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复接光传输设备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9
传输,交换,传输网,接入网,核心网网络优化主要功能在现有的网络状态下,使用者经常会遇到带宽拥塞,应用性能低下,蠕虫病毒,DDoS肆虐,恶意入侵等对网络使用及资源有负面影响的问题及困扰,网络优化功能是针对现有的防火墙、安防及入侵检测、负载均衡、频宽管理、网络防毒等设备及网络问题的补充,能够通过接入硬件及软件操作的方式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及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实现网络应用性能加速、安全内容管理、安全事件管理、用户管理、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桌面系统管理,流量模式监控、测量、追踪、分析和管理,并提高在广域网上应用传输的性能的功能的产品。
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管理器,应用性能加速器,网页性能加速器三大类,针对不同的需求及功能要求进行网络的优化。
网络优化设备还具有的功能,如支持的协议,网络集成功能(串接模式,旁路模式),设备监控功能(压缩数据统计,QOS,带宽管理,数据导出,应用报告,故障时不间断工作,或通过网络升级等)。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网络优化工作流程:1.准备通过收集和分析BSC和MSC话务统计数据,分析网络存在的问题;通过必要的路测或室内测试,分析网络存在的问题;从用户处取得网络优化所需基本数据,如基站信息等,并仔细核对、确认、检查用户提供的上述数据是否齐全、准确;确定网络优化所需其他数据,包括:数字地图等;根据分析情况确定优化方案和进度,并与用户沟通。
2.网络优化按确定的优化方案实施基站、天线、参数、邻小区等优化;通过收集和分析BSC和MSC话务统计数据,观察优化效果;通过必要的路测或室内测试,观察优化效果;不断重复实施上面步骤,直至达到优化目标。
起草并提交网络优化工作报告。
传输在电信业中,传输是一种传输电学消息(连带经过媒介的辐射能现象)的行为。
消息可以是一串或者一组数据单元,比如二进制数字,通常也称为帧或者块。
ZL_FZBH0108.0608RCS-925系列过电压保护及故障起动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说明:此页为封面,印刷时必须与公司标准图标合成,确保资料名称、资料编号及其相对位置与本封面一致置与本封面一致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说明书适用于RCS-925系列V2.00 版本程序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互联网:版本升级说明:说明书新增CM型装置的说明。
目录1.概述 (1)1.1应用范围 (1)1.2保护配置 (1)1.3装置性能特点 (1)2.技术参数 (2)2.1机械及环境参数 (2)2.2额定电气参数 (2)2.3主要技术指标 (2)3.软件工作原理 (6)3.1保护程序结构 (6)3.2正常运行程序 (6)3.3装置总起动元件 (7)3.4保护起动元件 (8)3.5远方跳闸保护 (8)3.6过电压保护 (11)3.7过电压起动远跳 (11)3.8逻辑方框图 (13)3.9AFF/AMM/CM型装置的补充说明 (17)4.硬件原理说明 (20)4.1装置整体结构 (20)4.2装置面板布置 (24)4.3装置接线端子 (24)4.4输出接点 (27)4.5结构与安装 (28)4.6各插件原理说明 (28)5.定值内容及整定说明 (40)5.1装置参数及整定说明 (40)5.2保护定值及整定说明 (41)5.3压板定值 (46)5.4IP地址 (47)6.使用说明 (49)6.1指示灯说明 (49)6.2液晶显示说明 (49)6.3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50)6.4装置运行说明 (52)7.调试大纲 (53)7.1试验注意事项 (53)7.2交流回路校验 (53)7.3输入接点检查 (53)7.4通道调试说明(RCS-925AFF/AMM/CM) (53)7.5整组试验 (55)7.6打印动作报告 (58)1.概述1.1 应用范围本装置为由微机实现的数字式过电压保护及故障起动装置,可用作输电线路过电压保护及远方跳闸的就地判别装置。
一、微波复接光传输设备参数采用盒式设计,高度为1U,提供3个单板槽位槽位分配上面两个槽位为设备提供的预留扩展槽位,ISU槽位提供一个集主控、交叉、时钟、支路、线路和数据透传单元于一体的功能单板,该单板根据设备提供的功能和接入能力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各种ISU板提供的接口和功能介绍ISU单板列表网络应用用于传输网络的接入层,提供STM-1/STM-4光接口,与接入层设备一起构筑整个传输接入层的设备群组网应用规划组网时,支持的网元类型和组网类型。
可以独立组网也可以设备或其他传输设备配合组网。
设备提供多种业务接入和支持多种功能。
业务类型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并提供丰富的功能特性,以保证业务传输质量与效率。
支持以下业务类型的接入:SDH业务信号PDH业务信号以太网业务信号容量容量包括交叉容量和最大接入能力。
交叉容量支持等效于21×21 VC-4的VC-12/VC-3/VC-4全交叉。
交叉单元是集成在ISU单板上,是必配的功能单元,提供以下功能:交叉单元提供ADM设备的业务调配能力。
