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和经验反馈宣传小册
- 格式:doc
- 大小:325.50 KB
- 文档页数:15
核安全文化(属于了解的知识)方大炭素培训中心1.前言1.1背景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发生事故1986年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认识: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为的错误,人的才智在查出和消除潜在问题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对安全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方向:“此消彼长”,“驱力避祸”。
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敬业精神,抑止消极方面,从而确保核电厂的安全。
1.2 核安全文化的提出既然有关核电厂的法规、标准、规范已经相当齐全,核电厂的各项管理措施、管理措施不可说不严格,为什么核安全事件、事故仍然不断出现,本应避免的事情却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反面的教训发人深醒,反面的经验令人感悟。
人们认识到,核电厂的安全由设备、系统、部件、构筑物的质量来确保;硬件质量目标的实现要有良好的管理软件来控制、支持和保障。
无论是硬件和软件的质量,质量是由人干出来的,都要有人来实现。
人们的态度、思维习惯、敬业精神、单位的工作作风、结构体制、团队精神等“上层建筑”,是企业文化、员工素养的最重要的特征,会影响甚至决定硬件的质量。
软件的水平,对核电厂来说直接决定了核安全水平。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对存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参与核电厂安全重要工作的每个员工的态度、意识、思维习惯、行为举止,单位的政策、结构体制等内在隐含的东西的作用和影响已引起人们对之有足够的重视,核安全文化被正式提出来了。
1.3 管理科学,核安全管理发展的需要1. 核电安全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法规、规范、标准为基础的符合性审查阶段。
审查是否符合法规、规范、标准,只要符合或满足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就可以。
第二阶段: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阶段。
仍需达到符合性,并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安全政策、质量政策指引下明确规定绩效目标以及具体的绩效指标,有了定量定性的目标和指标,方向和目的非常清楚,可以大大促进和改善管理水平,并可以历史前后比较,横向同行间比较。
总经理期望:建设精品核电工程,创造良好运行业绩,培育优秀员工队伍,奉献低碳清洁能源,是公司的使命。
公司立志于向国际最高标准的核电管理水平对标,以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体系,培育一支具有高水平知识、高标准技能和态度的核电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家电投特色的优秀核安全文化,高质量建成核电站,安全运行核电站,并在商运后五年内实现WANO性能指标达到中间值以上。
以此为目标,公司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WANO相关活动,开展PSUR 及TSM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司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收和借鉴全世界各成员核营运者单位在核电厂安全运行方面的良好经验和教训,并在山东核电内部形成自发性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希望公司生产领域各部门和全体人员,能够以坦诚的交流和开放的心态,与WANO评估队真诚的沟通,实事求是、公开透明、虚心学习,并能通过此次PSUR的相关活动展示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
公司总经理 王凤学前言为了迎接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 即将对海阳核电厂1号机进行的启动前同行评估(Pre Start-Up Peer Review) 及TSM (Technical Support Mission)工作,我们参考WANO的启动前评估业绩目标和验收准则(PO&C),并收集和整理相关宣传素材汇编该本《PSUR宣传手册》,供各级领导和员工阅读。
目录WANO 一简介 (4)WANO 一主要业务 (4)WANO 一同行评估简介 (5)WANO 一组织机构 (6)PSUR 一目的 (7)PSUR 一评估的精神 (8)PSUR 一流程 (8)PSUR 一评估的领域 (8)CPO 一简介 (10)SOER 一简介 (10)SOER 一清单 (11)对推荐建议相应行动的评估结论 (14)JIT一简介 (15)AFI 一简介 (15)AFI 一的特点 (16)AFI 一典型结构 (16)AFI 一产生步骤 (17)历次自评估典型AFI简介 (19)评估前安排 (21)评估里程碑计划 (21)PSUR组织机构 (22)PSUR各领域对口人 (22)实施评估 (23)WANO同行评审与lAEAOSART(国际原子能机构运行安全检查组)的异同 (24)评估可能提到的典型问题 (24)评估期间注意事项 (26)对口人注意事项 (26)评估活动对员工行为规范的要求 (28)评估期间外事纪律 (28)WANO 一简介WANO 是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 即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的简称。
