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21.22 KB
- 文档页数:4
造纸厂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原则对于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 一般有二种选择, 一是全封闭循环, 零排放;二是治理达标后排放。
本评价将针对这二种选择, 逐一叙述。
(1)全封闭循环, 零排放在脱墨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各种化学品, 以确保在洗涤阶段和浮选阶段能有效地脱墨。
此外, 还必须对再生纤维进行漂白, 即需加入必要的漂白化学品, 以获得所要求的白度。
据统计, 在脱墨系统中所用的化学品有: 氢氧化钠、氯化钙、硅酸钠、分散剂、螯合剂、次氯酸钠、过氧化钠、连二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等10余种。
其中对封闭循环有害、增加治理难度的主要成分是含钠化学品。
我们知道, 一般纸厂废水都要经两级或三级处理后达标排入水体, 如果脱墨再生纸厂要封闭循环回用废水, 则由于脱墨过程中进入的各种含钠化学品, 无法用物理或生化方法加以除去, 会使系统中钠离子逐渐积聚, 其浓度越来越高, 从而对系统产生高度腐蚀作用, 使生产无法进行。
而且外排废水中如含有大量的钠离子, 用于农田灌溉也极为不利, 过量的钠将使土地盐碱化, 使土壤板结, 阻碍水的渗透。
(一)零排放和封闭循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在封闭循环和零排放的工厂中, 废水不断的循环使用、有害的物质逐渐积累, 达到很高的浓度。
有害物质的积累将引起以下问题:②微生物生长问题水循环后, 有机物大量积累, 同时水温上升, 从而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微生物中那些形成粘液和丝状生长的微生物因为能够附着在容器壁面而易于生长, 成团的带粘液的微生物与纤维一起形成所谓的腐浆, 腐浆的存在可造成纸面的空洞、透明点等纸病, 甚至引起抄造断头。
③溶解性有机质浓度的增高使工艺水呈缺氧状态, 这必然导致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它们将硫化合物还原成H2S, 井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V FA ), 它们散发出臭气, 不但恶化操作环境, 而且在产品中残留。
④盐的积累和腐蚀问题废水中的CaCO(来自废纸中的填料与涂布层)和微生物产生的VFA缓慢进行以下反应:2CH2COOH+CaCO3T 2C H 2C O O -+C a2 + + H 2O +C O 2 tC O 2的产生引起气泡和泡沫, 影响纸机操作, 产生纸病和断头, Ca2 +还会和树脂酸、SO 42-在纸机的表面特别是网部形成树脂酸钙和石膏(C aSO 4)垢层, 造成糊网等类似树脂障碍的操作故障。
***公司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说明及操作规程一、工艺流程厂区污水—隔油池-综合调节池—铁碳微电解—强氧化池—中和絮凝池—初沉池—中间水池-组合生化(UASB+好氧接触氧化)—二沉池—缓冲池—活性炭吸附器-排放池-达园区污水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中。
二、运行说明整个厂区的生产废水由总管进入二级隔油池后再进入调节池,通过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有利于后续工序的稳定运行;调节后的废水由泵(以流量为10T/H、日运行10小时)提升到铁碳微电解进行电池反应,电解后废水进入氧化反应池进行氧化处理,在前端反应区投氧化剂双氧水进行氧化;氧化池出水自流到中和絮凝池,在反应区投加液碱、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 进行中和混凝反应,反应后的废水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分离,分离区配置六角蜂窝斜管填料,以提高分离效率.大部分的不溶性有机物得到絮凝且悬浮物得到沉淀去除;上清液流入到中间水池,混合入生活污水后,由泵提升到厌氧池进行厌氧分解处理,处理后废水自流入生化系统,生化系统为淹没式膜法生物接触氧化:在水中溶解氧充分及营养适宜的条件下,其微生物将大量繁殖,并在池中组合填料上栖息,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随水流流经填料时,将被生物膜吸附、降解,而微生物则不断吸收营养、并繁殖。
新生的微生物不断地在填料上栖息、生产,老化的微生物则在水力作用下逐渐脱落,如此往复不断实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流入缓冲水池,由水泵提升到活性炭吸附器吸附,吸附后的废水流入排放池,由压力泵泵入园区污水管网。
初沉池、二沉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经板框压滤机械脱水后,得到的干污泥作固废处理,滤后液回中间水池作循环处理。
三、电气控制说明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控制采用手动/半自动控制方式,动力点包括:、二台调节池污水泵(8KW)、二台中间池污水泵(6KW)、三台罗茨风机(15KW)、二台管道污泥泵(4。
4KW)、二台机械搅拌机(8KW)、三台加药搅拌机(1。
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目录一.总则........................ (1)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装置概况...... (2)一工艺流程简述 (2)二主要装置概况 (3)三.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一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二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4)三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四井下及地下构筑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6五460提升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7)六473综合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8)七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9)八压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2)九鼓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13)十刮泥机安全操作规程 (15)一.总则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程;2、车间干部、职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思想,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3、车间领导必须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4、坚持安全教育制度,对新入厂职工实行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对变换岗位人员及时进行变岗安全教育;5、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6、所有作业必须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7、发生事故坚持“四不放过”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员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原则;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凭特殊工种操作证操作,不合格和学徒工不能独立操作;9、全体员工必须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制度;10、各岗位必须保