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感染性因子,如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宫颈癌的发生起重要作 用,此病毒己确定为尖锐湿疣的病因,且己从外阴 及阴道的鳞癌中被分离出来。用杂交技术在85% 的宫颈癌中和95%的宫颈湿疣、宫颈上皮不典型 增生中可发现HPVDNA序列。其中HPV6、11、 42、44型最常见伴有典型病毒改变的湿疣,被 称为低危险性病毒。 相反在宫颈癌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常含 有HPV16、18、31、33型,称高危险性病毒。 当在宫颈癌中其病毒DNA整合到宿生细胞基 因组内。高危险病毒肿瘤基因的E6蛋白可与抑 癌基因p53结合促进p53降解,E7蛋白和Rb基因 结合使转录因子不能与p53基因结合,两者均与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CIN分三级: 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小,主要 累及上皮的下1/3。 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大小有异型,核 大,深染,形态不规则,异常核分裂,增生的异型 细胞累及上皮层的1/3 至2/3。 Ⅲ级:包括不典型增和原位癌。病变累及上皮 的2/3以上甚至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细胞异 型性更明显,细胞排列层次紊乱,极向消失,细 胞大小、形状不一,核大浓染,可见多核,核分 裂常见,并有病理性核分裂。
原位癌可累及腺体,使整个或部分腺体为癌细 胞所代替,但腺管轮廓尚存,腺体基底膜完整, 癌细胞未侵犯固有层。这种现象称原位癌累及腺 体。 2.浸润性宫颈癌 宫颈上皮CIN在肉眼上与慢性宫颈炎、宫颈糜 烂难予区别,临床上可采用: ①Shiler试验,即用碘溶液涂抹病变部位,慢性 宫颈炎、宫颈糜烂时呈红棕色,宫颈癌由于癌细 胞内缺乏糖原不显红棕色。 ②用稀醋酸使癌病灶为苍白色,肉眼上称宫颈 癌(糜烂型)。
三、子宫内膜增生症 (endometrial hyperpl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