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侵华战争
- 格式:pdf
- 大小:190.33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刷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2、《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自强,求富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学习内容先进军事技术先进政治制度先进思想文化积极影响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失败原因或局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无实权,光绪帝只是傀儡;没有群众基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近代化的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2018年11月7日1中国近代史复习权威复习(五次侵略战争)复习专题一、近代列强对我国五次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 (一) 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商品掠夺原料2、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贸易的逆差,牟取暴利3、林则徐的事迹:1839年领导了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4、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 发动者:英国5、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7、在鸦片战争中出现殉国的英雄人物 :关天培(虎门) 8、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主要内容:(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权)(2)、赔款:2100万元;(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危害:有利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和破坏贸易主权);(4)、税款问题:中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必须同英商定;(危害: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危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使中国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③、使中国的革命任务:反侵略和反封建;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4、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1856——1860年 发动国:英法2、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 焚烧后的圆明园的残迹 (图)(火烧圆明园的感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不受外国侵略,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3、19C 割占我国北方 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俄国4、左宗棠的事迹:收复新疆和开发了新疆;维护了祖国统一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
五次侵华战争
1、鸦⽚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次鸦⽚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步加深。
3、甲午中⽇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4、⼋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事变爆发,⽇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本发动全⾯侵华战争。
希望上⾯对五次侵华战争知识复习提纲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五次侵华战争知识的巩固,相信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上⾯的知识点。
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第二次鸦片战争)1.依据史实论述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殖民侵略战争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1.军事侵略。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屠杀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如: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1895年《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强迫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1845—1911年,列强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16个城市设立30多个租界。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等等。
)2.政治控制。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利用又打又拉的两面手法,迫使清政府屈服并确立“借师助剿”政策,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的海关大权长期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海关的高级职务全部由外国人担任等等。
)3.经济掠夺。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五次侵华战争经过和结果比较分析1.为什么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辟殖民地市场,倾销英国工业品,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2.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前)1840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战争)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还有沙俄。
这一时期,英法等国为掠夺原料、开拓市场,俄国继续其一贯的侵华政策,他们从海、陆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主权丧失。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
3.甲午中日战争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对外扩张,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抢夺路矿权、提供政治性贷款、大规模设厂。
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清政府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影响(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中国国情鸦片战争: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国近代史复习(五次侵略战争)复习专题一、近代列强对我国五次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商品掠夺原料2、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贸易的逆差,牟取暴利3、林则徐的事迹:1839年领导了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4、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发动者:英国5、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7、在鸦片战争中出现殉国的英雄人物:关天培(虎门)8、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主要内容:(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权)(2)、赔款:2100万元;(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危害:有利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和破坏贸易主权);(4)、税款问题:中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必须同英商定;(危害: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危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使中国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③、使中国的革命任务:反侵略和反封建;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4、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1856——1860年发动国:英法2、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焚烧后的圆明园的残迹(图)(火烧圆明园的感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不受外国侵略,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3、19C割占我国北方 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俄国4、左宗棠的事迹:收复新疆和开发了新疆;维护了祖国统一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一、五次侵华战役1、鸦片战役: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役: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役: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役(抗日战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挡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同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掠夺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划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弹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弹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弹压义和团运动;③抗击败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役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役: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帝国主义的五次侵华战争 主题单元标题帝国主义的五次侵华战争 作者姓名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5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帝国主义的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这五次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其中,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五次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所以,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由两单元组成,前四次侵华战争是第一单元的内容:侵略与抗争;日本侵华战争是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重点:帝国主义的五次侵华战争;本节难点:帝国主义侵华的原因和中国失败的原因。
这五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组成了帝国主义的五次侵华战争。
本单元采取的学习方式是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对比比较、讨论点拨结合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精神。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的基本时间、史实、条约、影响等。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对比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培养史图结合学习历史的能力。
培养阅读历史材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制作简表,阅读教材内容,试题训练,掌握识图和运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运用情境创设法。
提高识图、释图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学习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民族英雄的抗争事迹,学习其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近代历史上五次侵华战争1 鸦片战争 1840年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析:(1)天津条约:1858.6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2)《北京条约》:1860年10月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 中法战争时间1883-1885年,爆发于越南境内,以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为开始。
重大战役有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
1884年马尾海战清政府福建水师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