持清洁,门口、楼梯和平台等不许放置杂物,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11、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定期检查试验,保证完好可靠;12、机械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它防护设施,露出的轴端必须有护盖;禁止在设备运转中擦拭和润滑机器的转动部位,以免发生事故;13、进入工作现场,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及其它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背心、短裤、裙子、凉鞋拖鞋、高跟鞋等进入现场;14、危险处所要害部门未经许可不准进入,厂区内动火作业要经有关部门批准;15、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合格的漏电保护器;现场临时照明电压要求在36伏以下,如用220伏,要求设置漏电保护器;16、严禁动用与己无关的工具设备,更不许随意拆卸设备的安全装置;17、各种明火应距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10米以上;18、高处作业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登高需要使用梯子时,梯子架设要牢固可靠,并严禁使用钉子制作的梯子,离开基准地面2米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19、各种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架设各种临时线必须使用橡胶线,并严格按规定架设;20、电气作业应由有操作证的电工进行,严禁无证从事电气作业;21、吊臂和吊件下方严禁任何人通过或停留,悬吊的工作物严禁校对和修理,如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一.工艺流程及主要装置概况三工艺流程简述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明渠进入提升泵站,由泵提升至初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初沉池出水在正常情况下进入2个匀质调节池,污水在匀质调节池内混合均匀后,进入曝气池,在曝气池投加复合营养盐,曝气池进水与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混合曝气,在部分的可降解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去除,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之后,经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中残余的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被降解,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初沉池的污泥,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絮凝沉淀池的污泥、浮渣经泵提升至浓缩池浓缩后,送至板框式压滤机脱水,形成含水率小于或等于40%的滤饼,然后装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四主要装置概况污水处理装置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以活性污泥法串生物膜法为主体的二级生物处理,其生产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水质、水量的均衡调节,重力分离、过滤;化学方法包括中和、混凝;生物化学方法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和接触氧化法;在上述方法中,起决定作用的处理单元为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1.进装置的废水:全公司的生产废水和部分生活废水;2.废水水量:1500吨/小时3.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有:1预处理装置;包括:Ⅰ初沉池Ⅱ匀质调节池2生化处理装置;包括:Ⅰ曝气池活性污泥法Ⅱ二沉池Ⅲ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法Ⅳ絮凝沉淀池Ⅴ加药间3污泥处理装置;包括:Ⅰ污泥浓缩池Ⅱ污泥脱水间三.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之前,了解将要工作的操作程序及需要使用的仪器、药品性能等以便在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2.所用试剂必须有标签注明名称、浓度,不使用没有标签的试剂;3.为了保持其溶液原有的浓度,用后及时盖瓶塞,不要错用瓶塞,不要带入其它浓度的溶液或污物;4.易挥发的酸和有毒物品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5.稀释硫酸时,注意将硫酸小心缓慢地并在搅拌下,加入水中,切忌将水倒入浓硫酸中;6.启用有毒物品及有挥发性、刺激性类的试剂时,严禁将瓶口对准自己或别人,加热煮沸时如有沸腾现象,应在溶液中加入玻珠、瓷片等避免之;7.使用各种仪器、器皿时,首先应了解其性能,如容器大小、受热条件、电压和电流等;8.工作中,应保持桌面清洁、整齐,及时做好原始记录;9.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器皿,摆放好仪器药品;二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1、出车前应检查车辆制动器、转向机构、喇叭、前后方向灯、及刹车指示灯是否完好,不合要求不准出车;2、严禁超速、超载和强行超车,在道路宽阔、视线良好,确保安全行车的前提下按规定时速进行、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车辆;3、装载货物,要防止集载、偏载,捆扎要牢固;装载超长、超宽,超高货物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路线行驶;装运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必须按照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规定执行;4、车辆必须按指定地点停放,严禁乱停乱放,行驶途中需临时停车,要紧靠道路右侧,不准逆向停车,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不得随意停车,如须停车时不得离车;5、爱护车辆,做好例行保养,经常保持车辆整洁和机件性能完好,坚持三查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防止四漏,油、水、汽、电和五不出车刹车不良不出车;转向系统有故障不出车;喇叭不响不出车;灯光不亮,雨刷不灵不出车;安全设备不齐全,无效不出车;对技术精益求精,要努力做到四懂三会;四懂:懂得汽车机件结构;懂得设备原理;懂得水、油、电的流程;三会: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6、发生事故,要保持现场,抢救伤员时必须做好标记,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联系;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三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起重设备操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起重司机作业证资格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所操作的机械和安全性能,熟悉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起重操作技能,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服从指挥、谨慎操作;3、操作人员操作起重设备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对于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