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12.87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小学生对饮食安全常识还没有一个完全的、系统的了解。
因此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4.不喝生水。
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
5.不要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进餐。
6.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7.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8.生吃瓜果要洗净。
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9.不吃陌生人递送的食物及饮品。
10.在吃饮各种食品前,要对饮食品进行一闻二看三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饮食。
小学生安全常识——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安全意识较弱,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卫生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卫生安全教育常识进行详细阐述。
二、个人卫生常识1. 保持手部卫生(1)饭前便后要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防止病从口入。
(2)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3)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公园、医院等,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避免触摸公共物品。
2. 口腔卫生(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顺着牙缝上下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3)定期检查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3. 皮肤卫生(1)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
(2)穿着合适的衣物,保持身体干爽。
(3)不随意抓挠皮肤,避免皮肤感染。
4. 发型卫生(1)保持头发清洁,定期洗头,预防头皮疾病。
(2)不与他人共用梳子、发夹等个人用品。
(3)保持发型整洁,避免头发过长影响视线。
三、饮食卫生常识1. 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 吃熟食,不吃生食,预防食物中毒。
3.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
4.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意触摸餐具。
5. 注意食品的保存和烹饪方法,防止食品变质。
四、环境卫生常识1.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2. 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3. 避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保持空气清新。
4. 不随意践踏草坪、绿化带,保护生态环境。
5. 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确保自身安全。
五、安全常识1.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
2. 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确保自身安全。
3. 遵守校规校纪,不在校园内攀爬、乱跑。
4. 注意用电安全,不玩火、不触碰电源插座。
5. 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要听从老师、家长的安排,迅速撤离。
小学食品安全知识大全小学时期是孩子们接触各种食物的阶段,食品安全知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以确保他们能够选择和食用安全可靠的食物。
一、饮食均衡和多样化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他们需要摄取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尽量选择天然食材,避免过多添加剂和人工合成物。
二、认识常见食品了解常见食品的特点和优劣势对小学生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学会辨别新鲜食材,区分有机和非有机食品,并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同时,应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三、正确保存食物小学生需要了解食物的正确保存方法,以避免变质和食物中毒的风险。
学会使用冰箱和冷冻室来保存食材,妥善包装剩余食物,并遵循食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四、做到“四好”“四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指“好产地、好品种、好饲养、好加工”。
小学生应学习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选择标有生产地、生产日期和配料表的食品,并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五、学会正确洗净食材正确洗净食材是防止细菌和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
小学生应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用流动水充分洗净蔬菜、水果等食材,避免生吃未经处理的食物。
六、学习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小学生需要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如加热、煮沸、煮熟等,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寄生虫,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应避免食用生肉、未煮熟的鸡蛋和鱼类,以防止食物中毒。
七、谨慎选择进食场所小学生需要谨慎选择进食场所,避免选择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和小摊。
家长应指导他们选择干净整洁的餐厅,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小学生应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不乱丢垃圾等好习惯,以保持个人和周围环境的整洁。
九、正确应对食品过敏小学生需要了解自己是否有食物过敏,尤其是对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生、虾等。
在就餐或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包装清单和食材表,以避免食物过敏引发的不适和危险。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有哪些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尤为重要。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们选择健康、安全的食物,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
1. 基本食品安全意识小学生应该了解以下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给的食物,尤其是没有包装的食物。
•避免食用过期食品,过期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注意饭菜的卫生,如用肥皂洗手、食盐清洗蔬果等。
•食物掉在地上应该扔掉,不要再食用。
•饭后要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2. 了解食品包装标识小学生应该学会看食品包装标识,一些重要的标识包括:•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能够帮助他们选择新鲜的食物。
