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下) 第11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 格式:pptx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44
第十一章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曲线
本章教学内容:AD-AS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AD曲线推导、AS曲线推导、AD-AS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AD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AS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本章教学目标:掌握AD曲线的含义及推导、掌握AS曲线含义及推导、理解AD-AS模型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一章第一、二节 AD曲线、AS曲线
一、教学内容:AD曲线、AS曲线
二、教学重点:AD曲线推导、AS曲线推导
三、教学难点:AD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AS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四、教学目标:1.掌握AD曲线的推导
2.掌握AS曲线的推导
3.理解AD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4.理解AS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一章第三、四节 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一、教学内容:AD-AS模型
二、教学重点:AD-AS模型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对总需求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四、教学目标:1.理解AD-AS模型
2.了解对总需求、总供给冲击的反应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西方经济学》下册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投资,即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一般所说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它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算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
3.自发投资指的是利率为零时将会有的投资量,自发投资与利率无关。
自发投资受到货币供给量、市场容量、社会资源状况和产出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引致投资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4. IS曲线(IS Curve)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 = S)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或者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使产品市场均衡。
5.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对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牺牲利息等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需求是指由人们的交易动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投机需求人们为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一般投机需求与利率反相关。
6.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了,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而会将持有的所有证券换成货币,更不会去购买证券。
这种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称“凯恩斯陷阱”。
7.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西方经济学马列工程第十一章西方经济学马列工程第十一章:西方经济学与马列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度剖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理解和把握不同的经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作为两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思想体系,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共同点。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
它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被视为经济运行的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则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并最终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
列宁则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探索。
在价值理论方面,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意味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视角下,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在西方经济学中,价值的决定因素更加多样化。
在分配理论上,西方经济学主张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即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都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
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强调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创新等因素的作用,认为这些因素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则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的真正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r Y Y Y Y O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一、IS 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是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为前提的。
在这里,价格假定不变。
IS 曲线是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IS 曲线画出了产品与服务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注意:IS 曲线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均衡的产品与服务市场,即对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而言,存在使产品市场均衡的收入水平。
利率之所以成为影响产品与服务市场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利率是计划投资融资的借贷成本。
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动将影响计划投资的变动,进而造成总支出的移动,从而改变均衡产出。
二、IS 曲线的推导第一种思路是通过总支出理论中的凯恩斯交叉图开始推导出利率和均衡产出水平间的负相关关系。
凯恩斯交叉图说明了家庭、企业和政府支出计划如何决定国民收入(Y )的。
由于利率是为投资项目融资借贷的成本,所以利率上升将减少计划投资,即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也就是说I(r)是减函数。
推导逻辑:IS 曲线的推导:从产品市场均衡角度在上章关于均衡国民收入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当产品和服务市场达到均衡时,投资与储蓄必然相等。
如果把I=S 看成产品和服务市场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并且只考虑两部门简单经济。
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简单的代数推导出Y 和r 的负相关关系: ()是减函数定义)(均衡条件)沿用线性函数假设:r dr e I Y YY C Y I C Y S S I dre I Y C Y 11(&&⇒--+=-+=⇒--=-=⇒-==-=+=βαβαβαβα三、IS 曲线的斜率及其移动在两部分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可以写成:()()βα--+=1/dr e Y若表达成利率r 的函数,即IS 曲线(纵轴r ;横纵Y ):()()[]Yd de r /1/βα--+= 可见IS 曲线的斜率大小为:()d /1β-其中β表示消费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d 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第11章 IS—LM模型一、名词解释题1.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
2.重置投资: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3.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4.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一般用MEC来表示。
6.投资边际效率:也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6.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 成反方向变化的曲线。
7.货币需求: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8.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9.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 成同方向变化的曲线。
10.IS—LM模型: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反映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A 5.A 6.B 7.C 8.A 9.A 10.B11.C 12.A13.B14.B15.B三、多项选择题1.ACD E 2.ACE3.ABC4.BCD5.ABC6.ABCDE7.ABCDE8.BD9.AC10.AC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五、问答题1.IS的含义是什么?它与资本品市场有何联系?IS的含义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组合。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一、引言西方经济学是世界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对西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为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证方法解析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件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下册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市场经济体系2.1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体系是西方国家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实现资源分配的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2.2 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体系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政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干预市场,以修复市场的失灵,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本课程重点涉及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3.1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它研究个体在决策时,对边际变动的敏感程度。
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等概念在经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3.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基本模型,通过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交互作用,决定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动会引起市场平衡点的改变。
3.3 生产与成本生产与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问题。
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概念的理解对于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4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存在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本课程重点涉及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4.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基本方法。
通过度量经济总产出、总投入和总收入,揭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4.2 经济增长与循环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
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
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
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
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
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
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
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