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的习俗礼仪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一.东方国家习俗礼仪1.日本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
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
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
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
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
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
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
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
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
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
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
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
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
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给。
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
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
尼日利亚对中国人怎样尼日利亚隶属于非洲大陆,与中国在大距离以外。
比起位于亚洲的中国,尼日利亚的脚步步濒入欧洲文化,在文化层面略有不同。
尽管如此,中国人在尼日利亚还是受到了热烈欢迎。
在尼日利亚,素有友好礼仪;特别是当招待中国人时,更是用心至极,不仅给予热情而亲切的款待,而且也倾尽本邦之情,确保客人吃喝玩乐,可以安心度过一段难忘旅程;此外,中国人也在尼日利亚受到尊重,获得不少政府的福祉政策鼓励,如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等。
中国人在尼日利亚受到热烈欢迎,有多种原因在其中。
正如前文所述,尼日利亚民众有素有友好的礼仪,也有政府支持,给中国人不少便利,包括教育、医疗服务等;另外,尼日利亚在历史血缘上与中国息息相关,它在国际上也一直非常欣赏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所以促使它们之间建立起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而中国人则活跃在它们之中,成为尼日利亚文化发展的晴雨表,也把中华文化的千百年发展注入尼日利亚国度中,彰显了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
尼日利亚不仅给中国带来经济利益,还极度热情的将感情、风俗和文化以及商业手段带给中国,以便进行友好的相处和交流。
同时,中国也将一些先进技术和技能带给尼日利亚,这种双向交流和共赢更加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作为中国人,当我们出行至尼日利亚时,不仅可以贴心的品尝尼日利亚的美食,享受它温润的气候,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尼日利亚文化的独特风情,在那里,人们总是信守着他们的礼仪,常常会在欢送我们的时候说“安妮埃呐”,而中国人表达出的对尼日利亚的友好回馈也受到外国人的热情款待和赞赏。
总的来说,尼日利亚对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有趣的“乐园”,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地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琳琅满目的景点、风如弦。
尼日利亚乡村风情录(22)
尼日利亚除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节日外,还有五大本土节日:Durbar 节(杜巴尔节):尼日利亚北部最古老、最重要的节日,在迈杜古里、卡诺、扎里亚、卡其纳州最为流行,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王国之间的战争,内容是战士游行向埃米尔展示忠诚和战斗力,该节往往意味着斋月的结束。
Eyo节(埃约节):地区最重要的约鲁巴节日,也是现代狂欢节的源头之一,节日持续24天,主要是向拉各斯的土王致敬。
Osun-Oshogbo节(奥孙节):奥孙节每年7月到8月在奥孙州举行,成千上万的奥孙崇拜者参加,为了纪念河流女神Oshun。
Argungu捕鱼节(阿贡捕鱼节):该节起源于1934年穆阿祖的访问,该节日主要流行于凯比州和索克托州,主要在每年2月和3月份之间举行,主要有捕鱼比赛、游泳比赛等,庆祝农季的结束。
New Yam 节(新木薯节):尼日利亚东南部伊博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化装舞会、服装和舞蹈的集中展示,象征着收获的结束和下一个季节的开始。
非洲各国的传统家具习俗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家具习俗在非洲许多地区逐渐被忽视。