提供21×21 VC-4全交叉,或等效于63×63 VC-3全交叉和1323×1323 VC-12交叉。
最大接入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接口接入业务。
最大支持以下业务类型的接入:2×STM-1/STM-4业务信号21×E1业务信号8×10M/100M以太网业务信号接口接口包括业务接口、管理及辅助接口。
业务接口:业务接口包括SDH业务接口、PDH业务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等多种业务接口。
能够提供如表2-1所示的业务接口。
提供的业务接口管理及辅助接口:提供多种管理及辅助接口。
能够提供如表所示的管理及辅助接口。
提供的管理及辅助接口保护能力:提供设备级保护和网络级保护。
不仅支持内部电源模块的1+1备份,同时对接入的业务提供如下网络级保护:1+1和1:1线性复用段保护。
MSP〔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保护。
光收发一体模块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中心波长:常用的有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131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2. 传输速率:常用的有155Mbps、1.25Gbps、2.5Gbps、10Gbps等。
3. 接口类型:常见的接口类型有LC、FC、SC等。
4. 传输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与中心波长和光功率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短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长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甚至几公里。
5. 光功率:光功率是光模块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光模块的发送光信号的能力。
一般来说,光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远。
但同时,光功率过高可能会对光模块的接收端造成过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功率。
6. 插损:插损是指光模块插入后对信号的衰减程度。
插损越小,信号衰减越少,传输质量越高。
7. 带宽:光模块的带宽决定了其传输数据的能力。
一般来说,带宽越宽,传输速率越高。
8. 封装形式:光模块的封装形式决定了其与光纤的连接方式,常见的封装形式有SFP、SFP+、QSFP+等。
9. 可靠性:光模块的可靠性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越高的光模块越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是光收发一体模块的一些主要参数,选择合适的光模块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TF120MMini光传输设备用户手册目录一.产品简介 (1)二.主要特点 (1)三.技术指标 (1)3.1.光接口 (1)3.2.E1接口 (1)3.3.RS232接口 (2)3.4.供电条件 (2)3.5.工作环境 (2)3.6.外形尺寸 (2)四.设备工作原理 (2)五.产品外观 (4)六.开关设置 (5)七.接口定义 (6)7.1.光接口定义 (6)7.2.E1接口定义 (6)7.3.RS232接口定义 (6)八.设备安装 (7)8.1.设备拆封 (7)8.2.设备检查 (7)8.3.设备安装 (7)8.4.设备测试 (7)九.常见故障解决 (9)十.随机配件 (9)十一.产品保修说明 (9)附录 (11)1.RS232接口连接线制作方法 (11)2.E1接口连接线制做方法 (11)3.直流电源连接方法 (11)一.产品简介TF120M光传输设备是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构成的光电合一传输设备,提供面向电信的E1传输,设备共提供4个E1接口,适用于小容量交换机组网、用户环路网,移动通信(基站)、专网、DDN网等。
目前TF120M光传输设备提供4个E1接口,1路RS232接口,设备无须任何配置,开电即用,维护简单,并提供完整的网络管理功能。
二.主要特点采用大规模芯片,电路简单,功耗低,可靠性高;提供4个E1接口、1个RS232口接口阻抗为75Ω,非平衡;适应多种电源环境-48V/DC或220V/AC;Mini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工作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三.技术指标3.1.光接口发送光功率:–8dBm ~–15dBm;接收灵敏度:优于 –36dBm光纤接口:SC、FC型可选;适用光纤:单模 1310nm或多模光纤可选;光路码型:1B1H光模块:单纤或双纤可选传输距离:普通40Km (最远可达120Km)3.2.E1接口标称速率:2048Kbit/s±50ppm;接口码型:HDB3;接口阻抗:75Ω(非平衡);抖动转移特性:符合ITU-T G.823建议;输入抖动容限:符合ITU-T G.823建议;输出抖动:符合ITU-T G.823建议;2048K b it/s数字接口物理电气特性符合ITU-TG.703建议;接口类型:BNC;3.3.RS232接口接口速率:异步速率≤19200bit/s;接口电平:RS232电平;工作方式:DCE;接口类型:RJ-45;3.4.供电条件电压:交流AC220V AC180V~AC240V直流DC-48V DC-36V~-72V功耗:TF120M≤5W3.5.工作环境工作温度:0℃~ 50℃;贮存温度:-40℃~ +70℃;相对湿度:5% ~ 95%无冷凝;大气压力:86 ~ 106Kpa;3.6.外形尺寸TF120M 200×145×35mm四.设备工作原理码,经双4路2048Kb/s(E1)数据信号送入综合业务传输设备,码型为HDB3单变换后成为单极性码,由专用集成芯片提取支路时钟,对信号译码并经码速调整再复接到传送到驱动光信号的码流中。
