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演讲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
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学生们由于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
因此,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
身教是教师天职。
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
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
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
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
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从教育的过程看,高尚的师德是实现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
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高尚、智能发展的充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他们提供养分的教师的综合素质。
师道不立,其教不成,学生成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
他们不仅把教师看作是学习的榜样,甚至模仿其言行举止。
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然后“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座右铭集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提供的教师座右铭集锦,欢迎阅读。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2、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孩子。
3、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4、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5、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6、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7、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8、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9、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10、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1、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22、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23、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4、教师是学生的镜子。
2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26、学生没有教师,就象生活没有阳光。
27、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教书育人的意思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
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了一个知识境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感情。
同理,学生对教师也有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准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学生毕业的成绩里面得到了证明。
通过学生进而可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意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教书是指教师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教育则是指
教师在教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
能力等。
教师的天职是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教师,除了履行教学任务外,还要关注学生
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
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此外,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通过自身的言
传身教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水平,更要关注其品德、能
力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教书育人,教师可
以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心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总结(7篇)转眼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
现将本学期师德情况总结如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因此,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
只有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能对学生严格要求。
做一个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自觉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力争做一个"人师"。
一、认真教学,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先生",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
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
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就是这个道理。
二、关心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师德的核心,力为一个"人师"。
我作为班主任,除了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在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让学生感觉到我很关心他,很重视他。
从而优化本班的班级管理效果。
在批评教育时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轻易伤害。
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以及学校其他老教师的言传身教,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我校20-这学年开展学习师德师风以来,在县教育局,教育办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
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将我个人学习师德师风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认识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言在教育的长河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行为的塑造者。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八个字,是对教师职业最深刻的诠释。
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书育人的内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教师的品德、行为、态度,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行为。
三、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教师可能因为工作压力、个人情绪等原因,在师德师风上出现偏差。
例如,对学生缺乏耐心,教学方法单一,或是在评价学生时带有主观偏见等。
四、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表彰师德优秀的教师,树立典型,同时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惩戒。
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五、个人实践与反思在个人实践方面,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耐心细致,尊重每一位学生,公正地评价他们的表现。
