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 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 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同主题不同主体
一、学校
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儿童少年时期是学习语 言的最佳阶段,学校普及普通话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 是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根本途 径。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 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 北京话 2、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 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 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3、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 文言文;“现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 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方言的局限性的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
• 而当方言隔阂得以减轻或者消除后,不同 方言区人民交流的困难自然就减少了,这 就1、有利于社会交往2、有利于科学技术 和管理经验的交流3、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 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4、有利于普及教育 和提高教育质量5、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 民族的团结6、有利于国际交往,7、有利 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些也就是推 广普通话的意义了)
• 小笑话: 1、广西某高校新来一位口音很重的校长。一天,他走进办 公室严肃地对秘书说:“我要杀一个人!”话音刚落, 旁边一宁夏籍的女助手被吓得花容失色。弄了半天,原 来校长“杀”(sha)“查”(cha)不分,其实是想说 “我要查一个人”。 2、在民主路某单位上班的师小姐出差,与一外单位女士同 住宾馆房间。傍晚,该女士笑眯眯地问她:“你死没有? 你不死我先死。”师小姐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后经一番 比划,她才明白是这位女士“方言版”普通话作的怪, 把洗澡的“洗”(xi)读成死亡的“死”(si),她实际 上是想问“你洗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