4、每次使用起重设备前,操作人员必须首先检查设备制动、吊钩、钢丝绳、安全系统,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严禁使用制动和安全性能不良的起重工作;5、起重升、降或移动重物前,操作人员必须首先发出信号,确认可以操作时才允许操作,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发出信号;6、起重升、降、移动重物时必须平稳起步、严禁猛烈冲击;7、起重工作禁止超负荷吊运重物和吊运重量不明的物体,禁止吊、拔、拆卸未经松动的埋置物体,禁止斜吊物体,禁止吊运捆绑不可靠的物体,禁止用钢丝绳以外的绳索捆绑重物,特殊情况须经有关部门批准;8、吊运的物体严禁从人或设备上方通过;9、工作完毕后,操作人员必须将吊钩升到规定高度后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后的吊钩上不得挂有任何重物或钢丝绳;四井下及地下构筑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下井作业时必须有班长或安全员在场全程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指定现场安全责任人,指定2人以上的监护人;2.下井作业前必须打开井盖自然通风20分钟以上;3.下井作业应满足井下氧气含量不低于18%的标准;4.下井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措施检查,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佩戴好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隔离呼吸面具,方可下井作业,并做好下井作业记录,下井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5.下井后,工具、配件必须使用工具袋吊接,严禁抛扔;作业井周围一米范围内不得有石块、砖头等有可能造成打击伤害的物体;6.井下作业如需时间较长,应轮流下井,如井下作业人员有头晕、腿软、憋气、恶心等不适感,必须立即上井休息;7.井下作业严禁烟火,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作业,如需动火作业且具备动火条件时,必须使用通风设备,同时配备消防器材,并开具动火许可证,方可下井作业;8.井下使用所有的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型;9.井下操作时,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精力集中,不得从事其他作业,保持与井下作业人员联系,注意观察、辨别井下作业人员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10发生作业险情,应立即抢救作业人员离开现场救护,同时通知上级安全管理人员;五460提升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泵的配电系统是否完好;2检查润滑油加注情况;3检查水泵的地脚螺栓及水泵电机连接螺栓是否有松动,联轴器螺栓是否正常,有问题及时拧紧或补上;4手盘水泵,以检查转子是否灵活轻便,泵内是否有摩擦声等;5拧下泵体上部的加水螺塞,向泵内加水注满;再拧紧加水螺塞;安装后运行一次;6点动电机,确定电机转向是否正确从电机端看机组顺时针方向旋转;2.开车操作1如果停下460泵站室内的4台水泵,必须先关闭屋外地下井内管路DN800的螺阀;2接通电源,起动电机,泵开始自吸;3此时可逐渐打开出口阀门,并调节到所需情况;4逐渐打开460泵站室外地下管路DN600的阀门;5观察电流表读数,轴承温升电流在电机额定电流之内,轴承温度t≤75℃;6检查轴封泄露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7水泵启动后应至少守机五分钟检查设备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声音或出水情况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机泵;3.运行注意事项1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表是否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电流过大,过小应立即停机检查;2水泵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出水管水流情况,根据水池水位变化,估计水泵运行时间,及时与调度联系;3检查格栅及进水口是否堵塞,水位是否过低;4水泵两次间隔时间至少十五分钟,严禁频繁启动水泵;4.停车操作1逐渐关闭出口阀门,切断电源;2关闭进口阀门;3如环境低于0℃,应将泵内液体放尽;4停车后,应把使用设备擦洗干净,设备周围打扫干净;5.设备事故的处理1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应报告车间,并记入交接班记录;2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车间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入交接班记录;3格栅、阀门有异物阻塞时,应及时清除,并记入交接班记录;六473综合泵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的准备1检查轴承是否有润滑油;2水泵和管路必须有排气,并用水灌泵;3检查轴封是否有润滑脂;4用手转动水泵,检查水泵是否有卡滞现象,检查电机转向是否与泵一致;2.启动和运转1启动时应关闭出口管路上阀门,当泵全速运动后,逐渐打开出口阀,注意不能长时间在出口阀关闭情况下运转;打开压力表阀,观察压力情况有冷却水的通入冷却水2轴承最高温度不得高于75o C,轴承盒内应保证有足够的润滑油;3应定期检查单性联轴器的磨损情况,在适当的时候更换;4定期向轴承盒内加一次润滑脂;3.停泵及倒泵1慢慢关闭出口阀,停止电动机关闭冷却水阀2如果长期停车,适逢气温较低时,必须排尽泵内的水,防止冰冻;3定期倒泵时先开泵,待运转正常后再停泵;七生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生化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曝气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絮凝沉淀池工艺原理,熟悉本车间设计池容、流量、负荷等工艺参数;2.正确调整曝气池进水量,观察污泥池及污水池内水位是否处于工作水位范围内污泥池及污水池液位标高米~米,不得低于或高于工作水位;3.按照相应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氧化池、絮凝沉淀池、回流污泥泵、污水泵等;4.根据进水水质、浓度及工艺要求,调节溶解氧;5.根据曝气池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及污水处理效果,调整曝气池回流污泥泵及污水泵、污泥泵的开启数量;6.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7.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二次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8.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9.遇雨、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池走道上的积水或冰雪;10.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溢到走廊时,上池工作应注意防滑;曝气池运行中产生少量浮渣,可通过不定期关小出水管阀门,抬高液位,打开浮渣管阀门,使浮渣流入二沉池;11.运行时,严格控制进水水质和工艺条件,磷盐、氮盐加在471曝气池进水端,与进水,回流污泥混合均匀,也可根据进水情况与处理效果适当调整营养液投加量;12.停车操作1当废水不进入曝气池后,关闭进水阀门;2二沉池污泥全部回流到曝气池或排至浓缩池;3将集水池、集泥池中的水泥打净后停泵;4污泥管路停止运行时,开启冲洗阀门,冲洗管道,防止管路堵塞;5短期停车,472刮吸泥机不停,长期停车,待将池内污泥吸净,吸泥管吸清水上来之后,再停刮泥机;6短期停车,曝气池、接触氧化池不停气,小气量维持;若长期停车,则停止曝气13.