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存货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C5、B6、A7、B8、C二、多项选择题1、BE2、BCD3、ABCD4、ABCE5、ABE6、ABD7、A C三、判断题1、×2、√3、×4、×5、×6、×7、√8、×四、账务处理题1、(1)借;材料采购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贷;应付账款 23 400 (2)借:原材料 22 000 贷:材料采购 2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 000 (3)借:生产成本 25 300 贷:原材料 25 300 (4)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5)月末B材料暂估:借:原材料—暂估材料 12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 12 000(6)借:原材料 44 000 材料成本差异 6 000贷:预付账款 50 000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7)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 759 贷:材料成本差异 759 2、(1)2007年12月31日,计提A材料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10 000 2008年12月31日,冲回A材料的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2008年12月31日,计提B材料的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B材料 50 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 50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 1 500 借:库存商品—乙商品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经批准处理:借:营业外支出 1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 5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贷:管理费用 100(3)借:委托加工物资 7 000 贷:原材料 7 000(4)消费税计税价格=(7 000+1 100)/(1-10%)=9 000(元)代扣代缴消费税=9 000×10%=900(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 100×17%=187(元)借:委托加工物资 1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7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00贷:应付账款 2 187 借:原材料 8 1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8 1003、(1)A公司的会计处理:A公司收到的补价3 000元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0 000元的比例为10%,该比例低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核算。
第三章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存货实质性程序的是( )。
A.成本会计控制测试 B.存货计价测试C.存货分析性测试 D.购货业务年底截止测试2.下列程序中,( )是存货审计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程序。
A.观察 B.函证 C.监盘 D.直接盘点3.注册会计师对( )的核实,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关于存货“权利和义务”认定的关系最为密切。
A.已售的存货 B.毁损的存货C.盘盈的存货 D.抵押的存货4.一般来说,( )与生产循环有关,而与其他任何循环无关。
A.采购材料和储存材料 B.购置设备和维护设备C.购买债券 D.生产产品和储存完工产品5.在工薪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中,可以用询问法和观察法来证实( )。
A.工资发放经正确的批准 B.人事、考勤、工薪发放及记录之间相互分离C.所有已发生的支出均已作了适当记录 D.记录的工薪为实际发生而非虚6.在生产循环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常通过前后各期、本年各月的存货余额及其构成的简单比较来确定期末存货余额及其构成的( )。
A.总体合理性 B.真实性 C.完整性 D.估价的合理性7.存货监盘计划由( )制定。
A.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共同 B.参与此项工作的注册会计师C.被审计单位 D 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8.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最主要目的是( )。
A.审查存货质量 B.确定存货的所有权 C.存货保管情况 D.确定存货是否实际存在9.有关存货审计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存货进行监盘是证实存货“完整性”和“权利和权利”认定的重要程序B.对难以盘点的存货,应根据企业存货收发制度确认存货数量C.存货计价审计的样本应着重选择余额较小且价格变动不大的存货项目D.存货截止测试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货盘点日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确定每张发票均附有验收报告(或入库单)1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审计实质性程序的是()。
A.对成本实施分析程序B.审查有关凭证是否进行适当审批C.审查有关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的顺序编号是否完整D.询问和观察存货的盘点及接触、审批程序11.毛利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的变动。
本章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丙材料的入账价值=500+4+1+8=513(万元),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可以计入存货成本。
2.C【解析】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00+17+3=12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不得抵扣,应包括在存货成本中;挑选整理费用也是存货实际成本的组成内容。
3.B【解析】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实际成本-计划成本=(30000+5100+500+800)-100×290=36400-29000=7400(元)(超支)。
4.A【解析】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
5.D【解析】可变现净值=2.1×100-132-0.3×100=48(万元)。
6.B【解析】2007年年末甲产品成本=360-400×(360÷1200)=240(万元),2007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30-400×(30÷1200)=20(万元)2007年年末甲产品可变现净值=800×0.26-800×0.005=208-4=204(万元)2007年年末应保留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240-204=36(万元)2007年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6-20=16(万元)。
7.B【解析】该超市2007年年末库存商品的成本=28+20-(28+20)/(35+25)×42=14.4(万元)。
8.B【解析】月末库存成本=(20+60)-(92-2)×(1-30%)=80-63=17(万元)。
9.D【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2+(-10)]/(300+700)=-0.8%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00+700-800)×(1-0.8%)=198.4(万元)。
10.B【解析】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甲[(10-8)-1]+乙(0-2)+丙[(18-15)-1.5]=0.5(万元)。
第三章-存货-习题(答案)第三章存货习题答案⼀.单选题1.企业下列科⽬的期末余额不应列⽰于资产负债表“存货”项⽬下的是(D)A.在途物资B.⼯程物资C.委托加⼯物资 D.⽣产成本2.企业外购存货发⽣的下列⽀出,通常不应计⼊采购成本的是(D)A.运途中的保险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C.⼊库前的挑选整理费⽤D.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3.企业购进存货⽀付的运杂费,应当计⼊(D)A.销售费⽤B.管理费⽤C.其他业务成本 D.存货成本4.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的存货短缺,应计⼊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A )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B.供货单位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C.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D.意外事故等⾮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5.企业购进存货发⽣短缺,经查属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扣除保险公司及相关责任⼈赔款后的净损失应计⼊(C)A.制造费⽤ B.管理费⽤ C.营业外⽀出 D.存货成本6.存货计价采⽤先进先出法,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 B)A.期末存货升⾼、当期利润减少B.期末存货升⾼,当期利润增加C.期末存货减少,当期利润减少D.期末存货减少,当期利润增加7.企业为⾃制固定资产⽽领⽤了本企业的产成品。
该产成品⽣产成本为2 000元,正常售价为2 5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企业领⽤该产成品应计⼊在建⼯程成本的⾦额为(B)元。
A.2 000B. 2425C.2 500D.2 9258.企业为⾃制⼀台专⽤⽣产设备⽽领⽤了本企业的原材料。
该原材料账⾯成本为3000元,公允价值3 500元,增值税税率17%。
企业领⽤该原材料应计⼊在建⼯程成本的⾦额为( A )元。
