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 格式:pptx
- 大小:169.76 KB
- 文档页数:52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高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文考试和日常交流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以及相应的解释和拓展:
1. 乘风破浪:比喻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易错易混:浪遏飞舟。
遏,阻止;飞舟,比喻勇往直前的船只。
这句话比喻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不能错用为阻止困难。
2. 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易错易混:
空巷,指空荡荡的街巷。
这句话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不能错用为街巷空荡荡的。
3.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
易错易混: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指写作时灵感突然出现的写作绝技。
这句话形容技艺非常精细巧妙,不能错用为写作时出现的灵感。
4.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易错易混:
设身处地地。
地,处所;设,设想。
这句话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环境中,不能错用为把处所设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
5. 水落石出:水退了,石头就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
显露出来。
易错易混:石出。
石出,指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这句话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不能错用为山洞里的石头露了出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常有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 素:平常,平时)3、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 部、班:门类,序次;就:依照.)4、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
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6、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走繁忙;后者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
7、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8、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9、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半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10、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取;“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11、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13、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成语辨析: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导语】使⽤成语经常会错⽤同⾳字或近义词。
还有就是容易望⽂⽣义,看着相似,其实意思完全不同,这类错误出现频率⾮常⾼,下⾯⽆忧考为⼤家列举⼀些。
希望对⼤家有帮助。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定的条理,遵循⼀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作等按照⼀定的步骤逐渐地深⼈或提⾼,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彩。
【误⽤】学习并不是⼀个⼀蹴⽽就的过程,⽽是⼀个按部就班,逐渐提⾼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定的步骤,⽽是逐渐深⼊提⾼,因此⽤“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玲珑vs⾯⾯俱到 【释义】⼋⾯玲珑:侧重指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俱到:侧重指每个⽅⾯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彩。
【误⽤】他做起事情来⼋⾯玲珑,你就放⼼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玲珑”的感情⾊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俱到”⼀词。
3.⽩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驹过隙:⽐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样短的距离⼀样,提醒⼈们要珍惜每⼀⼨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数学考试的考场上⼀道题⽬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分钟后这道题⽬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
【纠错】句中提到⼏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百依百顺:别⼈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误⽤】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的⼈。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的意思,所以选⽤“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彩。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引言概述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语文科目来说,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然而,由于成语之间存在一些相似或易混淆的表达,考生在辨析时可能会犯错。
本文将针对高考中易错的成语进行辨析,并详细说明它们的用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一、易混淆的成语辨析1.1 亡羊补牢vs.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亡羊补牢:意为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进一步损失。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强调在事情发生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仍然有补救的可能。
1.2 一丝不苟vs. 丝毫不苟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仔细,不容许有任何疏忽。
丝毫不苟:同样表示做事非常仔细,丝毫不肯马虎。
1.3 惊弓之鸟vs. 弓弩之鸟惊弓之鸟:形容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到害怕的人。
弓弩之鸟:描述被弓弩射中的鸟,形容极为危险或受到致命打击的状态。
二、易错成语的正确用法2.1 揠苗助长错误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正确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2.2 掩耳盗铃错误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正确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ɡ)。
2.3 画蛇添足错误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正确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三、成语的应用技巧3.1 背景理解在应用成语时,要充分了解句子的语境和背景,确保成语的使用符合语境逻辑。
3.2 类比比较可以通过类比比较,将成语与常见的场景或经验相联系,有助于记忆和正确运用。
3.3 刻意训练通过大量的刻意训练,例如语境填空、成语搭配练习,提高对成语的敏感度和正确使用能力。
四、总结高考易错成语的辨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高中成语易错易混淆及解释
1. 海阔天空 vs 天高海阔
- 海阔天空:形容心胸开阔,志向远大。
- 天高海阔:形容天空和海洋的广阔无垠。
2. 愁眉苦脸 vs 苦笑着说
- 愁眉苦脸:形容因忧愁、痛苦等而皱起眉头,显得苦恼的表情。
- 苦笑着说:形容面对不幸或困境时只有微笑,并且还要说话。
3. 草木皆兵 vs 杯弓蛇影
- 草木皆兵:形容太紧张,过分警惕,把一些并不存在的事物当成敌人来对待。
- 杯弓蛇影:比喻因多虑而产生的错觉,也可以指一些小事情被夸大成了大问题。
4. 手舞足蹈 vs 神色自若
- 手舞足蹈:形容非常高兴或兴奋。
- 神色自若:形容镇定自若,不露出任何情绪或紧张感。
5. 狐假虎威 vs 画蛇添足
- 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
-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6. 班门弄斧 vs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爱好,不能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7. 指鹿为马 vs 马马虎虎
- 指鹿为马:比喻借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
8.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vs 锦上添花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外表华丽但内里质量差。
- 锦上添花:比喻在美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更好的东西。
众口铄金:喻,铄:熔化,原来比喻舆论。
的力量大,后来形容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
时乖命蹇(jian 3):指时运不好牝鸡司晨:无。
牝:雌性的(指鸟兽,跟“牡”相对)母鸡报晓。
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膏:灯油。
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茕茕孑立:无。
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孤身一人。
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暴戾恣睢:形容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心怀叵测;怀着难以揣测的恶意。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