然而,在一些非洲国家,传统家具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本文将介绍非洲各国的传统家具习俗,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寓意。
一、摩洛哥的摩爹家具摩洛哥的摩爹家具是非洲最著名的家具之一,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美的手工艺闻名于世。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金属、木材和织物等材料制作,且具有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颜色。
摩爹家具经常用于婚礼和其他重要场合,代表着财富、地位和繁荣。
二、埃及的法老家具埃及的法老家具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家具之一。
这些家具大多采用木材和象牙制作,具有精湛的雕刻和镶嵌工艺。
法老家具通常被用来装饰法老的墓穴和寺庙,展示了埃及人民对死者的崇敬和对来世的信仰。
三、尼日利亚的婚庆家具在尼日利亚,婚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交活动,传统家具在婚礼仪式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尼日利亚的婚庆家具通常采用木材和织物制作,具有绚丽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
这些家具被用来装饰婚礼场所,表达对新娘新郎的祝福,并象征着家庭的幸福和团结。
四、南非的椅子编织艺术南非的椅子编织艺术是非洲传统家具中最具特色和独特的形式之一。
这种家具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竹子、树枝和藤条,在精湛的编织工艺下制成。
南非的椅子编织艺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五、索马里的嵌木家具索马里的嵌木家具以其精美的木雕和精湛的嵌木工艺而闻名。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雕刻华丽的木材制成,包括宝石、象牙、龙骨等材料。
嵌木家具在索马里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和贵族家庭,代表着地位和社会地位。
六、加纳的手工编织家具加纳是非洲手工编织家具的中心之一,其独特的编织技术和色彩使它们在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
加纳的手工编织家具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稻草、藤条等,用于制作椅子、桌子和其他家具。
这些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加纳人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非洲过春节非洲大陆地域广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非洲过春节,不仅有感受原生态的丰富民俗文化,还能品尝到异域风味的美食,体验不一样的节日氛围。
本文将带您一探非洲春节的风情。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举家团圆,共度欢乐时光。
在非洲大陆上,春节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庆祝方式和独特的风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非洲各个国家是如何过春节的吧!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在尼日利亚过春节的方式。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为春节庆祝活动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尼日利亚人过春节时会举行热闹的舞蹈表演,并且还会进行特别的服饰表演,身穿五彩斑斓的传统服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他们还会进行传统的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肯尼亚是如何过春节的。
肯尼亚人过春节时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
他们会进行特别的舞蹈表演,一些民间艺术团体还会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在肯尼亚过春节还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就是举行传统手工艺品展览,让人们在欣赏手工艺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肯尼亚丰富的文化底蕴。
非洲的春节庆祝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舞蹈表演和手工艺品展览,还有着许多美食节庆活动。
在春节期间,许多国家都会举办美食节,让人们有机会品尝到各种各样的当地特色美食。
比如在埃塞俄比亚的春节美食节上,人们可以品尝到传统的美食,比如因杜酱腌制的牛肉等。
而在南非的春节美食节上,则会有丰富多样的野味供人品尝,例如鸵鸟肉和鳄鱼肉等。