核安全文化手册目录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 (2)第一章核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5)1.1核安全文化定义 (5)1.2核安全文化起源 (5)1.3核安全文化发展 (8)第二章核安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12)2.1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的关系 (12)2.2 核安全文化与中国核安全观的关系 (12)2.3核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3)2.4核安全文化缺失和弱化的严重后果 (14)第三章核安全文化的组成与要求 (19)3.1核安全文化特征 (19)3.2核安全文化的组成 (19)3.3对组织和个人的要求 (20)第四章核安全文化培育与实践 (24)4.1 核安全文化的培育 (24)4.2 核安全文化良好实践 (24)第五章核安全文化评价 (28)5.1 IAEA对单位核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 (29)5.2 美国INPO评价体系 (31)5.3核安全文化评价实践 (33)第六章核安全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38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始终坚持在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与核技术。
为贯彻国家安全战略,落实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履行国家核安全责任和国际核安全义务,大力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以提升核安全水平,保障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特此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
政策声明旨在阐明中国对核安全文化的基本态度,培育和实践核安全文化的原则要求。
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各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单位、工程和服务单位及利益相关单位应共同遵守和践行本政策声明中的态度、立场和原则,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营造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珍惜核安全的文化氛围。
中国历来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并在监管的各个环节不断践行核安全文化的理念和原则,坚持以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活动实施监管。
核安全的文化建设经验浅析核安全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核能使用和核材料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不发生辐射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工作。
核安全的实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更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共识。
核安全的文化建设是核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核安全的文化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和浅析。
一、加强核安全意识的培育核安全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核安全意识的培育。
只有不断提高人们对核安全的重视程度,才能形成核安全的文化氛围。
在这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知识水平。
宣传教育是核安全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核安全知识讲座、开展核安全教育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核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了解和认识。
2. 强化核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核安全素质。
核能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核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核能从业人员要具备科学的核安全知识,熟悉核安全法律法规,掌握核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方法,做到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3. 加强媒体的核安全宣传报道。
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通过报道核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和后果,提高公众对核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二、建立健全核安全管理体系核安全的文化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核安全管理体系。
一个有效的核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保障核能使用和核材料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核辐射事故的发生。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适用于核能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核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
