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用于检测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电流差异,从而及时采取动作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并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差动保护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是基于电流差动原理而建立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电流的进出差异来检测设备是否发生故障。
在理想情况下,正常工作时电流的进出应该是相等的,即电流之差为零。
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则电流发生偏差,进出电流之差将不为零,这时差动保护系统将发出动作信号,切断故障部分的电源,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差动保护系统主要由主保护和备用保护两部分组成。
主保护负责实现差动保护的主要功能,备用保护则在主保护系统发生故障时起到备份作用。
主保护系统通常由差动电流继电器、比较器以及动作执行器等组成。
差动电流继电器负责将进出电流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时输出信号给比较器,比较器再将信号转化为动作信号给动作执行器。
差动保护的主要应用领域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电厂、变电站以及配电网等。
在发电厂中,差动保护用于发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护。
在变电站中,差动保护则用于变压器、电缆线路等高压设备的保护。
而在配电网中,差动保护主要应用于低压设备,如配电变压器、电缆线路等。
差动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差动保护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目前,差动保护已经实现了微机保护的发展,并结合了现代的通信技术。
微机保护使得差动保护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更精确的测量和判断。
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差动保护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差动保护系统还在趋向智能化和自适应方向发展。
智能化差动保护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分析故障类型和区域,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自适应差动保护系统则能够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差动保护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原理、整定及应用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动机的差动电流,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故障扩大。
本文将介绍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的原理、整定和应用。
一、原理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是一种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保护方式。
其原理是将电动机的回路电流分为正序和负序两部分,通过比较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差值来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差值较小;而当电动机存在故障时,由于故障电流的存在,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差值会显著增大。
因此,通过检测正序和负序电流的差值变化,可以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
二、整定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的整定包括设置保护定值和调整动作时间。
保护定值的设置是保证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关键。
一般来说,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会触发保护动作。
保护定值的选择需要考虑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负荷情况和系统的特点等因素。
调整动作时间是为了保证保护能够及时动作,以防止故障扩大。
动作时间的调整可以根据电动机的启动特性和负荷变化情况进行。
三、应用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保护。
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1.电动机的起动保护: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电动机的电流变化较大,容易引起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因此,可以在电动机起动后延时一段时间再使差动保护装置动作,以避免误动作。
2.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当电动机负荷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工作不正常,甚至烧坏。
通过监测电动机的差动电流,可以及时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过负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电动机的短路保护:电动机发生短路故障时,会引起电动机电流突变,通过差动保护装置可以快速检测到短路故障,并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防止故障扩大。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电动机保护方式。
通过检测电动机的差动电流,可以及时判断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及注意事项差动保护是大型高压电气设备广泛采用的一种保护方式,2000KW以上的高压电动机一般采用差动保护,或2000kW(含2000kW)以下、具有六个引出线的重要电动机,当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时,也装设纵差保护作为机间短路的主保护。
差动保护基于被保护设备的短路故障而设,快速反应于设备内部短路故障。
对被保护范围区外故障引起区内电流变化的、电动机启动瞬间的暂态峰值差流、首尾端CT不平衡电流等容易引起保护误判的电流,对于不同的差动保护原理,有不同的消除这些电流的措施。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为检测电动机始末端的电流,比较始端电流和末端电流的相位和幅值的原理而构成的,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差流为0,即流入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流出电动机的电流。
当电动机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二者之间产生差流,启动保护功能,出口跳电动机的断路器。
微机保护一般采用分相比差流方式。
图1 电动机差动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为了实现这种保护,在电动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出口端断路器处装设同一型号和同一变化的两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
两组电流互感器之间,即为纵差保护的保护区。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
设两端电流互感器一、二次侧按同极性相串的原则相连,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异极性相连,并在两连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12与I·22之差。
继电器是反应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之差而动作的,故称为差动继电器。
图1所示为电动机纵差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网络中,电动机的纵差保护一般采用两相式接线,用两个BCH-2型差动继电器或两个DL-11型电流继电器构成。
如果采用DL-11型继电器,为躲过电动机启动时暂态电流的影响,可利用出口中间继电器带0.1s的延时动作于跳闸。
如果是微机保护装置,则只需将CT二次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即可,但要注意极性端。
电动机差动保护工作原理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电动机差动保护工作原理呀!这可是个超级重要的话题呢!
