SCI检索可以到在图书馆主页里面的: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ISTP/ISSHP)里面进行查询。
2.SCIE检索
SCIE是SCI的扩展,其发起机构不同,但据说现在数据库合并了。
包括了5000多种著名期刊,高档次会议的会议集(一般由Springer正式出版为专刊)。
国内被SCIE收录的也不多,如电子学报。
可以说S CIE,尤其是SCIE刊物也是很不错的。
一般LNCS出版的会议集(不是所有的Springer)被SCIE收录,具体查询哪个刊物或会议是否被收录同SCI。
3.EI检索
EI检索分Page1和Compendex,其中Page1不能算作一篇完全的EI。
被EIPage1收录的刊物很多,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武大学报(英文版)等。
被EI全文检索(Compendex)的刊物称为核心刊源,其档次相对较高,国内有不少,如: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及包括华工学报在内的较多大学学报。
IEEE的会议都会被EI检索,但是是全文还是Page1不一定,大多数为全文。
被EI检索的论文可以在图书馆的EI信息村里面查询。
4.ISTP检索
ISTP检索称为第三大检索(sci和scie合并),但其档次较低,由于我们不能算,就不具体分析了,很多EI或SCI或ACM都被ISTP检索。
ISTP检索同样可在图书馆的ISTP里面查询。
5.ACM检索
ACM检索的档次现在较难界定,一般ACM主办的杂志和会议都会被ACM检索。
ACM检索的不被SCI 检索,有部分被EI检索。
ACM检索的文章被SCI检索的可能出现,ACM举办的一些被高档杂志会被SC I检索,而一些高档会议的文章可能被这些杂志收录或出专刊收录,因此才被SCI检索,同时也被ACM。
ACM检索可在图书馆的ACM数据库中查询。
6.会议的检索
上面已经说过了各种会议的检索,这里特别说一下IEEE Computer Society举办的会议。
以前据说这个是由SCIE和EI双索引,但是被SCIE索引的必然是由Springer出版的LNCS系列,也就是说一个IEEE 的会议,收录200篇文章,其中有30篇左右被LNCS出版(LNCS一辑的数量只有这么多).这30篇被S CIE,其余被EI。
判断一个会议是否被哪个检索机构检索最好的方法有两个:(1)发信问组委会;(2)查看该会议历年的收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