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体会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脓肿切开引流术,一期不处理内口,术后大多数患者形成肛瘘,治疗时间长,也给患者带来了二次手术的痛苦[1]。
本文2000年4月~2013年10月对收治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行一期根治术,通过一次手术就解决了患者的痛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肛周脓肿共42例患者,男35例,女7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1. 1岁,病程4~20 d,平均病程5 d,经检查均确诊为肛周脓肿。
其中肛周皮下脓肿27例,坐骨肛管间隙脓肿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例,马蹄型脓肿5例。
1. 2 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以2%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碘伏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扩肛,肛内碘伏消毒,检查肛周脓肿的部位、大小、范围。
低位脓肿的手术方法:用注射器刺入脓腔,注射双氧水,绝大多数于齿状线附近发现有气泡溢出,即为内口。
在肛周脓肿波动最显处做放射状或梭形切口切开脓腔,切口应该足够大,放出脓液,脓腔有间隔的可以用手指或血管钳伸到脓腔内破坏间隔,顿锐性相结合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和甲硝唑反复冲洗脓腔;然后左手的食指深入肛门内引导,右手持探针在齿线附近寻找内口并从内口穿出,依次切开,脓腔内用碘伏纱条填塞引流,纱布加压固定。
高位脓肿的手术方法:在肛周脓肿波动最显处做放射状或梭形切口切开脓腔,切口应该足够大,放出脓液,脓腔有间隔的可以用手指或血管钳伸到脓腔内破坏间隔,顿锐性相结合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和甲硝唑反复冲洗脓腔,左手食指伸入肛内为指引,右手持探针探入脓腔,寻找内口并自内口探出,将橡皮筋缚于探针上,将探针抽出将橡皮筋用7号丝线结扎固定。
若内口不是很明显,可从脓腔最薄弱处探针穿出,同法结扎橡皮筋。
脓肿内尽量清除坏死组织,修剪创口至引流通畅,查无活动性出血,用双氧水、灭滴灵、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放置碘伏纱布条引流,包扎伤口固定。
一期手术加内口两侧粘膜结扎治疗肛周脓肿的体会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痛苦大,容易反复发作或成瘘,国内外报道肛周脓肿的成瘘率高达85-100%。
因此深入探讨避免肛周脓肿复发或成瘘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回顾我科2006-2008年行一期切开引流加内口切开两侧痔区粘膜结扎术治疗肛周脓肿87例,效果确切。
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7岁,肛周皮下脓肿5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5例,后位脓肿56例,左前位脓肿9例,右前位16,病程3-15天。
本组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明确,而又非结核性的脓肿和克隆氏病性脓肿。
1.2治疗方法术前以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选用腰腧麻醉,麻醉成功后,根据脓肿的位置,患者取右侧或左侧卧位。
常规术区消毒,铺无菌洞巾,以碘伏棉球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3遍。
于脓肿波动明显处做与肛门垂直的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以弯钳钝性分开皮下组织至脓腔,见脓液流出。
以球头探针由切口置入脓腔向齿线附近的内口探查并由内口引出探针头部,沿探针剪开脓肿切口与内口之间的组织或以橡皮条将之结扎挂线。
切开内口时适当将切口向齿线上方延长,刮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修剪脓肿切口使之引流通畅。
以艾利斯钳钳夹提起内口切开一侧的直肠粘膜弯钳钳夹并于弯钳下双十号丝线反复扎结该处粘膜,同法结扎切开内口另一侧直肠粘膜。
检查创伤面无出血,将油纱条置入脓腔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术毕。
术后应用抗生素静滴治疗一周左右,术后第二天之前尽量勿排大便,大便后中药(花椒25g芒硝25g苍术20g防风20g苦参15g)坐浴,术后第二天开始切口换药每日1次,手术10天后换药隔日一次,手术20天以后每3日一次至切口完全愈合。
2.治疗结果本组8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14天,切口愈合时间为20-30天,经3-12月随访,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3%,2例复发者皆为术后换药不及时而致切口桥形愈合。
本研究证实采取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显著,术中、术后各指标,术后远期生存质量和疼痛均得以改善,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1]丛锐军,刘俊峰,蒋悦,等.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下肢力线异常的翻修手术效果[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3):189.[2]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髌股关节的应用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2):1265⁃1267.[3]孙立伟,杨建全,弥军民.运动康复疗法对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7):2620⁃2622.[4]刘.全程心理干预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康复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0):861⁃862.[5]胡永军,霍理,岑万春,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00例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2):3052⁃3054.[6]成国华,蔡华安,王星娜,等.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及对滑膜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19⁃22.