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课本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两首七言绝句、一首词。
《四时田园杂兴》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初夏时节,以“黄、白”的色彩、“肥、稀”的形态组合,让人感受到万物蓬勃、色彩明丽的田园画面。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笔调清新明快,由远景到近景,由静景到人物活动,动静相宜,使整首诗画面生动。
《清平乐·村居》清新质朴,浅显易懂。
“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整首词将五个人物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通过初读诗词,再读诗词,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情感。
借助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关键字词的意思,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恬静安详的气氛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四、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初读感知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师指名读;生齐读。
(2)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吧!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1)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2)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生边看边书空。
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3)了解题意。
生齐读诗题。
4.简介诗人。
5.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通用52篇)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篇1我很喜欢我们的校园,因为它就是我们每天的学习公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像公园一样美丽!我喜爱美丽的校园,更喜欢校园的喷泉。
校园的喷泉有着一个特别的形状,里面有一座小型假山,上面有一个很漂亮的红亭子,顺着往下看,有一个小水车,也是耀眼的红色,只见上凹凸不平,像真的一样,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桥。
我常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小人,站在上面,那是多么逍遥自在多么开心呀!而每次,我都似乎已经站在上面了。
在假山的旁边,有一只黄脚,红顶的丹顶鹤,看它的样子,像是“唯我独尊”似的,它一只脚站在地上,另一只脚高高收起,像是怕弄脏了脚。
川池子一到夏天就喷出水,喷水的地方圆圆的,很奇怪,但也十分好看。
喷出的水顺着假山向下流,慢慢积到池子里。
摸摸池壁,能抓出好几个类似海螺的东西,看样子,有生命,不是假的。
他们紧粘着墙,不使劲,休想把它们揪下来。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池子,有一些古典的喷泉,我想,你会像我一样喜欢它的。
你看,我们的校园是不是很美丽啊,你们的校园也是这样美丽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篇2在万花齐放的春天,我们的校园有没有什么变化呢?是不是也变的很美丽呢?于是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去找春天的脚印。
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去寻找那美丽迷人的春天。
刚从楼上下来,回头望望,最醒目的是二楼那排火红火红的三角梅,三角梅由三片花瓣和三条花蕊组成的,有浅红色的和深红色二种,真是美丽极了!我们沿着小路一直走到中学部后,远远看去,路边的草坪上有很多小小的花,看起来像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真美啊!走近一看,那种花的名字叫“满天星”,为什么这花叫“满天星”呢?噢!可能是“满天星”像满天的星星的缘故吧!走近一看,它比粉笔大一点点,由六片花瓣组成的,有紫色的和红色呢!我还在欣赏那“满天的星”,不知不觉,同学们早已跑到中学部中间去,围成一团,不知在看什么好东西?我拼命跑过去,啊,那杜鹃花真美啊!白的像雪,紫的向霞!这时的杜鹃花开得正灿烂,还有小蜜蜂在嗡嗡地采密呢!一阵幽香随着春风飘到我的鼻子里,真香啊!原来香味是由道路旁边“荧火虫”似的小花发出的。
口语交际转述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转述”。
“转述”是利用生活中的平常事,让学生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听与说双向互动训练,达到教学目标。
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先明确转述的几点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把转述的内容说清楚。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宜采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线,在正确、及时、有效地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兴趣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玩、想、听、说、演、评等多种交际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敢说、乐说、想说、抢着说,由胆小到主动,最后到大方热情,由三言两语到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说的快乐,说的享受。
教师应将生生、师生、群体互动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促进学生的表达水平步步提升,达到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实现本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能听清楚、看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
2.在交际过程中有自信心,说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1.了解转述的要求和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
2.在多情境中正确转述,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奖品。
学生:笔、小书签。
课时安排1课时一、故事导入,走进话题1.课件出示一个编写的因传错话而闹出笑话的故事: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可能经过这一地区,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
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说: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出现。
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说: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精选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为大伙儿收集的10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作文篇一开学那天早上,王老师在发新书。
小刚发现发给自己的语文课本的封面折皱了,于是他趁同桌李扬不注意时,把书调换了。
李扬看到自己的书坏了,就对老师提议。
这时候,所有的书都发完了,老师把自己的课本与李扬交换。
李扬看着这本书,就非常珍惜,一学期下来还是那么新。
李杨的同桌小刚感到后悔,他想:不就是一本书吗?没啥大不了的。
,但是我和李扬的友谊是无价之宝啊!很快,他们也长大了,但是小刚却没有找到好的工作,而李扬却很幸福,没过多久,李扬便打听了小刚的下落。