哎呀呀,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有电动机差动保护这回事儿。
你想啊,电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些故障,比如说电流不平衡啦,短路啦,那可不得了!这时候就需要差动保护出马啦!
那到底啥是差动保护呢?简单来说,就是比较电动机进线和出线电流的差值呀!哇,如果这个差值超过了设定的范围,那就说明有问题啦!
比如说,正常情况下,进线电流和出线电流应该是差不多的呀。
但要是出现了内部故障,比如绕组短路,那进线电流就会比出线电流大很多呢!这时候,差动保护装置就能检测到这个差值的变化,然后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保护电动机不受损坏!
你可能会问啦,这差动保护是怎么检测电流差值的呢?其实呀,它是通过一些很厉害的传感器和电路来实现的呢!这些传感器会把电流信号传送给保护装置,然后装置进行计算和比较。
还有哦,差动保护的整定值设定也很关键呀!要是设定得不合理,可能会误动作或者不动作呢!所以,在设置的时候,得根据电动机的参数、运行情况等等来仔细考虑,这可不能马虎!
总之,电动机差动保护工作原理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电动机的“保镖”,时刻守护着电动机的安全运行!有了它,咱们才能放心地让电动机工作,不用担心出大问题呀!你说是不是?。
高低速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应用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做好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误动作分析工作,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制定更加完善的差动保护工作,以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标签: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分析引言工业生产中,在额定功率超过200千瓦时,需要运用高压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等是通常运用的电动机类型。
结合现场运用的功能重点用作拖动泵、压缩机等。
在运用这些高压电动机的过程中,不但要使工业生产得到满足,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其可以安全、稳定运转。
1概述差动保护原理。
差动保護是反映被保护元件(或区域)两侧电流差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差动保护作为被保护元器件的内部故障的保护,电流互感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两侧,在正常或外部发生故障时,流入差动保护的电流为不平衡电流,在适当选择好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接线方式下,该不平衡电流值很小,并小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故保护不会动作;被保护设备内部发生故障时,流入差动保护装置的电流大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差动保护动作于跳闸。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动作迅速,一直作为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线路及母差等设备的主保护。
双速原理。
电机调速可以通过变极、变频,改变定子绕组电源电压、转子串联电阻,以及转子串联附加电动势等方式实现。
串联电阻,调速的调速电阻要消耗能量,效率低,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变压调速对于恒转矩调速范围太窄,而且增大了电动机转子绕组的电阻,结构复杂;变频调速和附加电动势调速都可以实现平滑调速,但是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变极调速节省投资,容易实现。
2分析差动保护误动的常见原因选择电动机专用差点保护系统,确定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值为5A。
发动机刚刚启动时,为便于调整可在电机无异常、互感器极性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推出差动保护的形式对电机进行启动。
启动电机时CT信号灯亮起可发生一定的断线,启动完成后熄灭信号灯,此时可通过确定0.625A电流对CT进行断线处理,再次启动回路。
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
电动机差动保护是一种保护电动机的措施,其原理是通过比较电动机的不同相电流,来检测是否存在故障。
差动保护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差动电流互感器和差动保护装置。
互感器位于电动机的供电线路中,用于检测电动机的相电流。
它通过感应电流的变化,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互感器通常由多个线圈组成,其中一部分连接在供电线路的进线侧,另一部分连接在出线侧。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进线侧和出线侧的电流应该相等,因此互感器的输出电压应该接近零。
差动保护装置比较互感器的输出电压,如果发现有较大的差异,就会发出故障信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切断供电。
差异可能是由于电动机内部的故障或线路短路引起的。
差动保护装置通常包括了灵敏性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差动保护的动作灵敏度。
差动保护可靠性较高,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动机不受损坏。
然而,差动保护也有一些限制。
例如,在启动电动机或者母线电压发生偏差时,差动保护可能会误动作。
因此,在设计和配置差动保护装置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保护配置。
总之,电动机差动保护通过比较电动机的不同相电流来检测故障,并采取措施来切断电源,以保护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原理、整定及应用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方式,主要用于检测电动机定子绕组中的绝缘故障。
其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差动元件和比值元件。
差动元件主要由一组可调的电流互感器组成,一般为两个或多个。
这些互感器将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传输到差动继电器中,通过比较这些电流的差值来判断电机是否存在绝缘故障。
