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铝模常见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梳理,工程人必看!铝合金模板已成为房地产行业住宅的应用趋势,其垂平好,成型观感好,多次周转可节约成本等等为其主要优势!1、问题:铝模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容易变形。
应对:宜采用6061-T6或T12系列的铝材,在铝模进场前应加强对铝模型材的强度验收。
此外对于焊缝、拼缝宽度、插销也应进行验收。
2、问题:铝模板体系中有大量的小板,模板整体刚度不足,导致结构变形。
应对:在进行模板深化时,对于梁柱、梁墙接头等非标部位以及墙板阴角下部的配模应重点关注。
3、问题:铝模拆模后砼表面出现起皮。
应对:铝模每次使用前必须涂刷脱模剂,建议对模板镀膜,模板采用水性脱模剂。
原因:油性脱模剂污染钢筋、同时对后期装修有影响。
4、问题:铝模板拆模后,拼缝处漏浆严重导致蜂窝麻面,严重影响观感。
应对:模板边缘水泥浆未清理干净,拼缝不严,导致漏浆,在铝模拆除后必须立即对模板进行清理。
5、问题:上下层墙柱、楼梯、沉箱等部位出现错台.应对:设置外墙K板,楼梯K板,沉箱K板。
将K板独立固定于结构上,在拆除下部墙面板时禁止扰动上部K板。
6、问题:在梁板交接部位出现开裂渗漏。
应对:拆模过早及加载过早导致楼板开裂。
施工时竖向模板在12小时后拆模,梁、板底模在48小时后拆模,但支撑体系保留不拆。
7、问题:墙柱根部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导致成型后烂根。
应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墙柱根部20cm范围内采用扫平仪收平,以便R板或者收口模板的固定,浇筑前采用砂浆对存在的缝隙进行封堵。
8、问题:飘窗气泡、胀模、爆模。
应对:飘窗部位在浇筑混凝土期间压力较大,容易胀模,对该区域的加固进行加强,飘窗面板设置对拉螺杆,并设置背楞进行加固,设置顶撑上下进行回顶。
此外飘窗面板开孔,减少气泡产生。
9、问题:拆模后墙柱表面有气泡,导致后期刮腻子时起泡。
应对:混凝土需提前适配,通过添加减水剂控制气泡产生,此外在浇倒过程中,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1.25倍,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和不冒泡时终止振捣,此外采用木棍从下往上敲击模板外侧。
27条铝膜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1.引言铝膜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常被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27条铝膜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2.条款1:膜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铝膜固定不牢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时未充分考虑到基材的粘结强度,或者使用的固定材料质量不佳所导致。
解决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基材表面处理,确保其光滑且无杂质。
同时,选择高质量的胶粘剂,保证膜与基材的牢固结合。
3.条款2:膜表面有瑕疵有时,在铝膜施工过程中,膜表面出现瑕疵,如气泡、凹陷或划痕等。
这些瑕疵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并可能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解决措施:在施工前,应仔细检查铝膜的质量,并确保其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气泡和凹陷的产生。
同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避免膜表面划痕。
4.条款3:膜安装不平整铝膜的安装平整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质量。
然而,在施工中,会出现膜安装不平整的情况,如有起皱或有凹凸不平等问题。
解决措施: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测量和设计,确保膜的尺寸和形状准确。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膜的张力均匀,避免过度拉伸或过度松弛。
5.条款4:膜接缝开裂铝膜的接缝处容易出现开裂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温差变化、材料质量等原因引起的。
开裂的接缝会影响铝膜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解决措施:选择高质量的接缝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控制。
合理选择接缝的位置,并进行充分的预处理,确保接缝的牢固性和防水性。
...(以此类推,依次介绍27条铝膜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27.结论在铝膜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质量问题,如膜固定不牢、膜表面有瑕疵、膜安装不平整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
然而,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铝膜的施工质量。
铝合金模板常见的质量通病和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轴线位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拆除墙柱模板以后,出现了墙柱的实际位置与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有偏移。
原因分析:由于铝模板是组装模板,可能是放线时有偏移或者模板拼装时未能按规定到位。
再则是墙柱模板根部定位钢筋不牢或者漏焊,发生偏移又未及时纠正而造成累计误差。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而挤偏模板。
对拉螺栓、顶撑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防治措施:对木工及定位钢筋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对模板轴线测放后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根部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并保证其位置精确。
支模时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控制线。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及时处理问题。
2标高偏差现象:在检查模板板顶标高时出现了偏差,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结构层标高出现误差。
原因分析:楼层标高控制点偏少,浇筑混凝土时未按标高施工,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产生了累计误差。
