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篇一: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创设新环境。
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培养各班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成绩拔尖,促进优秀率的提高,同时准备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决定成立高一数学兴趣小组。
具体活动计划如下:一、活动宗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活动目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巩固加深课堂基础知识,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活动规模:一个班,人数50-60人。
四.辅导教师工作:备课组统一确定教学内容。
辅导教师提前编制学案,认真备好课,及时上好辅导课。
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活动时间:每周六早上7:30-9:30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六、兴趣小组学生名单一班(9人):1号陈伟鸿 2号廖文伟3号王国祥13号沈海洋 15号李良培 16号胡安志 20号陈茵茵 24号王炳文 29号李志滨二班(7人):1号陈建彬24号王志刚47号黄世腾三班(9人): 2号黄燕美13号林通星21号王水龙四班(8人):8号苏桂鑫18号赵君屹38号翁继超五班(3人):9号林金阳六班(3人):15号李兆伟七班(3人):10号孙长宁 16号黄泽辉 17号徐春晓 33号陈洪祥 37号许鑫钰 3号苏艺扬 4号林伟鹏14号苏晓航 17号王杰辉27号黄泽敏 34号詹美莲 11号陈梦兰 12号王洪杰 30号李界峰 34号陈鸿彬41号陈幼萍 12号裴文龙 27号官思团 21号黄思斌52号谢聪伟 11号陈锦阳12号陈铭坡八班(3人):1号詹小容 34号陈敬龙 46号王永晖九班(3人):8号李良锟 30号黄龙照 39号廖培贤十班(3人):2号高尚武 15号王荣怀 18号李清灿十一班(3人):2号曾少儒十二班(3人):27号吴春安十三班(3人):8号李炳铁十四班(3人):11号赵晓玲十五班(2人):1号黄真真十六班(2人):2号汪剑辉9号陈丽美 17号高雷鸣38号陈世加 50号林惠中17号王长根 21号陈巧博15号黄志波 27号廖文丰10号吴志全46号孙志伟总计:67人篇二:高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高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指导思想:挑选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趣味兴趣小组活动,具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数学兴趣小组工作计划一、目标设定1. 提高小组成员的数学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小组成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定期组织数学竞赛,激发成员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成员招募1. 发布招募通知,明确小组的定位和目标。
2. 设定招募条件,如对数学有浓厚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等。
3. 组织面试,评估申请者的数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安排1. 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数学讨论会,分享数学知识,探讨数学问题。
2. 每月至少举办一次数学竞赛,包括但不限于速算、解题技巧等。
3.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数学讲座,邀请数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分享。
四、资源配置1. 确保小组有足够的数学书籍和资料供成员学习。
2. 配备必要的数学软件和工具,如几何画板、数学建模软件等。
3. 为竞赛和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
五、成果展示1. 定期在校园内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和竞赛成果。
2. 鼓励成员参加校内外的数学竞赛,提升小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通过社交媒体和校园公告板等渠道,分享小组的活动和成就。
六、评估与反馈1. 每学期结束时,对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 收集成员对小组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计划。
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调整下一学期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
七、风险管理1.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定期检查小组使用的资源和设备,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对成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持续发展1. 鼓励成员进行自我提升,参加更高级别的数学培训和研讨。
2. 建立与其他数学兴趣小组的交流机制,共享资源和经验。
3. 探索与企业或教育机构的合作机会,为小组成员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
通过以上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数学兴趣小组能够成为校园内数学爱好者的聚集地,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1. 引言数学兴趣小组旨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
2. 活动目标-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活动计划3.1 数学探索之旅时间:每周二下午3点至5点内容:- 每周选取一个有趣的数学主题,例如数列、几何等。
- 学生自主研究、探索相关数学概念和问题。
- 每位成员准备一个有关该主题的小研究报告,并分享给其他成员。
- 开展小组讨论和辩论,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3.2 数学游戏竞赛时间: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上午9点至12点内容:- 定期举行数学游戏竞赛,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数学题目。
- 每位成员参与竞赛,并以团队形式解决数学题目。
- 竞赛结束后,进行题目解析和讨论,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3.3 数学讲座和分享时间: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晚上7点至9点内容:- 邀请数学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数学讲座。
- 讲座主题包括数学的应用、历史和发展等。
- 学员可以提前准备问题,并与讲座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3.4 数学竞赛培训时间:每周四下午4点至6点内容:- 将参加数学竞赛的学员组成团队,进行系统培训。
- 研究解题技巧、思维方法和常用的数学知识。
- 举办模拟考试,帮助学员提升竞赛成绩。
4. 预期成果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我们期望实现以下成果:- 学员的数学兴趣得到提升。
- 学员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 学员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得到发展。
- 学员的数学知识和理解水平得到提高。
5. 结束语数学兴趣小组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为学员提供一个愉快、创造性和合作的研究环境。
我们相信,在这个小组中,学员能够享受数学的乐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其他成员一起成长和进步。
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活动安排1. 建立数学兴趣小组- 结合兴趣和研究需求,招募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数学兴趣小组。
- 确定每周的定期集会时间和地点。
2. 主题讲座- 邀请数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主题讲座,介绍数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 给予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3. 数学游戏和竞赛- 设计一系列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如数独、解谜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乐中研究。
- 定期举办小组内部竞赛,鼓励学生互相研究和竞争。
4. 研究小组讨论- 定期组织小组研究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和交流他们在数学研究中的困惑、心得和解题方法。
- 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5. 实践活动- 安排实践活动,如数学观察游戏、数学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和魅力。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 外出参观- 组织外出参观与数学相关的场所,如科学博物馆、科技创新中心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 在参观中做好导览和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活动计划,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明显增加。
-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得到提高。
