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工程地质实习日记范文5篇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7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5篇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工程地质实习日志工程地质实习日志日期:2022年9月1日地点:某工地今天是我在某工程地质公司开始实习的第一天。
我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也对实习产生了一些期待。
在公司的安排下,我被派往某个工地参与一个基础工程的勘察。
上午,我与领队一起来到工地现场,迎接我们的是一片尘埃和繁忙的场景。
这个基础工程预计要建筑一栋高楼,我负责对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查,并进行隐患识别。
首先,我们对工地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取了一些土样回公司进行分析。
通过对土样的粒径分析和颜色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地层的特点,提前预防地质灾害。
此外,我们还使用岩心钻取技术,探测工地下方的岩石结构,以确定施工的难度和安全性。
中午,我们在工地附近的小食店吃了午餐。
与领队的交谈让我对工程地质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告诉我,地质情况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寿命。
合理的地质勘查,可以帮助工程师制定出更恰当的基础设计,预防土体的沉降、滑移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下午,我们开始分析早上采集的土样。
在实验室中,我和同事们利用不同粒径的筛网对土样进行筛分,并计算出其粒径分布。
我发现,土样的粒径分布可以反映出土体的工程性质。
通过与目前已知工程用土比较,我们可以初步评估这些土样的可用性,以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添加的辅助材料。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粘土试验,测试土样的塑性指标,以判断其压实性和抗变形能力。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工地进行地质隐患识别。
通过分析早上收集的数据和实验室测验结果,我初步发现工地可能存在地质隐患。
特别是在工地附近的坡面上,发现了一些裸露的岩石,可能存在滑坡的风险。
我立刻向领队汇报了我的发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坡面的支护和改善排水系统。
总结起来,今天的实习经历让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地勘查和实验室分析,我认识到地质勘察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提供合理的基础设计,还可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5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篇1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_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习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
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
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_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
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篇2《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工程地质范文篇1一、实习概述: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两天(周六、周日)实习地点:周六: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背斜、向斜、褶皱等)、大石碑公园(汤山公园)(断层等)周日: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实习完成情况:由于实习期间小雨淅沥,第一天去青龙群人工剖面和汤山公园的时候,行途艰难,但实习任务都完成了,第二天由于天气情况原定于去方山后临时改去地质博物馆,实习任务完成良好。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部分)青龙群(T1+2q)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
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关于地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
时间:20某某年5月4日—20某某年5月9日2。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
路线:1)。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
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
目的:1)。
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
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
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
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
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工程地质实习日记7篇工程地质实习日记7篇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
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工程地质实习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一整天是去福清。
今天一班和二班拆开坐车,而我们班先上车,早上天气还不错,刚好阴天。
我们开了快一个多小时才到那边,记得是在青盛酒店下车,在那里老师叫我们看那里的一个岩石边坡的简单防护,并简单地介绍了边坡的破坏现象。
接下来我们走了一会儿到达一个324国道旁边的山体旁,在那里,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一一流纹岩,岩石的构成有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为流纹构造,这块小山体是由尚且新鲜的流纹岩构成,所以防护措施相对简单,紧接着便开始量测该岩石的产状要素,搞了一会儿,明白了怎样使用罗盘仪。
接下来我们坐车到下一处,也是看一个路边边坡的防护措施大概10分钟左右,我们又坐车赶往今天的终点站一一福清东张水库,在坝上老师告诉我们,东张水库对福清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它提供附近农业灌溉用水,并指着水库周围,说这里可以作为旅游景区向游人开放,还可以发小量电。
之后,我们到大坝底下,用罗盘仪测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倾向、倾角。
大概用来20来分钟,接下来是吃午餐时间,然后是自由活动时间,于是我们就开始拍些照片,到处看看风景。
13点左右我们坐车回校,回到学校时大家都很累了。
今天是我们即将开始的实习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在二教我们举行了实习发动大会。
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地点,实习的内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开展、演变简史;学会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根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根底、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根底。
这次由于实习时间有限,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编录的形式反映出来,下面就是我这两周实习的具体工作: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比拟大,我们每天做的工作也都一样,所以就其中一天的工作做一详细的介绍即可。
工程地质详细实习日记
日期:2022年3月1日
今天是我开始在工程地质公司实习的第一天。
我来到办公室,和我的导师一起讨论了
我的实习计划和目标。
我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工程地质实习之旅。
