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诗词曲赏析(新)
- 格式:docx
- 大小:43.52 KB
- 文档页数:4
优美唐诗鉴赏20首1.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意象,表达了离乡思乡的情感,是唐代思乡诗的代表作之一。
2.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象和豪迈的气概,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
3.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4. 《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鉴赏:这首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豪迈悲壮的情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鉴赏:这首诗写离别之情,大气豪放,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6.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鉴赏: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7.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山村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这首诗写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9. 《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10.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古诗欣赏20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李白这诗啊,就特别直白又特别妙。
大晚上的,他睡在床上,看到月光洒在床前,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看明月,这一下不得了,心里的思乡之情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低下头就开始想家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把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可真是个会享受春天的人。
春天嘛,人容易犯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天亮了,就听到到处都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
然后他突然想起昨晚上好像听到风雨声了,心里就琢磨啊,这风啊雨啊的,得把多少花儿给打落了呀。
这首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清新、生机勃勃又有点小惋惜的感觉全写出来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写这诗可太厉害了。
你看他写鹅,“鹅,鹅,鹅”,就像在模仿鹅的叫声,特别生动。
鹅那弯弯的脖子朝着天唱歌呢,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这么简单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鹅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色可壮观了。
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这时候他就想啊,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人要是想有更大的见识,就得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析:李绅这诗可深刻了。
春天的时候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能收获好多好多粮食。
你看啊,四海之内都没有空闲的田地了,按道理说农民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呀,可是呢,他们还是有饿死的。
这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农民辛辛苦苦劳作,成果却被剥夺,真是可怜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写这诗的时候,那画面可冷清了。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赏析《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赏析》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塞上曲送元美(明代-李攀龙)白羽如霜出塞(sài)寒,胡烽(fēng)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2、有美一人行(宋代-释文珦)有美一人闲且都,天然自与常人殊。
奔逸绝尘遗步趋,宛在大海之东隅。
珠宫贝阙非凡居,鲛绡被体云霞裾。
朝乘一鹤暮双凫,往来圆峤仍方壶。
所交皆古真仙徒,赤松羡门及麻姑。
共论妙道得道枢,天地万物指马如。
人间岁月良易徂,别来眼暗齿发疎。
山可泐兮海可枯,相思之念无时无。
示好亦有明月珠,藏之怀袖不敢沽。
屡欲致之乏飞鱼,侧身东望空踌躇。
3、袭美初植松桂偶题(唐代-陆龟蒙)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4、王使君元美招同吕光禄游砚山亭其一(明代-黎民表)丹梯千仞俯重溟,驱传来游剧聚星。
山著暮云还并紫,天连高浪故摇青。
潇湘归客怜芳草,吴下才人复此亭。
满路风花相伴逐,鸬鹚鸂5、伯子与美人对奕得于窃见拈得知字(明代-欧阳建)连环劈破两情痴,敌手那容隔眼知。
几劫鸳鸯情不尽,燕飞还待落花时。
6、答赵之美见和【金朝:李俊民】不堪春事等闲妨,汲汲光阴过隙忙。
青眼久悬高士榻,白头羞入风从定后花犹落,月自修来桂复香。
休向兵厨问消息,且教下马客先尝。
7、松居歌赠金元美【明代:顾璘】帝城飞甍接清虚,道人独在松岩居。
金花飘庭野风细,翠叶拂槛凉阴疏。
身披鹿裘皎如雪,日把一卷神农书。
斸芩采子炼大药,玉杵夜捣银蟾蜍。
偶然悬壶秣陵市,手活小儿千万馀。
五大夫封等尘土,十八公梦今何如。
徂徕峰头绝人路,列仙同游驾云车。
8、杂歌谣辞。
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唐代:张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9、奉和袭美醉中偶作见寄次韵【唐代:陆龟蒙】海鹤飘飘韵莫侪,在公犹与俗情乖。
初呈酒务求专判,合祷山祠请自差。
永夜谭玄侵罔象,一生交态忘形骸。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夜晚,床前的月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但诗人在看到月光后,却疑惑是不是地面上结了霜。
最后,他抬头仰视天空中的明月,又低头怀念远方的故乡。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简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睡眠的美妙感觉,以及周围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
诗人听到鸟儿的叫声和风雨声,不禁感叹花朵在风雨中凋落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美的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
同时,诗人在诗中通过更上一层楼的动作,寓意着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
这首诗语言宏伟壮丽,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冬季山水的寂静和孤独,表现了老渔夫在寒江雪中独钓的情景。
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苦闷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感觉。
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草原上的草在四季中荣枯变化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之顽强。
同时,诗人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动人,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作用。