除了美食之外,春节期间还有许多特色活动。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人们还会举行传统的游行表演,比如在加纳就有着独特的节庆游行表演,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还有一些国家会举办传统民俗文化展览,让游客和当地居民有机会了解到非洲的丰富文化传统。
与中国传统春节相比,非洲的春节庆祝方式有着不同的色彩和风格,但无疑都是充满了热闹和喜庆的。
传统婚礼非洲各国的婚姻习俗与仪式传统婚礼:非洲各国的婚姻习俗与仪式在非洲大陆上,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婚姻习俗与仪式。
每个国家、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婚姻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介绍非洲各国传统婚礼的习俗与仪式,展现非洲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一、西非的婚姻习俗与仪式西非地区的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在尼日利亚,新娘通常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饰,包括闪亮的珠宝和头饰,以及缀满绣花的婚纱。
仪式中,新郎会领着一支传统乐队队伍向新娘家走去,这是一种象征着准备婚姻生活的仪式。
在加纳,传统的婚礼习俗包括新郎的父亲向新娘的父亲支付婚礼费用。
新娘会穿着独特的纺织品——卡萨纺织品,以示身份的象征。
然后,新郎会把一块金块放在新娘的脚上,以表达对她的爱和承诺。
二、东非的婚姻习俗与仪式在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也有其独特的婚礼习俗。
肯尼亚的传统婚礼通常会在村庄的广场上举行,由长者主持。
在仪式中,新娘穿着传统服装,包括优雅的饰品和头饰。
新郎则身着全身涂满白色染料的传统服饰,以示其纯洁。
在坦桑尼亚,婚礼仪式被认为是整个社区的庆祝活动。
在仪式开始之前,新娘会受到舞蹈团队的热烈欢迎。
亲友们在舞蹈和歌唱中一起庆祝新娘的到来。
然后,新娘新郎会共同进行一场象征着整个家族和社区和谐的仪式。
三、南非的婚姻习俗与仪式南非的婚礼习俗也是多样而丰富的。
在祖鲁部落,婚礼被认为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仪式。
新娘会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装,并佩戴由珠宝和头饰组成的华丽发饰。
仪式中,年长的女性会为新娘涂抹一种特殊的黄色泥浆,以保证她婚后的幸福和繁荣。
在南非的官方婚姻登记后,夫妇会举行“uMembeso”仪式,这是一种象征新娘正式进入新家庭的仪式。
在仪式中,新娘会穿着新娘礼服,展示特殊的珠宝,以及由长者授予的新头饰。
这种仪式体现了家族和社会对新娘的接纳和祝福。
四、中非的婚姻习俗与仪式在中非一些国家,如喀麦隆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婚礼习俗以其独特的舞蹈和音乐而闻名。
见面拍手礼
尼日利亚人在交际应酬中,通常使用以下四种独具特色的见面礼节。
其一,弹掌礼。
它是尼日利亚人所用最多的一种见面礼节。
首先用自己的大拇指,轻轻地弹一下交往对象的手掌,随后再与对方握手言欢。
击掌礼。
它是尼日利亚人与亲朋好友相见时采用的见面礼节。
它的具体方法是:施礼双方彼此伸出自己的右手,并且以之用力拍打对方的右手。
跪拜礼。
它是平民百姓拜见酋长时所用的见面礼节。
在行礼时,平民需首先脱鞋,然后走向酋长,并且跪下请安。
未经酋长允许,不得随便站起来。
屈膝礼。
它多见于晚辈拜见长辈。
其做法为:走近长辈前,首先双膝稍稍弯曲一下,然后再身子前躬一次。
尼日利亚人见到外来客人时,总是喜欢先向对方热情地打招呼,并且很爱对对方问长问短,有时问候语会连成一长串,令客人应接不暇。
尼日利亚文化❖国家概况,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政策,经济情况,政治情况一、地理位置尼日利亚北部为高原,南部主要是尼日尔河下游冲积平原,东南边境多山,沿海多沙洲、沼泽和潟湖。
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拉各斯受几内亚暖流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自北向南年降水量200-3000毫米。
二、历史文化8世纪,乍得湖畔的札加瓦人(Zaghawa)建立卡奈姆-博尔努帝国(Kanem-Bornu)。
14世纪至16世纪,由桑海帝国统治。
1472年,受到葡萄牙的侵略。
后荷兰、法国、英国等国殖民者相继侵入,贩卖奴隶;1900年,南、北尼日尔尼亚均沦为英国“保护国”;1914年合并成为英国殖民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但仍是英联邦成员国。
1963年10月1日,改为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其后军事政变多次发生,军人长期掌权。
2011年4月16日,古德勒克·乔纳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5月29日,在首都阿布贾雄鹰广场宣誓就职。
大选结束后动乱,造成20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伤,几百人遭逮捕,近4万人无家可归。
三、人口宗教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6000万人,居住在南部的基督教与北部的穆斯林人口几乎1比1。
尼日利亚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占总人口44.21%,伊斯兰教为52.61%,传统宗教约3%。
