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pdf
- 格式:pdf
- 大小:34.58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级部语文期末质量分析一、试题情况;语文考试已经结束,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个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学,又适度联系初一、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全年级考试整体情况:全年级共196人参试,最高分82.5分最低分25.5分,总分10690分,平均分52.4分,及格数68人,及格率35.2%,0一10分7人,20一30分6人,30-40分17人,40—50分44人,50-60分62人,60-71分50人,72-80分13人,80-90分5人。
三、试卷的结构、分值:试卷共四大块,25个小题:(一)积累与运用;(二)阅读理解;(三);写作(40%)。
现代文阅读仍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块,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考查的内容、特点、亮点: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同时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一)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实际运用。
如第16题,概括金龟子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第20题,综合实践活动,阅读《羊的悲壮》,贴近学生对散文的分析。
(二)题型灵活多样,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体突出。
1.积累与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形,汉字规范书写,名著阅读《西游记》中不是考作家,而是考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大多学生未精读名著,特别是’’弼马温的’弼’写错,失分较多。
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有理解提示性默写。
2.文言文阅读,课内考实词,,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3.现代文阅读,课内外结合,文体突出。
基础与能力,整体感悟鉴赏和情感态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9-23题中得以考核。
(完整版)2018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2018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吉良郈一、成绩分析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本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加考试的学生,最高分为90分,只有一人,最低分为 20分,平均分63。
19分,及格38人,及格率为71。
7%。
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及格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卷及试题分析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
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口语交际。
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5)部分学生答题格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教师平时的要求去做,书写质量差。
四、教学建议
1、抓住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落实好基础知识识记。
精研课表和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全力追求课堂实效。
对于课本中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重视熟悉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挤出有限的时间,最好是能把课本内容重点阅读一遍。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
4、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5、对学困生要重点鼓励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期末测验质量分析报告背景本报告对七年级期末测验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下是对测验题目和学生成绩的分析结果。
测验题目分析题目类型分布测验题目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类型。
选择题占总题目数的60%,填空题占30%,解答题占10%。
题目难度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不同题目的难度进行了评估。
选择题中有40%的题目被评定为易题,占总分的30%;60%的题目被评定为中等难度题,占总分的50%;没有题目被评定为难题。
填空题中有20%的题目被评定为易题,占总分的10%;70%的题目被评定为中等难度题,占总分的20%;10%的题目被评定为难题,占总分的5%。
解答题中有50%的题目被评定为易题,占总分的5%;30%的题目被评定为中等难度题,占总分的3%;20%的题目被评定为难题,占总分的2%。
题目质量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教师的评估,对题目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选择题中,8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良好,占总分的40%;2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一般,占总分的20%。
填空题中,9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良好,占总分的27%;1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一般,占总分的3%。
解答题中,7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良好,占总分的7%;30%的题目被评定为质量一般,占总分的3%。
学生成绩分析总体成绩分布学生成绩分布如下:60%的学生得分在60-6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30%;30%的学生得分在70-7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20%;10%的学生得分在8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10%。
学生成绩与题目类型的关系对学生的成绩与题目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选择题得分平均为70分,填空题得分平均为75分,解答题得分平均为80分。
学生成绩与题目难度的关系对学生的成绩与题目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易题得分平均为75分,中等难度题得分平均为70分,难题得分平均为65分。
结论根据测验题目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题目类型的分布合理,但选择题的难度偏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
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一、所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1班共有62名学生参加了2018年期末考试。
平均分17.42分,及格率为0%,优生率为0%,差生率为87.01%。
学生做得好的题较少,学生知识点薄弱的题多得数不清。
全卷总分100分,考60分以上2人,40分-59分以上3人,40分以下分57人。
七年级6班共有61名学生参加了2018年期末考试。
平均分19.97分,及格率为0%,优生率为0%,差生率为83.87%。
学生做得好的题基本上没有,学生知识点薄弱的题多得数不清。
全卷总分100分,考60分以上0人,40分-59分以上6人,40分以下分56人。
二、试卷分析试卷共27道题,总分100分。
15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两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两道整式化简,两道解方程,一道计算角度,一道计算线段长度,一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得分偏低的原因(一)选择题部分1、基本概念模糊,简单运算出错而失分。
2、做题时审题不认真,甚至不看题目就猜答案3、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失分。
(二)运算、化简部分不考虑符号或者去括号出错而失分。
(三)计算角度、线段长度部分1、不审题、不看图、不会分析解题思路。
2、开放性试题缺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学生读题能力较弱(或者基本上没有),审题不清。
2、学生没把时间单位分钟化成小时。
四、采取措施(一)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练综合性题目。
(二)要尽量杜绝学生抄作业,进行定时作业,当堂作业训练。
(三)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多做题,多讲题。
(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如认真审题,仔细读题,细心检查,善于思考等。