事故停车与处理进水水质事故:进曝气池PH超出设计范围,COD超出设计水质的倍等;出现上述事故,首先立即停止向生化系统进水,然后根据情况依次酌情从事故池,匀质池,曝气池,二沉池等取样进行控制指标分析;对受冲击的水实行用酸或碱调整PH值或用水稀释使其水质达到正常运行时的水质指标;待曝气池空曝数小时,基本恢复后再向系统连续进水;14.异常现象与处理:1污泥膨胀处理办法:暂时停止进水,继续进行闷曝,分析形成原因,加以解决;也可采用在回流污泥的加氯方法抑制丝状菌生长;2污泥老化处理办法:增长负荷或降低曝气量,在曝气池内投加FeSO4等;3污泥中毒处理办法:严格控制进水量,按设计要求降低毒物浓度;4污泥腐化处理办法:严格控制进水量和进水浓度,确保污泥回流稳定畅通,加大曝气量增加曝气区浓度DO≥2mg/L,控制污泥浓度,经常排泥,以促进新陈代谢;5二沉池污泥上浮处理办法:应暂停进水,追查原因,并及时打碎水面上的浮泥,改善操作后重新进水,如沉降性能差,可向池内投加FeSO4和FeCL3;如进水负荷过大应减少进水量或加大回流污泥量,如发现污泥破碎可降低曝气量;如破碎是由于废水中有毒物质所致时,应检查处理措施及减少水量;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及时清理沉积污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八压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的准备1检查设备、管路、阀门、仪表处于灵活完好状态;2所有传动设备,应在手动盘车灵活的条件下,才能启动;3做好水、电、汽等的供给工作;2.开车1负责将废水在初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把污泥送至脱水岗位,把上清液经匀质池送至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2根据浓缩池液位情况,启动刮泥机3打开浓缩池排泥管,污泥池进水管路上的阀门,让污泥流入污泥池;4启动压滤机;5启动污泥泵;由污泥泵将污泥池内污泥提升到压滤间二楼,供给压滤机脱水;6压滤完成后,卸料,由翻斗车运至指定置场;3.正常操作1一般情况下,剩余污泥连续排至浓缩池;初沉池污泥、絮凝沉淀池污泥分别送至浓缩池,不宜同时排至浓缩池,以免降低浓缩池的沉降效果;浓缩池正常为连续操作,污泥连续排至污泥池;2压滤机为间歇操作,每班压滤4~6次; 浓缩池污泥暂时贮存在污泥池中;4.停车操作1当发生意外情况时,可迅速扳动压滤机上的急停开关,或按下配电柜上红色急停按钮动切断系统电源;2当废水不再进入初沉池后,关闭初沉池进水阀门,启动P461A1-2泵,将污泥排至脱水岗,到排泥管内出水见清时,关闭排泥阀,停泵,关闭入口阀; 3当浓缩池不再进泥时,关闭进泥管路上的阀门;开车时先打开此阀门4待浓缩池排泥管路排出清水时,关闭该管路的阀门;若短时期停车时,刮泥机不停车,若长时间停车,停止刮泥机运行;5待污泥池内污泥排净时,停止污泥泵运行;再停压滤机;6当污泥泵停止运行时,打开冲洗水阀门,对污泥泵出口管路进行冲洗;九鼓风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管道及消音器、过滤器的安装是否正确,各螺栓是否紧固;2检查轴承座内是否填充润滑脂空间的1/33手动盘车,检查各部是否有阻滞现象和撞击声;4电动机点动试车,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同时注意鼓风机内部的声音,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2.启动1全闭进出口阀门;2启动电动机;启动后注意观察振动、声响等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及时处理;3启动完成,电机达到额定工作状态,并确认各部均无异常后,尽快打开进出口阀门;3.启动检查1达到正常转数时,检查轴承温度;2注意鼓风机内部的声音,震动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3检查电机负荷状况有无异常;4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气体泄漏;4.运转中的检查1按一定时间记录风压、风量以及轴承温度;若发现轴承温升大于75°C 时,立即停车检查;2运转中注意声响,振动情况,发现喘振声响及振动过大,立即停车检修; 3轴承部位的径向振幅达到以上应立即停车检修;4注意吸入口附近,不得有堆积物或其它赃物,以防止赃物堵塞微孔过滤器;且定期清除滤布上的积尘或清洗滤布;5.停车1停车时按动停车按钮,然后迅速关闭阀门;2停止运转过程中,应注意内、外有无异常声响,从关掉主开关到完全停止转动时的时间是否异常短;3停机后应检查盘车,使转子转过180°C放置,以避免变形;6.可能发生的故障及解决方法1因油脂注入过量而使轴承温度过高时,应排出过量的油脂;2由于油量不足或油脂劣化,使轴承过热烧损时应补充油量或调油;3如果叶轮磨损,腐蚀和破损时应进行修理更换;7.紧急事故与处理1鼓风机突然停止;C471A1--6关闭风机出口阀,由于无法向曝气池供氧,应立即停止系统进水,此时污水从事故管线排走;2鼓风机突然停电C474A1--5关闭风机出口阀;停止向接触氧化池进水,此时污水从综合泵房473直接用泵送至475工号或从综合泵房污水池直接溢流排入排海管线;故障排除后,先供气,待曝气池,接触氧化池恢复正常后再向系统连续进水;十刮泥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1将池内注满清水,以保证刮泥机启动平稳,并调节堰板与挡板;2将中心支墩泥槽内注满清水,要没过出泥管的出泥口;以便形成虹吸;3起动抽真空系统,当形成虹吸,排泥管出口排除污泥时,记录真空泵的数值并调整它;即当形成虹吸时,真空表动作,发出信号,电磁阀关闭,真空泵停止;4当形成虹吸排泥后,刮泥机启动运行;5当运行正常后,方可向池内按设计水量排入污水,调节泥量调节装置,以满足工艺要求;当进水水量、水质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节流量调节装置;2.停车1停车前要检查排泥管路,是否将池内污泥排净;2待将泥排净管路排清水时,停止刮泥机运行;3长时间停车或冬季停车,将虹吸破坏;3.运行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可通过设在工作桥上的电控箱对刮泥机进行控制;紧急情况下,还可利用设在工作桥一端的开停车按钮进行开停车操作;2起动前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接通,各传动部分是否已经加油;3经常检查运转部位的温升情况,如果过高,应立即停机并向主管部门反映,处理后方可进行;4经常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立即紧固;5定期检查机械传动部分及减速机的润滑情况,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污水处理站操作流程标题:污水处理站操作流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站是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心,其操作流程严谨复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站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
一、进水处理1.1 进水检测:首先,污水处理站会对进水进行检测,包括浊度、PH值、氨氮含量等参数。
1.2 进水调节:根据检测结果,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加入药剂、调节进水流量等。
1.3 进水预处理:进水经过调节后,进入预处理单元,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杂质。
二、生化处理2.1 氧化池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水进入氧化池,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降解有机物。
2.2 沉淀池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作用,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2.3 曝气处理:为了促进生物降解反应,对氧化池进行曝气处理,增加溶解氧含量。
三、二沉池处理3.1 污泥回流:从二沉池中取出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氧化池,继续参与生化反应。
3.2 水质监测:在二沉池中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3.3 溢流处理:当水质超标时,通过溢流口排放,避免对后续处理造成影响。
