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础知识讲解版
- 格式:ppt
- 大小:134.12 MB
- 文档页数:255
初中植物发育知识点总结植物发育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植物发育涉及到植物形态、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植物发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子的萌发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育的开始。
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种子吸水、种子壳裂开、根系伸出、幼苗成长等阶段。
种子萌发的过程受到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植物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也不同。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包括光依赖期和暗期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为植物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三、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物质,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
这些植物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植物的形态、植物器官的发育等方面,对植物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植物生长的生物节律植物生长呈现出一定的生物节律,受到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些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释放氧气,而一些植物只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五、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受精是植物生殖的关键步骤之一,是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
受精后,雌蕊内的胚珠发育成为种子。
种子中含有胚芽和种皮,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六、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需要同时来源于土壤和空气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些营养物质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七、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生长环境包括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种植和护理植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xx》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植物的叶。
教科书中12、13 页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第一单元《植物》以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以观察为主线安排了一些系列活动,学生观察了一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
本课共分三个部分:分叶子、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结构特征和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
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把科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1、统计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四、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一些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节课,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树叶)先来问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绿色、黄色、红色、嫩绿••…•还知道有别的颜色吗?大家有没有兴趣非常仔细的来观察这些树叶?(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板书课题)(二)体验探究:一、分一分,摆一摆:出示问题:1、数一数有几片xx?生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法fǎ(方法、办法、用法)如rú(如果、假如、如同)脚jiǎo(脚步、双脚、脚下)它tā(它们、它的、打它)娃wá(女娃、娃娃、男娃)她tā(她的、她们、她家)毛máo(皮毛、毛衣、羽毛)更gèng(更加、更好、更快)知zhī(求知、知了、知道)识shí(常识、识别、认识)二、我会认植zhí(植物、植树、种植)为wéi(为人、作为、四海为家)旅lǚ(旅行、旅游、旅长)备bèi(准备、备用、防备)纷fēn(纷纷、纷飞、纷扰)刺cì(带刺、毛刺、刺客)底dǐ(海底、井底、底下)炸zhà(炸弹、炸开、爆炸)离lí(离开、离别、分离)察chá(观察、察看、警察)粗cū(粗心、粗壮、粗细)dé(得到、得数、得意)三、多音字为wéi (为难)wèi(因为)降jiàng(降落伞)xiáng(投降)发fā(发生)fà(头发)得děi(就得)dé(得意)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四、近义词如果——假如告别——告辞旅行——旅游办法——方法仔细——认真五、反义词告别——相聚仔细——马虎粗心——用心六、理解词语四海为家: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纷纷:①多而杂乱。
②接二连三地。
炸:突然爆裂。
仔细:细心。
观察:仔细察看。
粗心:不细心。
七、句子解析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2.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花卉养护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花卉分类
按照生长习性分类:
(1)草本花卉: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花卉。
(2)木本花卉: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花卉。
按照观赏部位分类:
(1)观花类:以观赏花色、花形为主。
(2)观叶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
(3)观果类:以观赏果实为主。
(4)观茎类:以观赏茎干为主。
二、花卉养护基本原则
光照: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光照时间。
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耐阴植物则适应较弱的光照。
温度: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控制适宜的温度范围。
喜温植物需要较高的温度,耐寒植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
水分:合理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
肥料:根据花卉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定期施肥,保证营养充足。
土壤: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三、常见花卉养护技巧
吊兰:喜光又耐阴,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
仙人掌:喜光耐旱,控制水分,避免过度浇水。
富贵竹:喜温暖湿润环境,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绿萝:喜光又耐阴,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
杜鹃花:喜光又耐阴,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避免过度浇水。
茉莉花:喜光又耐阴,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
蝴蝶兰:喜温暖湿润环境,避免过度浇水,定期施肥。
君子兰:喜光又耐阴,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避免过度浇水。
水仙花:喜温暖湿润环境,保持水质清洁。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1. 植物结构和组织: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负责支持和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2. 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水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素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用于能量的储存和植物生长。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体节、球茎、根状茎、根或叶片等部位形成新的植株。
5. 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6. 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植物也是食物链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和其他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氧气。
7. 重要的植物种类: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植物种类,其中一些是对人类和环境非常重要的。
例如,谷物类植物如小麦、稻米和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草原植物如草和竹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
8. 植物保护: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植物面临着威胁。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这包括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合理的农业和林业生产方式,以及禁止非法采集植物等行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图文讲解+练习卷知识点01我会写法fǎ(方法、办法、用法)如rú(如果、假如、如同)脚jiǎo(脚步、双脚、脚下)它tā(它们、它的、打它)娃wá(女娃、娃娃、男娃)她tā(她的、她们、她家)毛máo(皮毛、毛衣、羽毛)更gèng(更加、更好、更快)知zhī(求知、知了、知道)识shí(常识、识别、认识)02我会认植zhí(植物、植树、种植)为wéi(为人、作为、四海为家)旅lǚ(旅行、旅游、旅长)备bèi(准备、备用、防备)纷fēn(纷纷、纷飞、纷扰)刺cì(带刺、毛刺、刺客)底dǐ(海底、井底、底下)炸zhà(炸弹、炸开、爆炸)离lí(离开、离别、分离)察chá(观察、察看、警察)粗cū(粗心、粗壮、粗细)dé(得到、得数、得意)03多音字为wéi (为难)wèi(因为)降jiàng(降落伞)xiáng(投降)发fā(发生)fà(头发)得děi(就得)dé(得意)更gēng(三更)gèng(更加)04近义词如果——假如告别——告辞旅行——旅游办法——方法仔细——认真05反义词告别——相聚仔细——马虎粗心——用心06理解词语四海为家: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纷纷:①多而杂乱。