如果两个或多个电流值之间存在差别,差动继电器就会起动,产生差动保护信号。
比值元件主要由一个可调的阻抗元件组成,用于控制差动继电器的灵敏度。
通常情况下,当差动元件传来的信号超过比值元件的设定值时,差动继电器就会工作,产生差动保护信号。
整定方面,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的整定参数包括:差动元件的灵敏度、比值元件的阻抗设定值、电流互感器的比率和相位校正等。
这些参数需要通过检测和分析来确定,以保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在应用方面,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对于定子绕组的绝缘故障,如相间短路、相间接地短路等,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保护。
此外,差动保护也可与其他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等配合使用,形成全面的电动机保护系统。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原理、整定及应用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原理、整定及应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动机的广泛应用,电动机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差动保护是电动机保护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检测电动机的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差动保护方案——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包括其原理、整定方法以及应用。
二、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原理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是一种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保护方案。
它通过比较电动机的输入和输出电流来检测电动机的故障。
具体原理如下:1. 故障前状态:电动机的输入和输出电流应该是相等的,差动电流为零。
2. 故障发生:当电动机发生故障时,比如转子绕组短路或绝缘损坏,会导致差动电流增大。
3. 保护动作:差动保护装置会监测输入和输出电流的差值,当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会发出保护信号,触发断路器断开电路,以保护电动机不受进一步损坏。
三、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整定方法1. 阻抗整定: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的阻抗整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阻抗整定的目的是确定差动电流的阈值,使其能够准确地检测电动机的故障。
阻抗整定一般通过实验来进行,根据电动机的特性和运行状态来确定阈值。
2. 故障判据: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的故障判据一般是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和差动电流的比值来确定的。
当差动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判定为电动机故障。
3. 阈值设定:阈值设定是根据电动机的特性和运行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阈值设定应该略大于电动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差动电流,以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到故障。
四、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应用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电动机的保护中,尤其是对于容易发生故障的电动机,如高压电机、重载电机等。
它可以有效地检测电动机的故障,避免因故障而导致设备损坏甚至事故发生。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还可以与其他保护装置相结合,形成多重保护,提高电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种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析摘要:国内常用比率制动式纵差保护以及国外运用广泛的高阻抗差动保护和磁平衡差动的保护,针对电动机差动保护经常误动得现状,分析这三种差动保护的优缺点以及误动的原因。
关键词:电动机差动保护比率制动高阻抗磁平衡误动0 概述微机型电动机保护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和大型厂矿企业, 一般电动机都装设综合保护,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上规定2MW及以上的电动机以及2MW以下中性点具有分相引线的电动机,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性不够时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作为电动机的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的主保护。
1 基于比率制动的纵差保护的动作原理及分析比率制动式纵差保护继电器的差动电流id和制动电流ires各为id= i1- i2=(1- 2)/naires=(i1- i2)/2=(1+ 2)/2na当差动保护区外短路时外部短路电流k•ou为1= 2= k•ou,id =0随着外部短路电流k•ou的增大,虽然不平衡电流和差动电流id均有所增加,但是制动电流ires随k•ou的线性增大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也就相应的增大,从而达到保护不误动的目的,保护动作的判据:|I1-I2|≥Iset|I1-I2|≥K|(I1+ I2)/2|Iset为保护最小的动作电流,K为比率制动系数。
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就是依靠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的动态变化,当两个判据同时满足使保护在区内故障灵敏动作。
接入差动保护的电流为设置在电动机三相电缆输入端(中压开关柜)及电动机的中性点的三组电流互感器二次三相电流,电动机差动保护由三个分相差动原件组成。