•厂商信息:了解食品的生产、售卖厂商,可以通过此信息追溯食品的质量。
•营养信息: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信息表,选择更健康的食品。
3. 区分安全和不安全的食品小学生应该学会区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
以下是一些示例:安全食品:•水果和蔬菜:新鲜、没有淤烂的水果和蔬菜是安全的。
•饼干和糖果:正规商店购买的包装完好的饼干和糖果是安全的。
不安全食品:•未煮熟的肉类和禽类:未经过充分煮熟的肉类和禽类可能会带来食物中毒的风险。
•发霉食品:食物上生长的霉菌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应该食用。
•加工食品:一些加工食品中可能添加了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应该谨慎选择。
4. 行为准则和饮食习惯小学生需要养成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准则,以保障食品安全:•不独自购买食物:小学生应该尽量和家长一起购买食物,以确保选择安全食品。
•合理膳食:小学生应尽量选择多样化的食品,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不乱吃零食:过量食用零食可能会影响正餐的食欲,应该适度控制。
5. 游戏与教育通过游戏与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小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如何选择和购买食物。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孩子们不仅需要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还要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应该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食品安全常识1、食品的保质期要注意。
保质期内的食品可以食用,过期后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不能食用。
2、看外包装。
如果食品的包装被拆封、变形、有破损或有外露的部分,就不能食用。
3、注意食品的口感。
如果食品的口感变化明显,口感变酸、变味、变腥等,就不能食用。
4、避免吃野味。
野味不卫生,有可能携带病菌,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威胁。
5、食品烹调要熟透。
肉类食品要烤熟、煮熟或炒熟,千万不要吃未熟透的肉。
6、不要随便尝试不熟悉的食物。
不认识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有毒。
7、避免吃过多垃圾食品和含糖高、油脂高的食品。
二、注意饮食卫生1、勤洗手。
食品与手的接触最多,所以饮食前必须洗手,保持饮食卫生。
2、注意蔬菜水果的清洗。
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必须用流动水进行清洗。
3、存放食品的卫生。
食品保存的容器和环境必须保持干净,离生活垃圾和化学物品远一点。
4、餐桌上要整洁。
餐桌上不要放置垃圾和脏衣服等杂物,保持整洁。
5、留意食堂情况。
食堂环境和员工的卫生情况是食品安全的保证。
三、注意餐具卫生1、使用干净的餐具。
用餐前,在流动水下冲洗餐具。
2、餐具不要互相交叉使用。
餐具的交叉使用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
3、餐具避免用手触摸。
用手触摸餐具不卫生,应当用切菜板、筷子等工具处理食物。
四、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1、多吃蔬菜和水果。
均衡的膳食要以蔬菜、水果、谷物、肉类、海鲜为主,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饮食规律化。
习惯定时就餐,不能暴饮暴食,要保持饮食的平衡。
3、适量食用甜食、油腻食物和零食。
长时间的大量食用这些食品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更多的危害。
总之,小学生要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避免食品中毒等问题的发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自己健康成长。
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10个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需要了解。
常识1 白开水是小学生的最佳饮品饮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小学生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烧开的自来水冷却到25~35摄氏度,此时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适合人的生理需要。
小学生,因为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对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常识2 长期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一次让小学生吃4、5个冰淇凌,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他们的健康非常不利。
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
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
过食冷饮会引起小学生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小学生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小学生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应该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 选择健康食材健康的饮食从选购食材开始。
小学生应该学会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品。
在选择水果和蔬菜时,要选择表皮完整、色泽鲜艳的;而在选择肉类时,要确保肉质鲜红、有弹性。
此外,避免购买过期食品或者包装破损的食品。
2. 务必彻底清洗食品的清洗是食品安全的基本步骤。
小学生在食用水果、蔬菜和其他生食时,应该将其彻底清洗干净。
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食材,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另外,食具和烹饪用具也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 妥善存储食物正确的食物存储可以帮助防止细菌滋生和食物变质。
小学生应该学会将食物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
新鲜食材应该存放在冰箱中,而罐装食品和干货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食物的存储时间也要注意,避免过长时间保存导致食物变质。
4. 饮食均衡多样小学生的饮食应该均衡多样,尽量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他们应该每天摄取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需要特别关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
同时,避免油炸食物、高糖和高盐食品的过量摄入。
5. 避免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指因为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身体不适。
小学生要学会避免食品中毒的发生。
首先,要避免食用生肉和生蛋,以防止细菌感染。
其次,烹饪食物时要确保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熟混食。
此外,小学生要学会妥善保存剩菜剩饭,避免细菌滋生。
6. 建立健康的餐桌礼仪健康的饮食不仅包括食物本身,还包括餐桌礼仪。
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如用餐前洗手、不摆放杂物在餐桌上、咀嚼慢慢等。
此外,要遵循饮食的时间规律,避免过度进食或暴饮暴食。
7. 合理选择零食小学生时常喜欢零食,但选择合理的零食对于保持健康很重要。
他们应该尽量选择低糖低盐的零食,如水果、坚果或者无糖酸奶。
《小学生饮食健康知识小常识》