成立于2002年的博科圣地是该国的伊斯兰教派极端组织,自2009年以来它多次发动恐怖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许多平民和基督徒的死亡。
四、政治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拉米迪.阿兹提瓦当选首任总统。
1963年,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成立,但国家政权一直飘摇不定,发生过多次军事政变,曾长期由军人执政。
1999年5月,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奥巴桑乔当选第四共和国总统,并在4年后的总统选举中连任。
奥巴桑乔总统执政以来,为保持国内稳定、实现民族和解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组政府,保证政令畅通;注意兼顾部族、宗教和党派间力量平衡;坚持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部族和宗教冲突,必要时派军队予以弹压;出台《反腐败法案》,继续清查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行为;颁布最低工资标准,实施消除贫困计划等。
去尼日利亚十大禁忌去尼日利亚十大禁忌:1、尼日利亚人在施礼前,总习惯先用大拇指轻轻地弹一下对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礼。
尼日利亚豪萨人对亲密的好友相见,表示亲热的方式不是握手,也不是拥抱,而是彼此用自己的右手使劲拍打对方的右手。
尼日利亚豪萨人晚辈见长辈要施礼问安。
2、约会与准时。
事先约会很重要,特别是与政府官员约会。
尼日利亚人虽然一般不太有时间观念,但他们理解醒方人时刻的习惯。
由于在尼日利亚国内很艰难,所以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估计要留有充分余地。
3、谈话中应回避的一个话题是宗教。
恰当的话题是有关尼日利亚的工业成就和发展前景。
尼日利亚人还喜欢谈论非洲的政治活动,特别是他们对非洲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以及其他非洲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4、尼日利亚人在交谈中,从不盯视对方,也忌讳对方盯视自己,因为这是不尊重人的举止。
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
他们忌讳“13”。
已婚妇女最忌讳吃鸡蛋。
尼日利亚伊萨人认为食指是不详之物,无论谁用右手的食指指向自己,都是一种挑衅的举动;若是有人伸出手并张开五指对向自己,更是粗暴地侮辱人的手势。
5、忌用左手接递东西,尤其是钱。
这是尼日利亚最常见的一种禁忌,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之间存在差异但多少都有此禁忌。
用左手给东西会被看做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甚至很多人吃饭也不用左手。
6、不要盯着人看尼日利亚人在交谈中,从不盯视对方,也忌讳对方盯视自己,因为这是不尊重人的举止7、拍照需谨慎,尤其是拍老年人。
在国外生活,大家免不了拍一拍风景照一照人物,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有时候会遇到不愿意被拍的人,这个我们在哪里都能看到。
但在尼日利亚要特别注意一下,尤其是在偏远的地方给老年人拍照,有的老年人认为拍照会摄走灵魂带来凶兆。
8、猎杀动物之前需要了解当地是否禁忌。
大家比较熟知,信奉伊斯兰教的尼日利亚人禁食猪肉,但在尼日利亚南部地区还有针对猎杀或食用其他动物的禁忌,比如有些部族禁食狗肉,有些伊博族人把蟒蛇当做神圣体现也不能猎杀。
尼日利亚有哪些风俗习惯尼日利亚有哪些风俗习惯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
东邻喀麦隆,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连,西接贝宁,北界尼日尔,南濒大西洋的几内亚湾。
下面店铺推荐·尼日利亚风俗文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尼日利亚风俗黑人国家尼日利亚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黑人国家,黑人人口占非洲黑人的五分之一。
尼日利亚人对实施种族歧制度的南非具有憎恶感。
因此,去过南非的人不能直接入境尼日利亚。
在尼日利亚商谈时应避免谈有关南非的事,另外,还需注意所携带的印刷品不要涉及南非。
“多妻制”实行“一夫多妻”的民族至今虽然仍有不少,但却以非洲尼日利亚的犹罗巴族人最为盛行。
当地的男人,妻子越多,表明地位越崇高,越有声望。
在那里,地产、房屋都不值钱,更没有银行可供人储蓄存款,最实在的财富便是妻子。
奇怪的是,这里的女人都很热衷嫁给拥有多妻的男人,她们认为这是无上的光荣。
在她们看来,如果“不幸”嫁给了一个妻子少的男人,那便是毕生的耻辱。
衣着在尼日利亚,有一个古老的坎巴里部族,至今保留着赤身裸体俗。
体态丰满的年轻姑娘,仅用一条尺把宽的土布沿肚脐下一围,便可在熙来攘往的集市上行走,如入无人之境。
其实,坎巴里的裸身习俗,并不包括男子。
这个部族的“亚当”们,早已穿得堂而皇之,只有那些“夏娃”们才被迫继续坦胸露怀,停留在史前的状态。
坎巴里女子,不论老幼,每个人的脖子上都佩戴着色彩鲜明的项链,加上精致的耳环,明晃晃的手镯,倒也处处流露出她们特有的`装束和天生的美之心。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多数坎巴里妇女的面部都另有一种奇怪的饰物。