A.3 000 B.3 595 C.3 500 D.40959.企业⽣产车间领⽤的管理⽤低值易耗品,其成本应计⼊(C)A.制造费⽤ B.销售费⽤ C.管理费⽤D.其他业务成本10.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 D)A.⽣产成本B.制造费⽤ C.销售费⽤D.其他业务成本11.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B)A.制造费⽤B.销售费⽤ C.其他业务成本D.营业外⽀出12.企业摊销的出租周转材料成本,应计⼊(C)A.销售费⽤B.管理费⽤C.其他业务成本D.营业外⽀出13.甲公司的存货采⽤计划成本核算。
会计考试(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存货》题库试卷带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乙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本月乙公司从甲公司处购得A材料1 080公斤,单价为每公斤40元(含增值税),同时支付运杂费4 00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750元,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了80公斤。
A材料入库时的实际单位成本是()。
A40.0B43.2C47.95D44.4答案解析:企业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本题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不能抵扣计入材料成本。
A材料入库时的实际单位成本=(1 080×40+4 000+750)/(1 080-80)=47.95(元/公斤)。
综上,本题应选C。
2、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会发生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B如果先进行归集,期末分摊时,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C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D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大的,可以直接在销售费用中反映答案解析: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入库前的整理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计入采购商品成本。
选项A正确,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先进行归集,期末,按照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分别计入相应成本中;选项B错误,对于已销售商品的进货费用,需从相应存货成本中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仍作为企业的存货,计入期末的存货成本;选项C、D错误,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销售费用而非主营业务成本,对于进货费用金额较大的,先进行归集后计入相应成本中。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存货练习(答案)第三章存货单项题1.企业的下列材料物资中,不属于存货的是( )。
A .在途物资B .委托加工物资C .工程物资D .周转材料2. 企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通常不包括( )。
A ?途中保险费B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C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D .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3.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购货时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当( )。
A ?冲减购货成本B ?冲减管理费用C. 冲减财务费用 D ?冲减资产减值损失4. 如果购A 的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企业所购存货的入账价值应当是( )。
A ?合同约定的购买价款B ?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C. 相同存货的市场价格 D ?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5. 企业因购入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而登记入账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分期摊销时,应当计入( )。
A ?原材料成本B ?管理费用C. 财务费用D ?营业外支出6. 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存货短缺,应计入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
A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B .供货单位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C. 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D ?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7. 企业委托加工存货所支付的下列款项中,不能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的是( )。
A .支付的加工费B .支付的往返运杂费C .支付的增值税D .支付的消费税8. 企业以一台设备换入一批原材料,并支付部分补价,该补价应计入( )。
A .原材料成本B .管理费用C. 财务费用 D .营业外支出9. 企业以固定资产换入一批原材料,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 )。
A .营业外收入B .其他业务收入C. 资本公积D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一批原材料,换出的库存商品应按其公允价值确认( )。
A .主营业务收B .营业外收入C .资本公积D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 某企业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一批商品,支付相关税费1 500 元,换出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0 000 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 000 元,公允价值为 62 000元;换入商品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为 9 000 元。
存货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可抵扣7%),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2.7万元。
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
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B )万元。
A.911.70B.914.07C.913.35D.914.702.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 )。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以(B)为入账价值。
A.现行市价B.取得时的实际成本C.换入时的公允价值D.包括制造费用在内的全部成本4.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
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缺损尚待查明原因。
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D)万元。
A.70.20B.56C.80D.605.按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按(D)确定。
A.实际成本B.可变净现值C.公允价值D.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6.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存货以(A)作为实际采购成本。
A.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采购费用B.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C.买价D.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采购费用7.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中,期末存货价值最接近期末进货成本的是(A)。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计划成本法8.在物价持续下降前提下,使当期利润最低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是(A)。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计划成本法9.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有(C)。
A.委托加工材料B.在产品C.顾客交款并已开出提货单,而尚未提走的货物D.货款已付正在运输途中的外购材料10.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会计实务题(一)[资料]:顺达公司2011年5月初存货10 000件,单价4元/件,成本为40 000元,5月10日和25日分别销货20 000件、40 000件。
本期进货情况如下:[要求]分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分别计算2011年5月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 000+4.10×20 000+4.15×30 000+4.20×20 000+4.25×8 000)/(10 000+20 000+30 000+20 000+8 000)=4.14(元)月末存货成本=4.14×28 000=115 920(元)本月销货成本=(40 000+4.10×20 000+4.15×30 000+4.20×20 000+4.25×8000)-115 920=248 580(元)(2)先进先出法:本月销货成本=(4×10 000+4.1×1000O)+(4.1×10 000+4.15×30000)=246 500(元)月末存货成本=(40 000+4.10×20000+4.15×30 000+4.20×20 000+4.25×8 000)-246 500=118 0OO(元)(二)[资料]:顺达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该企业2011年发生经济业务如下,根据经济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1)2011年7月15日,购入一批原材料,材料运抵公司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7月31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8 000元入账;8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3 400元,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
