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比数据分析(地理学习辅助)
- 格式:pptx
- 大小:108.74 KB
- 文档页数:7
人口抚养比公式人口抚养比是一个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之间关系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人口抚养比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一指标。
人口抚养比的计算公式如下:人口抚养比 = 非劳动年龄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其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未达到劳动年龄(通常为15-64岁)的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处于劳动年龄段的人口数量。
人口抚养比的应用广泛,它可以帮助政府和研究机构了解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比如,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高,意味着非劳动年龄人口比劳动年龄人口多,这可能会给政府带来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压力。
相反,如果人口抚养比低,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相对较多,这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人口抚养比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和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人口抚养比的计算需要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根据不同年龄段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进行计算。
此外,在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的界定和年龄划分的准确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虽然人口抚养比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对人口结构的洞察和分析,但它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除了人口数量,还需要考虑老龄化程度、就业率、教育水平、医疗和养老制度等因素,以全面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总之,人口抚养比的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来衡量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关系。
它在研究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制定政策和规划发展方向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口抚养比只是一个指标,不能单凭它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人口抚养比,概括地说是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的比值(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是衡量劳动力人均负担程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1999~2021年云南省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1999~2011年总人口抚养比下降,推测当时社会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外省劳动力迁入务工,因此劳动力充足B.云南省老龄化严重C.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严格,出生率降低D.云南省人口结构呈衰退型2.根据材料推测以后云南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①人口老龄化加重②劳动力不足③人口负增长④性别比失衡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云南总人口抚养比有上升的趋势,下列改善云南总人口抚养比现状的措施,最合理有效的是()A.鼓励老年人出来就业或延迟退休B.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C.优化生育补贴政策,鼓励生育D.加大人口普查力度生态足迹是指吸纳一定区域人口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所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性的土地面积。
右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及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图,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2009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实施“生态经济区”战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生态足迹,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越大,资源的消耗量也越大B.调整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不会对生态足迹产生影响C.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会使得环境不可持续D.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会减小人均生态足迹5.下列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三维生态足迹逐年上升B.武汉城市圈人均三维生态足迹高于区域生态承载力,生态可持续性好C.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增速放缓得益于地区发展政策导向作用D.长株潭城市群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在2009年后出现波动式下降6.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结合其发展现状,要实现优质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严格限制个人消费水平,抑制内需B.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C.城市群统一发展,促进产业升级D.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赣南,溪水密布,河流纵横。
人口与人口地理的研究方法与案例人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变动以及人口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揭示人口与地理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口地理研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口地理研究方法1. 人口普查法人口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方法。
通过普查,可以了解到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
人口普查数据是人口地理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可以用于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变动趋势等。
2. 人口统计法人口统计法是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人口问题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利用人口统计数据,比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指标,来分析人口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揭示出地区间的人口发展差异。
3. 人口迁移研究法人口迁移研究是研究人口迁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类型。
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人口迁移的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学和地理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人口迁移的目的地、原因和影响因素,可以了解到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人口地理案例分析1. 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产生了影响。
2. 印度的人口增长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问题成为该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通过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印度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有关。
为了应对人口增长的挑战,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和措施。
3. 美国的人口迁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迁移对其人口地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是地理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程度。
人口增长受到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 生育率: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
生育率高意味着每个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多,从而推动人口增长。
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的下降意味着人们更长寿,也会推动人口增长。
3. 迁移率:迁移率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比例。
迁入率高于迁出率会导致人口增长,反之则推动人口减少。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文化传统等都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类型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分布和组成情况。
人口结构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口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反映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关系。
一般分为幼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类。
年龄结构的变化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性别结构:性别结构反映男性和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性别结构会受到出生性别比例、生育和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反映不同职业群体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职业的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4. 民族结构:民族结构反映不同民族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民族的人口结构与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通常伴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中国抚养比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 本文选取影响抚养比的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分析得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影响抚养比的最主要因素,而失业率则是次要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抚养比呈正相关,失业率与抚养比呈负相关。
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是降低抚养比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抚养比;计量模型;回归分析;协整检验1 分析变量的选取抚养比由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计算求出。
总抚养比(即赡养率)=(老龄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 老龄人口抚养比+未成年人口抚养比。
抚养比的大小受到非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多少的影响。
因此,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波动有可能会影响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数,进而对总抚养比产生影响。