一根长约二寸,香烟粗细的白色棍棒,从鼻子下端横穿而过,两头从鼻孔中伸出,与此同时,在下唇与下巴之间也伸出一根同样粗细的白色硬物。
这些饰物,使人联想到初生的象牙,但实际上谁也解释不清它的象征或含义究竟是什么。
在局外人眼里,这些与其说是饰物,不如说是负担,它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产生无法压抑的同情心。
巾帼胜须眉坎巴里妇女十分勤劳,从家务到农活,她们都是主要劳动力,耕种、收获样样内行。
是一个多部族国家,大小部族有300多个,其风俗习惯、节日举不胜举。
较大的节日有:1、奥孙节(Osun)奥孙是尼日利亚一条河的名字,发源于北部的群山中,流经约鲁巴族地区,然后在拉各斯东部入海。
据说奥孙和奥索格博王订下协议,每年祭河喂鱼,奥孙河水可以使不孕的妇女怀孕。
奥孙节在每年八月的一个星期四开始,延续八天。
第一天由阿陶加王祭祀各种神灵,宣布新年开始,人们开始吃新木薯。
这一天,所有的穷人都可以进宫向土王讨得一份礼物。
晚上,伊费(Ife)的祭司点起一盏巨大的油灯,阿陶加和酋长们到奥梭河喂圣鱼,他回宫后,向人们抛洒可拉果和钱币,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因为据说这能给人带来好运。
2、莱博库节(Leboku)在克里斯河州和阿夸伊博姆州等种木薯的地区流行。
播种季节过后,乌盖堡的祭司确定莱博库节的日期。
第一天,男人们把收集来的椰子酒和木薯送到最高酋长家里,然后在全城点起火把,宣布节日开始。
第二天跳埃考伊舞;第三天订婚的情人互相赠送礼品;为了确定姑娘们在跳舞中的次序,由男方在第四天通过摔跤决出名次;第五天跳埃凯来节舞,情人们互赠礼物;第六天,魔术和骂人比赛,人们可以骂过路人,或者互相谩骂;最后一天,年老的妇女们手拿葫芦在城里洒药水,宣告节日结束。
3、奥发拉节(The Great Ofala)尼日尔河下游的奥尼查是贝宁和伊博文化的汇合点。
每年九月,最高头领奥比要在这里举行奥发拉节。
一清早,人们被鼓声叫醒,酋长们列队到达,然后随音乐跳舞。
中午,人们涌向奥比的宫殿去看奥比。
奥比先后出现三次,他右手拿剑,左手拿马尾做成的护身符。
据说,如果护身符碰着谁,谁就会得麻疯病。
女人们唱起赞颂奥比的歌。
奥发拉节结束后,新木薯节继之。
4、莎罗节(Sharo)富拉尼人仍保持文化上与世隔绝的神秘性。
他们的莎罗节是锻炼青年人意志力的节日。
节日开始,他们按年龄组合,摆出挨打的姿势,嘴里吟着咒语,然后由同龄人挥鞭抽打。
一道道血痕在身上出现。
如果他稍有动摇,就被看作是"胆小鬼"。
非洲各国的民间信仰习俗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陆,其中的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特的民间信仰习俗。
这些信仰习俗反映了非洲人民的宗教观念、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几个非洲国家的代表性民间信仰习俗。
一、尼日利亚的神秘崇拜尼日利亚是非洲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也拥有着丰富多样的神秘崇拜。
在尼日利亚,许多人信奉传统的尼日尔三大宗教,即伊斯兰教、基督宗教和非洲传统宗教。
其中,非洲传统宗教是尼日利亚最原始、最独特的信仰系统之一。
尼日利亚的非洲传统宗教源于本地土著居民的信仰体系,其特点是崇拜各种自然和超自然现象。
例如,尼日利亚人相信各种神灵存在,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干扰人类的命运、生与死。
尼日利亚的传统宗教包括祭祀、巫术、鬼魂崇拜等,这些信仰习俗在当地仍然广泛存在。
二、肯尼亚的祭祀仪式肯尼亚是非洲东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习俗。
在肯尼亚,祭祀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信仰活动之一。
肯尼亚的祭祀仪式通常由村庄的长者或巫师主持,旨在祈祷丰收、保护村庄不受疾病和灾难侵袭。
在祭祀仪式中,人们会燃起火焰、奉献祭品、唱歌跳舞,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感谢。
此外,祭祀仪式还包括对祖先的崇拜,人们会在特定的日期去祖坟前祈祷,以获取祖先的庇佑和智慧。
三、南非的祖灵信仰南非是非洲最南端的国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代表之一。
在南非,祖灵信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间信仰习俗。
南非的祖灵信仰认为死后的灵魂还会继续影响着生者的生活。
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具有保护和指导的作用,并且可以给予他们智慧和幸福。
因此,南非人常常在家中设有一个祖先祭坛,供奉祖先的照片和祭品,并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致敬祖先。
南非的祖灵信仰还体现在传统婚礼和葬礼上,人们会为祖先举行特殊的仪式,以确保祖先的祝福和庇佑。
总结:非洲各国的民间信仰习俗体现了非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信仰习俗不仅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宗教和文化体验。
通过了解和尊重非洲各国的民间信仰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
国家概况尼日利亚,官方全称为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全国由36个州组成,拥有一个联邦政府首都。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与贝宁共和国接壤,乍得和喀麦隆位于其东部,尼日尔位于其北部。