①7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第三章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制造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费用或损失,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采购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B.季节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未使用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D.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C、D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必要费用,应当计入存货成本。
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税额153万元;另发生运杂费9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2.7万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9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公斤。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批原材料入账价值为()万元。
A.914.70B.913.35C.914.07D.911.7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原材料入账价值=900+9+3+2.7=914.70(万元)。
3.某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月初材料的结存数量为500吨,单价为240.4元/吨;8日出售材料50吨;10日生产领用材料400吨;12日购进材料700吨,单价为250元/吨(不含增值税);25日生产领用400吨。
则月末库存材料的账面实际成本为()元。
A.86 100B.87 020C.87 500D.84 14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00×240.4+700×250)/(500+700)=246(元),月末库存材料的账面实际成本=(500+700)-(50+400+400)×246=86 100(元)。
4.下列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能使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与市价的相关性最大的是()。
A.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先进先出法D.个别计价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采用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那么期末存货反映的就是后购入的存货市价,所以同市价最相关,因此C正确。
第3章存货答案第三章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A企业月初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500元,本月购进甲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为16180元,计划成本为19000元。
本月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元,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元。
该企业期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是(B)元。
A.14680B.15640C.15680D.16640期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19000-8000-4000)+(+500+16180-19000)÷(10000+19000)×(10000+19000-8000-4000)=15640元2.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结算凭证未到,可按材料合同价格估价入账,其会计分录为(B)。
A.借:物资采购贷:应付账款B.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C.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D.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原材料估价入账的分录是,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不能暂估。
3.在物价下降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在产品数额产生的影响是(D)。
A.增加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B.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C.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D.减少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在物价下降期间,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低,因此,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会减少企业毛利,同时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4.某企业采购A材料1000公斤,买价10000元,增值税1700元,途中合理损耗10公斤,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每公斤11元,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则此次采购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为(D)。
A.借差1000元B.贷差1000元C.借差890元D.贷差890元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0-(1000-10)×11=-890元(贷差890元)5.某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200000元,另发生装卸费8000元,挑选整理费9000元。
第三章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A企业月初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500元,本月购进甲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为16180元,计划成本为19000元。
本月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元,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元。
该企业期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是(B)元。
A.14680B.15640C.15680D.16640期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19000-8000-4000)+(+500+16180-19000)÷(10000+19000)×(10000+19000-8000-4000)=15640元2.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结算凭证未到,可按材料合同价格估价入账,其会计分录为(B)。
A.借:物资采购贷:应付账款B.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C.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D.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原材料估价入账的分录是,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不能暂估。
3.在物价下降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在产品数额产生的影响是(D)。
A.增加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B.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C.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D.减少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在物价下降期间,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低,因此,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会减少企业毛利,同时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4.某企业采购A材料1000公斤,买价10000元,增值税1700元,途中合理损耗10公斤,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每公斤11元,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则此次采购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为(D)。
A.借差1000元B.贷差1000元C.借差890元D.贷差890元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0-(1000-10)×11=-890元(贷差890元)5.某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200000元,另发生装卸费8000元,挑选整理费9000元。
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C)元。
A.207000B.198000C.197000D.199000农产品的采购成本=200000×(1-10%)+8000+9000=197000元6.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A)。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