[7]吕阳,刘军,李满强,等.国内关节镜下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8,24(7):5⁃13.[8]魏玉玺,邹海兵,曹洪,等.两种微创关节镜清理方案辅助治疗Ⅱ⁃Ⅲ级KOA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25⁃1527.(收稿日期:2019⁃03⁃06)近年来婴幼儿肛周脓肿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保守治疗或者单纯切开引流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进而使病情复杂化,而采取一次性根治术,主治医生则需要考虑其他一些问题,诸如术后肛门功能的保护、婴幼儿在手术时及术后换药时配合治疗的程度、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麻醉风险的规避等问题。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根治术治疗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一期手术9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肛瘘形成、并发症及其后遗症出现。
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2002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10~61岁,病程3~12d;肛周皮下脓肿65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3例;肛周脓肿多以急性感染为主,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寒颤、体温增高,白细胞增高。
B超检查:有包膜无回声暗区,其内可见弱回声光点漂浮; 本组90例患者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均诊断为肛周脓肿。
1.2 治疗方法(1)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此手术适应于肛周皮下脓肿,共65例;采用局麻或者骶麻,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侧卧位,指诊配合肛镜、探针初步确定脓肿范围和内口位置。
在脓肿正中央作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敞开脓腔,排尽脓液。
再用圆头探针自切口伸入,右手食指伸入直肠作引导,探查到内口后将探针引出。
沿探针切开内口与脓腔之间组织,清除脓腔坏死腐肉组织,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整切口边缘组织、皮肤,使其引流通畅。
(2)切开挂线引流术此手术适用于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共25例;采用局麻或骶麻,取侧卧位,先在肛缘外侧脓肿顶部与内口对应位置,作放射状切口。
在内口与切口之间沿探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敞开切口和脓腔,显露肛管直肠环; 然后用丝线将橡皮筋固定在探针上,拖出探针,用止血钳将橡皮筋在通过的肌环部勒紧,再用丝线于止血钳下将橡皮筋结扎固定,术毕肛内纳入痔疮栓1粒,创口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加压包扎;肛管脓腔内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 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每日换药坐浴; 1周左右视橡皮筋松紧度,必要时再予收紧。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365例治疗体会作者:任少杰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9期肛门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多于肛管、肛门、直肠周围细菌感染有关,如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病人疼痛难忍,感染扩散,可导致坏死性筋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早期手术多采用一期切开排脓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肛瘘形成率较高,需二次手术。
我单位在2018-2019年度,采用一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365例,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本组男245例,女120例,年龄2个月~75岁,平均年龄48岁。
脓肿感染所在部位皮下脓肿占126例,括约肌间脓肿占145例,直肠粘膜下脓肿占24例,直肠后间隙脓肿占31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占21例,马蹄形脓肿占20例。
病程2-10至数年不等。
(二)肛周脓肿的临床表现多数以急性炎症为主,肛门局部疼痛,肿胀,发热,视诊可见皮肤隆起,指诊触痛明星,。
但脓肿感染的具体位置、深浅、脓腔大小,以及脓腔和肛门周围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也有肛门外观无异常表现,病人以肛门坠胀,便意频繁来诊,这种指诊可在肛内触及肿物,也可诊断,此种病例一般脓肿位置较高,可能为直肠后间隙脓肿或高位肌間脓肿。
此种病例最易误诊,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治疗方法(一)手术方式手术在局麻;骶麻;低位腰麻下进行。
根据每位医生的习惯,取截石位或左侧卧位,肛门周围及直肠内常规碘伏消毒,先行肛周肛内触诊,了解感染部位及大致范围。
肛门镜观察脓肿位置、大小,肛窦是否存在触痛、溢脓、凹陷性硬结等情况,确定内口位置。
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使用放射状切口,一层一层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腔,排出脓液,手指探查脓腔,分离脓腔间隔,以2%双氧水冲洗脓腔。
一定要反复以手指触诊或以探针探查,防止有较小的旁腔遗漏,影响整体手术效果。
单个切口根治术:适用于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括约肌间脓肿,肛管和直肠后间隙脓肿。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80例体会发表时间:2018-02-28T11:19:25.3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作者:李金玲[导读]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痛苦小,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户县医院外二科陕西西安 710300)【摘要】目的: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2016年间,来我科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3例形成肛瘘,需要二次手术治疗,177例无复发或感染、肛门失禁等并发症或后遗症。