防治措施:每层设置足够多的标高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按标高施工。
剪力墙模板根部必须找平,模板板顶用1m标高控制并严格按标高施工。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每一层的标高引测点控制在三个左右。
3模板和结构变形现象:经过多次用后模板出现了变形,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出现变形。
原因分析:在模板加固时销钉漏用,背楞未用拉杆拉紧,模板刚度差,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
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在浇筑混凝土时未能够承受振捣时产生的压力而导致了局部爆模。
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或一次浇灌过高也会发生模板的变形。
防治措施:首先要确保模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梁底和板底的的支撑要足够,剪力墙的背楞要车紧,销钉和销片要足够和加紧。
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下料并且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4、接缝不严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铝模板质量通病及施工对策一、轴线位移常见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拆除墙柱模板以后,出现了墙柱的实际位置与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有偏移。
主要原因:由于铝模板是组装模板,可能是放线时有偏移或者模板拼装时未能按规定到位。
再则是墙柱模板根部定位钢筋不牢或者漏焊,发生偏移又未及时纠正而造成累计误差。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而挤偏模板。
对拉螺栓、顶撑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施工对策:对木工及定位钢筋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对模板轴线测放后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根部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并保证其位置精确。
支模时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控制线。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及时处理问题。
二、标高偏差常见问题:在检查模板板顶标高时出现了偏差,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结构层标高出现误差。
主要原因:楼层标高控制点偏少,浇筑混凝土时未按标高施工,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产生了累计误差。
施工对策:每层设置足够多的标高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按标高施工。
剪力墙模板根部必须找平,模板板顶用1m标高控制并严格按标高施工。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每一层的标高引测点控制在三个左右。
三、模板和结构变形常见问题:经过多次用后模板出现了变形,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出现变形。
主要原因:在模板加固时销钉漏用,背楞未用拉杆拉紧,模板刚度差,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
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在浇筑混凝土时未能够承受振捣时产生的压力而导致了局部爆模。
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或一次浇灌过高也会发生模板的变形。
施工对策:首先要确保模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梁底和板底的的支撑要足够,剪力墙的背楞要车紧,销钉和销片要足够和加紧。
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下料并且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四、接缝不严常见问题: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铝模板施工质量情况汇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铝模应用情况及效果1、铝模应用效果与木模对比序号项目铝模木模1 墙体垂直度93%~97% 83%~88%2 墙体平整度98%~100% 89%~94%3 顶板水平度极差93%~96% 89%~96%4 截面尺寸96%~100% 94%~100%2、头三层墙面气泡较多原因:混凝土为碱性,铝与碱性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氢气,产生的气体附着在铝模板表面,形成气泡。
3、墙体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引起的观感偏差左侧气泡较多右侧较少4、墙体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引起的观感偏差上部气泡较少下部较多5、冬期施工拆模过早引起顶板开裂6、拆模不当引起缺棱掉角7、墙体根部板面平整度不够,模板与楼板面缝隙堵塞不严产生漏浆8、加强施工控制措施后的观感质量前后对比前期施工气泡较多加强施工措施后气泡较少9、加强施工控制措施后的观感质量较好10、加强施工控制措施后的观感质量较好11、加强施工控制措施后的观感质量较好铝模板施工气泡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一)现场气泡情况青岛金茂智慧新城项目在结构混凝土墙体采用铝模板施工过程中,墙体拆除模板后发现墙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大小不一,给墙体外观造成影响,给墙体混凝土强度带来隐患,气泡情况如下:(1)现场墙体气泡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大小不一。
(2)有些墙体气泡较少,有些墙体气泡较多。
(3)同一面墙体局部部位气泡较多,其它部位气泡较少。
(4)同一面墙体下部气泡较多,上部气泡较少。
(二)气泡产生原因分析1、混凝土原材料原因(1)掺合料过多的混凝土混凝土中加入过量的掺合料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增加,影响气泡的排出。
(2)混凝土外加剂过多造成的影响引气剂、减水剂之类的外加剂通过产生一些气泡来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同时也会使这些气泡汇聚到混凝土表面,对表面气泡的产生影响较大。
2、施工工艺原因(1)混凝土浇筑一次性过高,分层厚度不合理,使得混凝土中气泡不能充分排出。