尼日利亚首府是阿布贾(abuja)。
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享有“黑非文化摇篮”的美誉。
根据考古发现显示,在尼日利亚这片土地上,公元前90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生活了。
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
14至16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
1472年葡萄牙入侵。
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
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政府。
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
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之一。
目前,尼日利亚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尼日利亚曾经被称为“非洲音乐的心脏”,在尼日利亚流行着多种民间及流行音乐。
尼日利亚人依靠其非凡的音乐天赋,借助自己特有的演奏乐器,为世界奏响了他们的声音。
目前,全世界有很多种音乐形式都是从尼日利亚音乐演变而来的。
尼日利亚与中国于1971年2月10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6年1月9日,中国公司中海油以22.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oml130)的45%的工作权益,中国成为了另一个该国重要石油贸易伙伴。
尼日利亚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他们的足球运动。
自1994年美国世界杯首次亮相以来,尼日利亚球员与生俱来的足球天赋就得到了世界足坛的肯定。
1996年更是获得了奥运会男子足球金牌。
尼日利亚习俗文化礼仪尼日利亚习俗文化礼仪知识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有“天府之国”之称,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黑人国家,黑人人口占非洲黑人的五分之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尼日利亚习俗文化礼仪知识,供大家参考。
目录尼日利亚风俗文化尼日利亚人性格外向,爽快大方,待人真诚,热情好客,讲究礼貌,注重礼仪。
在商业交往活动中,尼日利亚人见到外国客人,一般会主动打招呼,握手致意,热情问候对方:“近来好吗”、“身体好吗”、“工作好吗”、“家庭好吗”、“父母亲好吗”、“孩子们好吗”等。
在施礼前,总习惯先用大拇指轻轻地弹一下对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礼。
而豪萨人相见亲密的好友时,表示亲热的方式不是握手,也不是拥抱,而是彼此用自己的右手使劲拍打对方的右手。
豪萨人晚辈见长辈都要施礼问安,一般情况下,要双膝稍稍弯曲一下,向前躬一下身子。
豪萨族的平民见酋长,必须先脱鞋走近酋长,然后跪下致礼问安,在酋长没下命令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站起来的。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男性客人多称为先生,熟悉者可称为朋友或兄弟,有的人对年长者或地位高的人称为爸爸;对于女性多称为夫人、女士或者小姐,有的人对于年长的女性或地位高的人称为妈妈。
尼日利亚人等级观念分明,下级对上级多称职衔、学衔或者军衔。
外国人称呼尼日利亚人,一般要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小姐、夫人和头衔等尊称。
如果到尼日利亚人家中做客,应事先约定时间,选择主人方便的时间,并要按约准时抵达,届时主人会在家中恭候。
未受到邀请,一般不可贸然到当地人家中。
即使受到邀请,也不可随意乱走乱看,不可打听主人的工资收入或几个妻子等。
因为尼日利亚实行“一夫多妻”制,以犹罗巴族人最为盛行。
当地男人,妻子越多,表明地位越崇高,越有声望。
在那里,地产、房屋都不值钱,更没有什么银行可供人储蓄存款,最实在的财富便是妻子。
犹罗巴的一位普通男人,都拥有10个妻子,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50位妻子,那也不足为奇。
当地曾经有一位名叫阿莱布卡的酋长,拥有的妻子多达400个。
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习俗丰收的庆典与舞蹈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是非洲一个深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部落,拥有自己独特的丰收庆典和舞蹈,向世人展示着他们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和敬仰。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习俗的丰收庆典和舞蹈的特点与意义。
一、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习俗丰收庆典的背景与起源丰收庆典是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感激上天的恩赐和大地的丰饶。
这一习俗源远流长,始于古老的部落社会。