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痛苦小,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180-02 肛周脓肿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发病急,痛苦大,治疗不当易行二次手术,增加患者负担。
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或避免二次手术,均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
2014-2016年间,我科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8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70例,年龄15~68岁,病程5~15天,平均9天。
其中肛周皮下脓肿12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6例,蹄铁型脓肿8例,直肠黏膜下脓肿6例,括约肌间脓肿5例。
1.2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骶管麻醉,患者取仰卧截石位,暴露臀部。
根据肛周脓肿不同类型及内口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术式[2]。
(1)一次性切开术:适用于肛周皮下脓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的脓肿。
术中做放射状切口、引流脓液,根据Goodsall定律,用探针探查内口,给予一次性切开,并切开附近感染的肛窦,清除部分病变组织,修剪皮瓣,彻底止血[5]。
(2)一次性切开挂线术:适用于高位肛周脓肿,即脓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者,包块高位肌间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等。
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诊治体会发布时间:2021-09-01T02:28:04.7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张明[导读]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诊治体会张明平川济民医院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 730913【摘要】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诊治体会。
方法:93例来院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6例采取一次性根治切开挂线术,对照组37例采取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组5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总疗效获得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89%(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术后因肛瘘形成二次手术者4例,二次手术率91.89%明显高于治疗组0%(P<0.05)。
结论:对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采取一次根治术能保证治疗疗效、避免二次手术。
【关键词】肛周脓肿;高位;一次根治术高位肛周脓肿由于病灶位置高于肛管直肠环,在临床治疗上除了要实现对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外,还应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因此决定了该病的复杂特点。
肛周脓肿表现为肛管直肠四周软组织和其四周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而致脓肿症状,若不能根治彻底,则会陷入脓肿-肛瘘-脓肿-肛瘘的恶性循环,迁延难愈。
本科采用一次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肛周脓肿,积攒了较多治疗经验,现总结为下文。
1病例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搜集于2018年3月~2021年3月93例来院诊治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X线、超声、实验室检查等明确诊断,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18~55(37.5±4.5)岁,发病时间3~13(8.5±1.5)天;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9~55(36.8±4.2)岁,发病时间3~12(7.7±1.3)天。
两组之间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治疗组:实施一次性根治切开挂线术,基于指针、彩超等检查明确脓肿的范围,取脓肿波动最显著处或彩超定位脓腔中心位置于臀部的垂直投影,视为将形成肛瘘的外口处,基于索罗门定律找到内口:经肛门两侧坐骨结节画一横线,若外口于横线前方、距肛门不超过5cm,则内口于齿线上和外口互为对应,若外口于距肛门超过5cm或于横线后方,则内口大都在肛管后部齿线部位;以上各脓肿完成切开、引流,基于索罗门定律,手术者左手食指进入肛门内部协助,右手执球头探针沿着切口探入,于相应齿线附近对原发感染内口进行探查;食指在肛门内作为引导,另一手执探针经由脓腔明确内口所在,若内口已发生溃破,则探针可顺利引出;若内口找寻困难,则于针指间薄弱处穿出,引入橡皮筋;切开切口和肛门间的皮肤,保持橡皮筋适宜的松紧度、结扎,并对原发内口两侧肛腺组织进行结扎;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予以引流,敷料予以压迫,使用丁字带外固定处理。
320例瘘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体会路 明,黄宏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中图分类号:R65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551(2008)1221762201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进一步形成脓肿,也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窦肛腺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需手术处理的急症。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0~40岁青年发病率高。