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场景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0首古诗词的鉴赏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思念家乡的感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李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漂泊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以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境界的信念。
王之涣运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意象,将壮丽与深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鉴赏: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音韵,表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丽。
孟浩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鉴赏: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回家乡的感慨和情感。
贺知章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自己被儿童误认为客人的情景,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色相结合,表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李白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面。
六、《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鉴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离开白帝城后乘船穿越峡江回归江陵的感受。
李白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猿声的衬托,展现了其离别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古典诗词20首名篇鉴赏1、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释】: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
②王孙:贵人之子孙。
也是草名。
③萋萋:草盛貌。
【赏析】: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
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
语言美,意境更美。
为历代读者称诵。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
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
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
“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
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
长亭,亦称十里长亭。
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
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
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
“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
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话外音】:金谷园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
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芜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相近。
“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集评】: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
所以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人既去,园无主,草木无情,依旧年复一年逢春而生。
美丽古诗词鉴赏20首精选《美丽古诗词鉴赏20首精选》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减字浣溪沙·美人腹1912(清代-况周颐)妙相规前写秘辛。
圆肌粉致麝脐温。
个中常满玉精神。
郎若推心谁与置,天教贮恨不堪扪。
輖饥可奈别经春。
2、风日清美行园有怀吴峻伯率尔折简(明代-王世贞)亭午气清和,西园行挟策。
阶藉葳蕤红,窗延纵横碧。
时禽骄孤迈,芳草妒新迹。
慨然怀良友,胡为但役役。
刀笔余啸歌,诗书子徽纆。
博谷声条桑,永晷不重得。
愿言携琴至,呼尊命所适。
3、寄胡伯衡兼呈叔父元理元美二首其二(元代-黄玠)阳鸟尚谋食,候虫犹念衣。
口体见驱迫,使我远别离。
历历路半千,迢迢江两涯。
悠悠去乡邑,往往见絷縻。
年衰酒况恶,引饮不满卮。
形影相嘅惜,恐为时所悲。
弁山非故山,怆然寄幽期。
馀生苟木陨,犹及尔东归。
4、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唐代-陆龟蒙)新春旒扆御翚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秦狱已收为厉气,瘴江初返未招魂。
英材尽作龙蛇蛰,战地多成虎豹村。
除却数般伤痛外,不知何事及王孙。
5、和袭美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次韵(唐代-陆龟蒙)逐日生涯敢计冬,可嗟寒事落然空。
窗怜返照缘书小,庭喜新霜为橘红。
衰柳尚能和月动,败兰犹拟倩烟笼。
不知海上今清浅,试与飞书问洛公。
6、看美人放纸鸢(五首)(明代-杨宛)共看玉腕把轻丝,风力蹉跎莫厌迟。
顷刻天际遥望处,穿云拂树是佳期。
7、同于鳞子与元美郊行二首其一(明代-宗臣)谁识冠缨者,常投水石间。
春风吹大道,紫气照西山。
松径荒难度,杨枝乱可攀。
相逢勿遽返,世路正摧颜。
8、送王比部元美使江南六首其二(明代-宗臣)千门羽檄正纷纭,摇落西风此送君。
匹马关山秋色里,胡笳吹断万峰云。
9、与诸人集陈公美书堂观雪以朔雪洗尽烟岚昏为韵探得烟字(宋代-谢逸)踏雪敲门愧履穿,孟公饮我酒盈船。
捲帘光动山人帐,入户寒侵坐客毡。
急洒江村迷静练,深藏茅舍认孤烟。
明年策马长安去,谁念清吟孟浩然。
10、寄小蓬莱主者闻梅涧并简沈元方宇文仲美贤主【元代:杨维桢】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了解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三、内容简介:汉代乐府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诗的正文可以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观”字总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第二层(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看出来的。
四、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五、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六、重点语句赏析:1、“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这六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生姿。
2、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里”①星汉:指银河。