- 学生对数学的研究态度和自信心提升。
- 学生在数学领域展现出创新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关于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你的认可。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最新3篇)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一一、活动时间:20xx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二、活动主题:激发兴趣、感受数学、体验快乐三、指导思想:通过本次数学趣味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同时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努力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数学活动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快乐有趣的;竭诚让学生在数学周的活动中玩出数学的创意、激情和乐趣。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全体学生享受数学的快乐,使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
四、活动目的:1、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数学趣味活动周的'各项活动为载体,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调基本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活动对象:全校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及具体负责人:一年级:《口算小能手》二年级:《小小神算子》三年级:《24点速算能手》四年级:《24星擂台赛》五年级:《数学小博士》七、活动成果:各年级段分别评出数学活动积极分子(10名)一、二年级:计算小能手,三、四年级:24点速算能手,五年级:数学之星。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二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本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1.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促进“教学、教研融为一体”的实践与探索。
2.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将每位老师获得的有效资源带入教研组,使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充分享受成果的喜悦和资源的共享。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交流计划-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活动名称: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交流计划目标:通过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数学水平和兴趣。
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约为2小时。
地点:学校教室或图书馆等合适的场地。
活动内容:1. 数学知识分享:每次活动由一名成员主持,分享一些数学知识或题目,其他成员提问和讨论。
2. 数学问题解决:组织数学问题解决比赛,成员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解决题目锻炼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3. 数学游戏和挑战:组织数学游戏和挑战,如数独、数学趣味题等,增加成员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学习资源分享:成员可以分享自己找到的数学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方便其他成员的学习和提高。
5. 数学实践项目:组织一些小型数学实践项目,如测量、统计、图形制作等,让成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6. 数学讨论主题:每次活动可以设定一个数学讨论主题,让成员集中讨论和交流,提高对该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安排:1. 活动第一周:组织成员集体讨论,确定活动的规则和计划,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2. 活动第二周:成员主持数学知识分享,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和题目,其他成员提问和讨论。
3. 活动第三周:组织数学问题解决比赛,成员参加比赛,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讨论优秀解题策略。
4. 活动第四周:组织数学游戏和挑战,增加成员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5. 活动第五周:成员分享自己找到的数学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方便其他成员的学习和提高。
6. 活动第六周:组织数学实践项目,让成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活动第七周:设定数学讨论主题,成员集中讨论和交流,提高对该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8. 活动第八周:总结活动成果,回顾小组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备注:活动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员的积极参与。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高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特制定本数学兴趣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4.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三、活动内容1. 数学知识竞赛- 内容:以高一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一些趣味数学题目。
- 形式:个人赛和团体赛相结合,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
- 目的: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竞赛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数学思维训练- 内容:通过解决数学难题、趣味数学问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 形式:定期举办数学讲座、研讨会,邀请数学教师或专家进行指导。
- 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3. 数学应用实践- 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 形式:开展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活动。
- 目的: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 数学文化讲座- 内容: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的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
- 形式:邀请数学教授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 目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怀。
5. 数学社团活动- 内容:组织学生成立数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 形式:举办数学沙龙、数学游戏、数学辩论等。
- 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或周末。
2.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多功能厅、教室等。
3. 活动组织:由数学教师和学生共同策划和组织。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出勤、活动参与情况等评价。
2.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成果、学生反馈等评价。
3. 教师指导:通过教师指导效果、活动组织能力等评价。
数学兴趣小组工作计划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
本工作计划旨在提出小组的目标、活动计划和预期结果,希望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二、目标通过开展数学相关的活动,我们的目标是: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三、活动计划1. 数学竞赛我们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数学竞赛,包括奥数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
通过竞赛的参与,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每周定期讨论我们将每周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活动。
在讨论中,我们将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氛围中一起解决问题。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数学游戏与趣味活动我们将举办一些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巧妙地融入数学的内容。
比如数独比赛、数学拼图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讲座和实践活动我们将邀请一些数学领域的专家或者老师,为学生举办数学讲座。