四、消毒处理4.1 消毒剂加入:处理后的水进入消毒池,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
4.2 消毒反应:消毒剂与水中的细菌进行反应,杀灭细菌。
4.3 消毒剂去除:经过消毒后,通过去氯等操作,去除消毒剂,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五、出水排放5.1 出水监测:对出水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5.2 出水管道:将经过处理的水通过出水管道排放至水体。
5.3 排放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进行排放,保护环境。
总结:污水处理站的操作流程包括进水处理、生化处理、二沉池处理、消毒处理和出水排放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操作流程和监测控制措施,确保处理效果和水质达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污水处理站的操作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新湖(常州)石化有限公司ABS树脂生产废水处理改造设计方案二00四年十月目录1、概况2、改造的原则3、改造设计依据4、改造处理工艺的选择5、增添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6、自动化控制系统说明7、给水排水8、增添设备运行成本分析9、改造工程投资概算10、改造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及基本管理11、性能、质量保证12、售后服务1、概况新湖(常州)石化有限公司是生产ABS树脂的生产厂家。
生产ABS树脂的主要原料以丁乙烯、苯乙烯和丙烯腈。
在生产ABS树脂的装置中主要产生三股废水:即聚丁烯胶乳生产排出的废水,ABS脱水排出的酸性废水,生产中排出的一般生产废水。
其废水主要表现为两大特点:其一为高酸度,PH值为1左右;其二为高悬浮物和高有机物。
废水的高酸度对设备和管道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而其中的悬浮物容易聚合粘附,极易堵塞管道及设备,并对后续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很大。
如二者中的任何一种不消除都不能进行比较好的生化效果。
因此,对此废水的处理关键在于生化前的预处理,只有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才能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
生产装置在原设计时由于设计的水质的浓度没有现在的那么高,加上运行的不正常,导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在废水的处理上一直存在着处理后的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现受贵方委托我厂对此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方案改造,改造后以达到排放标准。
2、改造的原则2.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
2.2积极稳妥地采用国内外先进处理技术,选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可靠、运行稳定。
2.3选择国内或国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污水专用设备和控制系统。
2.4确保处理后排放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第二类污染物的三级标准即:COD cr:≤500mg/L,,SS≤400mg/L,NH3-N ≤50mg/L,磷酸盐≤1mg/L,PH=6.5-9。
污水处理用剂:絮凝剂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别的方法,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
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
在普茵沃润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微电解+芬顿工艺之后,一般会在沉淀池中加入絮凝沉淀剂,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絮凝剂。
一、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
采用投药后快速搅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
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
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混合。
水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
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混合、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应池中进行。
二、影响絮凝剂使用的因素(1)水的pH值水的pH值对无机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pH值的大小关系到选用絮凝剂的种类、投加量和混凝沉淀效果。
絮凝沉降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絮凝沉淀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絮凝实验方法,并能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絮凝静沉曲线。
二、实验原理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 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如给水工程中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初沉池内的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
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
静沉中絮凝沉淀颗粒去除率的计算基本思想与自由沉淀一致,但方法有所不同。
自由沉淀采用累积曲线计算法,而絮凝沉淀采用的是纵深分析法,颗粒去除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E ——沉降高度为H 、沉降时间为T 时沉淀柱中颗粒的总去除率; E T ——沉降时间为T 时,沉降高度H 处颗粒的去除率;H ——沉淀高度(0、H 3、H 2、H 1、H 0),由水面向下量测; h ——沉淀时间T 对应各等效率曲线间中点的高度(h 1、h 2...h n )。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有机玻璃沉淀柱 内径D =100mm 高H=2000mm)()()(112211-++++-++-+-+=+n T E n T T T T T E E Hh E E Hh E E Hh E E n T1、检查实验流程;2、准备预测水样;3、关闭沉淀柱总进水阀、各柱进水阀和排空阀;4、开启水泵出水阀和回流阀;5、开启水泵,通过回流搅拌水样;6、待水样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0值;7、关闭回流阀,同时打开沉淀柱总进水阀和各柱进水阀,调节开度,保证以相同的速度向1~4沉淀柱内进水;8、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各进水阀,同时记录各柱沉淀开始时间;9、当达到各柱相应的沉淀时间时,在该柱上下各采样口同时取样,并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表1 絮凝沉淀实验记录表(mg/L):日期:水样初始悬浮物浓度SS表2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值E1、绘制等效率曲线;(1)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以取样深度H为纵坐标,将各取样点的去除率绘于坐标纸上;(2)用内插法绘出等去除率曲线。