要建立健全核安全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核能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核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核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核安全文化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从事核能相关工作的一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核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核安全意识,做到严格遵守核安全规定,保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安全。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就是要向大家普及核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核安全意识,让大家认识到核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每一个人都能认真对待核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核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受核辐射污染。
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核安全文化的宣传和宣贯,主动学习核安全知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擅自修改设备和程序,严防核辐射污染的可能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核安全相关事故的预警和防范措施的学习和实践,确保我们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保障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受影响。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的目的就是要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核安全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核安全的重要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做到核安全意识的持续提高和加强。
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核安全文化宣传和宣贯工作,共同为保障核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践行核安全文化,共同致力于保障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谢谢大家!抱歉,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为您提供1500字的完整文本。
不过,我可以为您继续撰写更多的相关内容和观点。
核安全文化的宣贯工作需要定期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让所有员工都能够深入了解核安全知识,认识到核安全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员工大会、安全会议等渠道,向全体员工普及核安全的知识。
可以组织专家讲座、安全教育培训等形式,让大家了解核辐射的危害、核事故的预防措施、事故处理方法等内容,增强大家的核安全意识,引导大家形成正确的核安全观念。
其次,建立核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宣传教育的计划、方案和内容,注重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使核安全宣传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确保核安全知识的持续传播和宣传。
核电厂PSUR宣传手册Rev3总经理期望:建设精品核电工程,创造良好运行业绩,培育优秀员工队伍,奉献低碳清洁能源,是公司的使命。
公司立志于向国际最高标准的核电管理水平对标,以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体系,培育一支具有高水平知识、高标准技能和态度的核电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家电投特色的优秀核安全文化,高质量建成核电站,安全运行核电站,并在商运后五年内实现WANO性能指标达到中间值以上。
以此为目标,公司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WANO相关活动,开展PSUR 及TSM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司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收和借鉴全世界各成员核营运者单位在核电厂安全运行方面的良好经验和教训,并在山东核电内部形成自发性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希望公司生产领域各部门和全体人员,能够以坦诚的交流和开放的心态,与WANO评估队真诚的沟通,实事求是、公开透明、虚心学习,并能通过此次PSUR的相关活动展示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
公司总经理王凤学前言为了迎接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 即将对海阳核电厂1号机进行的启动前同行评估(Pre Start-Up Peer Review) 及TSM (Technical Support Mission)工作,我们参考WANO的启动前评估业绩目标和验收准则(PO&C),并收集和整理相关宣传素材汇编该本《PSUR宣传手册》,供各级领导和员工阅读。
目录WANO 一简介 (4)WANO 一主要业务 (4)WANO 一同行评估简介 (5)WANO 一组织机构 (6)PSUR 一目的 (7)PSUR 一评估的精神 (8)PSUR 一流程 (8)PSUR 一评估的领域 (8)CPO 一简介 (10)SOER 一简介 (10)SOER 一清单 (11)对推荐建议相应行动的评估结论 (14)JIT一简介 (15)AFI 一简介 (15)AFI 一的特点 (16)AFI 一典型结构 (16)AFI 一产生步骤 (17)历次自评估典型AFI简介 (19)评估前安排 (21)评估里程碑计划 (21)PSUR组织机构 (22)PSUR各领域对口人 (22)实施评估 (23)WANO同行评审与lAEAOSART(国际原子能机构运行安全检查组)的异同 (24)评估可能提到的典型问题 (24)评估期间注意事项 (26)对口人注意事项 (26)评估活动对员工行为规范的要求 (28)评估期间外事纪律 (28)WANO 一简介WANO 是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 即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的简称。
