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6.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二.简答题

3.古德莱德 [美]五层次课程

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

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

③学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

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⑤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4. 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二)课程就是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由于这一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从渊源来讲,它与第二种定义都是产生于进步主义教育对第一种概念的反思和批判。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个人性及模糊性,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所以,一些研究者将视角转向产生这一学习经验的“母体”——学习活动来寻求支持。

(三)课程就是教学计划

把课程看作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这一定义的提出,是在力图纠正前面定义中的一些问题,如“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活动说”的失之浅表。

(四)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关注的重心应该是希望学习者通过课程而获得的学习结果,即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应选择和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系统在整个课程中占中心位置,既是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南,又是监控、评价教育过程的标准。所以,整个课程的运行都应围绕目标体系进行。

5. 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幼教先驱对课程及幼儿园课程的解释.

1、张雪门的观点

《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和活动。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他采用了经验活动的观点。

2、张宗麟的观点

“幼儿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他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陈鹤琴的观点

陈鹤琴一再强调: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

这表明陈鹤琴强调了儿童的经验、环境,强调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以上几位幼教先驱对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解释表明,我国幼教理论界从一开始就是把幼儿的经验、幼儿的活动、幼儿的生活视为课程关注的重点。

三.论述题

2.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征的比较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3.幼儿园课程与学校课程不同点

1. 幼儿教师怎样设计自己的形象?

教师形象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对儿童经常发生作用的因素有:教师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和方式、个人品质和个性特征等。首先,要使自己具备人文特征。其次,教师要增强自己的内在涵养,要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再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生活风范,时时处处做幼儿模仿的表率。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的基础: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二.简答题

1.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什么?他们分别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的什么问题?

哲学基础:哲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问题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

社会学基础: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为什么教”的问题。。

2. 皮亚杰提出的影响幼儿发展的五个因素

①成熟②环境提供的经验③幼儿的遗传因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④与他人的相互作用⑤幼儿自身的努力

三.论述题

2. 论述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①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②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③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④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还要判断儿童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让孩子“跳

一跳,够得着”。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2.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3.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的四大要素组织起来,转化为相对静态的课程计划或相对动态的教育活动的过程。二.简答题

1. 简介泰勒原理。

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

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学习经验

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教育计划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简答题

1. 简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1)对幼儿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3.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

生活自理能力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吃饭,卫生,购物,学习等等。

2.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

3.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

4.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

三.论述题

1. 论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

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二)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目标取向于“认知理性”

(三)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多被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个性化,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