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立杆间距不符合方案要求隐患影响立杆间距不符合要求间距过大会明显降低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影响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严重的可能导致坍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纠正措施按方案要求补设立杆支撑。
预防措施加强过程交底及施工验收,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对于立杆设置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
楼板及梁底支撑配用早拆独立钢支撑的,支撑间距小于1.3m×1.3m。
2、斜撑设置不满足方案要求隐患影响铝模斜撑设置不合要求直接影响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易照成后期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模板失稳及偏位,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感观差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纠正措施斜撑设置间距过大及安装不满足要求的需补设斜撑。
预防措施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检查验收,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柱、墙体两侧安装斜支撑,支撑距墙体端部不大于750mm,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宽度大于2m的墙1体设置不少于两道斜撑,宽度小于1.2m的墙体及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楼板需预留斜撑固定预埋件。
3、背楞、螺杆设置不符合方案要求(第一排背楞高度、螺杆和其他背楞间距)隐患影响背楞及螺杆设置不合要求会导致铝模板墙板的移动和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成型质量差。
纠正措施背楞及对拉螺杆间距过大的需及时补设加固。
预防措施1、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验收,墙柱侧模采用背楞及对拉螺杆加固,对底层背楞距离板面间距需不大于300mm,两道背楞间距不大于700mm,层高2.8~3m的墙柱,内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4道背楞,外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5道背楞;2、梁侧模背楞当梁高小于1m使可不设背楞,梁高1~1.2m时设置一道背楞,梁高大于1.2m时按墙体模板设置背楞对拉加固。
4、背楞、螺杆缺失或使用位置错误隐患影响铝模背楞及螺杆缺失及设置不合理会造成铝模板墙板固定不牢,导致混凝土浇筑易爆模,影响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纠正措施对于背楞螺栓间距布置过大的中间必须补设对拉螺栓,采用搭接的背楞应更换后再加固,尽量避免背楞搭接。
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拆装方便、刚度大、精度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周转次数多、施工安全文明等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建筑企业所接受并应用。
但是,由于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与传统模板不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出现诸多工艺问题。
本文是雅居乐项目部从工程实例中总结的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并给出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大家可在工程中参考!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注意防治问题1立杆间距不符合方案要求➤典型实例➤隐患影响立杆间距不符合要求间距过大会明显降低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影响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严重的可能导致坍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纠正措施按方案要求补设立杆支撑。
➤预防措施加强过程交底及施工验收,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对于立杆设置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
楼板及梁底支撑配用早拆独立钢支撑的,支撑间距小于1.3MX1.3M。
问题2斜撑设置不满足方案要求➤典型实例➤隐患影响铝模斜撑设置不合要求直接影响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易造成后期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模板失稳及偏位,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感观差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纠正措施斜撑设置间距过大及安装不满足要求的需补设斜撑。
➤预防措施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检查验收,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柱、墙体两侧安装斜支撑,支撑距墙体端部不大于750mm,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宽度大于2米的墙体设置不少于两道斜撑,宽度小于1.2米的墙体及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楼板需预留斜撑固定预埋件。
问题3背楞、螺杆设置不符合方案要求(第一排背楞高度、螺杆和其他背楞间距)➤典型实例➤隐患影响背楞及螺杆设置不合要求会导致铝模板墙板的移动和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成型质量差。
➤纠正措施背楞及对拉螺杆间距过大的需及时补设加固。
➤预防措施1、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验收,墙柱侧模采用背楞及对拉螺杆加固,对底层背楞距离板面间距需不大于300mm,两道背楞间距不大于700mm,层高2.8至3米的墙柱,内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4道背楞,外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5道背楞;2、梁侧模背楞当梁高小于1米时可不设背楞,梁高1至1.2米时设置一道背楞,梁高大于1.2米时按墙体模板设置背楞对拉加固。
铝模施工的9个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1、立杆间距不符合方案要求
隐患影响
