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业区的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 我国划分为四⼤地理区域,即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你都知道关于四⼤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点吗?下⾯店铺给你分享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欢迎阅读。
地理中国四⼤地区⼯业知识点 北⽅地区 ⼯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亚⿇⽣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滨洲、滨绥、哈⼤、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呈放射状分布,主要⼲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京包、京通、京秦,以及⽯太、⽯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秦、神黄、焦⽯等。
著名海港:⼤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
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新、鸡西、鹤岗、开滦、⼤同、峰峰、阳泉、平顶⼭、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长芦。
铁矿:鞍⼭、本溪、迁安、磁⼭。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能资源丰富,著名的⽔电站:⽩⼭、丰满、三门峡、⼩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地和兴安⼭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资源不⾜,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业区。
⼯业⽣产: 突出特点-⼯业基础好,重⼯业突出。
钢铁、⽯油、化⼯、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纺织、制糖等⼯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业城市和⼯业区-沈阳(东北最⼤⼯业中⼼、多种机械制造)、⼤连(造船、化⼯)、鞍⼭(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哈尔滨(电机、制糖、⿇纺)、齐齐哈尔(机械)、⼤庆(⽯油、化⼯)、北京(钢铁、机械、化⼯、汽车、电⼦、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造船、电⼦、纺织)、⽯家庄(棉纺)、唐⼭(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机械)、太原(钢铁、化⼯、能源)⼯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业带东段、沿海⼯业带北段。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各具特色。
不同点:
1.沪宁杭地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2.辽中南地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3.京津唐地区: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共同点:都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条件好,发达;靠近河流;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原料来源多,丰富;国家优惠政策;有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信息技术水平高,科学技术水平高。
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
②当地及相邻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炭、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
④4个基地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考点整合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某某—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某某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①降水 特征⎩⎪⎨⎪⎧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 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传统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总述1、概念:发展历史较悠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问题概述: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发展简述: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各国开始改造。
二、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1、工业过于集中,工业用地紧张、水源紧缺,社会问题严重2、传统工业大部分是污染工业,污染工业聚集分布,使环境污染严重,不易治理。
3、传统工业工厂规模大,调整产业结构、经营机制受工业惯性影响比较严重。
4、传统工业区运输量大且集中,造成交通压力大。
三、综合整治1、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发挥邻近地区区位优势,布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完善交通网。
4、全方位环境整治。
整顿企业、植树造林。
四、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欧洲西部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形成条件1、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2、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3、工业基础好4、科技力量雄厚5、市场广阔1、煤、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2、工业基础好1、自然资源极其丰富2、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3、消费市场庞大1、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2、较高的科技水平3、劳动力丰富工业部门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发展特点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五、重要传统工业区对比:德国鲁尔区英中部工业区美东北工业区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纺织、钢铁、造船钢铁、汽车、化工、造船工业中心埃森、杜伊斯堡伯明翰、曼彻斯特芝加哥、底特律形成时期二次工业革命一次工业革命后,历史最早开发历史早、二次工业革命后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欧洲十字路口1、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1、丰富的煤炭资源(阿巴拉契新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概念:20世纪50年代后,在传统工业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逐渐2、 原料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近(初:【法】洛林;后:【瑞典】)3、 交通: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 4、 水源: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水量充沛5、 市场:工业发达,市场广阔2、 铁矿丰富3、 交通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 4、 工业积累,资本雄厚,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最先完成工业化,侵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抢占大量市场5、 市场广阔:殖民地众多,市场广阔。
南沙四大工业园区
南沙四大工业园区:南沙西部工业区,南沙珠江工业园,南沙太石工业园,南沙昌利工业城。
其中珠江工业园、太石工业园、昌利工业城在自贸区之外,西部工业区位于南沙自贸区之内。
入驻这四大工业园区同样享有南沙区的“1+1+10”产业政策。
一、南沙西部工业区
南沙西部工业区位于南沙明珠湾区环市大道路,属于在自贸区之内的工业园区,工业区内主要以先进制造、化工材料、航运物流等行业企业为主。
二、南沙珠江工业园
南沙珠江工业园位于南沙区的南部,2011年7月开园,是南沙开发区现阶段重点发
展的综合工业园区。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家电、船舶配件、自动控制设备等工业行业。
目前已有美的、中船、瓦锡兰、联合技术、平谦等企业项目入驻。
三、南沙太石工业园
南沙太石工业园位于广州南沙区东涌镇简太路,区内有南沙标准工业园,区内主要是电源、适配器、电子数码等企业居多。
四、昌利工业城: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昌利路,区内主要是服装、皮制品、印染等行业的企业。
四大工业区归纳总结分析工业区是指为工业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它通过集中化的方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区。
其中,四大工业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经济条件而脱颖而出。
本文将对这四大工业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发展和影响。
一、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工业区之一。
该区域以其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而闻名,并在19世纪末迅速崛起。
鲁尔区的发展与德国的工业化密切相关,促进了钢铁、化工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鲁尔区的成功还得益于其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使得鲁尔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物流和供应链中心。
同时,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吸引了许多技术和研发公司前来投资。
二、美国东北地区美国东北地区是美国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地区之一。
它包括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州,以其发达的制造业、运输业和金融业而著名。
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始于19世纪末,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交通系统。
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纺织业起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该地区的制造业一度占据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份额,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
这主要归因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保压力的增加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仍然雄厚,它正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来推动经济转型。
三、日本关东地区日本关东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部,以东京为核心。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关东地区以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关东地区的工业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外投资的涌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关东地区快速恢复并迅速崛起为世界级的工业中心。
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在该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