由于用于电动机的差动保护CT空间安装位置不同,造成二次回路阻抗大小不一致CT有不同的传变特性,在电动机启动或者外部短路时,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
所以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引入比率制动系数K。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给差动元件80~100ms的动作延时,以便躲过电动机启动时的不平衡电流,防止电动机启动时保护误动也可以在保护装置中增加谐波制动。
大型高压电动机磁平衡差动保护的原理分析与应用王燕敏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容量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的两种方式:纵联与磁平衡差动保护的原理及二者特点的比较,结合现场实际应用,给出了的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关键词:大容量高压电动机;纵联差动保护;磁平衡差动保护;原理接线;整定计算[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modes of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or large capacity high voltage motors: the principle of longitudinal and magnetic balanc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of the two, and the method of setting calculation of the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on-site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rge capacity high voltage motor;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magnetic balanc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principle & wiring; setting calculation0 引言按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2MW及以上的电动机,或电流速断保护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的2MW以下的电动机,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电动机保护装置均采用微机保护,差动保护为电机的主保护,保护装置装于电动机6kV开关柜中,差动保护电流取自开关柜和电机中性点侧电流互感器。
而磁平衡差动保护则在电动机出口侧和电机中性点同名相加装一组磁平衡电流互感器,构成电机磁平衡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的原理
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保护设备的保护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比较电流变量来检测系统中的故障。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通过比较进入和离开受保护区域的电流的差值,来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进入和离开受保护区域的电流应该相等,差动保护的输出信号为零。
但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导致有一部分电流发生了变化,进入和离开受保护区域的电流差值就会不为零,差动保护系统会发现这个差异并产生相应的保护动作。
差动保护通常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上。
对于变压器来说,差动保护通常是通过在变压器的电流进出线路上安装电流互感器来实现的。
进入和离开变压器的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传递到差动保护装置,该装置比较这些电流的差异并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
如果有故障发生,差动保护装置将发出信号,触发断路器或其他保护设备,切断受保护设备与电力系统的连接,从而保护设备免受进一步的损坏。
总之,差动保护通过比较电流变量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当进入和离开受保护区域的电流差异大于预设值时,差动保护系统会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差动保护的概念及原理Q:差动保护的概念。
A:差动保护是输入CT(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
保护范围在输入CT的两端之间的设备(可以是线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按保护的设备分为线路纵差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电动机差动保护。
Q:差动保护的原理。
A:1、线路纵差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决定是否动作。
(1)系统正常运行或区外短路时,线路上流经两个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如图1(a),I1m=I1n,因此,流入差动保护的电流Ikd=I2m-I2n≈0,保护不会动作。
(2)线路上发生短路,线路上流经两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如图1(b),此时短路点电流为Ik=I1m+I1n,流入电流元件的电流Ikd=I2m+I2n= (I1m+I1n) /n BC = Ik/n BC,(n BC为互感器变比)数值很大,使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2、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原理与线路纵差保护相同,通过比较变压器两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决定是否动作。
(1)变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根据图2(a)所示电流分布,此时流入差动保护KD的电流是变压器两侧电流的二次值相量之差,即Ikd=│I1'-I2'│=│I1'/n1BC -I2'/n2BC│, (n1BC、n2BC为互感器变比)实际流入差动保护的电流为不平衡电流,不会动作。
(2)变压器内部故障,根据图2(b)所示电流分布,此时流入差动保护KD的电流是变压器两侧电流的二次值相量之和,使保护动作。