引言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去除。
这种物理过程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按照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性质及其絮凝性能的不同,沉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互不粘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各自完成独立的沉淀过程。
这种类型多表现在沉砂池、初沉池初期。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比较高(50~500mg/L),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使悬浮颗粒互相碰撞凝结,颗粒质量逐渐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
经过混凝处理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初沉池后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均属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很高(大于500mg/L),在沉降过程中,产生颗粒互相干扰的现象,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混液面),并逐渐向下移动,因此又称成层沉淀。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后期、浓缩池上部等均属这种沉淀类型。
4.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特高(以至于不再称水中颗粒物浓度,而称固体中的含水率),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接触,靠重力压缩下层颗粒,使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面上流,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此类型。
按照水的性能不同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法处理工艺可以是水处理过程的某一工序,亦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
第一章沉淀池的选择1.1沉淀池的选择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
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称为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
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
说明:平流式沉淀池有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易,造价较低的优点。
第四节沉淀的基本理论一、分类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范围:1.自由沉淀:悬浮物质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颗粒形状、尺寸、质量不变。
如沉砂池中砂粒、浓度低的污水在初沉池。
2.絮凝沉淀(干扰沉淀):悬浮物浓度在50~500mg/l,颗粒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粒径与质量加大,沉速不断加快。
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
3.拥挤沉淀(分层沉淀):浓度>500mg/l,沉淀中相邻颗粒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清水与浑水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如二沉池下部的沉淀过程及浓缩池开始阶段。
4.压缩沉淀:浓度大。
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实际是依次进行,只是各类沉淀出现时间不同。
二、各种沉淀类型分析(一)自由沉淀低浓度离散性颗粒在水中沉淀,开始时加速下沉,水流阻力不断增加,短暂时间后达到与重力平衡,颗粒开始匀速下沉。
1.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d y C g u yg D ρρρ-=34 粒径有关阻力系数,与液体密度颗粒密度----d C D y g Re ρρ 下面表示沉速公式及适用条件2.应用(1)已知d ,推求u=?(2)已知u ,反推d=?3.结论4.沉淀规律(去除率)(二)絮凝沉淀(三)拥挤沉淀1.外观现象和沉淀过程分析基本特征:水沉降过程中出现清浑交界面,整个过程就是界面下沉过程2.界面沉降的重要特性-相似性3.肯奇沉淀理论及应用(压缩沉降的计算)(四)压缩沉淀三、理想沉淀池(一)工作过程分析1.什么是理想沉淀池?符合三个假定:(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
(2)水流沿水平方向作等速流动。
(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全厂总体工艺流程本项目分为三大处理部分,即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和尾水提标工程。
污水处理系统为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包含预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和污泥脱水处理四大单元,设计处理规模为17600m3/d,二级生化排水去往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0m3/d,其中中水产水5400m3/d,排往中水回用用户,浓水4600m3/d,排往尾水提标工程,经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经二氧化氯消毒池消毒、巴氏计量槽计量后排往寒溪河。
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7600m3/d。
污水处理系统包含预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和污泥脱水处理四大单元。
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拦截进水中的垃圾、提升并对泥沙进行混凝沉淀处理,该系统包含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混凝反应池、初沉池和臭气处理系统等处理设备及构筑物,进厂污水由污水管道进入,先经粗格栅拦截来水中夹带的垃圾,进入集水井,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池,进一步拦截来水中的垃圾,在混凝反应池中加入絮凝剂,并辅助以空气搅拌,便于污水在初沉池中泥沙絮凝沉淀,污水经初沉池出水溢流堰均衡排出,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后续的水解酸化池;初沉池污泥通过刮泥机刮入前端泥斗,并通过污泥泵输送到储泥池;该系统易产生恶臭的是粗格栅部位,粗格栅采用集气罩收集臭气,排往臭气处理系统处理。
二级生化处理系统:二级生化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其主要功能是对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泥水分离,该系统包含水解酸化池、A/A /O氧化沟、配水井及污泥泵房、二沉池。