(五)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2019.1.22。
XX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年级组期末检测质量分析目录一、总体质量分析 (1)二、各科及各班质量分析通报 (2)三、年级前10名学生成绩通报 (3)四、好的方面 (3)1. 总体成绩有所提高 (3)2.总分优秀率有所提高 (4)3. 部分学生进步较大 (4)五、不足之处 (5)1.英语、数学有待加强 (5)2. 偏科现象仍然存在 (7)3其他问题 (7)六、总体改进建议 (8)1.乘势而上,加强学风建设 (8)2.戒骄戒躁,扎实细致教学 (8)3.用心用力,增强学习动力 (8)一、总体质量分析七年级期末检测总体质量分析二、各科及各班质量分析通报印发以下表册1. 期末学生成绩册2. 期末、第三次月考学生成绩对比表3期末分班分科质量分析表4. 期末、第三次月考质量分析对比表三、年级前10名学生成绩通报四、好的方面1. 总体成绩有所提高2.总分优秀率有所提高第三次月考448分以上人数3人,变成检测增加2科,总分608以上为优秀,增加为9人,增加3人。
总分及格人数第三次月考336分以上48人,本次7科总分及格分数456以上93人,增加45人。
目前前10名学生形成的良性竞争氛围较好。
3. 部分学生进步较大五、不足之处1.英语、数学有待加强英语、数学虽然较上次各方面都有提高,但英语、数学较于其他各科具有学科特殊性,对学生总体成绩影响更大。
所以英语、数学需要付出更多。
(下页附:期末与第三次月考分班分科对比表)期末与第三次月考分班分科对比表(表内数据为对比升降情况,红色为降低)2. 偏科现象仍然存在虽然本次前19名学生各科都能及格。
但扩大到前50名学生,就有19人单科不及格,5人双科不及格。
如果参考中考目标,许多学生都有需要加强的薄弱科目。
3其他问题304分(总分的40%)以下25人,其中后五名如下:后5名学生中除郭鹏智力障碍外,其他基本正常,赵树停甚至为留级学生。
翻阅他们试卷可见,完全是学习态度问题,这些个别学生会极大影响整个七年级学习风气。
2018年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花庄中学七年级英语备课组一、试卷评价试卷结构比较合理,试题容量适当,试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但部分题目超纲,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第一节篇目B,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稍有难度,部分词汇只在小学出现过,七年级上学期没接触过,再加之农村学生不擅于主动积累词汇,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读懂,更不可能进行推理。
另外,在完成句子这一大题中,考查词汇严重偏离重点,而且出现超纲词汇,如86小题be late for、90小题buy sb. sth.或buy sth. for sb.应属于七下和八上重点短语。
二、试题分析试题考查全面,突出了重难点,试题考查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书面。
试卷总分值120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25分,第二部分笔试95分,其中,词汇题注意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考查了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书面表达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整体运用水平。
三、成绩统计七年级两个班级共94人参考,七(1)班46人参考,优秀,及格,综合指数,七(2)班48人参考,优秀,及格,综合指数。
四、答题情况分析(一)、听力听力主要是在第4、9、19、24小题失分,原因在于学生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缺乏一定的听力技巧,且平时在这方面的训练不够。
(二)、单词辨音单词变音题型一直是学生的硬伤。
很多学生不注重语音,在小学养成了很多陋习,现在难以纠正,且受汉语拼音能力低下的影响,不能准确找到划线字母的读音,所以凡语音基础差的学生此题都有两分左右的丢分现象。
(三)、单项选择单项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情况,既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正确、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使语法知识的测试也注意到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题大部分同学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第34、41、42、45小题上丢分。
2018秋期终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命题思路。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也是使用部编教材的第二次考试。
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书法展示”“作文”等五道大题组成,分为22个小题,满分是120分。
题量及题型、试卷结构严格和中招试卷保持一致,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
体现了语文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的特点。
(一)积累与运用,由6个小题组成,共28分。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让学生选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本题共有四个选项,每项四个词语,都是三个二字词语,一个三字词语。
侧重考查的是二字词语的读音。
熟悉课本内容的可以知道,这十六个词语课下注释中都有拼音,都是学生易读错的字音。
除了“干涸”、“抽噎”和“嗔怪”外,其余的都出自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第2题,考查的是字形,要求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本题也是四个选项,每项四个词语,都是三个二字词语和一个四字成语。
十六个词语无一例外,都出自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这两道小题中涉及到的三十二个词语,遍布课本中的十三课。
全书共二十二课,诗歌和文言文共九课。
也就是说,除了诗歌和文言文外,每一课的词语都涉及到了,且都是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这两个小题相对而言,第1小题可能出错的学生会多一些,因为这些字音是易错音;第2题不难,只要是平时留心的学生,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3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共2分。
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只要学生认真读题,领会每个分句之间的意思和衔接词语的使用。
基本不会失分。
第4题,古诗文默写。
分五个小题,八个空,共8分。
默写分为两种题型,一是上下句默写,一是理解性默写。
前两个小题是上下句默写,较为容易,共2分,默写内容来自课本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后四个小题为理解性默写,每题2分,共6分。
17-18年度下学期初一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子江中学初一备课组林桦鹌18.6.3007-08年度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填空,选择,解答三大题型共27小题,试卷的难度比例大致为8:1:1。
试卷能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实质。
实现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克服了繁、难、偏、旧的弊病。
一、试卷结构:二、试卷特点:(1)突出对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现基础性.特别关注教材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强化了对这些核心观念、基础知识、常用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核,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强化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突出数学的思维价值,同时恰当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理论性.试题立意努力体现教育价值,并且鼓励学生创新.(3)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的需要,着力反映初中课程改革的导向.三、考试情况:四、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概念较为模糊;如填空第10和第12题,在今后的教学还应对此部分给予加强.(2)知识的应用技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第25题应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分率较低,第18题列方程组求解等等。
(3)学生审题的思维定势,如第6题设计出来的图形根本就不是轴对称图形,第27题中的“过了2分钟,他发现每分钟有4个人买了饭离开窗口”理解为“过了2分钟,有4个人买了饭离开窗口”导致出错等等。
(4)计算部分不该丢的分数太多,反映了平时学生动手习惯不好的问题,今后有必要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五、今后的应对措施:1、注重教材研究, 加强双基训练。
从试卷内容看,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教材,加强“双基”的训练,应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方面多做些“广积粮”的工作,防止对知识的盲目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