若变压器两侧有电源,则Ikd=│I1'+I2'│=│I1'/n1BC+I2'/n2BC│;若变压器只有一侧电源,则只有该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流入差动保护。
使用场合:电压在 10kV 以上、容量在10MVA 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
3、电动机差动保护:用于容量为2MW及以上、或容量小于2MW但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的电动机,作为电动机定子绕组及电缆引线相间短路故障的主保护。
差动保护是大型高压电气设备广泛采用的一种保护方式,2000KW以上的高压电动机一般采用差动保护,或2000kW(含2000kW)以下、具有六个引出线的重要电动机,当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时,也装设纵差保护作为机间短路的主保护。
差动保护基于被保护设备的短路故障而设,快速反应于设备内部短路故障。
对被保护范围区外故障引起区内电流变化的、电动机启动瞬间的暂态峰值差流、首尾端CT不平衡电流等容易引起保护误判的电流,对于不同的差动保护原理,有不同的消除这些电流的措施。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为检测电动机始末端的电流,比较始端电流和末端电流的相位和幅值的原理而构成的,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差流为0,即流入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流出电动机的电流。
当电动机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二者之间产生差流,启动保护功能,出口跳电动机的断路器。
微机保护一般采用分相比差流方式。
图1 电动机差动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为了实现这种保护,在电动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出口端断路器处装设同一型号和同一变化的两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
两组电流互感器之间,即为纵差保护的保护区。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
设两端电流互感器一、二次侧按同极性相串的原则相连,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异极性相连,并在两连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12与I·22之差。
继电器是反应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之差而动作的,故称为差动继电器。
图1所示为电动机纵差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网络中,电动机的纵差保护一般采用两相式接线,用两个BCH-2型差动继电器或两个DL-11型电流继电器构成。
如果采用DL-11型继电器,为躲过电动机启动时暂态电流的影响,可利用出口中间继电器带的延时动作于跳闸。
如果是微机保护装置,则只需将CT二次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即可,但要注意极性端。
一般在保护装置端子上有交流量或称模拟量输入的端子,分别定义为Ia1、Ia1*、Ic1、Ic1*(电机的端电流),Ia2、Ia2*、Ic2、Ic2*(电机的中性线电流),带*的为极性端。
电动机的差动保护原理
电动机的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检测电机绕组内部故障的保护机制。
它主要通过比较电机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以识别任何不平衡或差异,从而检测绕组内可能存在的故障。
以下是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差动电流原理:
差动保护的核心是基于电流的比较。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机的输入电流等于输出电流。
当电机绕组内发生故障时(例如,绕组短路),输入和输出电流之间会出现差异。
差动继电器:
为了实现差动保护,通常会使用差动继电器。
这种继电器通过比较电流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差动继电器通常有两个输入,分别连接到电机的输入和输出端。
它监测这两个电流信号之间的差异。
零序电流:
在差动保护中,常常考虑到零序电流。
零序电流是指通过电机绕组外部的电流,它可能是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
差动继电器通常也会监测零序电流,以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设定值和灵敏度:
差动保护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机特性和运行条件进行设定。
这包括设置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值和调整其灵敏度,以确保在出现故障时及时切断电机。
可靠性和选择性:
差动保护系统必须既要确保对内部故障的高灵敏度,又要保证对外部影响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系统需要具备可靠性,确保在故障发生时可靠地触发保护动作,防止故障扩大。
差动保护的应用范围:
差动保护主要应用于大型电机和发电机等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设备。
对于小型电机,通常使用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常规保护手段。
总的来说,电动机的差动保护通过监测输入和输出电流的差异来检测内部故障,是电机保护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种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析微机型电动机保护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和大型厂矿企业,一般电动机都装设综合保护,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上规定2MW及以上的电动机以及2MW以下中性点具有分相引线的电动机,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性不够时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作为电动机的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的主保护。
