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第1课时 关爱他人
- 格式:doc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1.什么是关爱?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
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①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怎样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①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②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以外的世界。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对于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准备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关爱他人的场景。
3.准备纸张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关爱他人的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写在纸张上,也可以口头总结。
八年级上册政治关爱他人知识点
关于八年级上册政治课程之关爱他人知识点:
1、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要学会关爱他人,只有当我们真
正关心别人,才能够构成一种相互依赖、合作共存的社会关系;
2、建立通过关爱他人取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性。
必要的友谊、关爱他人和社会贡献,这些不仅能让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能提高自己的信誉度;
3、关爱他人带来的幸福感。
当你关爱他人时,会有一种
满足和幸福感,因为你知道你做了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你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
4、个人行为方面的责任。
关爱他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义务,也是个人行为应有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多虑虑他人的感受,努力去发现他人的困难。
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点,我们不仅能够增强对他人的关爱心,还能够深入理解社会的发展,深入了解社会需要关爱他人这一道理,为社会贡献力量。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说课稿7.1《关爱他人》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关爱他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经过前几课的研究,学生们已经学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课“关爱他人”的研究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框题“服务社会”做铺垫。
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本框题主要涉及的问题为如何关爱他人,具体包括两大问题: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是一种艺术。
通过本课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握策略。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因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将此知识点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如何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当他人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损伤他人的自负心;面对庞大景遇,要擅长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教材很详尽地从方法论上给与学生指导,三个方面可谓面面俱到,让我们知道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因而,我把它作为教学重点。
2、说学情作为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了解,逐渐在形成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第1课时关爱他人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基础过关1.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这表明(D) A.每个人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关爱B.关爱维系的友好关系是阶段性的C.我们需要他人的关爱,不用关爱他人D.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2.对漫画《降落爱心》理解不正确的是(C)A.我们的社会处处有关爱B.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C.这是国家法律的规定D.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B)A.不关爱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关爱B.关爱他人的人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C.要让别人先关爱自己,自己再去关爱别人D.关爱他人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爱4.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这要求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A)①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②要学会尊重他人③面对复杂情形要学会保护自己④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善良,为人处世要心存善意。
为人处世永远心怀善意,会让你很融洽地与人相处,很和谐地与人共事,很顺利地与人合作。
这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B) A.看重回报B.心怀善意C.尽己所能D.讲究策略6.简答题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
因为她说的“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震惊了那些把金钱等同于慈善的人,深刻诠释了慈善。
在慈善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慈善不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愿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在做慈善。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说小女孩露西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框关爱他人【预习速填】1.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关爱,就是。
(2)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关爱他人的意义(1)关爱传递着,给人带来,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
(3)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
3.如何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要。
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2)关爱他人,要。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3)关爱他人,要。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自我检测】1.五岁的强强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田地里干活,突然,天下起雨来。
可是,他们只带了一把雨伞。
于是,爸爸将雨伞让给妈妈,妈妈又将雨伞让给哥哥,哥哥又将雨伞让给了强强。
这个故事体现的道理是( )A.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B.关爱是家庭幸福的润滑剂C.关爱就是精神上的关怀D.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2.在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老师让家境贫寒的孙同学同一时间内三次清理自家的烟囱,付给他三次的清理费用。
老师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B.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C.关爱他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D.关爱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家境贫寒的小芳,从自己的助学金中节省了一部分钱捐给了留守儿童。
对此,小明有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小芳是一个友善的人③小芳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④小芳能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A.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4.关爱是一门艺术。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B.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C.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D.要注意爱心传递的方式答案【预习速填】1.(1)关心爱护 (2)关爱着他人2.(1)美好情感温暖和希望 (2)和谐稳定与人为善文明进步 (3)收获幸福关爱和善待自己3.(1)心怀善意 (2)尽己所能 (3)讲究策略明智的判断自我保护意识【自我检测】1.B2.A3.C解析: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基础过关
1.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这表明(D)
A.每个人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关爱
B.关爱维系的友好关系是阶段性的
C.我们需要他人的关爱,不用关爱他人
D.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对漫画《降落爱心》理解不正确的是(C)
A.我们的社会处处有关爱
B.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C.这是国家法律的规定
D.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B)
A.不关爱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关爱
B.关爱他人的人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C.要让别人先关爱自己,自己再去关爱别人
D.关爱他人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爱
4.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这要求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A)
①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②要学会尊重他人③面对复杂情形要学会保护自己④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善良,为人处世要心存善意。
为人处世永远心怀善意,会让你很融洽地与人相处,很和谐地与人共事,很顺利地与人合作。
这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B) A.看重回报B.心怀善意
C.尽己所能D.讲究策略
6.简答题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
因为她说的“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震惊了那些把金钱等同于慈善的人,深刻诠释了慈善。
在慈善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慈善不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愿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在做慈善。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说小女孩露西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能力提升
7.“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A)
A.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B.关爱别人就牺牲了自己
C.关爱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更多的关爱
D.关爱别人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回报
8.2017年2月27日,在广州荔湾区流花路小学升旗仪式上,举行了“学习雷锋、关爱他人、提升自己”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大队长郭智欣同学向全体同学宣读了“学习雷锋”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学会关爱他人。
该活动(D)
①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在交往中互谅互让、相互尊重
②有利于同学之间与人为善、增进信任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④能杜绝同学之间矛盾的产生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9.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连续报道了多起全国各地向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捐资助学的活动。
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了解到这些贫困学生的情况后,纷纷尽己所能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使许多贫困学生真正圆了大学之梦。
这一活动让我们认识到(C)
①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②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④我们应帮助他人,不能接受他人的帮助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0.当今社会,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衣食无着、无家可归,终日漂泊在外,天桥底下、地下通道、僻静街角……是他们赖以栖身的地方,这些人通常被称为“流浪者”,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关爱流浪者(B)
①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能让流浪者都成为好朋友④伤害了流浪者的自尊心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①④
11.3名中年男子打扮成学生模样,以同学患绝症无钱治疗为由在街头求助。
他们乞讨骗钱一周,后被巡警识破。
对此,民警提醒市民,在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时,一定不能偏听偏信,不要让爱心被骗。
民警的提醒告诉我们(C)
A.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B.关爱他人不必辨别真伪
C.关爱他人,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
D.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关爱他人
12.简答题
两名毫无经验的绑匪绑架了一个6岁的孩子。
在等待赎金的过程中,他们身无分文。
其中一人出去借了20块钱,买回来两盒盒饭,一盒给了那个孩子,另一盒两个绑架者分而食之。
获救后的孩子对警察说:“警察叔叔,放了这两个叔叔吧,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实在太穷了。
”两个“毫无经验”的绑匪,绑架失败,却获得了被绑架者——一个6岁孩子的同情,他甚至替他们向警察求情,这一切只源于他们一个小小的善举。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可在一个6岁孩子的眼里,这种善意留给他的印象比绑架带给他的恐惧感要强烈得多、深刻得多。
材料中的“这种善意”为什么能给这个6岁孩子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答案: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在如此困窘的情况下,两个绑架者能关心他,因而给他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13.材料分析题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关爱具有什么力量?关爱还有什么力量?
答案: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②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关爱他人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