2004~2008年我院肛肠科采用一期根治术共治疗320例各类型瘘性肛周脓肿,疗效满意,既达到了急症期切开引流迅速解除患者肿痛之目的,又获得了一次手术治愈,避免二次手术痛苦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0例,男性246例,女性74例,年龄2个月至80岁,年均38.3岁。
发病时间3~12d,平均4d。
其中肛门周围皮下脓肿17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56例,肛门后间隙脓肿34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1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8例,直肠粘膜脓肿13例,本组合并糖尿病者18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排空大便,骶管或局部麻醉,根据脓肿部位取右侧或左侧卧位,常规0.5%碘伏消毒肛周术野。
取脓肿波动感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较小而浅表的脓肿作单切口,而较大或深部脓肿作1~2处附加切口,较深部脓肿先穿刺抽见脓液后再切开。
将脓液充分引流排出,适当分离脓腔内的纤维间隔,然后用深针经脓腔内导入寻找内口,确定内口位置,或者经确定的内口向脓腔内导入。
若为浅表脓肿,内口位置不高,则给予直接切开,如内口位置高,位于直肠环处,则行挂线治疗,一般采用弹性较好的橡皮筋,使之术后边切割边修复,避免肛门移位变形,括约肌失禁。
处理好内口,清洁脓肿,修整切口边缘皮瓣,形成易于引流的梭形切口,填塞紫草油沙条并加压包扎切口,防止出血。
术后给予抗炎换药处理。
如为糖尿病患者,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2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5~48d,平均22d,获一期治疗的患者315例,占98.4%,5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治愈,原因是因换药不当而形成桥形愈合。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字】一期根治术中药坐浴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临床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则是慢性期。
以往,治疗此病通常采用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但术后容易形成瘘管,患者往往需要经过二期手术或更多次手术才能治愈,近年来,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高位肛痈表现为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外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低位肛痈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9.1岁,其中,低位肌间脓肿18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2例,肛门后问隙脓肿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直肠后间隙脓肿4例;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9.8岁,其中,低位肌间脓肿19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3例,肛门后问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
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 现 代 护 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感染化脓性疾病。
本病发病急、痛苦大,部分病人因只切开排脓而后遗肛瘘[1]。
我院多年来年来,一直采取一次性根治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对本病的术后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1术后观察及一般护理病人术毕回病房,详细了解术后情况,如出血量、引流放置、脓肿深浅等。
由于脓肿术后对口引流通畅,脓腔内张力消失,一般患者疼痛较术前减轻。
也有部分患者因组织破坏多、创伤重、填塞纱布刺激、个体差异等,可引起较剧烈疼痛。
此类情况,可给适量镇静剂、止痛剂,亦可于手术当晚睡前给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密切观察病情。
肛周脓肿病人术后渗出液较多,呈淡红色,如果渗出液呈鲜红色或病人出现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应立即通知医生。
有时因卧位、填塞纱布及直肠解剖的特殊关系,血液流入直肠壶腹,术区敷料虽无渗出,也不能忽视。
术后鼓励病人进食,防止因进食不足引起头晕、进食不当引起不规则排便。
指导病人进食鱼、瘦肉、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以利组织修复,促进创面生长,加速愈合;让病人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以软化大便,减轻干硬粪便对创面的刺激,辛辣食物可对创面产生不良影响,应禁止食用。
因肛门神经和阴部神经同属骶神经分支,故骶麻术后病人易产生尿潴留,随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可自行缓解。
也有部分病人因过于紧张、疼痛刺激等加重尿道及膀胱颈括约肌的痉挛而产生排尿困难。
患者有尿意、小腹坠胀,可给病人行下腹部交替冷热敷、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如无效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
2 排便的护理患者术后有坠胀感和便意,这是肛门内填塞纱布的缘故,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因术前已行清洁灌肠,所以正常情况下,术后第2天才会排便,即使提前排便也不必惊慌,可按护士指导的方法处理:如清洗、坐浴等。
大便时,由护理人员陪同,并协助取下填塞的纱布,嘱病人排便时不宜久蹲,养成每日晨起大便的习惯。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例体会摘要】大多数肛周脓肿引流术后形成肛瘘。