1、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蔬菜瓜果要洗净消毒;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勤换衣物勤晒被褥;
4、定期洗澡常剪指甲。
小学生在课间饮用冷饮,过多摄入冰凉的食品或进行冷水浴等剧烈运动之后都会导致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从而影响身体对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引起腹痛和呕吐,严重者还可以诱发肠痉挛甚至肠坏死。
因此,夏天提倡给孩子适当吃一些解暑食品,但绝不是任意大量地吃,更不能将其作为解暑降温的唯一方法。
建议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有空调的餐馆就餐,减少高糖分及高热量食品摄入量。
小学生饮食安全知识_小学生饮食健康注意事项学校生饮食平安学问_学校生饮食健康留意事项学校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饮食上来说,有很多是要特别的留意的,不仅仅要养分平衡,而且,还要留意杜绝垃圾食品。
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生饮食平安学问,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
更多饮食平安相关内容推举↓↓↓关于饮食平安演讲稿三分钟学校生应当留意哪些饮食平安1、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饮食,各类事物都要吃,不能偏食、挑食。
2、早餐要吃饱吃好,要多吃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不能马马虎虎任凭吃一点,或干脆不吃。
3、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
4、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暴饮暴食。
5、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看书,也不要与别人谈天。
6、猛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吃饭,应先休息一下,喝点水,然后再吃饭。
吃饭后可以漫步,做些稍微活动,不要立刻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
7、不喝生水,不喝没有热开或没消过毒的牛奶。
8、不要常吃甜食、零食,不要吃过咸的食品。
9、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任凭吃野菜、野果;不购买、不食用街头小摊的劣质食品。
学校生饮食平安常识1、不任凭吃野菜、野果。
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不随便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4、不喝生水。
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
5、不要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进餐。
6、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7、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8、生吃瓜果要洗净。
假如不清洗洁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9、不吃生疏人递送的食物及饮品。
10、在吃饮各种食品前,要对饮食品进行一闻二看三品,如有特别,应马上停止饮食。
11、仔细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觉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
假如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觉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1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哄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
【导语】⼩学⽣是⾝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饮⾷上来说,有许多是要⾮常的注意的,不仅仅要营养平衡,⽽且,还要注意杜绝垃圾⾷品,那么,下⾯就为⼤家介绍下⼩学⽣饮⾷的⼀些健康⼩常识吧。
教育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学⽣饮⾷健康⼩常识》的相关内容。
⼩学⽣健康知识及饮⾷注意 健康知识: 1、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尺。
2、要保护好⽛齿⼀定要做到早晚刷⽛。
3、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机⾄少保持⼆⽶。
4、注意饮⾷卫⽣,不喝⽣⽔,⽣吃⽠果要洗净削⽪。
养成良好的卫⽣习惯,饭前便后要洗⼿。
饮⾷注意: 1、注意营养平衡。
⼩学⽣在⽇常饮⾷中要吃各种粮⾷、⽔果、蔬菜、鱼⾁、蛋、奶等,不要偏⾷ 2、多吃⾖制品。
⾖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质,营养价值很⾼,既便宜,⼜容易消化。
3、讲究⾷品加⼯⽅法。
加⼯⾷品时掌握好⽕候和⽅法,尽量减少维⽣素的损失。
4、变换⾷品花⾊品种,增加孩⼦⾷欲。
5、愉快进⾷。
进餐时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进⾷可以提⾼⾷物的消化率 6、细嚼慢咽。
吃饭时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龄⼩的孩⼦,更应该把⾷物嚼得细些,因为多嚼有益于提⾼⾷物的消化率和保护肠胃。
7、不过量饮⾷。
吃得过多会伤胃,同时降低了消化率。
8、不乱吃加药⾷品。
如强化⾷品,保健⾷品等加药⾷品要认真考虑是否真的需要。
否则等于⽆病吃药,对⾝体不仅⽆益⽽且有害。
9、不吃补品。
传统的补品虽然对⽼⼈和体虚者有益,但对学⽣却利少弊多,以不吃为好。
10、少吃糖。
因为每天的饭菜中有⼤量的碳⽔化合物可转化为糖,因此对孩⼦零⾷中的汽⽔、巧克⼒、甜点⼼、奶糖等应加以适量控制,不可过多。
11、早餐要吃好。
因为早餐所吸取的营养应占全天吸取营养的30%左右。
这样才能保证⾝体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应有⾜够的营养,可在蛋、奶、⾁松、咸蛋、芝⿇酱、蜂蜜之类的营养价值较⾼的⾷物中作些选择。
12、定时定量。
这样可使⼤脑⽪层⾥的⾷物中枢形成功⼒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统成为有规律的活动,促进消化吸收率的提⾼。
(精选版)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大全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大全旨在提供一份详尽、全面的食品安全指南,帮助小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档涵盖以下内容:1.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2. 食品中毒类型及预防3. 食品保存方法4. 食品烹饪安全5. 食品中毒应急处理6. 良好饮食习惯1.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1.1 食品污染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微生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1.2 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指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食品中毒类型及预防2.1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食品卫生,煮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2.2 病毒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是由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食品卫生,避免生食,煮熟食品。
2.3 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由食品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避免食用有毒植物。