来自预处理系统初沉池的排水在水解酸化池中起水解酸化作用,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便于提高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A/A/O氧化沟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三大部分,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生化处理,可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生物反应所需要的氧气来源于鼓风机房供给压缩空气;在配水井,将经过生化处理的泥水混合物平均分配到两座二沉池,二沉池采用周进周出方式,通过重力沉淀方式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由二沉池溢流堰排出,污泥通过二沉池底部泥斗与污泥分配池之间的连通管道进入污泥分配池,再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A/A/O氧化沟的厌氧区,活性污泥系统多余的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排往储泥池。
初沉池的运行管理一、初沉池功能功能描述: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化学絮凝沉淀作为其预处理方法,能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及胶体污染物,从而减轻了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废水在混合区与石灰混合后自流进入反应池,与絮凝剂(铁盐)、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反应,形成大颗粒絮凝体后,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
沉淀下来储存在泥斗的污泥定期用渣浆泵排至污泥浓缩池。
二、搅拌机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电源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现场控制系统和仪表显示是否正常,远程监控是否准确有效。
2、检查减速箱是否按规定加满润滑油,各轴承的润滑点是否按要求注上润滑油。
3、按下电源开关后,利用选择开关,选择运行方式:自动、就地和停止。
(1)为了达到完全自动操作,所有的选择开关都必须置于“自动”位置,否则要把运动选择器开关置于“就地”位置;(2)如果机器要进行人工操作,则运动选择器开关必须置于“就地”位置;4、密切留意搅拌机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有杂物卡住搅拌机,应立即停机,待故障排除后再开机。
5、搅拌机运转时,禁止接触所有的转动部件。
6、在确保浮渣全部被压缩排出后才可关机。
7、停机后,关闭供电系统的电源。
8、搅拌机使用时,首先必须给减速机加注机械油至油标1/2处。
9、接通电源,点动按钮,观察搅拌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10、如果搅拌机工作中有超过24小时间歇,重新开始工作时必须有操作员在场观察。
11、维修及保养(1)每月对轴承润滑点进行加油。
(2)运行10000小时或至少2~3年更换润滑油一次。
初次运行大约2000小时更换润滑油。
(3)定期检查尼龙衬垫有无磨损。
(目视检查)如需更换衬垫须由专业人员指导。
(4)定期检查轴承、搅拌浆的磨损。
搅拌浆在需要更换之前可以磨掉搅拌浆原始尺寸最大值的10%三、渣浆泵操作规程1、启动前准备(1)观察池内水位是否超过最低开泵要求,如未达到绝对不能开泵。
(2)检查电源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电压是否符合规定,电动机的保护开关是否设定为额定电流强度,各仪表显示是否准确,现场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作者:林晓敏来源:《环境与发展》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预处理+混凝沉淀+预酸化+IC反应器+好氧池+二沉池+高级氧化+终沉池”主体工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该工艺自2016年12月投产至今,处理效果较稳定,运行结果表明CODcr、BOD5和SS的去除率皆稳定在98%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
关键词:造纸废水;混凝沉淀;IC反应器;高级氧化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5-00-02DOI:10.16647/15-1369/X.2019.05.014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in process of “pre-treatment +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 pre-acidification + IC reactor + aerobic tank +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 advanced oxidation + final sedimentation tank ”in paperma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process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since December 2016. So far,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ope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cr, BOD5 and SS are all stable above 98%,and all the indicators of effluent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 for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GB3544-2008).Keywords: Papermaking wastewater;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IC reactor; Advanced oxidation1 工程概況某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原料为废纸和木色针叶木浆板,年生产高强瓦楞纸、挂面箱纸板共54万吨,包括制浆车间(商品木浆UKP生产线1条和废纸浆生产线2条)、造纸车间(4400造纸机2台和4660型纸机生产线2条)、水洗车间。
初沉池操作规程初沉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操作规程对于污水处理效果和设备维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初沉池的操作规程出发,分别介绍初沉池的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操作维护、设备清洗和故障处理等方面,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初沉池的操作规程。
一、初沉池的操作流程1.1 确认设备状态:在进行初沉池操作前,首先要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包括设备的进水口、出水口、搅拌器、排泥口等是否畅通。
1.2 开启设备: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逐步开启初沉池的进水泵、搅拌器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3 监测水质:定期对初沉池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悬浮物的浓度、PH值等指标,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二、初沉池的操作注意事项2.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在进行初沉池操作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设备故障、溢流等。