同时,我也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
论古今教师的职责都应以育人为第一位,教书为第二位。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上学学的是教书育人,在当了教师之后,我也是照这做的,可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社会,对教师和当今的教育都有偏见,教育体制是个宏观的问题,我只想对我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教师职责是什么?很多媒体都有报道现在素质教育,教师打学生的屡见不喧,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法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来保护学生,媒体对学生的曝光使得学校只要是学生和教师发生矛盾或问题,首先处理的是老师,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开除公职。
人都有保护自我的意识,在这种情形下,保住自己的饭碗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是良心活,只要有心,就有干不完的活,最少的也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备课上课。
我们能做就是好好备课好好上课,人家家长交学费让学生来学校是学知识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教师只要按时上课,该上课的时候去上课,把该讲的知识讲了,就可以了,人家学不学是人家的事,人家上课说话,睡觉、看课外书、捣乱,那是人家愿意,人家学生的权利。
当老师的你讲你的课就行了,不要多管闲事。
更何况你管的住吗?大多数地区的孩子的“法律意识”一点也不比律师差。
你的眼睛还没瞪圆她或他就说你态度恶劣了。
明明知道他书包里有武侠小说甚至有匕首你也不敢去把它们拿出来,因为那侵犯了*,按新的教育法规的规定那叫侵犯了人家的“隐私”。
做教师的就只能等着出了事之后收拾残局,或者等着被处分或者等着家长埋怨或者等着那些能把一个说成十个的记者大老爷来采访。
为了学生的权利,教师是服务学生的,你为人家服务当然是人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还想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呢,人家当着你的面,出口脏话,骂人,把你当成个隐形人。
更别提他们站不好,坐不端正,衣服的奇异,随手扔垃圾了等等一些不良行为。
我们当老师的面对这些,能做只是该说的我们说到,该提醒的提醒,他们听不听也是人家的权利,不能强迫不是吗?当然我也知道我说的有些偏激,也有很多好学生,让做老师的很暖心,我想说对学生说:你们真的以为老师真的没事就想批评你,或给你家长告状,让你挨打挨批,以此获得快感和解气。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作者:彭惠萍来源:《神州民俗》2018年第07期[摘要]教书与育人是教师肩负的两副重担,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偏废。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提高自身的素质,探索育人艺术,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本文将在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教书;育人;天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
”这深刻阐明了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中,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两副重担。
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提出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对教书育人关系的辩证认识。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其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学校最根本职能就是教书育人,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则是这任务的直接承担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书育人。
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道德、法纪等教育。
教学具有教育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都必然带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含有一定的思想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教师不自觉地影响学生,与我们说的教书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育人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寓思想教育于教书之中,寓育人于学生的广泛接触之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使教书育人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书育人也是教师职业岗位的道德要求,教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事业心都集中表现在教书育人的职业岗位上,当学生的思想问题摆在教师面前时,教师不去管,难道说不是失职吗?全社会都在提倡“尊师”,教师就更应有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做到“重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切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教师本人的道德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治学作风、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等,在教育过程中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内容提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师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教书是指教学生,育人是指培养学生。
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
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审慎处理的主要人际关系。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爱国者、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华美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师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教书是指教学生,育人是指培养学生。
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
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审慎处理的主要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教书育人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
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了一个知识境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感情。
同理,学生对教师也有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准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学生进而可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之年。
全面贯彻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全面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一步明确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中之重,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提高履行这一神圣而又光荣使命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和育人更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育人是教书的根本,而育人又离不开教书。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我更加能够体会到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深刻的含义与它赋予我肩上的重任。