3. 食品保存方法3.1 冷藏保存将食品放入冰箱冷藏室,保持温度在4℃以下,可延长食品保鲜期。
3.2 冷冻保存将食品放入冰箱冷冻室,保持温度在-18℃以下,可长期保存食品。
3.3 干燥保存将食品放入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可延长食品保鲜期。
4. 食品烹饪安全4.1 烹饪工具使用清洁、卫生的烹饪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4.2 烹饪时间确保食品煮熟,尤其是肉类、海鲜等,避免食用生或半生食品。
4.3 食材处理正确处理食材,如清洗蔬菜、肉类等,避免食品污染。
5. 食品中毒应急处理5.1 停止食用发现疑似食品中毒症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5.2 就医尽快就医,告知医生可疑食品及症状,便于诊断和治疗。
5.3 报告将可疑食品及症状报告给相关部门,便于追溯和处理。
6. 良好饮食习惯6.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10个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需要了解; 常识1 白开水是小学生的最佳饮品饮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小学生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烧开的自来水冷却到25~35摄氏度,此时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适合人的生理需要;小学生,因为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对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常识2 长期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一次让小学生吃4、5个冰淇凌,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他们的健康非常不利;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过食会引起小学生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小学生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小学生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常识3 易拉罐饮料对小学生有危害备受孩子们喜欢的易拉罐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为避免铝合金与饮料接触,其内层涂以有机涂料以作隔离;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涂料未全涂满罐壁,或者在封盖、灌装和运输途中出现涂层破损,都会导致饮料与铝合金直接接触,而使铝离子溶于饮料中;有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铝过多可能导致小学生智力下降、行为异常,不利于小学生骨骼及牙齿发育;常识4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染疾病矿泉水与自来水主要区别在于其中某种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饮用矿泉水应有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最好;例如,有缺锌症的小学生饮用高锌矿泉水就会有益处;反之,如果不缺锌,饮食中的锌供给又很充足,就没有必要饮用这种矿泉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过多地沉积在人体,可能会引发某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肾结石;专家认为,目前,矿泉水消费者普遍具有盲目性;一些家长没有搞清楚每种矿泉水的成分并不相同,其保健作用也不相同,而是将矿泉水当成普通解渴饮料让孩子喝,盲目认为矿泉水比自来水好,这是一种误解;小学生如果常年饮用,将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蒸馏水、纯净水、太空水等,多数产品在除去水中工业污染物时,也将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去除一大部分;长期饮用,必然使人体某些矿物质或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影响更大;常识5 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五颜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经加充二氧化碳气体制成的;除含一定的热量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利用,不是人体的营养素,对人体无益,多饮用还对健康有害;那些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带来潜在伤害;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小学生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对小学生的发育有害而无利,也建议不要食用;常识6 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膨化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小学生运动不足,会造成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小学生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将使孩子成年后易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这些对于孩子的茁壮成长都是不利的;常识7 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家长们认为,给小学生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的营养品;熟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小学生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因为这些补品中含有激素和微量活性物质,对小学生正常的生理代谢有影响;如果孩子确实身体比别的孩子弱,使用营养品时也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不能随意去给孩子吃,否则只会拔苗助长;常识8 常吃果冻会阻碍营养吸收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水果制成的,而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钠、琼脂等虽属膳食纤维类,但吸收过多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常识9 可乐、咖啡小学生不宜多喝大量研究发现,常饮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对小学生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因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它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会刺激心脏肌肉收缩,加速心跳及呼吸;小学生如果饮用了过多的咖啡因则会出现头疼、头晕、烦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震颤,写字时手发抖;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一、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二、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三、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5、每周吃蘑菇1—2次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4、不宜久煮;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十一、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二、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十三、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是什么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7、反复洗手;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10、使用洁净水;。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十条1. 注重饮食均衡小学生的饮食应当保证营养均衡。
