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单2:种植凤仙花,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一、实验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实验组别:三年级下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植物园实验者:张三二、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种子、叶片、花朵等部分,了解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2. 学习植物学的基本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实验器材1. 凤仙花植株2. 放大镜3. 记录本4. 植物图鉴5. 摄影器材(可选)四、实验步骤1. 观察凤仙花的整体形态,记录其生长环境、高度、叶形、叶色等特征。
2. 取下凤仙花的几片叶子,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形状、叶脉、叶缘等特征,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3. 观察凤仙花的花朵,记录其花色、花瓣数量、花蕊数量等特征。
4. 收集凤仙花的种子,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5. 利用植物图鉴对观察到的特征进行核对,加深对凤仙花形态的认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凤仙花整体形态:凤仙花植株呈灌木状,高约1-2米,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
叶片呈椭圆形,叶色翠绿,叶缘光滑。
(2)凤仙花叶片:叶片长约为10-15厘米,宽约为5-7厘米,叶脉明显,呈网状分布。
(3)凤仙花花朵:花朵呈黄色,花瓣5片,花蕊5枚,花瓣边缘有红、紫等颜色相间的条纹。
(4)凤仙花种子:种子呈椭圆形,大小约为5毫米×3毫米,表面光滑,呈深棕色。
2. 分析(1)凤仙花是一种生长在湿润土壤中的植物,其叶片的网状叶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效率。
(2)凤仙花的花朵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作为园林植物进行栽培。
(3)凤仙花的种子可以作为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观察凤仙花的实验,我对凤仙花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叶片和花朵的细节,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同时,我对植物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对环保意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植物世界,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为保护环境、传承植物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凤仙花发芽实验报告(科技活动小组)[日期:2010-05-05]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凤仙花发芽实验报告天桃实验学校三(6)班曾葛文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现在就让我们开始种植凤仙花吧!在种植凤仙花之前,我查阅了有关凤仙花的资料,了解了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了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是: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和几张白色的吸水纸,还有少量的土壤。
工具是:吸管和小铲子。
我挑选了一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凤仙花种子。
我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内壁垫几层吸水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再把一次性杯子的底部钻一个小孔,接着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我注意观察记录了透明杯子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
我想:种子先长什么再长什么呢?不同方向种植的种子生长方向一样吗?我每天都观察凤仙花长出来了没有。
过了一个星期,凤仙花的种子破土而出了!我发现,凤仙花先长根再长芽,而且凤仙花的根是往下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月16日破土而出的凤仙花,它卷在土上。
它的茎的颜色是乳白色的,有一厘米多高,比较软。
过了两天,刚出土的凤仙花的第一对叶子长出来了,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形,是嫩绿色的。
又过了五天,第二对叶子长出来了,它不像第一对叶子是椭圆形的了,而是尖尖的。
凤仙花生长过程中我还发现了有些凤仙花发芽了,有些却没发芽。
在不同方向种的凤仙花种子幼苗都是长得很直的。
凤仙花生长变化记录表凤仙花发芽实验报告天桃实验学校三(6)班张玳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现在就让我们开始种植凤仙花吧!在种植凤仙花之前,我查阅了大量有关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了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材料是:一个透明的一次性杯子、一张白色的餐纸和少量的土壤,工具是一把小铲子。
我挑选了一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凤仙花种子。
我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并记录生长变化,探究凤仙花的生命特征。
实验器材:
凤仙花、土壤、水、花盆、刻度尺、相机。
实验步骤:
1.将土壤放入花盆中,浇上适量的水。
2.将凤仙花栽在花盆中,保证花根和土壤紧密贴合。