②翻译: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的辉煌灿烂,仿佛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③“若”字有什么好处?“若”表明了诗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④赏析这四句诗:作者借助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欣赏《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欣赏》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一(金朝-李俊民)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
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
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
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2、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唐代-陆龟蒙)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
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3、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唐代-陆龟蒙)可怜烟刺是青螺,如到双林误礼多。
更忆早秋登北固,海门苍翠出晴波。
4、敬美弟杜门信州移文乞休赋此寄之其二(明代-王世贞)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5、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其四苇(宋代-司马光)索索夕风遒,瀼瀼朝露裛。
啅雀袅寒枝,宿萤依败叶。
眇然秋兴长,坐与江潮接。
6、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唐代-陆龟蒙)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
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騃犊卧新7、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唐代-陆龟蒙)何事神超入杳冥,不骑孤鹤上三清。
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炼更生。
药奠肯同椒醑味,云谣空替薤歌声。
武皇徒有飘飘思,谁问山中宰相名。
8、美人红叶图(元代-王佐)谢家夫人咏柳絮,黄陵女儿歌竹枝。
谁信长门秋淡淡,西风黄叶断肠词。
9、咏美人手(元代-张羽)嫩于春笋白于霜,轻拂菱花试晓妆。
弹瑟每嫌银甲小,吹笙还爱玉纤长。
宜将彩笔题红叶,倦把金针倚绣床。
拾翠归来芳径里,逢人莫问锦香囊。
10、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坞【唐代:陆龟蒙】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
11、美女篇【唐代:陈政】南州美女娇如花,天然艳质轻铅华。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简单1、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宋代-黄公度)遐陬赤子困侵牟,跳弄潢池今几秋。
从今声威憺强梗,自然戈戟变锄耰。
2、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练渎(一云吴王开以练兵)(唐代-陆龟蒙)越恃君子众,大将压全吴。
吴将派天泽,以练舟师徒。
一镜止千里,支流突然迂。
苍奁朿洪波,坐似冯夷躯。
战舰百万辈,浮宫三十馀。
平川盛丁宁,绝岛分储胥。
凤押半鹤膝,锦杠杂肥胡。
香烟与杀气,浩浩随风驱。
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
山灵恐见鞭,水府愁为墟。
兵利德日削,反为雠国屠。
至今钩镞残,尚与泥沙俱。
照此月倍苦,来兹烟亦孤。
丁魂尚有泪,合洒青枫枯。
3、至江州尚不得舍弟敬美除官信闷成却寄(明代-王世贞)有鸟双栖偶一鸣,无才那敢论时清。
才经楚泽人堪老,若到燕台马自轻。
白雪和来难后辈,青云是处畏先声。
与君暗忆祗园地,不冷莲花惠远盟。
4、留题淆深美桧亭(宋代-梅尧臣)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
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5、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唐代-陆龟蒙)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
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6、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荅之(唐代-白居易)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
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7、幕中淩君子伟,咏春草有“旧梦南朝葬美人”句,喜其新警续成三律其二(清代-张洵佳)此身原不计枯荣,但遇东风吹便生。
济世尚能兼药石,托根本自近蓬瀛。
数丛微雨春先到,一角斜阳画不成。
极目短长亭畔路,绿芜渺渺动离情。
8、美人睡起曲(宋代-徐照)睡起胡蜂已退衙,袖中犹带郁金牙。
懒拈青扇遮微雨,斗摘庭前紫笑花。
9、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
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
争拟洛川神。
10、夜坐书怀简仲美弱龄志问学,屏虑息众营。
20首古诗加赏析好诗大全摘抄加赏析有些人,相处虽短,却影响深远;有些话,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有些诗词,虽然短小,却让人念念不忘。
30个短而美的诗词句子,温暖美好,治愈人心!1.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苏轼《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2.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3.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4.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6.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蔡伸《苍梧谣·天》7.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欧阳炯《三字令·春欲尽》8.醉梦里、年华暗换。
——卢祖皋《宴清都·初春》9.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佚名《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1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佚名《行行重行行》11.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12.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13.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14.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徐昌图《临江仙》15.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16.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17.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李清照《临江仙·梅》18.春思乱,芳心碎。
——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19.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张可久《人月圆·春日湖上》20.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21.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2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3.掩妾泪,听君歌。
红楼梦中20首诗词曲,总有一首戳中你的内心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是以愤恨的心情写出“满纸荒唐言”的。