2.2 注意设备维护:定期对初沉池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2.3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初沉池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处理效果下降。
三、初沉池的操作维护3.1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初沉池内的淤泥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更换滤网:定期更换初沉池的滤网,避免滤网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检查设备:定期对初沉池的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初沉池的设备清洗4.1 关闭设备:在进行初沉池的设备清洗前,需先关闭设备的进水泵、搅拌器等设备。
4.2 清洗设备:按照清洗流程,对初沉池的设备进行清洗,包括搅拌器、排泥口等部位。
4.3 检查清洗效果:清洗完成后,需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效果符合要求。
五、初沉池的故障处理5.1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初沉池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处理故障。
5.2 寻找原因:对初沉池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
5.3 预防措施:在处理完初沉池设备故障后,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SBR反应池运行规程一、排水(排出SBR反应池上清液)⑴一般SBR反应池沉淀1~2小时排水。
⑵将排水阀缓慢开启直至接近最大,同时取水样,记录排水始末时间。
⑶排水量一般为池中水量1/3~1/2。
⑷排水时要注意水位下降情况,并注意观察排出水的质量。
二、进水(SBR反应池进水):⑴合上总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是否正常,⑵按下水泵按钮开关抽污水到SBR反应池内,并记录开、停泵时间。
⑶进水时注意SBR反应池水位变化,最高水位应低于池沿50cm,严防漫水。
三、曝气:⑴检查鼓风机油面是否在视油窗中线。
若太低,应补充齿轮油至中线。
⑵打开放空阀。
(切记鼓风机开、停前都要打开放空阀)⑶按下鼓风机按钮开关,鼓风机即开始启动,听鼓风机声音是否正常,20秒钟后关闭放空阀,反应池内开始曝气。
⑷按照鼓风机操作规程操作,经常巡视检查鼓风机运行状态,及时补油,严禁缺油!(包括黄油、机油)⑸SBR反应池内进好水后开始曝气,也可进水时开始曝气。
根据废水水质设定曝气时间,一般曝气4~8小时。
⑹记录鼓风机的开、停时间。
四、沉淀:⑴停止曝气后,污泥絮凝开始下沉。
观察沉淀速度和上清液透明度。
⑵沉淀时间一般2小时,记录沉淀的起、止时间。
⑶沉淀完成后,开始下一个周期。
五、废水水质监测:⑴溶解氧DO测定:①上清液溶解氧监测:取SBR反应池上清液后测定DO。
(一般溶解氧在1mg/L以上)②运行中溶解氧监测:当SBR反应池曝气接近终点时,取水样加硫酸铜沉淀后测定,一般溶解氧在3~5mg/L。
⑵COD测定COD是污水处理的重要考核指标。
每日监测进、出水COD各一次。
⑶沉降比(30分钟)废水处理每周期测沉降一次。
观察污泥颜色、絮凝体大小,沉降速度、上清液透明度,最终污泥体积。
⑷镜检废水处理每周期曝气接近终点时,镜检观察微生物种类、数量、活力,污泥性状等,并做好记录。
⑸PH值(用广泛PH试纸测定)六、其他:⑴、观察初沉池及格栅池内情况,及时清理池内漂浮杂物。
⑵、加强巡回检查,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pH 调节池反应池絮凝池操作规程1.开启原水泵将污水打入pH 调节池,同时打开进气阀门使水处于搅动状态,进气阀门始终保持开启。
2.开启硫酸亚铁泵及PAM泵,通过开启回流阀门调整硫酸亚铁、PAM的投加量。
3.定期察看池内污水情况,巡视池内反应所形成的絮体状况调整药品的投加量,如絮体较小时需多投加PAM。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操作规程加压溶气气浮系统是将反应池中所形成的絮体与微小气泡相结合,使其受浮力而浮上的方法,从而达到去除CODcr、BOD5、SS(水中悬浮物)等的目的。
1.启动回流水泵,将回流水打入容器罐,罐内水位必须高于容器罐体积一半以上,然后加入压缩空气,气和水在溶气罐内混合10分钟左右时间,出来的溶气水达到乳白色时即为合格,压力表控制在0.3-0.4MPa左右。
2.当浮渣在50-100mm时,按动电钮,开启刮渣机,将浮渣刮入集渣槽内。
3.当集渣槽内渣量达到一定量时,提高气浮池溢水闸门,使水位升高,进行冲洗集渣槽,冲洗完毕后,将阀门降低至正常工作水位。
曝气生化池操作规程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
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操作规程
操作前,检查所有管道、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各加药设备的剂量泵、搅拌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药剂的配制及投放
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共投加三种药剂,他们分别是氢氧化钠、絮凝剂、混凝剂,分别叙述如下:
1 、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水质的 PH 值。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20%-25%配置,即 1 份药 4 份水或 1 份药 3 份水。
投加量:按 PH 值得要求控制。
启动期 PH 控制在 7.8-8.5,正常工作期 PH 控制在 7-8。
投加方式:可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2、混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聚合氯化铝(PAC)。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10%-15%配置,即 1 份药 9 份水或 1 份药 7 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 20-50mg/L 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3、絮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三号絮凝剂(聚丙酰胺 PAM)。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1%-2%配置,即 1 份药 99 份水或 1 份药 98 份水。
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至少搅拌 1.5-2 小时使其熟化后方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 5-10mg/L 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
第二、操作步骤
1、将操作面板上各设备旋钮指向手动或自动,控制系统中各设备进入启动状态(手动方式,需手点启动按钮)。
做好开机记录。
2、根据在线监测的PH数值,加入适量配制好的碱液,启动搅拌系统,调整到规定的PH值。
3、按照顺序加入配制好的混凝剂、絮凝剂,试出水水质情况调整投加量。
4、絮凝反应池废水自流进入初沉池,底部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进
入污泥池。
第三、注意事项
1、各种药剂必须分别存放,防止受潮。
2、加药设备定期检查,并定期排杂物。
3、定期检查搅拌器和计量泵的润滑情况,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
4、需定期查看池内污水情况,巡视池内污水反应所形成的絮状情况调整用药量,絮体较小时,需多加需絮凝剂。
附件: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日常运行记录表
絮凝池及初沉池日常运行记录表
日期:年月日天气:记录人:班次:
说明:设备运行情况及排水指标情况,正常,请在对应的空格内打“√”,不正常,请在对应的空格内打“×”,未操作打“︱”。
同时在设备维修情况及交接班情况栏内予以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