核安全文化和经验反馈宣传小册(A版)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红沿河项目部目录第一部分核安全文化第二部分核岛安装质量问题经验反馈第一部分核安全文化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注释:这是中国核电建设的总方针,也是中核二三红沿河一期核岛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总方针。
何谓方针?一个组织的总的宗旨和方向。
简单的来说:全体员工在进行工作的策划、实施、检查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质量和安全。
五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章必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据可查纵深防御,人人都是一道核安全屏障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交流的工作习惯解释:➢质疑的工作态度:在开始一项工作之前,应按下面的问题进行自查:我理解这项工作任务吗?我的职责是什么?它们如何与安全相关?我具备执行此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吗?其他人的职责是什么?有无特别情况?我需要帮助吗?什么可能出错?出了错会造成什么后果?应该怎样避免出错?如果出了错,我该怎么办?➢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停、想、干、检”的“明星(STAR)”意识和习惯。
(1)停下来Stop:在工作开始前或问题出现时,先停下来,确保现场处于安全状态。
(2)认真想Think:进行认真思考,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充分的风险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要求正确处理安全、质量和进度关系,任何时候安全都是首先要考虑并被确保的。
(3)实施Action:按制定的工作方案实施;要求严格执行程序;要求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规范。
(4)检查Review:工作结束后,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满足方案要求;确认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交流的工作习惯:向相关人员获取与工作有关的充分的信息,给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有关的正确信息。
报告和记录工作结果,无论是例行工作还是非常规工作;提出建议。
蓝色透明文化无论何种原因,在核电建设施工中发现质量隐患或发生质量问题,员工有责任和义务停止施工,及时记录和报告。
相关的注意事项:不能私自处理不符合项。
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发现的质量问题或潜在的质量隐患。
发现图纸上、文件上的错误或疑问应该向技术人员提出澄清,而不能盲目施工,野蛮施工。
“零缺陷”理念树立“零缺陷”的心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杜绝工作中“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工作误区。
为什么要实现零缺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的质量事故都是起源于小问题。
如果不能实现零缺陷,核电工程的质量就可能面临风险。
正所谓“核电质量无小事!”因此,每个核电人都应该树立“零缺陷”的心态,树立核安全危及意识,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零缺陷能否实现?可以。
多数人认为零缺陷是无法做到的,实际上主要是心理存在双重标准,一个是生活上追求完美无缺陷的零缺陷标准,一个是工作上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标准。
只要我们杜绝“工作上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标准。
就能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还差一点点。
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
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
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追求卓越,永不松懈!核电人工作精神事事有程序人人守程序程序在心中工作不放松质量是干出来,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解释: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当工作结束时,质量特性也已经确定。
检查或检验都是在施工过程已经结束后,对产品质量或是过程质量是否达标所进行了一个判定。
不能改变产品已经形成的质量特性。
因此对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承担者,只有该工作的承担者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确保合格的施工质量。
错误的观点: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是因为QC人员没有检查出来,与施工人员无关。
操作者是质量的主要创造者!质量管理,重在预防;检验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装完成的物项的质量不被破坏。
➢ 对供应商进行资格评定——确保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由此可以看出:质量管理必须是全员参与,否则,不能成功! 提前预防产生的成本是最低的。
第二部分 核岛安装质量问题经验反馈 永久性质量记录与核电工程共存亡永久性记录的填写:所有记录必须字迹清楚、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并与所记述的物项或服务向对应,记录必须具备可追溯性。