立杆间距不符合要求间距过大会明显降低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影响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严重的可能导致坍塌,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
纠正措施
按方案要求补设立杆支撑。
预防措施
加强过程交底及施工验收,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对于立杆设置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
楼板及梁底支撑配用早拆独立钢支撑的,支撑间距小于1.3m×1.3m。
2、斜撑设置不满足方案要求
隐患影响
铝模斜撑设置不合要求直接影响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易照成后期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模板失稳及偏位,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感观差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纠正措施
斜撑设置间距过大及安装不满足要求的需补设斜撑。
预防措施
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检查验收,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整改,柱、墙体两侧安装斜支撑,支撑距墙体端部不大于750mm,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宽度大于2m的墙体设置不少于两道斜撑,宽度小于1.2m的墙体及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楼板需预留斜撑固定预埋件。
3、背楞、螺杆设置不符合方案要求(第一排背楞高度、螺杆和其他背楞间距)
隐患影响
背楞及螺杆设置不合要求会导致铝模板墙板的移动和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成型质量差。
纠正措施
背楞及对拉螺杆间距过大的需及时补设加固。
预防措施
1、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加强过程验收,墙柱侧模采用背楞及对拉螺杆加固,对底层背楞距离板面间距需不大于300mm,两道背楞间距不大于700mm,层高2.8~3m的墙柱,内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4道背楞,外墙柱必须设置不少于5道背楞;
2、梁侧模背楞当梁高小于1m使可不设背楞,梁高1~1.2m时设置一道背楞,梁高大于1.2m 时按墙体模板设置背楞对拉加固。
4、背楞、螺杆缺失或使用位置错误
隐患影响
铝模背楞及螺杆缺失及设置不合理会造成铝模板墙板固定不牢,导致混凝土浇筑易爆模,影响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纠正措施
对于背楞螺栓间距布置过大的中间必须补设对拉螺栓,采用搭接的背楞应更换后再加固,尽量避免背楞搭接。
预防措施
铝模施工应制定合理可行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施工加强过程验收,仔细审核结构图纸和配筋图纸,在布置对拉螺栓间距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开主筋位置200~300mm,防止主筋挡住对拉螺栓的位置,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800mm,起始间距从内墙起始边开始计算,间距设定为350mm,通用间距设定为800mm,当墙体宽度≤400mm时,末端设置一根对拉螺栓,贴紧梁底下的墙板,在两节背楞相连接处,应布置一根对拉螺栓。
5、销钉销片间距过大,拼缝不严
隐患影响
铝模销钉间距过大会使模板固定不牢,拼缝不严,从而导致砼漏浆、错台现象的发生,影响砼表面观感质量及后续工序施工。
纠正措施
角板洞销子必须满打,漏打的需补打。
预防措施
墙柱板打销钉间距符合水平方向30cm一个,即标准板400mm的水平方向上有2个销钉。
垂直方向按孔位满足30cm一个。
天花板打销钉间距满足25cm一个,墙头板所有销钉孔位需打满不能空位,以防胀模出现爆点。
6、预埋与水电开孔使用烧焊,未使用开孔器开孔
隐患影响
铝模预埋与水电开孔未用开孔器使用烧焊会导致烧焊部位凹凸不平,影响混凝土预留孔四周浇筑成型质量及后续工序施工。
纠正措施
烧焊开孔部位四周应打磨平整清理干净。
预防措施
铝模水电安装预埋穿梁底线管及预埋穿墙套管应先放线定位准确后用专用开孔器开孔后穿管固定,避免烧焊开孔。
7、外墙下部K板,错台常见,上部K板未调直,浇筑完成后外墙不平
隐患影响
外墙K板未调直及未与墙柱模板有效连接易导致外墙混凝土浇筑后上下错台,外墙面不平整,影响后续工序施工。
纠正措施
下部K板需与墙柱模板用销钉,销片连接固定牢固,上部K板需调直避免拼缝不严产生漏浆、错台,当外墙涨出截面变大>5mm时,将K板拆除(先装内墙),剔凿爆模部分,修补合格后再装回K板。
当外墙内涨截面变小>5mm时,松动K板至标准截面再装外墙。
预防措施
严格按方案施工,加强技术交底,安装外墙模板时,顶部最上一块K板不拆,作为上层根部及限位,以防跑模、错台及漏浆,降板处先用垫条板垫平后再安装墙柱模板,立墙柱铝模时,应按线及定位筋选择模板位置。
8、加固不到位,螺杆、斜撑松动,浇筑时极易爆模、爆点
隐患影响
铝模加固不到位、螺杆未固定、斜撑松动直接影响铝模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失稳及爆模,影响表面观感质量。
纠正措施
1、墙模斜撑设置数量不足应按要求补设,斜撑应严格按深化图纸施工,每层施工前预埋好下层斜撑固定点,支撑距墙体端部不大于750mm,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
2、背楞宜采用整根杆件连续设置,接头要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下于400mm;
3、墙柱铝模侧模背楞用螺栓重新加固,每个单元安装完成后检查墙身螺栓是否固定牢固,两侧螺杆洞应平直相对,背楞及螺杆安装应固定牢靠,用力得当。
墙身模板至少采用四排背楞,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800mm。
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交底及检查验收,严格按方案施工要求施工,墙柱模板应斜撑加固,柱、墙体两侧安装斜支撑,支撑距墙体端部不大于750mm,支撑间距不大于1600mm,宽度大于2米的墙体设置不少于两道斜撑,宽度小于1.2m的墙体及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背楞应连续设置不能断开,墙柱侧板需加固到位。
9、暴力拆模,型材变形特别是吊模、角板、楼梯板
隐患影响
1、暴力拆模会导致混凝土边角等薄弱部位破损,影响表面观感。
2、铝模型材变形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后观感质量,导致成型质量达不到要求。
纠正措施
拆模应做好交底,控制拆模力度,使主体结构和模板分离即可,避免用力过大随意丢弃致使模板变形。
预防措施
拆除前应架设工作平台以保证安全,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允许值方可进行,拆除模板时切不可松动和碰撞支撑杆,拆下模板应立即清理模板上的污物,并及时刷涂脱模剂,施工过程中弯曲变形的模板应及时运到加工场进行校正,拆下的配件要及时清理、清点、转移至上一层。
拆下的模板通过预留专递孔或楼板空洞传运至上层,零散的配件通过楼梯搬运。
精品文档word 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