由于作者在书中对许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说自己是饱含着“一把辛酸泪”来写这部著作的。
他惟恐后人不知他的真实意图,故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作者诉说了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被理解的曲恋。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预示林黛玉将因“心事终虚化”而泪尽夭亡。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爱捉弄人,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晴雯曲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的命运是很悲惨的。
美若芙蓉,清清白白,伶伶俐俐的水般女儿,却被恶妇在王夫人面前中伤,背了勾引宝玉的罪名赶出大观园,最后凄惨的在破屋中死去,因此这首暗示晴雯如此命运的判词也是十分凄惨的。
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首词从“粉堕”“香残”“漂泊”“白头”“无人收”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被东风吹落、飘泊无根的特点,既抒发红颜(年华)易逝又抒发自己寄人篱下、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
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葬花吟林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古人的诗词常常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感悟,它们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我们也可以通过鉴赏古诗词来感受它们的独特之美。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20首优美古诗词鉴赏: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登故国山》 - 高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洗盏深宜绿绮窗,密帘疏影宛斜晖。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白居易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秋夕》 - 马致远銮舆迥出宫,皎月正清明。
俊乂散星汉,飞觥逐晓星。
灵山多秋雾,九仙千树青。
郡邑浮时定,江流去不声。
少歌虽岗榜,长策以自荣。
琴瑟在御座,钟笼漏永宁。
送我纶巾去,还泛报桥亭。
10.《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登岳阳楼》 - 范仲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1鹿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赏析《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赏析》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世言梅见外於离骚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为解(元代-艾性夫)不受春风半点尘,骨寒花冷雪为群。
桂椒不敢攀同传,正是骚人独敬君。
2、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宋代-黄庭坚)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
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
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3、和袭美寄同年韦校书(唐代-陆龟蒙)万古风烟满故都,清才搜括妙无馀。
可中寄与芸香客,便是江南地里书。
4、鹧鸪天亚子辑子美集成,戏题一阕(近现代-陈去病)绝妙清新俊逸才。
偶翻曲调上歌台。
青衫红泪斑斑认,白雪阳春续续弹。
珠宛转,玉回环。
愿揩倦眼为君抬。
黄河远上凭渠唱,我自貂裘换酒来。
5、送方公美少卿宣谕说畿(宋代-郑刚中)春风入江南,红蒸小桃坼。
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
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
十载分三光,河洛蛮雾黑。
夜泣孤鬼魂,毒贯生灵臆。
胚胎此祸者,起自燕山役。
今兹欲洽明,造物岂晚测。
关中几万人,性命悬兆亿。
虏虽识天意,按旧反图域。
闻其所车载,取及墓前石。
民间一尺布,持去如卷席。
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
嗷嗷万孔疮,徯望沐天泽。
江南今复贫,万室生理迫。
瘠此欲肥彼,又恐非得策。
使者宜孰先,第一安反侧。
不须增甲兵,当务修稼穑。
声名无欲夸,奏报须尽实。
随宜养官吏,著意看蝥贼。
偏入生忌谗,戏怠藏隐慝。
举手从简易,慎勿耗民力。
要令邓禹车,到处便休息。
九重爱物心,八荒欲安宅。
行行致攻名,男子惟报国。
6、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元代-乃贤)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
窗虚转轴莺声滑,腕倦停梭粉汗香。
双凤回翔金缕细,五云飞动綵丝长。
明年夫婿封侯日,裁作宫袍远寄将。
7、咏美人所制杨妃舌用海汁捣糖霜里玫瑰瓣为之取其形似也其六(清代-孙原湘)红得娇柔嚼未堪,香如鸡舌带微甘。
恰宜小病贪酸日,一点樱桃细细含。
唐诗原文20首鉴赏唐诗原文20首鉴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诗原文20首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赠苏绾书记》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2、《邙山》沈佺期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3、《和尹从事懋泛洞庭》苏摩遮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4、《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边词》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7、《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从军行》(七首选三)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出塞》(二首选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长信秋词》(五首选一)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3、《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 3.朝代 作者题目 主题20首诗、词、曲赏析《观沧海》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景 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立功业 的抱负。
杜甫«望岳》白居易«钱塘湖 春行》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 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 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 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全诗里“望”为线索,望 是自远而近,虚实相生。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 从孤山寺超,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 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 来的喜悦之情。
全诗体现了诗人淸新淡雅 的审美情趣。
备注— 二句:以“观”字统领全篇,流露 出诗人览观大海时兴奋而庄严的心情, 显示了 “君临天下”的气势。
三、四句:动静相衬,刚柔并济,显示了大 海的辽阔壮观。
五~八句:动静结合,具体貞实地描画了山 甜和海水的景象。
九~十二句: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前 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两个“若”字表明 这里写的是虚兼。