永久性记录的贮存:必须有防火、防潮、防虫蛀、防鼠咬等措施,以防止记录变质、损坏或丢失。
各部门施工队如需要临时保管,至少应采取措施防止丢失和损坏。
相关程序要求:《质量记录控制》MP-GL-0019经验反馈事件:事件一:测量数据报告单记录的可追溯性红沿河项目部测量管理室在报送1R55区穹顶管道及支架安装基准点放线报告时,因为“1R5515-012图纸号:AA1R5515012CS3143SD和1R5515-013图纸号:AA1R5515001CS3143SD”与工程公司存档图纸号不一致,工程公司核岛安装处因此拒绝接收1R55区穹顶管道及支架安装基准点放线报告,要求核实图纸号和测量数据。
并在2009年5月26日发函,要求我项目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事件二:3号机主管道一、三环路测量报告数据互换事件2009年2月26日,EM2队对LA2 3#机组1环路主管道(主泵侧过渡段坡口)进行加工切割施工,在对坡口机进行安装调整过程中发现:按照测量报告(实际)划在主管道上的6个切割基准点中的第41#基准点,偏差刀刃13㎜。
原因调查:测量室提供的3#机组1环路主管道(过渡段)测量报告实际上是3#机组3环路的数据,测量报告的封面页有可区分的测量内容名称、环路标识和报告编号,但其附页上无明显信息可判定其归属于哪个环路的哪份报告!!!工作人员装订时恰恰张冠李戴了。
经验反馈:质量记录应在每一页上都有标识,使质量记录和物项能一一对应上,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
事件三:辅助施工队永久性记录丢失事件2009年7月18日,广东火电工程公司在领澳二期核电施工中,受“莫拉非”台风的影响而造成460多份焊接控制单丢失的事件。
原因分析:对永久性记录进行临时保存和保管时,未按照程序规定对记录进行防丢失、防损坏控制;质量风险分析、控制不到位,对于可预见性质量风险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经验反馈:现场临时存放的永久性质量记录,都应该使用铁皮柜子上锁存放,平时使用时应必须保持记录整洁、保护记录不被损伤。
事件四:大亚湾核电站曾发生过一个焊口因质量跟踪文件(永久性记录)丢失,虽然该焊口的RT检验已合格,但业主要求割掉焊口重焊。
事件五:2010年4月3日,工程公司CMQ人员在岭澳二期NDE实验室进行RT底片时发现:2010年3月10日至2010年4月3日期间有RT报告操着者一栏签名为“时磊”,而经核查该员工在此期间不在岭澳二期现场(在上海参加核工业无损检验RTⅡ级培训)。
经验反馈:记录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
严禁越点施工什么叫越点施工?上道工序相关人员未签字,就进行了下道工序的施工。
为什么要禁止越点施工?在与业主签订和合同中,要求红沿河项目部执行“一级QA,二级QC”的质量管理模式;在质量跟踪文件中设置了操作者、QC1、QC2、AAE四个签字栏,QC1对施工队所有与质量有关施工活动都进行检查,QC2、AAE对于重要的工序设置了质量控制点;通过这些质量控制的制度来建立一道纵深防御的质量保证屏障,确保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如果一旦越点施工,就破坏了这道屏障,就不能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无论是项目部、还是业主都严厉打击越点施工行为。
经验反馈事件:事件一:EM2队越点施工2009年02月09日上午红沿河项目部EM2队在执行主泵阻尼器预埋框架组装时,对应质量控制文件编号为STQP-EM2-005\006的2个主泵阻尼器预埋框架,在质量计划中的“H”及“C”点没有放行的情况下,便开始主泵阻尼器预埋框架的组装工作。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可以先干活再补签字不会有任何问题;赶工心切而不执行程序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淡薄,重进度,轻质量,不按程序要求办事。
事件二:南方预制厂越点施工2007年3月1日,岭澳二期南方预制厂发生一起严重违反质保要求的事件:3K10支架预制先决条件检查(H点)在QC及工程公司尚未签字放行的条件下,预制厂就进行下一步工序(切割下料)施工。
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淡薄,重进度,轻质量,不按程序要求办事,完全凭主观意识和经验指挥生产;两级QC失职,尽管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不能排除干扰、坚持原则,且心存侥幸,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向直接领导汇报,未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事件三:辅助施工队越点情况通报2007年12月5日现场监督EM10吊车安装时发现:N区8NC241房间三台单轨手动吊车8NC241abc/8NC241de/8NC241fg进行典型任务单第7步“检查润滑和机械部分”消点活动,发现在此之前的第3.7步H点“轨道最终几何检查”,操作者和GH/QC1人员已签字(日期:2007.12.03),但由于测量检查报告不符合要求,QC2和CNPEC人员未对该“H”签字放行,CNPEC也未有书面授权同意放行,GH在未经QC2和CNPEC人员验证放行的情况下就进行了第4步骤“吊车安装”和第7步骤“检查润滑和机械部分”的安装活动,严重违反了质保大纲的要求。
原因分析:质量控制文件中对于有记录和报告要求的施工步骤,在该步施工完成后不能及时形成报告和记录,导致相关人员无法签字;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越点施工,只是更隐蔽和不易察觉。
经验反馈:对于有“R”点的工序,应在及时填写质量记录,以便相关方顺利实施检查,并签字放行。
清洁度与核安全关系重大!清洁要求的目的是限制进入回路的杂质所引起的下列危害:——反应堆堆芯沉积物的活化;——沉积物对运动部件的不利影响;——对不锈钢合金的局部(或总体)腐蚀;——沉积物造成的热交换下降。
安装过程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禁止携带食品进入核岛安装工作现场!经验反馈事件:事件一:氩气室滞留管道事件2009年5月29日,1R55区穹顶等轴图NP1R55003的管道施工在作业人员完成M95焊口后,对清洁度经QC1、QC2人员检查合格后的M1焊口管道两端填装氩气室进行组对焊接,接近下午3: 00点钟完成该管道焊口的焊接工作。
在而后进行的焊口探伤检验后发现管内存有异物,检查后该异物是在进行管口焊接时填装的氩气室。
经验反馈:在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对象进行检查,对工机具进行核对,维护现场环境,特别是管道的组对焊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