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例,结果16例全部一次性治愈,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体会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间,我科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6例,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9~52岁。
病程最长1年,最短3天。
疗程最长1个月,最短15天。
发生部位(以脓肿顶部位置为准),截石位9点2例,7点5例,6点1例,5点1例,3点5例,2点2例。
脓肿顶部距肛缘距离小于或等于2cm 11例,大于2cm小于或等于3cm 5例。
美兰试验7例,阳性4例,阴性3例。
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后,均痊愈。
2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脓肿一旦形成,即需切开排脓,并找到内口,即感染的肛窦,给予切开,同时结扎内口两侧的内痔或粘膜以求彻底处理内口。
切口要确保引流通畅,达到一次性根治的目的,以防肛瘘形成。
寻找内口的方法:(1)在肛门镜下找内口,如肛窦充血水肿,或有脓液溢出,常为内口部位。
(2)美兰试验:在肛内纳入纱布,从外口注入亚甲兰,从纱布染色位置和肛窦有否着色判断内口的部位。
(3)用探针通过切口或脓肿的溃口顺脓腔探入,另一手食指伸入肛内,触扪相应部位肛窦,选择最薄弱肛窦处穿出。
(4)对于较深的高位脓肿,遵循脓肿常因肛腺感染、扩散所致的规律和Goodsall定律判断内口的部位。
用以上方法寻找到内口后,作放射状切口,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钝性分离脓膈。
深部脓肿可置胶片或橡皮管引流,均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3 治疗效果1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半年至2年,全部病例均痊愈。
4 病案举例苏某,男,31岁。
2004年12月29日初诊。
患者自诉于4天前饮用白酒150ml,进食辛辣刺激之品后第2天即出现肛周肿痛,无畏寒发热。
当时未予重视,自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患处,症状无缓解。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47例治疗体会
丁照明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4(031)022
【摘要】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是肛肠外科常见症之一。
笔者认为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避免二次手术,无后遗症,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5)
【作者】丁照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 [J], 傅常辉
2.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72例治疗体会 [J], 周云祥
3.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 [J], 傅常辉
4.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127例临床体会 [J], 刘磊
5.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58例治疗体会 [J], 景永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肛门高位括约肌间脓肿一期根治术23例体会发表时间:2017-09-13T16:38:00.8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周钢袁刚王翠莲[导读] 我们认为高位括约肌间脓肿术前细致的直肠指诊与肛门镜检查正确的诊断该病,与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引流方式为治疗该病的关键。
江苏省灌云县中医院肛肠科江苏灌云 222200摘要:目的总结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的诊疗体会。
方法对23例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病例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合理的手术为治疗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的关键。
关键词:肛门高位括约肌间脓肿;术前诊断;一期根治术1.我科自2012年4月-2015年11月间收治23例肛门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1.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23-55岁,病程2天-10天。
主诉症状均以肛门疼痛坠涨为主,指诊发现齿线部椭圆形或伴球形的包块,。
3例肛门镜见齿线部少量脓液溢出,4例伴有发热恶寒、体检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升等全身症状,本组病例均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非特异性肠炎。
1.2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肛肠手术肠道准备。
本组病例均在局麻及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取折刀位,宽胶布牵开臀部,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指诊及肛门镜检查脓肿的大小范围及简单判定内口位置,取脓肿同位肛缘作放射状切口,分离内外括约肌间沟,经内外括约肌间进入脓腔,探查脓腔范围,引出脓液,探针仔细寻找内口,循探针全程切开脓腔壁至内口,纱布球搔刮脓腔,修剪切口呈梭形,清除坏死组织及上皮化管壁,切除感染的肛窦。
电刀混切模式打开头侧脓腔,边缘以3-0可吸收缝线锁边缝合止血,如果切口旁伴有影响引流的痔组织,则做同时的痔切扎术。
查无活动出血,切口置入凡士林纱条后丁字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3-5天,控制排便24小时,每日便后给予我院肛肠科1号洗剂(方剂略)熏洗,常规换药。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体会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脓肿切开引流术,一期不处理内口,术后大多数患者形成肛瘘,治疗时间长,也给患者带来了二次手术的痛苦[1]。
本文2000年4月~2013年10月对收治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行一期根治术,通过一次手术就解决了患者的痛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肛周脓肿共42例患者,男35例,女7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1. 1岁,病程4~20 d,平均病程5 d,经检查均确诊为肛周脓肿。