1基于比率制动的纵差保护的动作原理及分析比率制动式纵差保护继电器的差动电流id和制动电流ires各为id=i1-i2=(1-2)/naires=(i1-i2)/2=(1+2)/2na当差动保护区外短路时外部短路电流k•ou为1=2=k•ou,id=0随着外部短路电流k•ou的增大,虽然不平衡电流和差动电流id 均有所增加,但是制动电流ires随k•ou的线性增大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也就相应的增大,从而达到保护不误动的目的,保护动作的判据:|I1-I2|≥Iset|I1-I2|≥K|(I1+I2)/2|Iset为保护最小的动作电流,K为比率制动系数。
比率差动保护就是依靠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的动态变化,当两个判据同时满足使保护在区内故障灵敏动作。
接入差动保护的电流为设置在电动机三相电缆输入端(中压开关柜)及电动机的中性点的三组电流互感器二次三相电流,电动机差动保护由三个分相差动原件组成。
由于用于电动机的差动保护CT空间安装位置不同,造成二次回路阻抗大小不一致CT有不同的传变特性,在电动机启动或者外部短路时,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
所以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引入比率制动系数K。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给差动元件80~100ms的动作延时,以便躲过电动机启动时的不平衡电流,防止电动机启动时保护误动也可以在微机保护装置中增加谐波制动。
2高阻抗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及分析1)正常运行时,I1=I2,所以ij=i1-i2=0。
因此,继电器两端电压Uab=ij×Rj=0。
Rj为继电器内部阻抗。
电流不流经继电器线圈,也不会产生电压,所以继电器不动作。
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及注意事项差动保护是大型高压电气设备广泛采用的一种保护方式,2000KW以上的高压电动机一般采用差动保护,或2000kW(含2000kW)以下、具有六个引出线的重要电动机,当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时,也装设纵差保护作为机间短路的主保护。
差动保护基于被保护设备的短路故障而设,快速反应于设备内部短路故障。
对被保护范围区外故障引起区内电流变化的、电动机启动瞬间的暂态峰值差流、首尾端CT不平衡电流等容易引起保护误判的电流,对于不同的差动保护原理,有不同的消除这些电流的措施。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为检测电动机始末端的电流,比较始端电流和末端电流的相位和幅值的原理而构成的,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差流为0,即流入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流出电动机的电流。
当电动机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二者之间产生差流,启动保护功能,出口跳电动机的断路器。
微机保护一般采用分相比差流方式。
图1 电动机差动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为了实现这种保护,在电动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出口端断路器处装设同一型号和同一变化的两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
两组电流互感器之间,即为纵差保护的保护区。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
设两端电流互感器一、二次侧按同极性相串的原则相连,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异极性相连,并在两连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12与I·22之差。
继电器是反应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之差而动作的,故称为差动继电器。
图1所示为电动机纵差保护单线原理接线图。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网络中,电动机的纵差保护一般采用两相式接线,用两个BCH-2型差动继电器或两个DL-11型电流继电器构成。
如果采用DL-11型继电器,为躲过电动机启动时暂态电流的影响,可利用出口中间继电器带0.1s的延时动作于跳闸。
如果是微机保护装置,则只需将CT二次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即可,但要注意极性端。
大容量电动机微机差动保护装置研究1 引言电动机差动保护主要用于大型电动机(2000kVA以上)的内部短路保护。
在电动机运行中采用的常规保护是电流速断保护,为了躲过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其速断整定值往往比额定电流大很多,因而灵敏度较低,对电动机内部故障保护区很小。
为了提高保护灵敏度,对于大容量或重要电动机,均采用差动保护。
以往差动保护主要采用电磁型差动继电器,不仅灵敏度低、精度差,而且难以适应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要求。
进入90年代,随着微机在电力系统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国内外都在研究微机型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以充分发挥微机监测精度高、功能全等特点,同时也可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2 差动保护基本原理及动作判据2.1 基本保护原理所谓差动就是比较被保护元件各端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对电动机来说,可在其一相绕组两端分别装设特性和变比完全相同的电流互感器(见图1),且规定一次侧电流I1和I′1的正方向为由线路流向电动机的方向,则二次侧电流为2=1/n′2=′1/n′d=2-′2式中 n——电流互感器变比图1 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图2、′2——两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d——差动电流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电动机一相绕组上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大小、相位均相同。
在不考虑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影响时有1=′12=′2d=2-′2=0所以差动保护不起作用。