当农作物成熟,庄稼丰收的消息传开,部落便会举行庆典来庆祝这一喜讯。
二、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习俗丰收庆典的庆祝方式1. 丰收仪式:丰收仪式是庆典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仪式中,部落成员会穿上传统的服饰,举行盛大的祈福仪式,感谢上天和大地的恩赐。
仪式中,会有祭司带领人们祈祷祝福,并将部落的献祭品献给神灵。
2. 丰收游行:丰收庆典期间,部落成员会组织盛大的游行,以庆祝丰收的来临。
游行队伍通常会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鲜花和农作物,载歌载舞,沿着部落的主要街道游行,以展示他们的喜悦和自豪。
3. 丰收市集:为了庆祝丰收,部落会搭建丰收市集,供人们交流贸易、分享丰收的喜悦。
市集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农作物、手工艺品和传统美食等,使整个庆典更加热闹和有趣。
三、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习俗舞蹈的特点与意义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舞蹈是尤鲁巴人表达喜悦和庆祝的重要方式,通过舞蹈,尤鲁巴人们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1. 动感的舞步:尤鲁巴部落舞蹈以其独特的舞步和动感的节奏而闻名。
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在鼓乐的节拍下跳跃、旋转和摆动身体,形成美妙的舞蹈画面。
这些舞步通常富有节奏并伴随着有力的呐喊,展现出尤鲁巴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2. 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尼日利亚尤鲁巴部落舞蹈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和主题,每一种舞蹈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有些舞蹈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祝福,而另一些舞蹈则用于纪念历史事件或者庆祝重要节日。
这些舞蹈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尤鲁巴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尼日利亚的习俗礼仪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是西非的“天府之国”。
面积92.3万平方公里.人口10191万人,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
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误和伊博语。
尼日利亚的国名来源于秘书工作流境内的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
“尼日尔”这个词在柏柏尔语里是“大河”的意思。
首都拉各斯(lagos),是优美的热带海滨城某地,人口约400万,是主要的港口和工业基地。
某地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有国立图书馆、博物馆、拉各斯大学等,有国际航空站,海滨是疗养胜地和旅游中心。
尼日利亚是非洲国之一。
1960年10月1日独立。
1978年新宪法规定总统民选。
国会分参、众两院。
1971年2月10日与我国建交。
尼日利亚的商务礼俗,由于以前它是英国的殖民地,旧统治者的影响仍然存在。
目前他们所采用的文书图表大多用的是英国模式。
贸易以英国为主,其他欧美国家也都有往来。
访政府官员宜穿西装,访问商界不必穿西装,但是宜打领带。
拜会政府机关宜先订约会,访问商界,并非必要。
拉各斯某地内交通困难,往来耗时,订约会宜将此点格外留心。
非洲人比中东商人守时得多,坚持守时,可造好印象。
在与政府、公营事业单位做生意时必须找一个中介人,称之为promotor,这个人说的话,值得相信。
不管职位高低,要求“红包”的人很多。
关于这一点要十分注意,并要其有判断力。
尼日利亚不但物产丰富,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黑人国家,占非洲黑人的五分之一。
尼日利亚是名符其实的非洲各国黑人的指导者,对实施种族歧制度的南非具有强烈的憎恶感。
因此,去过南非的人就不能直接再入境尼日利亚。
避免谈有关南非的事,另外,所携的印刷品不要有涉及南非活动的画面。
访问尼日利亚最好于10月到次年5月前往,但应避免圣诞节及复活节前后一周的时间去。
若干伊斯兰教假日也都放假。
旅行注意事项,由于当地是高温
多湿的热带性气候,疟疾、黄热病、破伤风的传染病相当流行,一定要接受预防注射,并携带预防药物。
尤其是黄热病,除了必须要有注射的证明之外,还会检查有效日期,这一点要注意。
当地饮水还发全,路旁的食物避免吃,没有煮沸的生水绝对不能喝,可乐与啤酒容易买到。
时有偷盗事件、交通事故发生,须小心。
电话难通,街道标志也较难识别。
入境时对携带的食品,出境时对携带的钱检查甚严,有时还会搜身。
海关规定,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1瓶。
当地货币禁止出入。
外币进关不限,入境时要确实申报所带进之外币,出关时右携出。
计程车小费20kobos、饭店、旅馆已附加10%小费于帐单内,其他服务每次付20-35kob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