7.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一个公司可以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中,若要使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最高,可以采用(B)的计价方法。
A.加权平均法B.先进先出法C.后进先出法D.可能是C或B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会使当期销售成本减少,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升高8.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其可变现净值的含义(B)。
A.预计售价B.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
C.现时重置成本D.现时重置成本加正常利润可变现净值是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
9.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存货的附带成本一般应计入(B)A.存货成本B.期间费用C.销售成本D.营业外支出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存货的附带成本一般应计入期间费用。
10.对一般纳税企业的工业制造企业来说,下列可以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有(D)。
A.增值税进项税额B.商业折扣C.现金折扣D.生产产品的间接费用对一般纳税企业来说,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增值税的抵扣项目;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不影响存货的成本;但生产产品的间接费用期末分配应计入生产成本,属于存货的内容。
11.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列为(C)。
A.存货的抵减项目并单独列示B.在流动负债类下设项目反映C.存货D.计入"预提费用"项目"存货跌价准备"的性质是存货的备抵账户,从账户设置的性质上,它应列为存货的抵减项目。
但现行制度将其在"存货"项目中反映。
12.在有购货折扣的情况下,计入存货历史成本的购货价格是指(B)。
A.供货单位的报价加上现金折扣B.供货单位的报价减去商业折扣C.供货单位的报价减去最大的现金折扣D.供货单位的报价加上商业折扣在有折扣时,计入存货历史成本的购货价格是指扣去商业折扣,但包含现金折扣的部分。
13.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一般应当(A)。
A.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B.分别存货类别进行比较C.按全部存货进行比较D.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一般应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
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在存货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发出存货的价值升高,期末存货价值降低,销售成本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14.某企业因火灾原因盘亏一批材料20000元,该批材料的进项税为3400元。
收到各种赔款1500元,残料入库500元。
报经批准后,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金额为(B)元。
A.18000B.21400C.23400D.22900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金额=20000+3400-1500-500=21400元15.某企业2001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9000元。
2002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仍为2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1000元。
则2002年末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为(A)元。
A.1000B.2000C.9000D.3000当存货的账面余额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只需将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回。
16.某商场2002年4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15000元,本月购进8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3000元,发生的销售折让为65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
若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则本月库存商品成本为(B)元。
A.2470B.13120C.9880D.12350库存商品成本=15000+8000-[(13000-650)-(13000-650)×20%]=13120元17.某工业企业月初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85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1000元,本月10日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2000元,计划成本为41500元。
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30000元。
本月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C)元。
A.30000 B.30250C.29750 D.2875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500)÷(18500+41500)×30000=-250元;本月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8500+41500-30000)+(-1000+500+250)=29750元18.某零售商店年初库存商品成本为50万元,售价总额为72万元.当年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20万元,售价总额为200万元,当年销售收入为当年购入商品售价总额的80%,在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商店年末库存商品成本为(B)万元。
A.67.2B.70C.60D.80库存商品成本=(72+200-200×80%)×(50+120)÷(72+200)×100%=70万元19.某企业3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3月2日发出存货150件;3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3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
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情况下,3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A)元。
A.648B.432C.1080D.10323月5日购进存货后单位成本=(50×4+200×4.4)÷(50+200)=4.32元;3月7日结存存货的成本=(200-150+200-100)×4.32=648元20.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体现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A)。
A.谨慎原则B.配比原则C.一贯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谨慎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
各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均符合谨慎原则。
2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
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102000元,增值税额为17340元。
另发生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
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为(B)元。
A.1099B.1199C.16141D.16241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102000+17340+1400+359)-5995×20=1199元2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
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C)元。
A.6078000B.6098000C.6093800D.6089000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5000×12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23.企业发生的原材料盘亏或毁损损失中,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的是(A)。
A.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B.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C.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D.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应计入管理费用;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24.某零售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该企业本月月初存货成本为3500万元,售价总额为50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7300万元,售价总额为10000万元:本月销售总额为12000万元。
该企业月末存货成本为(C)万元。
A.2100B.2145 C. 2160D.2190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5000+10000-12000)×(3500+7300)/(5000+10000)=2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