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2013版)
- 格式:ppt
- 大小:6.71 MB
- 文档页数:8
高中历史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精品学案人民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了解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基本史实。
2、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重点难点】1、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学习内容】一、课前预习1.在新航路开辟之前,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世界逐渐形成了五大文明区域,分别是:,,,和。
受的局限和的阻隔,各个文明之间的和特征相当明显。
2.14、15世纪,随着的提高、的扩大、的发展以及的频繁开展,在手工业和农业领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
在工商业领域,商人和工匠之间形成了和关系,的生产组织形式产生,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15世纪,的扩张阻断了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从15世纪后期开始的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葡萄牙人最先发现好望角;达伽马最先航行到;哥伦布船队发现了;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的开辟,掀起了“商业革命”,欧洲与亚非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传统商品交易量成倍上升;西欧各国成立控制国内外贸易;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新航路开辟同时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引起持续贬值,价格直线上升,的财力和地位下降,和获益匪浅,经济实力迅速增,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自美洲的作物、、和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作物和先进生产方式也进入美洲,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和也登上历史舞台。
新航路的开辟也极大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以无可争辩色事实证明了的科学性;直接冲击了,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激发了人们的热忱。
二、知识梳理(一)分散的文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前的世界1、农业革命: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并先后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专题五 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图5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答案】B2.(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D3.(2013·上海单科·13)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答案】C4.(2013·广东文综·38)(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考点考纲内容考核要求备考指南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b1.高频考点依然不会回避: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英国工业革命。
2.英国史一直是某某卷考查重点方向,英国工业革命须与英国的代议制、洛克主X、克伦威尔等联系掌握。
3.全球化一直是长效热点,故“世界市场的形成”估计会成为考查热门。
4.围绕热点“工匠精神”,可能要关注“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X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3.“蒸汽”的力量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b 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4.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b 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b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第21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X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b)(1)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X活动;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对世界: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不是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推动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发展,增强文化交流的非遗传承性为了推动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发展,增强文化交流的非遗传承性,我们需要开辟新的航线,打破传统的交流模式,让更多的文化元素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
首先,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使者、学者和行业专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展示本国文化的精髓,分享与他国文化交流的心得,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互学互鉴。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性,并进行系统性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可以组织文化交流团队,把非遗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进行展示,并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和交流。
这种方式能够增加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三,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在线上建立多种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如论坛、社交平台、短视频等,让文化爱好者和关注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化交流,分享文化成果,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互信。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的沟通和合作,深入探索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强化交流双方的文化认同感和彼此理解,实现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
总之,开辟新的文化交流的航线,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发展和非遗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传承性。
只有通过更广泛和多样的文化交流,才能让文化更加和谐发展,为全球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继续相关内容:为了拓展文明交往的航线,我们还需努力构建文明互鉴的框架,打破文化壁垒,摒弃文化偏见,推动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相互借鉴和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网络和发展信息技术,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强化文化体系和文化创新,切实推进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建构。
此外,我们还需强化文化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的普及化和持续发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将学生文化交流列入教育计划,实现文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全面提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他们的文化认知度、文化体验度和家国情怀。
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有艺术性的课堂要突出教学主题,如何才能凝聚主题呢?笔者从以下五个维度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情调研是凝聚主题的前提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怎样调研学生呢?每位教师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如谈话法,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问一些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所储备的知识、技能、心理情绪、本年龄段的价值观,对本课即将涉及的一些问题的认识等等。
如问卷调查法,教师设计问题通过问卷上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等。
无论用什么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全面客观有针对性,有利于本课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通过调研,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如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设计前,教师调研学情得知,学生对新航线开辟的世界影响了解不多且感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其世界影响并增加了思维拓展内容,让学生思考新航线开辟对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宏观的和微观的角度,加深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认识。