麻痹大意:失去警惕性;疏忽。
大笔如椽:无。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象椽子那样大的笔。
形容著名的文章。
也指有名的作家。
赧颜苟活:因害羞而脸红。
亲密无间:无。
间:缝隙。
关系亲密,没有隔阂。
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推本溯源:追究根源;找原因。
文以载道:无。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
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鬼鬼祟祟:无。
鬼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
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泛指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
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卑鄙龌龊:形容品质,行为恶劣。
参差不齐:无。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飞扬跋扈:骄横放肆。
蹉跎岁月:无。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
指虚度光阴。
身陷囹圄:无。
囹圄:监狱。
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海市蜃楼:1)蜃景的通称。
2)比喻虚幻的事物。
成语辨析1.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含褒义。
[费尽心机]用尽了心思。
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侧重在想尽办法,中性词。
[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存心很久。
也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侧重在长期谋算,多含贬义。
2.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开诚相见[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能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重在表白自己的真诚无私。
含褒义。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含褒义。
[开诚相见]跟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重在以真诚的心待人。
含褒义。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死灰复燃[重整旗鼓]指失败或受挫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也说重振旗鼓。
重在重新积聚力量。
含褒义。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可喻指重新回到失败时退出的地方,多含贬义。
[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重在重新兴起。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多指坏事。
可喻指思想等抽象事物。
4.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偏重于讲述故事或描写场面。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形容非常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侧重于指艺术形象像活的一样。
含褒义。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侧重于精妙肖似。
偏重于模仿、模拟。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常与“栩栩如生"连用。
5.当仁不让/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偏重从情理上着眼,含褒义。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指理应接受。
偏重从道义上着眼,但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责任。
含褒义。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5虚与委蛇:虚,假意。
与,跟。
委蛇,敷衍。
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8.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象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1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1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贬义)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3.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
14.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15.休戚相关:休,喜悦。
戚,忧愁。
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8.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儆,警戒,告诫。
尤,过错。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词语辨析】语文常考易混淆的成语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喜欢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后者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2.【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
前者形容人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后者指各方面都有考虑、安排得很周到,没有遗漏。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之意。
前者侧重于安于本分,规矩老实;后者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前者指办事大包大揽,不让与事件相关的人参与其事;后者指超过权限办事。
6.【抱残守缺·敝帚自珍】都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
前者贬义,形容固执保守、不知改进。
后者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7.【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重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作为根据;后者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指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后者除了比喻东西忽然不见了,还可比喻传播迅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指不可发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后者重在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0.【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前者指事情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后者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
11.【步履维艰·寸步难行】都可指行走困难。
前者指行走十分困难;后者还可比喻陷入困难境地,无法进行活动。
12.【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13.【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前者形容悲惨到了极点;后者形容极端凶狠残酷。
14.【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惯听厌的话。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7.【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1.【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2.【不识好歹不识抬举】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00组常见易混淆成语辨析1、南辕北辙VS缘木求鱼释义:南辕北辙原意指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缘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区别:南辕北辙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缘木求鱼侧重指方向或方法错误,体现不出“相反”的意思。
2、独树一帜VS别具一格释义:独树一帜指单独竖起一面旗帜,形容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的样子。
区别:独树一帜侧重强调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派别,与其他不同。
别具一格仅指风格特别,体现不出“自成一家”的含义。
3、五花八门VS林林总总释义: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两种明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后来形容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林林总总形容纷繁众多。
区别:五花八门除了有“多”的意思,还有“变化”的意思;林林总总仅指“多”,没有“变化”的意思。
4、一蹴而就VS轻而易举释义:一蹴而就指的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容易,一下子就能成功;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区别:一蹴而就侧重强调时间短,多与否定词连用,如“不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侧重指做事轻松、容易,与时间无关。
5、针锋相对VS格格不入释义:针锋相对原意指针尖对针尖、锋芒对锋芒,比喻双方在策略、观点以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区别:针锋相对侧重强调彼此对立,双方为对立面;格格不入仅指不协调、不一致,体现不“对立”的含义。
6、顾此失彼VS捉襟见肘释义: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捉襟见肘指拉一拉衣襟,就露出手肘,比喻资金、物质或者能力上的匮乏与欠缺。
区别:顾此失彼强调多个方面无法全部顾及,捉襟见肘侧重指资金、物质条件、能力等不够。
7、嗤之以鼻VS不屑一顾释义:嗤之以鼻原意是用鼻子吭声冷笑,形容对某物或某种现象的轻蔑;不屑一顾指的是认为不值得一看,表示极端轻视、不重视。
区别:嗤之以鼻侧重强调看不上、瞧不起,多形容对事物的鄙视;不屑一顾侧重指不看重、不重视,没有“鄙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