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假设图1中A相绕组在d点发生短路故障,则在d点两侧均有电流流向短路点,且幅值、相位均不相同,于是有1≠′12≠′2d=2-′2≠0差动保护起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1)差动保护对电动机外部故障不起作用,只保护内部故障。
(2)理想情况下差动保护动作判据为|d|≠0。
2.2 差动保护动作判据分析在实际情况下,能否直接采用上述结论呢不能。
因为保护所选用的电流互感器,即使型号相同,标称变比相等,其励磁特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不平衡电流。
(1)稳态不平衡电流当考虑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时,有2=(1-L)/n′2=(′1-′L)/nd=(′L-L)/n≠0式中L,′L——两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2)暂态不平衡电流差动保护是瞬时动作的,在外部短路暂态过程中,一次侧短路电流中包含有非周期分量,由于它对时间的变率远小于周期分量的变率,很难变换到二次侧,大部分成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这将使不平衡电流大为增加。
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型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
分析了差动保护的分类及对灵敏度的影响并介绍了差动原理逻辑图。
关键词:差动保护、比率差动、二次谐波闭锁比率差动
引言
大型高压电动机作为昂贵的电气主设备在发电厂,化工厂等大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果发生严重故障导致电机烧毁,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其提供完善的保护。
现有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主要针对中小型电动机,为其提供电流速断,热过载反时限过流,两段式定时限负序,零序电流,转子停滞,启动时间过长,频繁启动等保护功能。
而对于2000KW以上特大容量电动机,则无法满足其内部故障时对保护灵敏度与速动性的要求,因而研制此装置并配合综合保护装置,为高压电动机提供更可靠更灵敏的保护措施。
按照《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的要求:2MW 及以上的电机应装设纵差保护。
一概述
为了实现这种保护,在电动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出口端断路器处装设同一型号和同一变化的两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
两组电流互感器之间,即为纵差保护的保护区。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
设两端电流互感器一、二次侧按同极性相串的原则相连,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异极性相连,并在两连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12与I·22之差。
继电器是反应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之差而动作的,故称为差动继电器。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网络中,电动机的纵差保护一般采用两相式接线,用两个BCH-2型差动继电器或两个DL-11型电流继电器构成。
如果采用DL-11型继电器,为躲过电动机启动时暂态电流的影响,可利用出口中间继电器带0.1s 的延时动作于跳闸。
如果是微机保护装置,则只需将CT二次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即可,但要注意极性端。
一般在保护装置端子上有交流量或称模拟量输入的端子,分别定义为Ia1、Ia1*、Ic1、Ic1*(电机的端电流),Ia2、Ia2*、Ic2、Ic2*(电机的中性线电流),带*的为极性端。
保护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电流互感器应具有相同的特性,并能满足10%误差要求。
微机保护原理框图见图如下:
BTJ:保护跳闸继电器;ACT:保护动作信号继电器;I∑=(I1+I2)/2为电动机的和电流幅值;Id=I1-I2电动机的差电流幅值;Ida :A相差动电流;Idc :C相差动电流;Isd差动速断电流整定值;Iset 整定的差动保护最小动作电流值;IN 电动机额定电流值;K 整定的比率制动系数;tdz:整定的差动保护动作时间;t:差动保护实际动作时间。
电动机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可按下式
式中Ik(2).min--电动机端子处最小两相短路电流值。
二差动保护分类
1、差动速断保护。
反映变压器内部或引出线严重短路故障,任一相电流大于整定值,保护跳闸并发信号,其动作方程为:Id>I1。
式中,Id为短路电流,I1差动保护定值。
Ih为高压侧电流,Il为低压侧电流。
TAP=(VWDG2×CT2×C)/(VWDG1×CT1)。
式中:VWDG1为高压侧线电压;VWDG2为低压侧线电压;CT1为高压侧CT变比;CT2为低压侧CT变比。
差动速断保护原理逻辑图如右。
2、比率差动保护。
变压器在正常负荷状态下,差动保护的最小动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下流入差动回路的不平衡电流,保护不会误动。
随着外部短路电流的增大,电流互感器可能饱和,误差随之增大,不平衡电流也就不断增大。
为防止差动保护误动作,引入比率差动保护。
其能可靠地躲过外部故障时的不平衡差动电流。
其动作方程如下:Id>I2 ;Id>K*Ir ;式中:Id为差动电流,Ir为制动电流,K为比率制动系数。
I2为启动电流。
比率差动保护原理逻辑图如下:
3、二次谐波闭锁比率差动。
为了躲过变压器合闸瞬间的励磁涌流,本装置利用二次谐波作为励磁涌流闭锁判据,动作方程如下:Id2ψ>Kxb.Idψ。
式中:Id2ψ为A、B、C三相差动电流的二次谐波;Id ψ为对应的三相差动电流;Kxb为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只要有任一相满足上述条件,则闭锁比率差动保护。
三结束语
差动保护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
正确设置差动保护参数需综合考虑正常运行、CT断线、比率制动系数的影响爱。
参考文献
[1] 贺家李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水电出版社,1984.
[2] 王钧英等,新编保护继电器校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忠利;1977年;男;汉;电力工程师中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供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