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的气势, 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篇末点睛.表达了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 俾睨天下的壮志豪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青 年杜甫对人生和未来的雄心和抱负。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 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颈联写俯察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直抒胸臆, 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整首诗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远近结合;后四 句专写湖东景色,色彩缤纷。
主要注释1. 2. 3. 4. 5. 选自《曹操集译注》。
曹操,字孟徳,三 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临:来到。
何:多么。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 2. 3. 4.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一。
杜甫,字 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唐代诗人。
夫如何:怎么样。
钟:聚集。
会当:应当,泄要。
1. 2. 3.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足:满足。
阴:树阴。
崔颖王维李白《卖炭翁》《黄鹤楼》«山居秋 暝》《送友人》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 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可以看出诗的主题,通过 叙述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 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 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 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 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 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 倡导者。
这首诗是作者还乡途中所 作。
这是一首满怀乡愁的诗 作。
诗中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 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 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 乡的情梆;。
王维是盛腐“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诗人。
苏轼评价王 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睛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纯朴风尚,表 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 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 情。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 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 画的送别环境,渲染深情 美好的送别气氛,表达出 对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意。
1. 第一段:开头至“心忧”句交代卖炭翁生活 的艰辛和愿望。
“心忧炭贱愿天寒”矛盾的 心情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第二段:“夜来”句至“市南”句描述老翁 进城卖炭。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把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
第三段:“翩翩”句至结尾写炭被掠夺。
“把”、 “称”、“叱”、“牵”几个动词,描绘出宫使 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首联: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 心中布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 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尾联:以“愁”字收篇,表达了日暮时分诗 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颈联写日景,尾 联写晩景。
开头两句:“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 空灵之美。
并由此点明了时间、地点。
五、六句:以动衬静,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 纯朴生活的理想。
七、八句:一方而表露了诗人对山中秋色的 喜爱,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官 场而洁身自好的意愿。
首联写景,未见“送别”二字,却饱含着依 依惜别之情。
颔联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飘泊天涯 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
颈联“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2. 3.1. 2. 3.1. 2. 3.2. 选自《白氏长庆集》。
本篇是组诗《新乐 府》中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 翎翩:轻快洒脫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 忘形的样子。
直:通“值”,指价格。
选自《崔鞭集九崔颍,腐代诗人。
历历:清楚可数。
妻姜: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选自《王右丞集九王维,字摩诘,唐代 诗人。
歇:消散。
留:居。
选自《李太白全集》。
李白,字太白。
唐 代诗人。
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入远离的马。
1.3.刘禹锡常建苏轼柳永李淸照《酬乐天 杨州初逢 席上见赠》«题破山 寺后禅院》«饮湖上 初晴后雨》«江城 子•密州出 猫》«蝶恋花》 (伫倚危 楼风细细)«如梦令》(昨夜雨 疏风骤)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 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 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 到高昂,波澜起伏,又恰 当用典故,含义十分丰富, 耐人寻味。
诗中借用景物 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 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 到了景、情、理三结合,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曾被宋代洪驹誉为 “全篇皆工”,是盛膚山水 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
诗 人以淸晨游破山寺后禅院 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肃 穆、幽深、脱俗和纯净, 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 悦和对高原境界的追求。
全诗不仅生动写出了禅院 幽深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 好的自然山水,更突出了 诗人在禅院中自由自在和 超尘脱俗的感受,体现出 诗人对佛地的喜爱和希望 脱离尘世,追求淸净隐逸 的思想。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 诗。