李阳觉得小刚很可怜,就给他找了个固定的工作,还给他租了房。
这时的小刚看到李扬的举动,很是感动,他又想想自己当年调换书蠢事很是后悔。
他就把当年的事告诉了他,李扬并没有生气,笑着说:当年我们真淘气。
小刚也笑了,他们一起看望了王老师。
他们的友谊更加深了。
我的乐园作文:公园篇二童年是快乐的,我家门前的滨江公园就是我童年的乐园,快乐成长的地方。
春天江边的垂柳都披上了新的衣裳,柔软的柳枝垂在水面上照影。
花儿在风中摇曳,我便在那温柔的香甜的春风里奔跑。
我拿着小小的风筝,风筝在空中摇摆,它缓缓的,缓缓的飞上了蓝天。
我的心也随着它飞了起来,我觉得快乐无比。
夏天我们这里很湿热。
我常常到江边踩水。
我一脚踩下去,水面便溅起了,许多小小的水花。
水底有五彩的小石子,像一颗颗宝石。
小脚丫踩在上面,冰冰凉凉的。
,十分舒服。
我和小伙伴们,还会在江边玩水枪大战。
每次我们都会变成落汤鸡,但这也使我们非常快乐。
秋天,他是属于金黄的季节。
江边的一棵棵大银杏树,就成了我的乐园。
银杏叶像金色的雨,哗啦啦的飘落下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教材分析:第一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走遍千山万水”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2、课内理解: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1)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2)“尽“”闲“两个字,给人静寂的境界。
第一、二句中动中有静(3)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望洞庭》1、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单元全解第一单元:春天里的故事主题概述本单元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生物活动和人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文解析1. 《找春天》:课文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色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秘密。
2. 《笋芽儿》:通过笋芽儿的成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小燕子》:描述了小燕子在春天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4. 《荷花》:以荷花为例,展示了春天里植物的生长变化。
生字词表1. 找:寻找春天的踪迹。
2.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3. 笋芽儿:春天的嫩芽。
4. 小燕子:春天的使者。
5. 荷花:夏季的花卉。
第二单元:走进动物世界主题概述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通过学习描写不同动物特点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文解析1. 《小壁虎借尾巴》:讲述了小壁虎为了生存而借尾巴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2. 《猫》:描述了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3. 《母鸡》:通过描绘母鸡的无私奉献,教育学生关爱家人。
4. 《白鹅》:介绍了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生字词表1. 壁虎:爬行动物。
2. 尾巴:动物的身体部分。
3. 猫:家庭宠物。
4. 母鸡:家禽。
5. 白鹅:水鸟。
第三单元:美丽的家乡主题概述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让学生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美丽。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能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2.运用一些写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
3.读一读描写不同景物的句子,仿照图画写话。
4.朗读背诵并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体会课内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同学们品读感悟。
2.积累一些反映乡下和城市生活的词语。
3.读句子,看图写话。
1.充分利用摘抄来引导学生交流方法,丰富积累。
2.朗读辨析、分类识记,写看图小作文。
一、交流平台1.出示“语文园地”,检查学生的摘抄本,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大家还记得老师在每课的作业设计里都有一项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现在,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摘抄本,老师要看看你们谁把它“打扮”得最漂亮!(教师巡回检查,同桌也可以互相借阅)真不错!我在同学们的本子上发现了不少“宝藏”呢。
现在,我们就把有些“藏品”拿出来晒晒,同学们交流一下,分享一下心得。
2.教师出示“交流平台”的句子,学生朗读并各抒己见。
过渡: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①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②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天窗》)讨论交流:生1:我从句①中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还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对乡下人家自由闲适的生活的向往。
生2:我从句②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3.教师点评,拓展交流。
过渡:这些句子和一般的写景句子不一样,它们很有特点,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在文中起到很好的点缀,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类句子也是我们去摘抄和积累的对象,以后同学们要多多地收藏这些“宝藏”。
若同学们有兴趣,在所学的课文中还能找出这样的句子来,大家不妨再试一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单元导读“淳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幅和谐的画卷。
”本单元是围绕“淳朴的乡村”这一主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古诗词三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清平乐8226;村居》是一首词,这首词如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天窗》一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名篇。
文章篇目短小,语言凝练,历来被称当作经典名作。
课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时间虽已较远,但内容通俗,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
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学习本单元,一是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学习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有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1 古诗词三首新市镇的暮春时节,花期刚过,叶未成阴,天真活泼的儿童田间捕蝶,更显春意盎然;初夏的江南,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茅檐下,翁媪慈祥,三个儿子或勤于劳作或淘气玩乐,全家老少勤俭淳朴……古诗词中的田园风光多么令人向往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会给我们以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吧!目标指引1.正确读写“宿、徐、篱、疏、杂、稀、蜻、蜓、檐、翁、锄、赖、剥”14个生字。