3.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观察凤仙花生长情况,并记录照片和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三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状况良好。
在第一周,花茎的高度为3cm,第二周高度为7cm,第三周高度为12cm。
花
茎的直径也随着生长而增长,第一周为0.5cm,第二周为1cm,第三周为1.5cm。
花朵大小也在逐渐增大,第一周花朵直径为2cm,第二周为3cm,第三周为4cm。
花朵颜色从第一周的淡黄色,变
成第二周的浅红色,最后变成第三周的艳红色。
实验结论:
通过对凤仙花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凤仙花
的生长速度很快,每周高度增长率都在三倍以上。
其次,凤仙花
的颜色随着生长逐渐变化,颜色变得更加艳丽。
最后,凤仙花的
生长过程中叶子和茎干变得越来越粗壮,这说明凤仙花的生命力
十分旺盛。
参考文献:
1.《生命科学》杂志,2012年,第5期。
2.《植物生耐寒性研究及其应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8)
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2)
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实验报告
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6)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7)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8)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9)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1)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2)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3)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4)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5)。
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单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单凤仙花,又称为鸡冠花或者凤头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
它的花瓣呈现出鲜艳多彩的颜色,常常被人们用来装饰花坛或者花盆。
然而,除了其美丽的外观之外,凤仙花还有着许多有趣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凤仙花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凤仙花实验观察。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盆凤仙花,分别命名为A、B、C。
每盆花都被放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包括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我们每天都对这三盆花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首先,我们观察到凤仙花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实验开始的第三天,我们看到了A盆的凤仙花种子开始发芽,而B盆和C盆的种子则稍微晚了一些。
这说明凤仙花的发芽速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种子的品质或者环境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凤仙花的茎和叶子开始生长。
在第五天,A盆的凤仙花已经长出了一片嫩绿的叶子,而B盆和C盆的花则稍微滞后一些。
这表明凤仙花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有所差异,例如土壤的养分含量或者水分的供给。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凤仙花的花蕾的形成和开放。
在第十天,A盆的凤仙花的花蕾已经形成,并开始逐渐展开。
而B盆和C盆的花蕾则稍微滞后一些,还没有完全展开。
这说明凤仙花的花蕾形成和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光照的强度或者温度的变化。
除了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外,我们还注意到了其花朵的颜色变化。
在实验的第十五天,A盆的凤仙花的花朵呈现出了鲜艳的红色,而B盆的花朵则是粉红色,C盆的花朵则是橙色。
这表明凤仙花的花朵颜色可能会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这次实验观察,我们对凤仙花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速度、花蕾形成和开放时间以及花朵的颜色都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环境条件、遗传基因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规律,并为其种植和繁殖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总结起来,凤仙花实验观察报告单展示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凤仙花的观察报告----------以根和叶的观察为主钱清镇中心小学三(2)班徐俊熙指导老师:翁世梅3月10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种凤仙花了。
傍晚,我找了一个塑料杯当花盆,到邻居家铲了一些泥土,拿来凤仙花的种子种了下去,又浇了一点水,期待着它发芽。
3月 16日—3月18日凤仙花的种子发芽了,透过塑料杯能看到根很小很白,这些小白点的芽是朝着不同方向的。
第二天我看到小白点变成了很细的小白丝,并且慢慢向四周伸展,我用尺子量了一下根的长度有2毫米。