这首诗抓住了时晴时雨的 天气特征,描绘了西湖在 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別样凤 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 景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词描写了作考在密州 作地方长官时出猎的情 景。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 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 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持Vf”句:这里虽有身 世之感慨,实际上是渴望 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 者献身国家,立功边疆的 豪情。
这是一首怀人词,圉绕“春 愁”,巧妙地把漂泊异乡的 落破感受,同怀恋意中人 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采 用委婉的表现方式,写景 抒情,感情貞•挚。
本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 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 爱春、惜花的细腻感情。
惜花实际上是惜春,惜自人情”。
“浮云”比喻友人就像天边的白云, 行踪不立,任意东西。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 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 达襟怀。
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来说明新事物 必将取代旧事物。
七、八句:点明酬赠题意,即是对友人关怀 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宦 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首联:“淸晨”句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正是古寺才使得作者清晨起游,表现了作者 的向往之情。
颔联: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禅房的幽 静。
竹林、小路、花木、禅房描绘出一个美 妙幽寂的环境。
“深”字更是写出了禅房的 幽雅宇静。
颈联:写诗人在后禅院所见。
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
次句:描写雨天的山色。
三、四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贴切的比喻, 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 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
“老夫”句:刻画了出猎的景象。
“狂”字 贯穿全篇,实即统摄全词精神。
“锦帽”句:写出了出猎时的雄壮场而,表 现了猎考威武豪迈的气概。
“为报”句:作考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 是显出东坡的“狂”劲和豪兴。
“持节”句:这里虽有身世之感慨,实际上 是淄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者献身国 家,立功边疆的豪情。
上阕主要写“出猎”时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 神态之“狂”,下阕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 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猫激发起 来的壮志豪情。
第一句:“春愁”点明时令,表达主人公的 相思之情黯黯,写出了主人公忧愁沮丧的心 第二句:“残”字道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和凄 凉。
“无言”与前句的“风细细”,无声有声 两相照应。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凄美 的景色,加深了 “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孤单 凄凉之感。
“衣带”句:“伊”暗寓词人的人生理想和 远大目标。
上阕情、景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 汕然而生。
下阕抒情。
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试问”句:“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 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 知道究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却逍”句:“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1. 2. 3. 选自《刘禹锡集》。
刘禹锡,字梦得。
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
烂柯人:指王质。
长精神:振作精神。
1. 选自《全膚诗九常建,腐代诗人。
2. 万籁:此指自然界一切声音。
1. 2. 3.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 坡先生诗》卷十。
苏轼,北宋文学家。
方好:正显得美。
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1. 2. 4. 5. 6. 1. 2. 3. 4.5.2. 选自《东坡乐府》。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
宋代文学家。
聊:姑且。
尚:更。
会:会当,将要。
天狼:这里隐指西夏。
选自《乐章集》。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 卿。
宋代词人。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心情沮丧忧愁。
会:理解。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选自《漱玉集九 李淸照,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2.《诉衷情》陆游辛弃疾« 奴 儿•书博山 道中壁》«破阵 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 以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诉衷情》抒发了陆游壮 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通过“少年”与“而今”, 无愁与有愁的对比,表现 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 报国无门的痛苦,也是对 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 人。
这首词是作考写给陈 亮与之共勉的作品,抒发 了词人的抗金决心和壮志 难伸的悲愤之情。
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 境。
现实打梦境形成鲜明 对比,现实中的词人报国 壮志难酬,只有无限感慨 和悲愤。
这是一杵描写离别情绪的 小令。
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膩地 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 绝、缠绵惭恻的离別情绪。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不着 一个“秋”字,笔法自然 而传神,为元曲中写“秋” 的名篇。
这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 品,曾被王国维视为元人 小令最佳者。
题名“秋思”, 但全篇却无一语提及“思” 的内容,仅用28字勾画出 -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的心事亳无察觉,对窗外发生变化无动于 衷,也表明词人听到回答后感到疑惑不解。
“绿肥红瘦”:“绿”代替叶,“红”代替花, 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与“瘦”是两种 状态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