日期:2022年3月5日
这几天我主要是在现场实地勘察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地质勘探,如何使用地质仪
器测量地质数据,并且跟随导师学习了如何分析地质特征和地下情况。
我发现这些实
践经验非常有益,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工程地质学的理论知识。
日期:2022年3月10日
今天我参与了一个工程地质评估的项目。
我和团队一起前往现场,对地质情况进行了
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地质数据评估土地是否适合建设工程项目,以
及如何准确地预测地质风险。
这个项目让我对工程地质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日期:2022年3月15日
今天我撰写了一份工程地质报告,总结了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经验。
在撰写报告的
过程中,我回顾了我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通过
写报告,我不仅整理了自己的思维,还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学的理解。
日期:2022年3月20日
实习结束了,我感到非常感激和满足。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工程地质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地质专业人士。
我会将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铭记在心,并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工程地质工作做好准备。
工程地质实习日记工程地质实习日记第一天今天是我进入这家工程地质公司实习的第一天,我感到非常的激动和紧张。
一到公司,我就被导师介绍给了我的实习团队。
实习团队由几位资深的工程地质师组成,他们思维敏捷,工作经验丰富。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与他们一同合作。
在早上的会议上,导师给我们讲解了整个实习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他强调了实习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虚心学习,多与团队沟通合作。
他对大家的期望很高,希望我们能够在实习期间磨练技能,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下午,我被分派到一个项目组,在该项目组中,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大型的基础设施工程。
我很兴奋地加入到他们的工作中。
第二天今天,有一个老师来到了公司,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工程地质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他用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经验,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提到了在一次工程中如何处理地质灾害,让我对工程地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午,我参与了一项现场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
我们到达工地后,我发现那里的地质情况比预期要复杂。
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导师鼓励我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和请教,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天今天,我和我的团队一同参与了一次地质勘探工作。
我们来到了一个地质断层带,任务是收集断层的相关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勘探现场,我亲自参与了测量工作,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
虽然有些操作不熟练,但导师和其他团队成员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断层特征和地质结构,这对我的学习和实践大有裨益。
第四天今天是一个工程地质勘探的室内工作日。
我们需要对前几天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以了解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导师教我如何操作实验设备,进行土壤和岩石的测试。
我非常仔细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并记录下了每一个实验结果。
工程地质实习日记工程地质实习日记为了更好地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在大三暑假选择了到一家地质勘察公司实习。
这个暑假的实习给予我极大的收获,以下是我的实习日记。
7月1日报到了公司,感觉有些紧张,因为我是第一次到工作单位实习。
经过入职培训后,我被分配到了地质勘探部门。
这里主要负责勘探地下岩体结构及地下水情况等相关工作。
首先我的导师给我们讲解了公司的工程地质业务及相关规范和考核标准。
下午,我们还随同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参观了现场勘探项目,让我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了工程地质的重要性。
7月3日昨天参观了现场,今天正式接受了地下岩体勘探的实际工作。
我和我的导师一起前往了一处山体山脚下,该地在未来会进行建筑地基开挖。
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面积的地质勘测,包括采用了岩质地层、构造和常规岩芯三个方面的勘测。
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该地区的地质条件。
此外,在采用岩芯勘测时,还学习了岩芯标本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7月8日在此期间,我参与了许多不同的项目,包括进行了地下水文勘测和地质雷达勘测等工作。
进行该项目时,我们通过测试各种各样的材料,确定了合适的参数,以达到对该地的地下水、岩土深度、地下矿藏等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
在此项目中,我学到了许多与地下水文有关的知识,包括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和相关的取样方法。
7月12日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参加了一个演讲,主题是“为什么地质勘探标准化是一个关键步骤”。
该演讲让我了解了地质勘探规范化的重要性。
通过标准规范的执行,能够确保勘探行为得到可靠的结果,有利于工程设计的安全和成功。
7月17日在实习最后两周里,我将认真完成实习的作业,并试图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
在野外调查中,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分析地质地貌及环境影响。
我也希望能有机会设计并实现一个实验,以了解天然资源开发或者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环节。
此外,我还将向我的导师请教关于工程地质期刊的选择和读书策略方面的建议。
8月1日我的实习结束了,虽然实习期间很快,但我认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中南工程地质实习日记范文5篇
实习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实习生活的观察,凡是自己在实习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实习日记的内容。
下面就是WTT给大家带来的中南工程地质实习日记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实习日记一
今天是我们即将开始的实习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在二教我们举行了实习动员大会。
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地点,实习的内容,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贾老师跟我们讲了讲这次实习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机会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的帮助。
最后郭老师对我们说了说去实习基地需要带的生活用品,以及在那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给当地人带来麻烦。
就这样我们期待着实习的到来。
最后我们坐上校车来到了实习基地,对实习基地充满兴趣!