他们的食物摄入应涵盖五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样化的食谱有助于满足这些营养需求,包括蔬菜、水果、谷类、肉类或其他蛋白质来源。
2. 注意食物安全小学生应了解食物的安全问题。
不要随便食用未经过处理的生食物,如生肉和海鲜。
同时,要确保食物在储存和烹饪中遵循卫生标准,以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滋生。
3. 饮食多样化小学生的饮食应当多样化,以获取各种营养。
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肉类或豆类等。
不要仅仅依赖某种食物或食物类型,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4. 合理使用添加剂某些食品中会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例如食品添加剂。
小学生要学会合理使用这些添加剂,并不要滥用。
尽量选择无添加剂的食物,避免饮食中添加剂摄入过多。
5. 少吃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指那些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如薯片、糖果、巧克力和汽水等。
小学生应尽量避免垃圾食品的过度摄入,以免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
6. 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小学生应培养良好的餐饮习惯。
他们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吃饭,不要过饱或过饥。
同时,要嚼食物慢慢吞咽,以充分消化食物,避免吃太多或吃得太快。
7. 饮水安全小学生应该喝干净、安全的水。
他们应该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或未煮沸的水。
同时,要培养经常饮水的习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8. 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对小学生的健康十分重要。
他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早餐、午餐和晚餐。
规律的作息能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9. 合理运动适度的运动对小学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或参加体育课程。
运动可以增加代谢率,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
10. 培养卫生习惯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应该保持手的清洁,避免在进食前不洗手。
此外,要保持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避免食物受到细菌污染。
总结起来,小学生应注重饮食均衡,关注食物安全,多样化饮食,合理使用添加剂,少吃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确保饮水安全,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量的运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二、目前是秋冬季肠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同学们要统一认识;提高意识;重视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洗干净你的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鱼、虾、贝类等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3、搞好环境卫生;垃圾要按时定点清倒..4、暴露空气中的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的媒介..5、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更不要光顾街边饮食摊点;特别不吃“三无”小食品..6、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的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通过向全小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树立安全消费的良好风尚;引导每个家庭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2008.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一、食物中毒的分类特点有哪些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二、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三、家庭怎样预防食物中毒除按照“个人对食物中毒的预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员还要做到如下十点:1、间使用过农药的蔬菜要在用药15天后才采食;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并反复冲洗后再食用;3、腌制食品时不投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亚硝酸盐;以防不慎而误食;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4、农药、化肥、柴煤油、灭蚊蝇剂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粮食仓库里;而且要关锁好;不让小孩接触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应分开使用..加工、贮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6、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7、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8、不要采集、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9、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10、家庭自办宴席时;主办者应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并临时隔离加工场地;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四、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有: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2009.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一、发生食物中毒时怎样进行急救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二、中小学生常见食品卫生安全误区有哪些一是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二是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三是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四是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五是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六是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七是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八是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九是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十是过分偏食..