光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光端机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的重要设备,其主要技术参数对于其性能和使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光端机主要技术参数的详细介绍:1.传输速率:光端机的传输速率是其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
它表示光端机每秒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率(bit rate)或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传输速率越高,光端机传输数据的速度就越快,适用于对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传输距离:光端机的传输距离表示其能够传输光信号的最大距离。
不同的光纤类型和传输速率会对传输距离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光纤类型越好,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就越远。
3.接口类型:光端机通常具有多种接口类型,如E1、E3、STM-1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接口类型决定了光端机与其它设备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信号格式:光端机支持的信号格式多种多样,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
不同的信号格式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信号格式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5.带宽:光端机的带宽表示其能够同时传输的数据量。
带宽越大,光端机能够同时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多,适用于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6.稳定性:光端机的稳定性是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稳定性好的光端机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故障率,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7.兼容性:光端机的兼容性表示其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互操作的特性。
兼容性好的光端机可以与其他设备无缝连接,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和共享。
8.安全性:光端机的安全性是其防止数据泄露和保护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安全性好的光端机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总之,光端机的技术参数众多,选择合适的光端机需要考虑其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接口类型、信号格式、带宽、稳定性、兼容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在选择光端机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纤技术要求和指标光纤技术是一种将信息传输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的通信技术。
光纤技术具有高速传输、大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通信系统中。
为了确保光纤技术的高效稳定运行,有一些关键要求和指标需要满足。
首先,光纤技术需要具备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的光纤技术可以支持多个Gbps甚至Tbps级别的传输速率,以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其次,光纤技术需要保证低损耗的传输特性。
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介质,需要具备较低的传输损耗,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目前商用的单模光纤可以实现每公里损耗在0.2dB以下,而多模光纤的损耗一般在3dB以下。
