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世界第一大洲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球范围及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初步掌握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的地球范围及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难点: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前个学期我们学了大洲大洋的知识,你们谁知道我们生活的大洲叫什么吗?通过设疑引出我们生活的大洲叫亚洲,并介绍亚洲的由来。
今天就上我们一起来认识亚洲,首先我们来看他的地理位置。
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二、新课讲解(一)、雄踞东方的大洲:(板书)1、亚洲的半球位置:教师:出示亚洲的半球位置图(可以先回顾半球的划分)问:从东西半球来看,怎样描述亚洲?(指出绝大部分是东半球,西半球有一小部分。
)从南北半球来看,怎样描述亚洲?(指出绝大部分是北半球,南半球也有。
)总结: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出示PPT,在图上找出并描绘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看他们分别穿过亚洲的什么部位。
学生:看图说出他们分别穿过亚洲的南部、中南部和北部总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赤道穿过南部一些岛屿,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部分地区处在热带和北寒带。
3、亚洲的海陆位置:问:亚洲处在什么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方向?亚洲的北面、东面、南面分别是什么海洋?学生:看图说出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面,北面是北冰洋,南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
总结:亚洲占据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东、南三面环绕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4、相对位置问:相对于别的大洲而言,亚洲又处在什么位置?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活动:P3页对北美洲地理位置的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看图小组到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和南部有小部分分别位于北寒带与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面与南美洲相连。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一、雄踞东方的大洲(P3)1.亚洲的地理位置(P2结合图6-1-1分析):(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最广(北部越过北极圈,南到赤道。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3)海陆位置: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4)相对位置: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毗连,西南与非洲相接,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注: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2.(学以致用)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P4)二、面积最大的大洲1.世界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的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世界第一大洲。
2.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经度160多度,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3.亚洲的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大地理单元。
(中国在东亚)三、人口最多的大洲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2010年人口数量约4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6个。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亚洲人口的分布:(1)稠密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2)稀疏区: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2.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日本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依靠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亚洲大多数国家较为落后,有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等。
3.亚洲的民族和文化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一、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亚洲的地形特点)(P7结合图6-2-1分析)1.亚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亚洲地势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第一大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一章,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基本情况,认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对亚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球的运动、气候的特点等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亚洲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民族、宗教等;能够了解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合作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合作情况。
2.教学难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的相互关系,亚洲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然环境: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世界第一大洲》资料乞拉朋齐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Meghalaya),坐落在布拉马普特拉河(the Brahmaputra)南侧东西走向的卡西山地(the Khasi Hills)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
纬度为北纬25.3 度,经度为东经91.7 度。
乞拉朋齐人口约6000多。
居民多为卡西族,属母系社会。
乞拉朋齐距离孟加拉湾约300千米处,是一个地势较低的洼地,在雨季时,河水溃决,这里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片湖泽。
因为洪水较暖,在到达乞拉朋齐之前,西南气流先吹拂到积水低地之上,所以饱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齐降雨猛增。
海拔1313米,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5~9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数为25~28天,均居世界首位。
乞拉朋齐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卡西山地(Khasi Hills)的南坡海拔1370米处,离孟加拉湾约400千米。
卡西丘陵为东西走向,长约250千米,海拔约1500米,东端与缅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干山和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个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状谷地。
从3月至10月的八个月的降水量占了乞拉朋齐每年平均降水量的98%;6月和7月两个月的降水量就要占到总降水量的47.7%。
在11月至2月的四个月中的降水量很少。
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当地也没有储存雨水的水库,气候变暖、污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因素,干季时,当地的居民甚至要通过步行从数千米外的地区运水来维持生活。
乞拉朋齐的降水主要属于地形雨。
在6月至9月的雨季时,来自印度洋的暖湿西南季风从恒河三角洲一路进入孟加拉国的低地平原,在向北前行300-400千米后,突然受到卡西山地的阻挡,被迫在2至5千米的范围内上升至1370米的高度。
气流被迫抬升时,发生绝热降温,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滴,在山地的迎风坡乞拉朋齐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