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 格式:ppt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35
第4章利息和利率一、填空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_______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对_______的补偿和对_______的补偿。
2.________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
3.________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4.中国的传统习惯,无论是年率、月率、日拆利率都是用______作单位。
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______的一部分,是______在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6.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以______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
7.________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8.商业银行优惠利率________一般贷款利率。
9.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________。
10.按照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划分,利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照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划分,利率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2.根据在借贷期间是否调整利率,利率可分为______与______。
13.在市场经济国家,各种债券以及许多金融工具,相当大的一部分均采用______的方式确定利率。
14.马克思认为利息率取决于______。
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定位于何处,取决于_______,也取决于_______等因素。
15.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明,在产品市场上,______等于_____;在货币市场上______ 等于______。
这一点上,既确定了______,也确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16.利率计算中有两种基本方法:______ 与______。
17.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主要为管制利率,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和______。
18.不同的利率对应着不同的期限,这称为______。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第一节利息和利息率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是借贷资本的收益,是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
考察利息的本质,须结合其来源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大多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三)中国学者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殖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收益的一般形态,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在一般的贷放中,本金、利息收益和利息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B=P·r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
二、利率的种类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
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用公式表示为:I=P.r.n S=P(1+r.n) or I=P[(1+r)-1] S=P(1+r)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 按照利率计息的时间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二) 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定利率(又法定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三) 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可以变动的利率。
(四) 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是央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与差别利率。
(五) 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六)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1、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2、名义利率,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第4章利息和利率一、本章重点1.马克思揭示了利息的本质,指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2.利率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比如以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以物价的涨幅,可划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以不同的计息标准,可划分为单利和复利,等等。
连续复利。
3.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政策等。
4.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对资金的积累、信用规模的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调节和抑制通货膨胀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在经济运行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能否很好发挥,关键在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6.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有各种理论分析。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确定。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说”,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内人们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
7.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选择停留论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二、难点释疑1.利息本质的论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有不同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本质论述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款之后,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消费,若用于生产,则利息来源于利润,若用于消费,则利息来源于地租等;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资金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但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只有马克思才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利息来源于利润,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这才是利息的本质。
2. 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酬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要从现值的角度来考虑。
不同种类的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不一样,但其思想是相同的。
(完整版)第四章-利息和利率-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利息和利率第⼀部分本章内容结构在信息活动中,货币所有者在⼀定条件下贷出货币资本的使⽤权,货币使⽤者在到期偿还借款本⾦时还必须⽀付⼀个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利息。
对于利息的实质,⽤剩余价值的观点来概括就是: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的计算有两种基本算法:单利计算和复利计算。
利息率,通常简称为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额的⽐率。
利息率可以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业利率;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等。
第⼆部分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概念与实质*熟练运⽤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的计算⽅法*理解利率的作⽤难点*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远期利率、实际利率和利息⾦额的计算第三部分同步练习题⼀名词解释1⽆风险利率2实际利率3名义利率4利率期限结构5到期收益率⼆填空题1.()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的利率。
2.()是将上期利息并⼊本⾦⼀并计算利息的⼀种⽅法。
3.按照利息的期限单位划分,利率分为()﹑()﹑()。
4.根据在借贷期间是否调整利率,利率可分为()与()。
5.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明,在产品市场上,()等于();在货币市场上,()等于()。
这⼀点上,既确定了(),也确定了均衡利率⽔平。
6.收益率曲线是对()的图形描述。
三﹑选择题1.在物价下跌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C.调⾼D.调低2.利率对风险的补偿,即风险溢价可以分解为多个项⽬,其中包括().A.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B.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C.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D.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风险3.经济学家往往把到期收益率看做衡量利率⽔平的最精确的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到期收益率能使公司债券未来所有利息收⼊与到期收益⾯额的现值等于⽬前市价B.到期收益率与贴现债券的价格负相关C.当付息债权的价格低于⾯值时,到期收益率低于息票率D.全部现⾦流必须按计算出来的到期收益率再投资,时定义到期收益率的假设条件4.在期货交易中,交易者往往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形状来预测利率的变动⽅向,()。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填空题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一般利率。
答案:优惠利率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答案:基准利率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换算得出的。
答案:通货膨胀率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答案:实际利率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特殊转化形式。
答案:剩余价值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答案:公定利率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r=i+p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利率。
答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债权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与()。
答案:固定利率、浮动利率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答案:利率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
答案:平均利润率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答案:管制利率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答案: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答案:利率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发挥作用的表现。
答案:收益资本化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答案:终值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答案:公定利率19、凯恩斯认为,()与()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答案:货币供给、货币需求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答案:递减二、单项选择题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
单项选择题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差别利率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D、基准利率答案:D2、认为“利息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和地租一样合理公平的”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克思C、威廉配第D、俄林答案:C3、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A、实际利率B、市场利率C、公定利率D、官定利率答案:D4、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
A、升值B、贬值C、保值D、升值或贬值的幅度不定答案:C5、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交叉相关关系D、无相关关系答案:A6、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B、优惠利率C、公定利率D、官定利率答案:C7、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2厘,则分别是指()。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0.2%B、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C、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2%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答案:D8、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A、增加储蓄,减少消费B、减少储蓄,增加消费C、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D、在不减少储蓄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答案:B9、在一个度量周期时,单利和复利计算所得的关系为()。
A、单利所得大于复利所得B、单利所得小于复利所得C、单利所得等于复利所得D、无法确定答案:C10、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A、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B、名义利率小于实际利率C、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D、无法确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
A、市场利率B、官定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填空题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一般利率。
答案:优惠利率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答案:基准利率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换算得出的。
答案:通货膨胀率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答案:实际利率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特殊转化形式。
答案:剩余价值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答案:公定利率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r=i+p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利率。
答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债权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与()。
答案:固定利率、浮动利率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答案:利率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
答案:平均利润率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答案:管制利率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答案: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答案:利率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发挥作用的表现。
答案:收益资本化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答案:终值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答案:公定利率19、凯恩斯认为,()与()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答案:货币供给、货币需求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答案:递减二、单项选择题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