1.古诗词三首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 “夏日”“秋日” “冬日”五组。
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5】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6】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 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 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 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7】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养麦花。
养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 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 实磨成粉供食用。
(3)峡(jiG )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 .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 .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 景吗? 3 .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 怎么样?【出示课件8】(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 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 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 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 .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 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 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摘抄,好词好句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小伙伴们好啊!我是小明,我最近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从课文里摘抄一些好词好句,还要写一篇小作文。
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呢!首先,我要和你们分享一下从这单元课文里摘抄的好词好句。
有很多生僻字和优美的词语,我都一一记下来了。
比如说"蜿蜒""滟沦""萦绕"这几个词,看上去是不是很拗口?它们描写的都是水的样子,感觉就像在诗情画意地描绘一条潺潺的小溪,是不是很有意境呢?再比如"夭桃"、"绽蕾"、"溘然"这些词,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就能看到小花在春风里次第绽放的场景。
我觉得作者在这里融入了很多精致细腻的词语,用来描写大自然的美妙风光。
还有"黎黎"、"嫚嫚"这些词,听起来朗朗上口,让我想到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读着这些词就好像身临其境,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一般,令人怦然心动啊。
最后,我还摘抄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话启迪我们不能止步不前,要勇于攀登,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简直就是鼓舞人心的金句,值得我们时刻铭记。
这单元的课文都围绕着大自然的题材,描写了春天大自然的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等动人景致。
整个单元给我的感受就是温馨浪漫。
大自然在春天的时节,是那样生机勃勃、百花齐放、草木蓬勃,仿佛整个世界都焕然一新了。
柳树的嫩芽渐渐冒出,绿意盎然;田野里也长出了嫩绿的麦苗,一望无际;到处都是初春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新的青草香。
我最喜欢看那些盛开的鲜花了。
樱花娇嫩欲滴,像天上的仙子落入人间;牡丹高贵不可一世,给人一种神圣高雅的感觉;月季花则娇艳夺目,妩媚动人;还有小小的蔷薇花,虽然个头不大,但也美得让人怦然心动。
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目录第一单元1 燕子 (3)2小溪流的歌 (4)3笋芽儿 (5)古诗诵读江南春 (6)观书有感 (6)4勤读 (6)*5爸爸和书 (7)综合练习1 (8)第二单元6祖先的摇篮 (14)7鸟语……………………………(1 7) 8拥抱大树………………………(1 9) 古诗诵读绝句 (22)赤壁 (22)*9神奇的机器人 (23)10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4)综合练习2 (26)第三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29)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32)古诗诵读画眉鸟 (35)越女词 (35)13晏子使楚 (36)14哥伦布竖立鸡蛋 (39)*15东郭先生和狼 (41)综合练习3 (43)第四单元16颐和园 (46)17秦陵兵马俑 (48)*18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51)古诗诵读白云泉 (53)山中问答 (53)19音乐之都维也纳 (54)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55)综合练习4 (58)第五单元21 父亲的谜语 (60)22看不见的爱 (62)23我们家的男子汉 (64)古诗诵读逢入京使 (67)渡浙江问舟中人 (67)24十年后的礼物 (68)*25猎人海力布 (70)综合练习5 (72)第六单元26大仓老师 (76)27小珊迪 (79)古诗诵读竹里馆 (83)种豆南山下 (83)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84)29真正的愤怒 (86)*30孙叔敖杀两头蛇 (89)综合练习6 (90)第七单元31一幅名画的诞生 (93)*32推敲 (95)古诗诵读听邻家吹笙 (97)题诗后 (97)33苏武牧羊 (98)34笛声 (10)35将相和……………………(1 02)综合练习7……………………(1 04) 第八单元36尊严………………………(1 08) 37共同的秘密………………(11 o) 38中彩那天………………(1 1 3)古诗诵读秋词……………………………(1 1 5) 客中作…………………………(11 5) 39狼和鹿………………………(11 6) *40天才之路……………………(11 8) 综合练习8………………………(1_9)(带*号的为自主阅读课文。
)作文一我爱你,——…………………(1 24) 二我和——………………………(1 24) 三妈妈(爸爸)真辛苦……………(1 24) 四我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1 24) 五记一次——的小试验………(1 25) 六我战胜了——…………………(1 25) 七游——…………………………(1 25) 八味道好极了……………………(1 25) 九难忘的班队活动………………(1 26) 十我走进了动物王国……………(1 26) 十一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或我最不爱听的一句话) ……………………(1 26) 十二饭桌上的故事………………(1 26) 十三美好的日子…………………(1 27) 十四我做成了——……………(1 27) (注:可根据班级实际,选做八篇。
) 词语表……………………………(1 29)第一单元导语:同学,你有没有听到春的脚步声,有没有看到春的袅娜的身影,有没有感受到春的沁人的气息?春降人间,燕子回巢,小溪潺潺,春笋破土而出……更令人心动的是那丝丝春雨,它清新,它细腻,它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将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领悟到学习的方法,体会到学习的真谛。
学习的第一步——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愿你认认真真地对待,在课前先行一步。