实习日记二
早上吃过早饭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着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亮甲山出发。
经过四十多分钟泥泞的步行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陡峭的崖壁。
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层一层的层理分明的沉积岩构成。
待大家集合之后,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层的三大性状即岩层的走向,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倾向。
还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在老师演示之后我
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岩层倾角、走向的测量。
之后我们到达崖壁的另一侧,看到了倾入岩,以及岩缝之间有水渗出的现象。
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了这些现象的成因。
老师们给了我们照相留念的机会,每位同学都兴趣高涨,最后王老师教给我们在图纸上定位,然后整理了笔记,最后我们开始返回基地。
实习日记三
今天的地点是位于实习基地内的地学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布置着各种关于地学知识的墙面以及地球的立体空间,比如说小型的地球模拟,太空还有溶洞之类的。
博物馆分为三个厅,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观看了各种地学图片,这让我感到很惊讶,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他能描绘出各种奇特的景观。
在参观下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地球运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柳江盆地的相关知识,比如说它的构造!最后还参观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岩石,讲解员对这次参观做了总结,最后我们对讲解员表示感谢!
实习日记四
今天的实习地点是沙锅店,早上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向目的地进军,穿过小山村翻过几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当地农民种的各种庄稼。
最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地点,这里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断墙,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老师讲了几句之后,我们又往另一个地点出发,这里是一个断崖,站在顶上看到对面是陡峭的断崖。
看到了这里的断层,背斜,向斜以及岩墙,
这是从来没见到的!路途中经过的村庄那么纯朴,他们那的房子很有特点,一般分为两层,第一层比较低,第二层是住人的,这样的比较适合当地的气候!看完之后我们的队伍开始返回基地!
实习日记五
今天是实习结束的日子,早上同学们早早的起床收拾行李等待着校车的到来!在秦皇岛实习的这几天,同学们并肩作战,克服下雨天的泥泞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
到了该回校的时刻,我们坐在校车里畅聊着实习期间的快乐!回到学校后我们开始整理实习期间的资料和笔记。
认真的整理各种数据,书写实习报告!同时我们非常感谢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我们将以优秀的实习成果交给老师!不能辜负老师安排的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实习总结
20XX年3月1日,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
这次的实习单位是河南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我实习的地点在焦作市中站区。
工程名称是和祥小区,这是一个安置小区,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
一,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二,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关技术参数。
三,查明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的埋藏物。
四,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含水层特征等,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幅深度,提供抗浮设防水位。
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五,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数,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型,对抗震地段进行划分。
六,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计算变性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七,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论述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论证对比,最后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倾向性意见。
八,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有关设计参数,提出支护结构方案建设。
九,提供降水设计有关参数,并对基坑降水和截水方案提出建议。
十,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相关书籍、产状、成岩因素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
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工作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
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建设事业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习,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所见的岩土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次由于实习时间有限,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编录的形式反映出来,下面就是我这两周实习的具体工作:
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比较大,我们每天做的工作也都一样,所以就其中一天的工作做一详细的介绍即可。
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吃饭之后,大概七点半左右我们就已经在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我所负责的工作就是记录每层土层的岩性,类别,就是做地质编录了。
对土层进行划分、定名等工作。
该采样的时候,进行采样,写标签,防止造成混乱。
每天就这样重重复复,
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对土层进行描述定名。
这些东西只有在真正实际操作中才能知道,平时书本上学到的那些东西也都是理论上的,真正到了工地上才发现,实践是多么重要。
同时也发现了其实做每样工作我们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在工地上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单调,没有在学校时那么自在,那么有趣,在工地每天面对的就是同样的几个人,做的是同样无聊的几件事。
但这也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才能知道,简单的东西我们需要重复的把它做好。
每一件事情都是由很多小事,很多简单的事情组成的。
只有做好了,我们才能成功。
地质实习的过程是枯燥的、无味的,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及与人相处的方法。
这次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本次综合性实习,让我体会到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的重要性,遇到了很多书本上从未遇到过的疑惑。
了解了很多现场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体验了真实的施工现场环境。
在带队老师的讲解下,让我受益匪浅,也确实说明了在校大学生实践知识薄弱的特性,也对自己的知识作了一个综合性的检测,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的缺陷和促使我在剩下的大学生活中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这次实习中要特别感谢吴老师和陈老师对我们的教导。
同时也很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潘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老师,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