②接二连三地。
炸:突然爆裂。
仔细:细心。
观察:仔细察看。
粗心:不细心。
07句子解析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2.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更”字突出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奇妙。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知识点讲解植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及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大一植物学课程是我们对植物世界的第一次深入探索,让我们了解植物的奥秘与美丽。
在第二版的《大一植物学》教材中,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几个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基本分类。
植物界分为非维管植物和维管植物两大类,非维管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而维管植物则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非维管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而维管植物则具备了这些结构。
维管植物的根、茎和叶能够为植物提供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的功能,这是植物生活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来完成。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能够带来新的生长点和组织。
同时,植物的根、茎和叶也会随着生长点的移动而不断延长和分化。
除了细胞分裂,植物的生长还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也是植物能够储存养分和生长的基础。
而呼吸作用则是植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它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能够在环境中保持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芽等)产生新的个体,这样的个体与母体基因相同。
而有性繁殖则是通过植物的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新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组合,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关系。
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强大,它们可以通过进化和自然选择来适应不同的生境和气候条件。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料——植物分类鉴定
的生态学基础知识
本资料主要介绍植物分类鉴定的生态学基础知识,旨在帮助高中生物科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以及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植物基本特征
植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有细胞壁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通过根、茎和叶子等器官进行营养摄取和物质传输
- 生殖方式多样,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
植物分类方法
植物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植物按照其形态、结构、生长性、遗传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和鉴定的一项工作,通常分为有性系和无性系。
在分类和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实用性:分类应具有实用性,即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开放性:分类应具有开放性,即能够接受新的信息和数据。
- 系统性:分类应具有系统性,即分类群之间应该有着严密的
联系和差异。
- 可比性:分类应具有可比性,即各分类单元之间应该可以进
行对比和归纳。
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保持水土:植物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和水源。
- 净化空气: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 维护生态平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
护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 提供食物和材料:植物是人类获得食物和材料的重要来源。
总之,植物的分类和鉴定以及生态学基础知识对于生物科学的
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节。
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也是它的延续,意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是怎样有序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同学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好该内容也能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
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复杂度不大。
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
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启发教师设置基于学生原有认识的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带领他们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的学习,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动、植物体结构的比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列为本节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是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运用实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
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常见植物的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教师展示绿色植物实物,提问: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是否跟动物体一样?引导学生回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联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该是怎样的,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知识点讲解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
分化。
如:水绵、海带、衣藻。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
如:墙藓、葫芦藓。
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林缘的陆地上,存有根、茎、叶,存有输导组织,例如卷柏、铁角、满江红。
构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
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环境陆地生活,存有存有根、茎、叶、花掉、果实、种子。
例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依靠种子产卵后代,所以称作种子植物。
2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
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3苔痕上阶绿和应怜修身齿印苍苔都所指苔藓植物,大树一侧树皮上的绿色植物就是
苔藓植物
由生物网带给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知识点讲解就到这里了,愿大家在生
物课上都能有新的突破。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4.1《常见的植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4.1《常见的植物》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特点、分类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对身边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知道植物可以分为树木、花草等。
但他们对植物的内部结构、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认识植物的分类,知道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植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的分类和生长环境。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植物的特点,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特点,如根、茎、叶等。
3.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展示中加深对植物特点的理解。
5.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植物的特点。
6.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植物分类学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3. 培养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植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学分类、生理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等。
3. 植物的分类体系:植物界的划分、门的特征、纲的划分等。
4. 常见植物分类举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2. 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植物标本、图片、PPT等。
2. 教学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分类。