预习时,要读通课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 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1.预习课文时请注意,文中最后一句说:“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在认真读完课文后,你是否知道正待演奏的将是什么曲子吗?2.读了课文后,先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着它剪刀似的尾巴,( )着身子在天空中( )过,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有几对燕子( )倦了,( )在电线上。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3.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课文背诵。
4.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抓住它的特点说一说。
注释:本文作者郑振铎(1898—1958),作家,文学史家。
2 小溪流的歌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山谷里不断响着他唱歌的回声。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
小溪流不断向他所遇到的朋友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有巨大的石块拦住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一股劲儿冲了下去,什么也阻止不了他的奔流。
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小溪流在狭长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后来来到了一个拐弯的地方,那里有一截枯树桩,还有一小片枯黄的草。
他们看见小溪流活泼欢快的样子,就问:“喂,小溪流!这么高兴,到哪儿去呀?”小溪流回答:“到前面去,到前面去呀!”枯树桩叹口气说:“唉,唉!忙什么呀吧!”枯黄的草也叹口气说:“唉,唉!累坏了可不是玩儿的,就在这儿待会儿吧。
”小溪流看着他们笑了笑:“为什么呀?不能够停留!”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
前面出现了村庄。
村庄里有水磨【mó】等着他去推动。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
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
小溪流长大了,成了小河,成了大江,唱着歌冲向茫茫的海洋。
1.预习课文,理解“清亮”和“清脆”有什么不同。
再读一读文中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2.文中说小溪流是活泼欢快的,是不知疲倦的。
你认为小溪流还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3.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句子中为什么要用上不同的动词。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汇入大海,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新朋友。
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流?请选择一个内容,与同桌一起说一说。
3笋芽儿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笋芽儿醒过来了。
她揉揉眼睛,看见四周仍然是黑洞洞的,便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撒【sā】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不能睡懒觉啦,孩子!快出来看看吧,地面上多美呀!”,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的话,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
竹妈妈一听,吓得脸色发黄,一个劲儿地摇头:“你的身体这么娇嫩,能到地面上去吗?寒风会把你吹坏的!”笋芽儿被吓住了,缩着身子,低着头,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他也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
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不住地说:“我不怕,我要出去……”’竹妈妈见阻拦不住,忙给笋茅儿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唉!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来了。
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好像永远也看不够似的。
在笋芽儿的脚边,有一棵小草在摆动身子。
笋芽儿问:“小草弟弟,你在做什么呀?”小草向笋芽儿看了一眼,回答说:“我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笋芽儿听得心里暖烘烘的,对自己说:“我也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可是,竹妈妈怕她冷,用衣服把她裹得紧紧的。
笋芽儿急得大叫:“我不怕冷,我要赶快长大!”她勇敢地脱下裹在自己身上的小衣服。
春雨姐姐笑了,用细细的雨丝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笑了,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她,温暖着她。
终于,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
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1.预习课文。
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们是谁?给了笋芽儿怎样的帮助?你从中悟出了些什么呢?2.读下面的句子,两句话中都有“扭动着身子”,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请你读读句子,做做动作.体会一下。
笋芽儿醒过来了。
她揉揉眼睛,看见四周仍然是黑洞洞的,便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撒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
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不住地说:“我不怕,我要出去……”3.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哎呀,还有一些笋芽儿末钻出地面呢!小朋友,你愿意对他们说些悄悄话,让他们尽快破土而出吗?古诗诵读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勤读①人有从②学者,遇③不肯教,而云④必当⑤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⑥”。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⑦。
”遇言:“当以三余⑧。
”或⑨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⑩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①本课选自《三国志·魏书·董遇传》。
②从:跟随。
③遇:三国时代教育家董遇。
④云:说。
⑤当:应当。
⑥见:同“现”。
⑦苦渴无日:苦干没有时间。
⑧余:以外,剩余。
⑨或:有人。
⑩岁:年。
有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他说:应当自己先读一百遍。
还说:“读书一百遍,文章的意思自然就知道了。
”跟随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利用三种剩余的时间。
”有人问三种剩余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剩余时间;晚上,是一天的剩余时间;雨天,是时令的剩余时间。
”(注:那时,农家子弟,一到冬天、晚上、雨天,不能干农活了,就可抽空读书。
)学习古文先要把文章读通,不理解的字和词借助注释、译文或工具书来解决。
在你大致了解了全文的意思之后.还必须把文章再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