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8
教案第次课授课课题第十六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授课时数 2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教学目的1.熟悉复外疝的定义2.掌握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重点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难点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解剖概要1.腹股沟区解剖层次(如图)2.腹股沟管:成人4~5cm,是胚胎期男性睾丸、精索,女性子宫园韧带穿过腹壁各层组织形成的一个斜型裂隙,有内外2个口。
3.腹股沟三角(直疝三角):外侧界腹壁下A,内侧界腹直肌外缘,下界为腹股沟韧带。
4.隐静脉裂孔: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隐V传入股V处。
5.股环:股管上口为股环第十六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概念:腹内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的薄弱处、缺损或裂隙向体表突出形成体表包块。
教学活动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讲解举例说明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腹壁强度降低腹壁强度降低是腹外疝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管、股管、脐环、腹白线等后天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部外伤、感染等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妊娠等三、病理解剖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等组成。
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疝环:又称疝门,是疝命名的依据四、临床类型1.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容易完全回纳入腹腔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完全不能或仅部分回纳腹腔3.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牙压,V回流受阻4.绞窄性疝:嵌顿不能解除,A阻断了解原则把握要点课堂小节布置作业课后小结:参考资料及教具: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腹股沟直疝 Bassini法疝修补术 Bassini法疝修补术 Bassini法疝修补术应用聚丙烯锥形物和聚丙烯网片进行内环充填和贴补腹股沟管后壁,也叫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2 无张力疝修补术优点: 1.极低的复发率 1% 2.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
3.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4.恢复正常活动和工作所需时间短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临床开展较少。
(三)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原则:紧急手术,解除梗阻,防止疝内容物坏死。
具备下列情况可手法复位:(1)嵌顿在3-4h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2)年老体弱或有严重疾病估计未绞窄坏死的。
复位的方法:病人头低足高位,注射吗啡和度冷丁止痛松弛腹肌,用手持续缓慢将疝块送入腹腔。
注意:24小时内必须严密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应立即手术。
直疝:指腹腔内脏器经直疝三角区突出而形成的疝。
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二、腹股沟直疝外侧边:腹壁下动脉内侧边:腹直肌外缘 [直疝三角的解剖要点] 底边:腹股沟韧带特点: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为薄,腹股沟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
后面观外侧边(腹壁下动脉)底边(腹股沟韧带)内侧边(腹直肌外缘)后面观外侧边(腹壁下动脉)底边(腹股沟韧带)内侧边(腹直肌外缘)[腹股沟直疝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常见于年老体弱者,腹股沟区半球形肿块位于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疝内容物绝不进入阴囊,囊颈宽大,平卧可回纳入腹腔,极少发生嵌顿。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发病年龄斜疝直疝鉴别――突出途径与外形斜疝直疝鉴别――回纳疝块压住深环鉴别――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直疝腹股沟韧带弓状下沿睾提肌精索腹股沟管有四壁: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但侧1/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其内侧1 /3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1一、A11、腹股沟直疝多见于A、年老体弱者B、儿童C、青壮年D、女性E、各年龄、性别无区别2、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A、阑尾B、盲肠C、小肠D、大网膜E、膀胱3、腹外疝的疝环是指A、腹部薄弱或缺损处B、疝囊颈部C、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4、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A、慢性咳嗽B、长期便秘C、排尿困难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部缺损E、经常从事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工作5、腹外疝嵌顿是指A、所有不能回纳的腹外疝B、内容物与疝囊粘连的腹外疝C、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的腹外疝D、肠管成疝囊一部分的腹外疝E、所有回纳后又复发的腹外疝6、切口疝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A、营养不良B、切口感染C、切口血肿D、术后咳嗽、腹胀E、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7、构成腹外疝疝囊的是A、脏腹膜B、壁腹膜C、腹壁肌肉D、腹壁筋膜E、腹壁皮肤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人,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疝环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腹外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
正常腹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
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
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病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只是一种诱因。
而选项A、B、C、E均可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诱因;选项D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原因,故选D。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腹外嵌顿疝多为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而导致疝内容物无法回纳的腹外疝。
第十六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1.概述(1)病因(2)病理解剖(3)临床分类2.常见腹外疝(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1)临床表现(2)治疗要点3.护理(1)护理评估(2)护理措施第一节概述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一)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先天、后天。
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难等。
(二)病理解剖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疝内容物——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三)临床类型——大幅精简TANG。
1.易复性疝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多数为大网膜。
3.嵌顿性疝——卡住了!内容物若为肠管——绞窄疝。
4.绞窄性疝——动脉血流完全阻断。
第二节常见腹外疝一、腹股沟疝(一)斜疝——最多见。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浅环),并可进入阴囊。
1.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有肿块,偶有胀痛。
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
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回纳后,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
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不出现疝块——斜疝重要的特点!TANG如果移去手指,则可见疝块由外上向内下鼓出。
疝内容物若为肠袢——肿块柔软、光滑,叩之呈鼓音,且常在肠袢回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如为大网膜——肿块坚韧,叩之呈浊音,回纳缓慢。
2.难复性斜疝胀痛稍重,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滑动性斜疝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
3.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若为肠袢——可伴有机械性肠梗阻——若不及时处理——绞窄性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