从快乐无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求学之路已经开始。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一年级三班的教室,有一个叫孙颂扬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将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写在了黑板上,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他们学字的好机会。
轮到他时我轻轻地问他“孙颂扬,你的姓是什么呢?”“我姓扬···呃不我姓颂,我不知道,我妈妈没告诉我!”班里瞬间炸开了锅,我连忙稳定了班里的情绪继续上课。
而这意料之外的答案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这是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这又何尝不是他们给我上的第一节课呢?!我意识到了这群被家人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孩子们还根本不知道也没有办法自立,我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不久后另一个孩子郑中瀚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次点到他读课文了,他平时有一点而口吃,再加上紧张和对课文不熟练,所以他读得非常磕绊不顺,读完两句话后他便把书一扔不读了,经过我的鼓励他又重新开始结果不一会又停了,这时班里有人发出来了一两声笑声,这笑声本无恶意可是却刺激了他,他狠狠地将书摔在桌子上,大声的哭闹不止,我赶紧将他送到办公室中暂时交给了他的班主任,我则回到班里引导学生对这件事的的思考并继续上课。
下课后我又与他进行了交流,了解他的心理活动。
而这件事也让我发觉他们这群孩子的普遍的问题——太过自我,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将育人放在第一位的想法。
而情感、热爱是教师育人的源头水,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热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那门课程。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施以真实的,本能的,平等的“爱”,尊重,信任,理解,关怀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才有可能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平等交流。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我在10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深深体会到尊重学生的成长、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帮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学生小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小文入学的第一天,穿件大花衬衫,头发乱糟糟的,走起路来横冲直撞。
在入学后连续一周的时间里,学校德育处每天都在进行新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小文却依然如故。
据体育老师反映:第一节体育课小文就不服从老师安排,在老师进一步约束时居然威胁老师,扬言“你等着……”之后,他还屡屡发生打架、抽烟、要钱、扰乱课堂等违纪现象。
多次与小文谈话交流后,我揣摩到他每次违纪都是为了吸引老师、同学的注意,以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我想,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才形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会通过“恶”的流露来表达自已对“善”的渴望,如果注重从“善”的角度对待学生“恶”的表现,满足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需求,学生也许会逐步向善的方向发展变化。
基于此,我认为每一天、每次活动的小结要做到三个“要”。
一、凡是好现象都要表扬;二、凡能点名表扬的都要点名表扬;三,凡不能当众表扬的要私下表扬,以此满足每个学生期望教师关注的心理需求。
学生以前听到的批评太多了,现在的表扬和过去的批评会在他们心里形成极大的反差,他们会更努力地表现自已,期待新的表扬。
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赞赏,尤其是对小学生的表扬富有更特殊的意义。
于是,我利用召开主题班会的机会,对小文进行“着力侦察”。
我专门为他准备了这样一首散文诗: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做不到,但一股劲做好一件事能做到;一下成才做不到,但每天进步一点能做到;进步就是向前走,就是今天比昨天强,就是对现状有所突破,就是用一种崭新代替一种陈旧,而且每天都如此。
班会前,我们一起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节奏,讲述我自已对散文诗的理解和体会,并辅导他配乐。
在此过程中,他好几次想打退堂鼓,声称诗歌太长,背不下来,都被我想方设法地阻止了。
“你先试试,小乖乖,你这么聪明怎么会背不下来呢?”我鼓励他。
“你在台上的时候,大家都关注你一人,多光荣的一件事啊。
”我激他。
“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样样都棒。
”我进一步激励他。
……
几个回合下来,虽然有些不顺利,他还是在我的“搀扶”下,登上了“梯子”。
其实他多次在我面前找借口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引起我更多的关注而已。
主题班会上,他出色的表演令我折服。
看来,他再怎么样也还是个孩子,永远也掩盖不了孩子心灵深处的那种向上的渴望。
从此,他稍微有一点进步我都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并抓住关心教育他的每个细节。
他不小心撞破额头,我亲自送他到医院就诊;缝合伤口时,我抓住他的手给他心理的依靠;他在家休病假时,我给他打去问候的电话;他学习有了进步,我就打电话向家长报喜……这一切让他很感动。
在校运动会上,他因为没有跑出自已理想的成绩,情绪不高,当晚他发来短信说:“自已跑不快,心里急,真想哭。
大家都以班级为家,48个孩子里面我是最让您担心的一个,老师,实在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有意给这个家抹黑,真的。
”
在队员发展会上,我邀请他家长亲自给他佩戴红领巾,家长还没开口就已经泣不成声,对我深鞠一躬说:“感谢道让学校收留了我的孩子,更感谢庞老师能够教育好我的孩子,是你们救了我们一家。
”
如今的小文正在一煤碳公司任党支部副书记,时常传来他进步的信息。
学生变了,懂关爱了,懂感恩了,也懂责任了。
一个个的点集成了面,班集体形成了,集体荣誉感强了。
学生的变化使我体会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股向上的甘泉。
因为个性差异、特点不同决定了甘泉的不同出口,教师只有小心触摸学生的心灵、努力寻求突破口,才能使学生心灵深处向上的甘泉汩汩涌流。
我们必须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的。
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长、优势,有目的地为每个学上创造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那么学生就会呈现健康成长的理想态势。
根据我校“一年启迪心智、两年培养良好习惯、三年成材”的阶段性的德育目标,本着“让每个人都能生存和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以“让每个学生都在我的教育快乐地生活学习”为宗旨努力工作,用爱心去帮助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点燃学生的希望。
渐渐地,班里每天都发生着连学生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变化。
没有值日生,没有值日表,每天的抬饭、值日却你争我抢;每次就餐时,全班同学都要等每个人的饭菜、汤、餐具全部摆放完毕后,才开始集体就餐,俨然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说:“每天的生活就像在拍电影、电视,我们见到了只有在拍电影、电视里才能见到的老师和集体。
”为了达到期末考试个个过关的目的,全班同学自已主动上第八节课,由班干部、科代表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内容,班干部负责的检测、监
考、阅卷、讲评等一系列工作。
有孩子这样写道:“我们就是这样一个集体,我们团结、我们优秀、我们积极、我们向上、我们更是无懈可击,重要的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
不懈的努力,精心的设计,责任的回报,全班100%的学生顺利通过小学毕业考试顺利走上了理想的学校,学生的表现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我敢负责任地说:我所带毕业生,他们每一个人而今都是社会合格优秀的建设者,并正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在每个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的同时,我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彰。
面对荣誉,我将继续炼就小学班主任“点金术”,把我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挥洒在道让教育这片热土上,使更多的学生焕发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