3月19日凤仙花的根一眼看过去感觉比之前长了很多,我兴冲冲地拿着尺子去量,发现竟然有5毫米多了,还看到不少的根已经向四面八方生长了3月21日凤仙花的根依旧快速地生长着,已经由原来的5毫米左右长到了12毫米了,我还观察到凤仙花的根周围出现密密麻麻的更小的根,并且根都是向下生长的,另外我还看到凤仙花的嫩芽从棕色的种子壳里钻出来了,带点嫩绿色。
3月23日今天我惊奇地发现这些小嫩芽已经完全脱离种子的壳,弯着腰慢慢地向上生长了一些高度,并且他们也像根一样都是各自朝向地生长,这时凤仙花的根也是不甘落后地生长着,我测量了一下根的长度,已经有9毫米了。
3月24日今天我去观察时,发现凤仙花的嫩芽已经破土而出了,小小的两片叶子稍稍伸展,绿绿的,圆圆的,而底下的根却仍然是白色的,不过已经长到了12毫米了。
3月27日几日不见凤仙花,它又发生了不少变化,第一对绿色的叶子已经长开了,就像我的小手摊开一样,看上去是椭圆形的,表面找不到叶脉,很光滑,我还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发现它很光滑。
我还看到这对叶子中间长出来另一对叶芽,然而在泥土里的根依旧向四面八方生长,长度竟然有20毫米了。
4月1日----4月7日这段时间,凤仙花已经长出了3对叶子了,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后面生长出来的叶子跟第一对叶子不一样,他们是细长的椭圆形,边缘有着锯齿形的叶缘,还能在叶子上看到错乱的叶脉,我也去摸了这些叶子,发现没有第一对叶子来得光滑,它们更粗糙一些。
凤仙花生长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凤仙花的生长观察,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同时提高我们对植物的兴趣和认识。
实验器材: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小盆、标签、铅笔。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购健康、质量好的凤仙花种子、土壤和小盆,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一天,在准备好的土壤中撒上适量的盐,然后将土壤培养好,并将种子放入土壤中。
2.浇水:在种子发芽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不能让土壤太湿或过于干燥。
3.观察记录:在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有关状况,包括芽的生长情况、叶子的形态和颜色、花的开放和颜色等。
4.保养管理:根据凤仙花生长情况,及时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修剪枝条等,以保持植物生长的健康状况。
实验结果:在观察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凤仙花最初从种子中生长出来的时候,是一颗很小的脆弱的幼苗。
而在不断浇水和日夜不断地接受阳光照射下,随着生长的过程中,幼苗逐渐成长为绿色的叶子和枝干,周围的土壤也逐渐变得湿润。
在此基础上,花坛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生机勃勃的凤仙花,颜色各异,特别是天空蓝、朱红色和洋红色,色彩鲜艳,非常漂亮。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凤仙花开始形成了丰富的根系,让整个植物非常稳定,茁壮成长。
影响凤仙花生长的因素:1.温度:凤仙花不耐寒,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其生长。
2.光照:凤仙花需要光照,但也不能过度照射,以免叶子装饰过于严重。
3.土质:凤仙花不喜欢酸性土壤,而且需要排好水的土壤。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的生长规律,认识到凤仙花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土质来帮助其生长,同时,我们也成功地观察到了凤仙花从种子到长成一盆美丽的植物的全过程,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命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凤仙花种子生长变化观察记录(样本)日期我做的事观察到现象植株高度叶的形状数量照片4月1日1、去城西花鸟市场购买凤仙花种子、花泥和花盆,挑选饱满的种子种在花盆里。
2、浇透水,将花盆摆放在露台遮雨处。
无无无无观察日记4月1日晴科学课陆老师要求我们在家里种养凤仙花,并观察花的成长过程,完成观察记录。
我在3月底种下了老师发的花种,可以过了一个星期还有见凤仙花发芽。
我就与爸爸一起城西花鸟市场买了种子、花泥、花盆重新栽种。
我盼望新种的种子快快长出来。
4月12日观察种子发芽,长出嫩叶片,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2厘米每株都长出2片圆形叶片,淡绿色、叶子1厘米4月15日浇水、晒太阳、保留2株,其余移出。
植株长高一点,叶子长厚了3厘米2片叶子又圆又嫩1.2厘米4月16日观察、保湿叶子长大些,杆的颜色褐红色3.5厘米2片叶子椭圆形,绿色,1.5厘米无4月17日观察、晒太阳、保湿叶子长大些,杆的颜色褐红色4厘米2片叶子椭圆形,绿色,2厘米无4月18日观察长高长大了些4.5厘米长出2片叶子厚实些,最大的叶子长3厘米4月26日观察、浇水几天过后长高了,叶子变得尖长7厘米长出了6片叶子,长出了小叶尖,深绿色,叶子最长4厘米。
4月29日观察、浇水长得很快,接近根部的茎深红,叶子尖长,也边缘刺状,叶子绿色9厘米7片叶子,深绿色,叶子最长6厘米5月1日观察、晒太阳、保持泥土湿润又长高了,叶子也长了些,叶脉很清楚11厘米9片叶子,绿色,叶子最长8.5厘米5月11日观察、保持泥土水分明显长高,叶子长多,茂盛的样子18厘米18片叶子,绿色,叶子最长10厘米6月2日观察植株长高了一倍,花干也变粗壮了。
开出了6朵粉红的凤仙花,有一朵是紫色的36厘米叶子绿色,错落有致,很有胫骨,叶子最长12厘米观察日记6月2日晴今天,我发现凤仙花已经开花了。
凤仙花长得很高,有36厘米。
茎叶很粗壮,根部的茎红褐色。
凤仙花的叶子叶边有长满了齿轮,长得十分茂盛。
凤仙花有两种颜色,大多是粉红色的,少数是紫色的,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交相辉映,十分动人。
凤仙花生长观察实验报告计划一、引言凤仙花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观赏花卉,具有艳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子形态,广泛栽培于花坛和盆栽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了解其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探究凤仙花的生长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凤仙花种子-肥料-泥土-盆栽或花坛-水壶或喷壶-记录表格-放大镜2.实验步骤:(1)播种准备:将凤仙花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促进其发芽。