这样的低损耗特性有助于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第三,光纤技术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在实际通信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电磁辐射干扰源,如电线、电器设备等,这些干扰会对信号传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证光纤传输的稳定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光纤材料和金属护套、采取屏蔽措施等。
此外,光纤技术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性要求。
由于光纤传输信号以光信号的形式存在,所以没有电磁泄漏和窃听的风险,使得光纤技术在军事、金融等领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此外,光纤技术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拉性能,以应对安装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力和压力。
最后,光纤技术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的要求,如兼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光纤技术需要与其他通信设备和系统兼容,以便与现有的网络进行连接和集成。
同时,光纤技术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稳定地工作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和可靠的传输性能。
综上所述,光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满足多个要求和指标,包括传输速率、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性、机械强度和抗拉性能等。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和指标的前提下,光纤技术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
ZL_XLBH0203.0610RCS-943系列高压输电线路成套保护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说明书适用于RCS-943系列V2.**程序版本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互联网:版本升级说明:新版说明书补充了RCS-943AM/D(M)/AZ(M)/AQ(M)的说明和定值单,增加了使用说明和调试大纲。
目录1.概述 (1)1.1应用范围 (1)1.2保护配置 (1)1.3性能特征 (2)2.技术参数 (3)2.1机械及环境参数 (3)2.2额定电气参数 (3)2.3主要技术指标 (3)3.软件工作原理 (7)3.1装置总起动元件 (7)3.2保护起动元件 (7)3.3电流差动继电器 (7)3.4距离继电器 (11)3.5零序过流保护 (15)3.6不对称相继速动保护 (15)3.7双回线相继速动保护 (16)3.8跳闸逻辑 (17)3.9重合闸 (18)3.10正常运行程序 (19)4.硬件原理说明 (21)4.1装置整体结构 (21)4.2装置面板布置 (22)4.3装置接线端子 (22)4.4输出接点 (23)4.5结构与安装 (24)4.6各插件原理说明 (25)5.定值内容及整定说明 (36)5.1装置参数及整定说明 (36)5.2保护定值及整定说明 (37)5.3压板定值 (41)5.4IP地址 (42)6.使用说明 (43)6.1指示灯说明 (43)6.2液晶显示说明 (43)6.3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44)6.4装置运行说明 (46)7.调试大纲 (47)7.1试验注意事项 (47)7.2交流回路校验 (47)7.3输入接点检查 (47)7.4整组试验 (47)7.5输出接点检查 (48)7.6打印动作报告 (49)7.7通道调试说明 (49)7.8光纤及光纤连接注意事项 (51)1.概述1.1 应用范围本装置为由微机实现的数字式输电线路成套快速保护装置,可用作110kV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
一、微波复接光传输设备参数采用盒式设计,高度为1U,提供3个单板槽位槽位分配Extended slotExtended slotPIUISU上面两个槽位为设备提供的预留扩展槽位,ISU槽位提供一个集主控、交叉、时钟、支路、线路和数据透传单元于一体的功能单板,该单板根据设备提供的功能和接入能力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各种ISU板提供的接口和功能介绍ISU单板列表网络应用用于传输网络的接入层,提供STM-1/STM-4光接口,与接入层设备一起构筑整个传输接入层的设备群组网应用规划组网时,支持的网元类型和组网类型。
可以独立组网也可以设备或其他传输设备配合组网。
设备提供多种业务接入和支持多种功能。
业务类型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并提供丰富的功能特性,以保证业务传输质量与效率。
支持以下业务类型的接入:SDH业务信号PDH业务信号以太网业务信号容量容量包括交叉容量和最大接入能力。
交叉容量支持等效于21×21 VC-4的VC-12/VC-3/VC-4全交叉。