其中肛周皮下脓肿27例,坐骨肛管间隙脓肿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例,马蹄型脓肿5例。
1. 2 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以2%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碘伏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扩肛,肛内碘伏消毒,检查肛周脓肿的部位、大小、范围。
低位脓肿的手术方法:用注射器刺入脓腔,注射双氧水,绝大多数于齿状线附近发现有气泡溢出,即为内口。
在肛周脓肿波动最显处做放射状或梭形切口切开脓腔,切口应该足够大,放出脓液,脓腔有间隔的可以用手指或血管钳伸到脓腔内破坏间隔,顿锐性相结合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和甲硝唑反复冲洗脓腔;然后左手的食指深入肛门内引导,右手持探针在齿线附近寻找内口并从内口穿出,依次切开,脓腔内用碘伏纱条填塞引流,纱布加压固定。
高位脓肿的手术方法:在肛周脓肿波动最显处做放射状或梭形切口切开脓腔,切口应该足够大,放出脓液,脓腔有间隔的可以用手指或血管钳伸到脓腔内破坏间隔,顿锐性相结合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和甲硝唑反复冲洗脓腔,左手食指伸入肛内为指引,右手持探针探入脓腔,寻找内口并自内口探出,将橡皮筋缚于探针上,将探针抽出将橡皮筋用7号丝线结扎固定。
若内口不是很明显,可从脓腔最薄弱处探针穿出,同法结扎橡皮筋。
脓肿内尽量清除坏死组织,修剪创口至引流通畅,查无活动性出血,用双氧水、灭滴灵、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放置碘伏纱布条引流,包扎伤口固定。
对于马蹄型脓肿,以后马蹄型脓肿多见,内口多位于6点齿线处,以肛提肌为界分为高位和低位。
低位肛周脓肿者,于截石位3、9点出各做2个切口切开脓腔排脓,作为2个支管,于截石位6点作切口切开脓腔做为主管,探针自主管探入自内口穿出,切开内口,主、支管行对口引流,放置带侧孔的乳胶管,两头引出,用缝线固定,主管切口处京万红沙条引流;高位肛周脓肿,同法处理3、9点支管,6点处切开主管,探针自内口穿出,行挂线治疗,主、支管行对口引流放置带侧孔的乳胶管,两头引出,用缝线固定主管,切口处京万红沙条引流。
2 结果
42例患者有1例形成肛瘘。
术后未发生大便失禁、漏气、漏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0~25 d,平均住院时间13 d。
术后随访3个月~3年,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无复发。
3 讨论
3. 1 肛周脓肿的传统治疗是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方法简单,但是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形成肛瘘,需要行肛瘘手术,两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痛苦,也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部分患者形成肛瘘因为惧怕二次手术,肛周脓肿反复发作,最后形成复杂性肛瘘,给下一步的治疗带来了麻烦,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损伤,且并发症及肛瘘手术复发率明显增高。
现在一期根治术己成为治疗绝大多数的肛周脓肿的首选术式,对于低位的肛周脓肿内口直接切开,高位肛周脓肿内口行挂线术,对于马蹄型肛周脓肿或复杂性肛周脓肿行对口引流术,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一期根治术得到了根治,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2]。
3. 2 手术注意要点:①术中能否正确找到内口及内口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a.用注射器刺入脓腔,注射双氧水,绝大多数于齿状线附近发现有气泡溢出,即为内口。
b.用探针,左手食指伸入肛内为指引,右手持探针探入脓腔,寻找内口并自内口探出,有一部分患者未发现明显的内口,可以自脓肿最薄弱处穿出,此处多为内口。
②术后换药的重要性。
要保证伤口从内向外,从深部向浅部生长,这一点十分重要,要不然外面的伤口很快闭合,而里面又形成内口,最终导致复发,作者的体会是换药引流沙条要放到底,一定要在直视下操作。
1例患者术后未能按医嘱及时到医院复查换药,后来来本院时外部伤口已经愈合,肛瘘已经形成,二期行肛瘘切开术后治愈。
所以一期手术的最重要的是术中要仔细寻找内口,不要用暴力,以免造成假内口而遗漏了真正的内口[3]。
术后换药,特别是手术后1周内的换药更是十分重要,每一次换药都要观察伤口的情况,发现不新鲜的组织或脓液增加要分析原因,及时找出来并及时的加以解决,要把引流条填充到脓腔底部,注意务必引流通畅,发现有假性愈合,应予搔刮开。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成功率。
3. 3 对肛周脓肿患者是否行一期根治术,病例的选择很是关键,认为手术中的探查十分关键,尤其是对于应用双氧水检查看到内口非常明确的患者,可以行一期根治术。
而对于应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找到内口的患者最好不要强行的行一期根治术,可以仅行切开引流术,因为这样做有30%患者可以恢复。
3. 4 关于马蹄型脓肿,以后马蹄型脓肿多见,采取的手术方式不是将脓肿全部切开,而是行内口切开或挂线,对口引流术,其内口多位于截石位6点齿线处,对于低位肛周脓肿内口可以直接切开,对于高位肛周脓肿内口行挂线术,对于其他支脓腔,在其处做切口,在主脓腔与侧方开窗之间用引流管做
对口引流。
对口引流术的优点是因为没有将脓腔全部切开,所以相对损伤较少,术后患者瘢痕较小,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一种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能避免患者二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大多数患者都能接受。
本手术操作也不复杂,实用性比较强,但必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患者,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春雨.实用肛门手术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8.
[2] 王岩,李树杰,王军,等.肛周脓肿一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2009,16(9):755-756.
[3] 王荣华,盖俊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20例临床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