二、课程理念是凝聚主题的灵魂本文的课程理念是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符合历史学、历史教学规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有益基础的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教师课堂教学、课程开发的依据。
课堂教学主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课程理念大于课堂教学主题,包含课堂主题思想。
课程理念可以包含多重教学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强调突出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结合其它,有的教师强调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结合其它,有的教师强调突出价值观教育,有的突出渗透课程理念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等等。
我认为课堂教学主题要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课程基本理念进行设计,如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1)立德树人;(2)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建立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视角文明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
如何建立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视角,成为了当今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建立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首先,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是开辟文明交往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当加大投入,建立更多的文化交流中心,在国际上推广自身文化和艺术,加强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提高文化自信心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引进各领域优秀人才,推动文化艺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拓文明交往的新途径。
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文化展示和传播方式,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明交往和文化创新。
同时,各国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技产业的支持和保护,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促进跨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和交流。
第三,加强民间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交往的深入发展。
民间文化交流是文明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国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组织文化交流、艺术巡演、体育交流等活动,加深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推动文明交往的深入发展。
最后,各国还应当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各国的文化遗产在全球传承和弘扬,促进各国人民的文明交往和相互了解。
总之,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建立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视角需要各国携手努力,加强对外交流、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加强民间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促进文明交流与互动,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共创繁荣、和谐的文明新局。
一项追求长期性、深沉性和理性性的文明交往,可以真正地展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共生共存和互补互进。
借助文明交往的航线,我们可以打破数百年藩篱和迷雾,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和平、了解、协作和共同利益的文明环境,同时展示各自独特的文化风貌和文明瑰宝。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专题综述】本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整体概述:本单元突出的是两个概念,一是资本主义市场;二是走向世界的。
内在逻辑结构是:资本主义市场——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那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呢?【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本课释疑】1.何为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即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2.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积累的过程。
主要通过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掠夺殖民地等。
这样使大量生产资料和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转化为资本,又造成庞大的雇佣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3.三圃制: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
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4.价格革命:又叫物价革命(英语:Price Revolution)是指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人入侵美洲,破坏了美洲印地安人的印加和阿兹提克文明,并且掠夺大量(主要是黄金白银)贵重金属输入欧洲,但是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增加,以致商品农产品产量不足,物价急遽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
【本课流程】一、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请同学们分小组,分组讲述一个航海家的故事(时间、路线、地区及小故事),并且绘制本航次航海路线(1、2组迪亚士,3、4组达伽马、5组哥伦布,6组麦哲伦,7、8小组绘制整体表格),小组发言人上台讲述。
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要求必须建构如第一结构:必要性、可能性。
尝试进行第二层建构。
(一)必要性:材料1、材料1“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实现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加速,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成为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
而航线的开辟,对实现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开辟文明交往航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开辟文明交往航线,是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从古至今,不少国家都是通过海上交通进行文化交流的。
例如,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连接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南亚、非洲东岸和中东的海上贸易走廊,逐步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和影响力圈。
进入现代时代,文明交往航线的发展更加快速。
西班牙的凯旋航线、葡萄牙的南洋航线、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都是文化交流航线的代表。
这些航线不仅促进了东西文化传播,而且也造就了欧洲殖民统治,推进了文化的多元化。
二、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实现互惠互利航线的开辟不仅推动了文化交流,而且也创造了经济价值。
例如,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商贸的桥梁,推动了中外经济的发展,成为了连接彼此互动的平台。
另外,文化交流常常带来了外来文化和好处。
美食、旅游、医疗、艺术等领域,都在将不同的文化进行交融,带来更多的消费和商机。
发展文化旅游,宣传文化产业等都将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三、深化人民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航线的开辟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也进一步深化了人民之间的友谊。
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展览,文化表演等不仅仅是文化带来的。
也是相互学习和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交流更容易打破文化信息的壁垒,从而加强沟通和友谊,促进和平和稳定发展。
这样的人文交流和平共处的展示,将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确保世界永久的稳定。
在此,我们认为航线的开辟是实现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融合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这样不仅可以在文明历史上留下足迹,也推动国家间的联系,使人民之间的友谊更加深色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