(1)现实经济中,人口可大体分为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3类。
抚养比就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它度量了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赡养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订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量)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综上,本文选取“抚养比”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构造计量经济模型。
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本文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获得相关数据,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相关人口政策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会因为特殊事件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附有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2016年中国正式调整生育政策为“全面二孩”,这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左图为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含预测)变化趋势对比图,右图为2015-203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含预测)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年龄<15岁和年龄>64岁)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年龄介于15-64岁)数量之比。
1.相较于独生子女政策,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2016-2030年人口总量的影响是()A.出生人数和生育率波动明显B.对总人口的增加作用不明显C.人口增长速度呈现快升慢降特点D.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2020年11月人口普查中,下列指标显著增加的是()A.人口平均年龄B.男女性别比例C.家政服务人员D.老年人口比重储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有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高峰期再放水发电)和超大型电池组电站(将多余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在电力短缺时放电使用)。
下图示意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抽水蓄能电站“抽水”的时段最可能是()A.上午B.下午C.上半夜D.下半夜4.与超大型电池组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A.选址更灵活B.使用寿命长C.电能浪费少D.调节速度快5.我国西北地区建有蓄能电站,其目的主要是()A.减少风沙危害B.减少水资源浪费C.稳定电网运行D.增加新能源供给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17时,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的画面开始网络直播:一列由我国研发制造的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列车缓缓驶出万隆站,并逐渐加速前行。
下图示意雅万高铁沿线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修建雅万高铁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群岛国家,领土过于分散B.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复杂C.途经多座山峰,地形起伏大D.常年遇到火山喷发,安全性差7.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天()A.检测车迎着落日的余晖驶离站台B.万隆站正午日影朝向正南C.在佛山19点开始可观看全程直播D.雅加达昼长时间比北京长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类(即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的速率,研究显示,光合速率与气温、水分、二氧化碳浓度呈正相关,但高温和强光照会抑制植被的光合作用。
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数据调研报告2018版引言本报告针对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分析为大家展示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调研报告对关键因素人口数,0-14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数据调研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数据调研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现状概况 (1)第二节山东省人口数指标分析 (3)一、山东省人口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数现状统计 (3)三、山东省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数比重统计 (3)四、山东省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山东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山东省人口数同全国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山东省0-14岁人口数指标分析 (7)一、山东省0-1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0-1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山东省0-14岁人口数占全国0-14岁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山东省0-1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山东省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0-1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山东省0-14岁人口数同全国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11)一、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1)二、全国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占全国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同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指标分析 (15)一、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 (15)二、全国15-6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 (15)三、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占全国15-64岁人口数比重统计 (15)四、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16)五、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16)六、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17)七、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17)八、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同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19)一、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9)二、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9)三、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国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 (19)四、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20)五、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20)六、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21)七、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21)八、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指标分析 (23)一、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现状统计 (23)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23)三、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23)四、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24)五、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24)六、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5-2017)统计分析 (25)七、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分析 (25)八、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26 第八节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27)一、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27)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27)三、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7)四、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28)五、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28)六、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分析 (29)七、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 (29)八、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山东省总抚养比指标分析 (31)一、山东省总抚养比现状统计 (31)二、全国总抚养比现状统计 (31)三、山东省总抚养比占全国总抚养比比重统计 (31)四、山东省总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32)五、山东省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32)六、全国总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33)七、全国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33)八、山东省总抚养比同全国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指标分析 (35)一、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 (35)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 (35)三、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占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比重统计 (35)四、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36)五、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36)六、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37)七、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37)八、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分析 (39)一、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 (39)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分析 (39)三、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占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比重统计分析 (39)四、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40)五、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40)六、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5-2017)统计分析 (41)七、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分析 (41)八、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42)图表目录表1:山东省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1)表2:山东省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山东省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山东省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4)表6:山东省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山东省人口数同全国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山东省0-1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0-1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山东省0-14岁人口数占全国0-14岁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山东省0-1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8)表14:山东省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0-1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山东省0-14岁人口数同全国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山东省0-14岁人口数同全国0-1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占全国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1)表21: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山东省0-14岁人口比重同全国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15-64岁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8: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占全国15-64岁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15)表29: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16)表30: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17)表32: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山东省15-64岁人口数同全国15-64岁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9)表36: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国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9)表37: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20)表38: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21)表40: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山东省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22 表42: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23)表44: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23)表45: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24)表46: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5-2017)统计表 (25)表48: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27)表53: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28)表54: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5-2017)统计表 (29)表56: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山东省总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总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1)表60:山东省总抚养比占全国总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31)表61:山东省总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32)表62:山东省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总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33)表64:全国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山东省总抚养比同全国总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4 表66: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5)表68: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占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35)表69: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36)表70: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37)表72: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山东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9)表76: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占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39)表77: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40)表78: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5-2017)统计表 (41)表8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山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 人口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01 人口的分布(2023·浙江·高考)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下面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
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矿产C.水源D.土壤【答案】1.B 2.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国的人口密度土库曼斯坦为12.6人/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为7.0人/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为33.7人/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分布为69.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2.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使得水资源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东南部地区降水量稍多,且有河流发育,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热量、矿产、土壤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D成为。
所以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2021·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
据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4.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D.冰川广布【答案】3.C 4.A【分析】3.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
2022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挑
战真题
1.(2009·广东)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解析】读图可知,贵州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接近50%。
【答案】 A
2.(2008·广东)“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在下列阻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快宜人
【解析】一样而言,“长寿村”人口寿命较长或百岁老人较多要紧是由于当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质较好等因素而形成的,与山区是否闭塞关系不是专门大。
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只能说明当地经济落后,生活水平较低。
【答案】 C。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人口性别比、抚养比、人口红利、人口问题一、单选题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02:100到107:100。
下面图1是我国男女性别比,图是我国各胎性别比。
读图完成题。
1.关于图1中我国男女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990年和2000年男女性别比都偏高B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安定C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D 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2.关于图2中我国各胎性别比情况及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三性别比>二胎>一胎① 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① 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① 目前我国三胎现象还普遍存在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1.C 直接读图判断,A、D正确,而男女性别比与劳动者的就业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错误。
2.B 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三胎现象只在少数贫困地区存在。
①错误;图2显示二胎、三胎的性别比明显高于一胎,反映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这与妇女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有关。
①正确。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3.据图可知我国A.“剩男”现象趋势明显B.女性择偶标准将降低C.1980年后一直波动上升,总体偏高D.2004年后人口出生性别比直线下降4.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生人口性别比越小越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B.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C.二孩政策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原因D.发达国家不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3.A 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C错;1980年—200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増高的趋势;2000年—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A正确;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D错误;由于女性人口低于男性人口女性择偶标准将升高,B错;故选A。
人口抚养比可用公式人口抚养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
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计算人口抚养比时,需要用到一些公式和数据,本文将介绍人口抚养比的计算方法和可用公式。
一、人口抚养比的计算方法人口抚养比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劳动力人口总数除以劳动力人口总数即可。
其中,劳动力人口包括15岁及以上的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包括14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人口抚养比 = 非劳动力人口总数 ÷劳动力人口总数例如,某国的非劳动力人口总数为5000万人,劳动力人口总数为1亿人,则该国的人口抚养比为50%。