交叉单元是集成在ISU单板上,是必配的功能单元,提供下列功能:交叉单元提供ADM设备的业务调配能力。
提供21×21 VC-4全交叉,或等效于63×63 VC-3全交叉和1323×1323 VC-12交叉。
最大接入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接口接入业务。
最大支持以下业务类型的接入:2×STM-1/STM-4业务信号21×E1业务信号8×10M/100M以太网业务信号接口接口包括业务接口、管理及辅助接口。
业务接口:业务接口包括SDH业务接口、PDH业务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等多种业务接口。
能够提供如表2-1所示的业务接口。
提供的业务接口接口种类规格功能连接器类型SDH接口STM-1光接口:S-1.1、L-1.1 输入/输出STM-1光信号LC/PCSTM-4光接口:S-4.1、L-4.1 输入/输出STM-4光信号PDH接口75Ω/120Ω E1电接口输入/输出E1电信号Anea 96以太网业务接口10/100BASE-T(X) 输入/输出10M/100M以太网电信号RJ-45管理及辅助接口:提供多种管理及辅助接口。
能够提供如表所示的管理及辅助接口。
提供的管理及辅助接口接口种类功能连接器类型管理接口网络管理接口用于连接网络管理系统,如T2000网管RJ-45告警接口3路输入+1路输出开关量告警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集中告警设备或外部环境检测设备RJ-45时钟接口外时钟输入/输出接口输入和输出1路外时钟信号RJ-45 辅助接口F2透明数据口实现1路透明数据业务的传输RJ-45本地Modem接口和远程网管接口提供1路支持X.25协议的远程维护接口RJ-45电源接口直流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直流供电设备4相插座保护能力:提供设备级保护和网络级保护。
不仅支持内部电源模块的1+1备份,同时对接入的业务提供如下网络级保护:1+1和1:1线性复用段保护。
MSP(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保护。
SNCP(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保护。
组网能力可以组成环形网、链型网等多种网络拓扑。
支持TM(Terminal Multiplexer)和ADM(Add/Drop Multiplexer)网元类型的配置和它们的混合配置。
通过STM-1/STM-4级别的光接口,可以组成链形和环形网络拓扑。
作为接入层设备可以和华为公司的Metro系列设备、OSN系列设备进行混合组网。
同时,还支持与第三方设备的混合组网。
DCN特性:支持三种通信协议和外时钟透传DCC进行DCN组网。
网络管理信息被第三方设备透明传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HWECC IP over DCC OSI over DCC时钟特性提供多种时钟功能。
支持如下时钟功能:支持SSM(Synchronization Status Message)和扩展SSM时钟协议。
支持1路120Ω外部时钟源输入和输出。
支持线路时钟源。
支持支路时钟源。
支持跟踪、保持、自由振荡三种工作模式。
支持支路重定时。
以太网特性对以太网业务实现分层保护,支持SDH层的各种保护和以太网业务层保护。
支持EPL(Ethernet Private Line)业务,并且支持多种以太网保护、运行和维护功能。
网络管理系统网管可实现对整个光传输系统的统一管理;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端到端(End-to-End)的管理功能。
通过网管系统的使用,可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为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供保证。
系统结构:设备的系统结构分为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软件结构软件系统包括主机软件、单板软件等。
软件系统按模块化划分,包括以下模块:单板软件主机软件网管软件软件系统如图3-1所示。
软件系统网管软件主机软件单板软件单板软件单板软件接收处理主机软件的下发命令,并将单板运行状态通过告警及性能事件通知主机软件。
单板软件的功能包括:告警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以及通信管理等。
在相应单板上完成对各种功能模块的直接控制,实现网元设备符合ITU-T建议的特定功能,支持主机软件对各单板的管理。
设备的单板软件主要分成线路软件、支路软件、交叉软件、数据单板软件和时钟软件几类。
主机软件主机软件实现管理、监视和控制网元中各单板的运行状况,同时作为网络管理系统和单板之间的通信服务单元,实现网管系统对网元的控制和管理。
根据ITU-T建议,主机软件在电信管理网中属于单元管理层,实现的功能包括网元功能,部分协调功能,网络单元层的操作系统功能。
网元与其他构件(包括设备、网管、其他网元等)的通信由数据通信功能完成。
主机软件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功能为负责公共资源管理,对应用程序提供支持,它将应用程序与处理机隔离开来,提供与处理机硬件无关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