(2)播种与生长:将预先准备好的盆栽或花坛装满泥土,将浸泡过的凤仙花种子均匀撒在泥土上,并轻轻压实。
(3)浇水与施肥:每天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干燥可以用水壶或喷壶进行浇水。
在花苗长大后,适当施肥以促进其生长。
(4)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凤仙花的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注意观察凤仙花的叶子形态、花蕾变化以及根部的生长情况。
(5)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凤仙花的生长规律并撰写实验报告。
三、预期结果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发芽:经过浸泡后,凤仙花种子将逐渐膨胀并发芽,从土壤中冒出幼嫩的小苗。
2.生长:随着日照和水分的供应,凤仙花的茎干和叶子将逐渐生长,形成茂密的叶冠。
3.开花: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凤仙花将会开出艳丽的花朵,花朵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4.结果:经过花朵授粉后,凤仙花将形成果实,果实内部有黑色种子。
四、实验注意事项1.播种前需要将凤仙花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以促进发芽。
2.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3.注意防止花苗遭受昆虫和疾病的侵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每天按时记录观察结果,并及时清理花坛或盆栽周围的杂草和干枯的花朵。
5.实验结束后,彻底清理实验用的器材和实验区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五、实验活动安排本次实验预计为期一个月,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准备实验所需材料,撒播凤仙花种子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凤仙花生长观察实验报告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我为了观察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还请妈妈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凤仙花的资料,以便我更好地进行凤仙花萌芽生长试验。
凤仙花原产于我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品种很多,世界上有500多种,适宜盆栽和庭院栽培。
栽培时土质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一、实验目的为了了解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我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认真观察。
二、实验方法及措施首先,挑选几粒长得比较饱满的种子,把种子种在一只花盆里,然后浇少量的水,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
我每天给它早晨晒晒太阳,晚上给它浇些水,遇到下雨,就让它多喝点雨水。
每天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实验天数为21天。
三、实验时间2004年4月1日——2004年4月21日四、实验(观察)过程与结果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
经过10天的观察后, 4月11日这一天,令我兴奋无比,其中的两颗凤仙花长出了嫩绿的芽。
嫩绿嫩绿的,尖尖的。
还有3粒种子好像还没有动静,过了5天,我又发现没有长出的3粒种子,其中2粒也相继发芽了,但是有一颗还是没有发芽,我把它挖出来一看,种子已经烂了,大概是由于种子本身有问题吧。
凤仙花冒出的小苗,又长高了不少,我高兴极了,我种的凤仙花成功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4月18日以后,由于气温回升,中午太阳照射的太厉害,凤仙花的生长受到阻碍,没有看见它继续长高,也不长大,长出的绿苗也有点发黄,我将继续观察。
五、收获与体会经过20天的观察实验,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1、自己独立做实验,进行观察,培养了我的责任心。
2、学到了书本上、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
3、更加热爱大自然,了解了一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的品质。
附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日期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记录凤仙花生长情况观察记录(图文).凤仙花生长情况观察记录崇福镇小305班付卓敏3月23日星期四阴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的种子和芽。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实验报告实验一: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观察准备: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观察方法:(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二: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观察目的:观察蚕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准备:蚕豆、水、镊子、放大镜、记录本观察方法:(1)将几粒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2)取一粒干的蚕豆和一粒浸泡一天的蚕豆。