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三、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四、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五、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2010.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一、食物中毒的分类特点有哪些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二、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三、家庭怎样预防食物中毒除按照“个人对食物中毒的预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员还要做到如下十点:1、间使用过农药的蔬菜要在用药15天后才采食;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并反复冲洗后再食用;3、腌制食品时不投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亚硝酸盐;以防不慎而误食;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 30天以上再食用;4、农药、化肥、柴煤油、灭蚊蝇剂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粮食仓库里;而且要关锁好;不让小孩接触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应分开使用..加工、贮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6、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7、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8、不要采集、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9、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10、家庭自办宴席时;主办者应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并临时隔离加工场地;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四、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有: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五、发生食物中毒时怎样进行急救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2011.2。
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有哪些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应该知道的食品安全常识:1. 蔬菜水果要清洗:蔬菜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但是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将其洗净,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
2. 食用熟食:小学生在吃肉类食品时,应该确保它们是充分煮熟的,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3. 避免生食: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生食,如生蛋、生肉、生鱼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含有病原体,对身体造成伤害。
4. 学会区分新鲜和变质食物:小学生需要学会辨别食物是否新鲜,例如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观、气味和口感来判断是否适合食用。
如果食物呈现出变质的迹象,如发霉、变色、发臭等,就要避免食用。
5. 积极保持个人卫生:小学生在饮食过程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洗双手,这样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6. 不乱丢垃圾:小学生在用完食品包装物或食品残渣后,要学会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保持食品环境的卫生。
7. 合理选择食品:小学生在选择食品时,要尽量避免购买过期食品、无商标或不明确产地的食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生产日期等标识。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食品安全常识,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在长身体阶段,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以保证他们的餐桌上放心的食物。
首先,小学生需要知道的是蔬菜水果的清洗问题。
蔬菜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食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
清洗蔬菜水果时,可以先将水果放在流动的清水下转动,然后使用刷子轻轻擦洗蔬菜表面,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1一、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
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7、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小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
洗手的良好习惯,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的传播。
2、在商店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
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包装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
品和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等。
4、不去校门口等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摊位上买食品,尽量少吃
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食用鱼、虾、肉、蛋、奶等食品时必须保证选料新鲜、干净,不吃隔夜变味的饭菜,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
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
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
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坚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也不可动不
动就不吃饭,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
特别要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
8、出现食物中毒后,应尽快消除毒物,立即上报,迅速送医院
救治。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1)膳食要多样化,量要充足且平衡合理。
根据季节及市场供应情况,做到主副食粗细搭配、荤素、干湿适宜,多供给乳类和豆制品,保证钙的供应充足。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食前便后应洗手,瓜果应用洗涤灵、清水冲洗净后再吃。
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看过“小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常识”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