4. 举例:通过展示不同类群的植物标本和图片,讲解它们的分类特征。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对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植物分类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农业、林业、园林等领域的植物分类和识别。
2.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趋势:如分子生物学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植物分类学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植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系统。
2. 教学方法:讲解、展示、小组讨论等。
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依据,掌握植物的分类系统。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的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分类系统、生态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点:1. 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根是植物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茎连接根和叶,支撑植物体并输送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果实则是种子的承载器。
2. 植物生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为自身提供能量。
同时,植物还通过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不断增加体积,完成生长发育过程。
3. 植物分类:植物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植物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性和演化规律。
4. 植物生理: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生理过程,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代谢过程、植物激素调控、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生理活动。
5. 植物生态: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6.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的疾病、害虫和其他有害因素对植物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保护植物健康对于维护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7. 植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变异、遗传规律以及遗传改良方法。
通过遗传学研究,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能力。
8. 植物资源利用:植物资源包括植物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工业利用价值等方面。
充分利用植物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总的来说,植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广泛的学科,涉及到植物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学习植物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奥秘,促进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生物学》学习指南期中、期末考试即理论教学考核,采用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合理发挥和对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发言、作业、小组讨论或研究记录、小论文和课堂陈述等多元化的形式。
课程简介: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与发育、生理与代谢、遗传与进化、植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植物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除采取讲课、实践外,更注重启发式教学,多使用视听辅助媒体鼓励自学讨论,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重点难点多是植物微观结构、生长发育机制等,可采取复习旧课巩固新课、举例、总结类比、讨论、提问等方式强化记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理解难点。
在教学中:1.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利用网络或多媒体课件自学。
教师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讲授(幻灯片主要内容中英对照),以大量图片,采用多媒体讲授(幻灯片主要内容中英对照),结合大量图片、实验解剖观察、实物展示和课外实习观察讲解知识点,通过课堂小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汇报为主,教师总结指点为辅,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3. 教师在植物生物学教学网站答疑;组织植物生物学学习讨论群。
4. 加强实践教学。
教材:周云龙.植物生物学(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推荐阅读书目:1.陆时万、吴国芳等.植物学(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杨继等.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杨世杰.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4.潘瑞炽.植物生理学. 第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马炜梁. 植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Alison M. Smith 等著,瞿礼嘉等译. 植物生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7.辛普森(Michael G. Simpson)等. 植物系统学(全彩色).(原著第2版)(导读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8.James Bidlack, Shelley Jansky and Kingsley Stern .Stern's Introductory PlantBiology.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 20139. D. Mauseth . 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by James. 15th Edition.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210.Ray F. Evert and Susan E. Eichhorn. Raven Biology of Plants. 8th Edition.W. H.Freeman, 2012相关学习网址1.四川大学植物生物学精品课程网/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 seId=25/details?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9013-0 344&courseID=C050002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lib/seu/default.do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精品课程网/botany/4.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http://202.116.33.235/zwslx/5.Principle of Botany, Gardon Uno etc. Mcgaw-Hill Higher Education./botany6.Plant Anatamy, Richard Grang etc. Mcgaw-Hill Higher Education/biosys/7.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James D. Mauseth./botany8.Animated Flashcards 自测题9.Botany and Beyond concise summary and picture10.Plant Systematics, Judd etc. USA /biosys/11.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12.教学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与资源共享平台/13.中国植物科普网14.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5.中国植物志电子版/dzb.asp16.中国植物图像库/学习策略:本授课内容涵盖了国内外高校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植物生物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热带雨林馆1. 旅人蕉(扇芭蕉)【旅人蕉科旅人蕉属】旅人蕉虽然高大,但它不是树木,而是一种大型的草本植物。
叶片硕大奇异,状如芭蕉,左右排列,对称均匀,故名扇芭蕉。
叶鞘有强大储水功能,可给外出旅行者解渴,故名旅人蕉。
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
马达加斯加人民将旅人蕉誉为自己的国“树”。
2. 鹤望兰(天堂鸟)【旅人蕉科鹤望兰属】花序外有总佛焰苞片,长约15cm,绿色,边缘晕红,着花6〜8朵,顺次开放。
外花被片3个、橙黄色,内花被片3个、舌状、天蓝色。
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宛如仙鹤翘首远望。
著名切花花材,花形独特,鸟媒花。
原产非洲南部,有一种生长在新几内亚和澳洲地区的鸟叫做“天堂鸟”,由于这种花与天堂鸟的羽毛相似,所以,鹤望兰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天堂鸟(Bird of Paradise Flower )。
3. 观赏凤梨【凤梨科】主要由果子蔓属(星花凤梨属)和彩叶凤梨属两类。
此类植物为菠萝的近亲,但不会结出菠萝,仅用于观赏。
彩叶凤梨和星花凤梨分别以其色彩鲜艳的叶子和苞片为观赏部位。
4. 热带兰花类:见P3兰花谷5. 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裸子植物,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
南洋杉树形为尖塔形,枝叶茂盛,叶片呈三角形或卵形,为世界五大著名的庭园树种之一。
其它四种: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北美红杉(巨杉、世界爷)6. 假槟榔【棕榈科假槟榔属】与槟榔相似,不易区分。
7. 假连翘、花叶假连翘【马鞭草科假连翘属】叶形似连翘,观叶植物,绿篱植物。
8. 白纹草【百合科吊兰属】与吊兰的区别在于本种无游走茎,叶片较柔软。
注意与银边吊兰区分。
9. 花叶冷水花【荨麻科冷水花属】叶片有银色斑块,清凉感,观叶植物10. 密叶龙血树(密叶朱蕉)【百合科龙血树属】一室内观叶植物。
11. 菩提树【桑科榕属】佛教圣树:绞杀植物:佛教三大圣树之一;滴水尖。
菩提树释义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