(3)从整体观察浸泡一天的蚕豆,并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4)用镊子轻轻剥掉浸泡过的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的种皮,从有缝隙的一侧分别将”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相连的部分有怎样的结构,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种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观察结论:(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
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实验三: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凤仙花的一生实验报告单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我为了观察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还请妈妈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凤仙花的资料,以便我更好地进行凤仙花萌芽生长试验。
凤仙花原产于我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品种很多,世界上有500多种,适宜盆栽和庭院栽培。
栽培时土质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一、实验目的为了了解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我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认真观察。
二、实验方法及措施首先,挑选几粒长得比较饱满的种子,把种子种在一只花盆里,然后浇少量的水,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
我每天给它早晨晒晒太阳,晚上给它浇些水,遇到下雨,就让它多喝点雨水0每天.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实验天数为21天。
三、实验时间2004年4月1日一-2004年4月21日四、实验(观察)过程与结果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
经过10天的观察后,4月11日这一天,令我兴奋无比,其中的两颗凤仙花长出了嫩绿的芽。
嫩绿嫩绿的,尖尖的。
还有3粒种子好像还没有动静,过了5天,我又发现没有长出的3粒种子,其中2粒也相继发芽了,但是有一颗还是没有发芽,我把它挖出来一看,种子已经烂了,大概是由于种子本身有问题吧。
凤仙花冒出的小苗,又长高了不少,我高兴极了,我种的凤仙花成功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4月18日以后,由于气温回升,中午太阳照射的太厉害,凤仙花的生长受到阻碍,没有看见它继续长高,也不长大,长出的绿苗也有点发黄,我将继续观察。
五、收获与体会经过20天的观察实验,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1、自己独立做实验,进行观察,培养了我的责任心。
2、学到了书本上、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
3、更加热爱大自然,了解了一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的品质。
一、实验背景凤仙花,又名指甲花、鸡冠花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凤仙花因其色彩鲜艳、花期长、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园林绿化的常用植物之一。
为了探讨园林播种凤仙的最佳时间、播种方法及后期养护措施,本实验于2023年在某园林基地进行。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凤仙花种子:选取健康、饱满的凤仙花种子。
(2)土壤:采用园土、腐叶土和沙子按2:2:1的比例混合。
(3)播种容器:选用透气性好的塑料盆。
2. 实验方法(1)播种时间:分别于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进行播种。
(2)播种方法:将土壤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盆中,浇透水。
待土壤稍干后,将凤仙花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覆土1厘米左右,再浇透水。
(3)后期养护:①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2次,冬季适当减少浇水。
②施肥:播种后15天开始施肥,每隔15天施一次腐熟稀薄的人粪尿,孕蕾前后施一次磷肥。
③除草:播种后15天开始除草,每隔20天进行一次。
④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凤仙花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播种时间对凤仙花生长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4月份播种的凤仙花发芽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开花时间最早。
3月份播种的凤仙花发芽率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开花时间较晚。
5月份以后播种的凤仙花发芽率逐渐降低,生长速度变慢,开花时间推迟。
2. 播种方法对凤仙花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撒播和点播两种播种方法对凤仙花生长的影响不大,均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3. 后期养护对凤仙花生长的影响后期养护措施对凤仙花生长有显著影响。
保持土壤湿润、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均能促进凤仙花生长,提高观赏价值。
四、结论1. 园林播种凤仙的最佳时间为4月份。
2. 凤仙花可采用撒播或点播方法进行播种。
3. 后期养护措施对凤仙花生长至关重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