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进一步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预期结果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工作,我们期待以下预期结果的达成:1. 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热情有所提高,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相关的活动中;2. 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3.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4. 学生在参加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奖项获得中得到肯定;5. 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学校中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并逐步提高。
五、工作计划实施为了保证数学兴趣小组的工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成立负责小组工作的领导小组,包括老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制定和监督工作计划的实施;2. 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及时总结和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 做好宣传工作,向全校师生宣传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4.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资源,为小组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5. 建立活动记录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作计划。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优秀4篇】方案一:数学拼图游戏简介数学拼图游戏是一种趣味性强且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的活动。
通过拼图游戏,学生能够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步骤1.准备一些数学题目的拼图,每个拼图包含一个数学问题和相应的答案。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定数量的拼图。
3.学生围坐在一起,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依次拼图。
4.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例如10分钟)完成尽可能多的拼图。
5.时间结束后,每组报告自己完成的拼图数量,并进行答案校对。
6.最后,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反馈。
效果评估通过数学拼图游戏,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在小组合作和竞争中,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方案二:数学趣味知识竞赛简介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是一种通过答题竞赛来增加学生对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兴趣的活动。
通过这种形式的竞赛,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步骤1.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题目,并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关卡。
2.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竞赛。
3.竞赛开始时,给出第一道题目,每组的代表尽快回答。
4.回答正确的代表可以继续参与下一题,直到回答错误为止。
5.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正确的代表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6.最后,进行结果公示和颁奖。
效果评估通过数学趣味知识竞赛,学生能够在紧张而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竞争,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与他人的比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解题能力。
方案三:数学抢答竞赛简介数学抢答竞赛是一种通过快速抢答问题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活动。
这种竞赛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步骤1.准备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并准备对应的答案。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抢答。
3.老师出示问题并进行倒计时,第一位抢答并答对的代表获得该回合的积分。
数学兴趣小组工作计划一、目标和任务数学兴趣小组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的活动将围绕数学游戏、数学谜题、数学应用等方面展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活动安排1.数学游戏和谜题每周组织一次数学游戏和谜题活动,包括数字游戏、图形拼图、数独等。
通过这些游戏和谜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应用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计划组织一些数学应用活动,如制定购物优惠方案、规划旅游路线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数学讲座和分享会定期邀请数学专家或老师进行讲座,分享数学知识和应用经验。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心得,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4.数学竞赛和挑战赛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和挑战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竞争意识。
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工作措施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提前筛选和准备合适的数学游戏、谜题和实际问题,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3.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5.加强与数学教研组的联系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定期进行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小组的工作和活动安排。
四、预期成果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1.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加喜欢数学和学习数学。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价值。
5.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数学才能的平台,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
五、总结与展望数学兴趣小组的工作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创设新环境。
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培养各班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成绩拔尖,促进优秀率的提高,同时准备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决定成立高一数学兴趣小组。
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宗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活动目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巩固加深课堂基础知识,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活动规模:一个班,人数50-60人。
四.辅导教师工作:备课组统一确定教学内容。
辅导教师提前编制学案,认真备好课,及时上好辅导课。
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时间:每周六早上7:30-9:30
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1)
六、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一班(9人):1号陈伟鸿2号廖文伟3号王国祥13号沈海洋15号李良培16号胡安志
20号陈茵茵24号王炳文29号李志滨
二班(7人):1号陈建彬16号黄泽辉17号徐春晓24号王志刚33号陈洪祥37号许鑫钰
47号黄世腾
三班(9人):2号黄燕美3号苏艺扬4号林伟鹏
13号林通星14号苏晓航17号王杰辉
21号王水龙27号黄泽敏34号詹美莲
四班(8人):8号苏桂鑫11号陈梦兰12号王洪杰18号赵君屹30号李界峰34号陈鸿彬
38号翁继超41号陈幼萍
五班(3人):9号林金阳12号裴文龙27号官思团六班(3人):15号李兆伟21号黄思斌52号谢聪伟七班(3人):10号孙长宁11号陈锦阳12号陈铭坡
八班(3人):1号詹小容34号陈敬龙46号王永晖
九班(3人):8号李良锟30号黄龙照39号廖培贤
十班(3人):2号高尚武15号王荣怀18号李清灿
十一班(3人):2号曾少儒9号陈丽美17号高雷鸣
十二班(3人):27号吴春安38号陈世加50号林惠中十三班(3人):8号李炳铁17号王长根21号陈巧博十四班(3人):11号赵晓玲15号黄志波27号廖文丰十五班(2人):1号黄真真10号吴志全
十六班(2人):2号汪剑辉46号孙志伟
总计: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