二、人口抚养比的意义人口抚养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人口抚养比越高,说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越大,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越重,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也越大。
相反,人口抚养比越低,说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越小,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越轻,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也越小。
三、人口抚养比的可用公式除了上述的人口抚养比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可用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人口抚养比。
这些公式包括:1. 老年人抚养比 = 65岁及以上人口 ÷ 15-64岁人口2. 幼儿抚养比 = 0-14岁人口 ÷ 15-64岁人口3. 综合抚养比 = 0-14岁人口 + 65岁及以上人口 ÷ 15-64岁人口这些公式可以更加细致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老年人抚养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幼儿抚养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水平,综合抚养比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四、总结人口抚养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计算人口抚养比时,需要用到一些公式和数据,其中最常用的是非劳动力人口总数除以劳动力人口总数的计算公式。
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我国2003-2012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A.人口出生率上升B.养老保障负担加重C.工业化水平降低D.企业“用工荒”加剧【答案】B【解析】读图,一定要注意,图中的纵轴的时间是从右向左增加,由此判断老年抚养比在增加,说明老年人口占的比重在增加,养老保障负担加重,B对。
少儿抚养比在下降,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A错。
图中社会总抚养比下降,说明劳动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发展快,工业水平不会降低,C错。
劳动力丰富,不会加剧用工荒,D错。
【2】2013年8月,我国放开单独二胎,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可以:①-维持社会稳定②-减缓人口老龄化③-减缓人口红利期④-增加现阶段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主要是因为养老保障负担加重,国家的养老体系还不完善,仍需要子女养老,所以放开二胎,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①对。
新生儿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②对。
只是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可能延长人口红利期,不是减缓,③错。
新增的是婴儿,不能增加现阶段劳动力,④错。
所以A对。
B、C、D错。
【考点】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2.人口生命素质指数(PQLI)由婴儿死亡率、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和识字率3个基本指标组成。
这3个指标直接转为或换算成指数,数值从0到100,分别表示最低和最高的人口素质水平(其中,识字率指数直接以15岁以上人口中识字者的百分比数来表示;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2.22;1岁平均预期寿命指数=1岁平均预期寿命-38/0.39)。
下表为四川省四城市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对比表。
回答下题。
A.自贡市经济水平最高B.宜宾市婴儿死亡率最低C.绵阳市人口素质水平较为低下D.德阳市识字人数最多【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信息看,婴儿死亡率指数与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呈负相关;1岁平均预期寿命指数与1岁平均预期寿命呈正相关。
抚养比的计算公式抚养比是一个在人口学和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它反映了人口结构中不同年龄段人口之间的负担关系。
那抚养比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抚养比分为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
咱们先说少儿抚养比,它的计算公式是 0 - 14 岁人口数除以 15 - 64 岁人口数再乘以100%。
比如说,某个地区 0 - 14 岁的人口有 50 万,15 - 64 岁的人口有200 万,那少儿抚养比就是(50÷200)×100% = 25%。
这意味着,在这个地区,平均每 100 个 15 - 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 25 个 0 - 14 岁的少儿。
老年抚养比的计算方式类似,不过是用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除以 15 - 64 岁人口数再乘以 100%。
总抚养比就是少儿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
给您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社区的座谈会,讨论的就是关于当地抚养比的问题。
社区里的居民们都很关心这个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活。
有一位大哥特别着急,他说:“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压力山大啊,要是能搞清楚咱们这儿的抚养比,是不是就能知道政府能给咱啥支持啦?”这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就耐心地给大家解释抚养比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就拿这个社区来说,通过详细的人口普查数据,算出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
结果发现,老年抚养比有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年轻人养老的负担可能会逐渐加重。
社区根据这个情况,积极争取了更多的养老服务资源,还组织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照顾老年人。
从这个小小的社区例子就能看出,抚养比这个数据可不是单纯的数字,它对咱们的生活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了解抚养比的计算公式和其背后的含义,对于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规划教育资源、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都非常重要。
比如,如果一个地区的少儿抚养比比较高,那么在教育方面可能就需要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招聘更多的教师。
如果老年抚养比高,那在医疗、养老设施等方面就得加强。
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针对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 (1)第二节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指标分析 (3)一、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总抚养比现状统计 (3)三、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占全国人口总抚养比比重统计 (3)四、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同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指标分析 (7)一、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 (7)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分析 (7)三、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占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比重统计分析 (7)四、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分析 (11)一、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 (11)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占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1)表2: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总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3)表4: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占全国人口总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3)表5: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4)表6: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江苏省人口总抚养比同全国人口总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7)表12: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占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7)表13: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江苏省少年儿童抚养比同全国少年儿童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占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比重统计表 (11)表21: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江苏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同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江苏省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人口抚养比的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人口抚养比的公式”的文章:咱先来说说啥叫人口抚养比。
这呀,简单来说就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它可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人口抚养比的公式到底是啥呢?一般来说,总抚养比 =(0 - 14 岁人口数 +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15 - 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 100% 。
就拿咱们身边的事儿来说吧,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小镇上工作,那小镇这几年发展变化可大了。
前几年,这小镇上年轻人挺多的,工厂也多,经济发展不错。
可最近呢,随着时间推移,小镇里 65 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新生儿也少了,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慢慢下降。
这时候,用人口抚养比的公式一算,就能明显看出变化。
以前,工厂招工容易,劳动力充足。
可现在,招工难了,因为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少了呀。
这就导致一些工厂效益不如从前,镇上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政府部门一看这情况,着急了,赶紧想办法出台各种政策,鼓励生育,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就业。
再比如,有些大城市,人口众多,看着热闹繁华。
但一用这个公式分析,也能发现问题。
有些城区老龄化严重,抚养比高,社会养老负担重;而有些新兴城区,年轻人扎堆,抚养比相对低,发展活力足。
这人口抚养比的公式啊,看着好像挺简单,就是几个数字的事儿。
但它背后反映的问题可不简单。
它能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是不是合理,劳动力够不够,社会负担重不重。
比如说,如果一个地区的少儿抚养比高,那就意味着未来可能有充足的劳动力储备,但当下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投入就得跟上;要是老年抚养比高,那养老保障、医疗服务就得加强。
总之,人口抚养比的公式就像是一个小窗口,让我们能透过数字看到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了解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制定合理的政策,让社会发展更平衡、更稳定、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