−网络侧(NS)模块:NS模块位于通信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之间,主要提供应用层的用户操作侧和主机内部设备管理层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并提供网元层的安全控制。
−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是主机软件实现网元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管理者和代理。
管理者可以发出网络管理操作命令和接收事件;代理能够响应网络管理者发出的网络管理操作命令,并可以在被管理对象上实施操作,根据被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发出事件。
−通信模块:通讯模块的功能是完成传输网络设备的功能块中的消息通信功能MCF(Messag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它通过主控单元提供的硬件接口,传送OAM&P信息,实现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设备,以及网元设备之间管理信息的交换。
通信模块由网络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和ECC通信模块组成。
−数据库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和管理系统两个部分。
数据库是以关系型数据库结构组织,由网络库、告警库、性能库和设备库等组成。
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管理和存取。
网管软件网管系统维护整个网络上的光网络网元设备。
它符合ITU-T建议,采用标准的管理信息模型和面向对象管理技术。
通过通信模块与网元主机软件交换信息,实现对网络上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网管软件运行于工作站或PC机上,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设备及网络的管理。
网管软件首先具备传输设备操作维护功能,还提供对传输网络进行管理的能力。
网管软件的管理功能包括以下几点:−告警管理:可实现告警的实时收集、提示、过滤、浏览、确认、核对、清除、统计,以及告警插入、告警相关性分析、故障诊断等。
−性能管理:可实现性能监视的设置、性能数据的浏览、分析、打印,以及性能的中长期预测、复位性能寄存器等。
−配置管理:可实现接口、时钟、业务、路径、保护、时间等的配置和管理。
−安全管理:可实现对网管的用户管理、设备的网元用户管理、网元登录管理、网元登录锁定、网元设置锁定、LCT接入控制。
−维护管理:可提供环回、复位、激光器自动关断、光功率检测功能、设备数据采集等手段帮助维护人员定位、消除设备故障。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图时钟单元控制单元线路单元STM-1/4光信号VC-4交叉矩阵21×21VC-4VC-4电源单元以太网业务E1/以太网业务STM-1/4光信号外部电源E1/E1/以太网业务单元技术指标设备的技术指标包括整机指标、系统性能指标和单板指标等。
整机指标整机指标包括机盒尺寸和重量。
重量、尺寸和功耗值重量、尺寸和功耗功耗重量尺寸满配置约21.7 W满配置约3 kg442mm (宽)×220mm (深)×44mm (高)单板功耗和重量重量和功耗是单板的重要硬件指标。
各单板的功耗和重量单板功耗和重量单板 功耗(W ) 重量(kg ) ISU 21.3 1.12 PIU0.40.12时钟接口指标设备的时钟接口与同步性能符合ITU-T标准要求。
时钟接口类型设备提供外时钟输入输出接口。
时钟特性时钟类型特性说明外同步源1路120Ω的2048kbit/s(G.703)或2048kHz(G.703)输入同步输出1路120Ω的2048kbit/s(G.703)或2048kHz(G.703)输出定时和同步性能设备的定时和同步性能符合ITU-T G.813标准的要求时钟定时和同步性能输出抖动内部振荡器自由振荡方式的输出频率长期相位变化(跟踪模式下)符合G.813 符合G.813 符合G.813可靠性指标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系统可用度,系统平均年返修率,MTTR系统平均修复时间,MTBF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
设备可靠性系统可用度年平均返修率MTTR(h) MTBF(y)99.99964% 1.71% 2 63.57EMC性能指标设备参照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ETS 300 386系列及ETS 300 127建议进行设计,并通过EMC相关测试。
安全认证认证项目认证标准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CISPR22 Class A CISPR24EN55022 Class AEN50024ETSI EN 300 386 Class A GB9254 Class ASafety IEC 60950-1EN 60950-1GB4943Laser safety IEC60825-1IEC60825-2Health ICNIRP Guideline1999-519-ECEN 50385OET Bulletin 65IEEE Std C95.1Environment protection RoHS环境要求:对气候环境的要求如0所示。
温度和湿度要求工作温度相对湿度-5℃~55℃5%~95%说明:产品温度和湿度,是指在地板上方1.5米和产品前方0.4米处所测量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