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讲孙悟空为什么要戴紧箍咒如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四年级作文紧箍咒紧箍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给他的头上戴上的一条金箍,它可以带住孙悟空,使他不能乱来,作为唐僧的保镖。
这是一部关于西游记的有趣故事。
孙悟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猴子,他有超凡脱俗的本领,但是他也非常淘气,常常惹祸。
有一天,他厉害的地府却恼羞成怒,打算对他施展法力。
于是,地府里的关老爷就给孙悟空戴上了一根金箍,这个金箍叫做紧箍咒。
这根金箍一戴上,就像一个绳索把孙悟空的宝贵脑袋牢牢地箍住了,成了唐僧的严实保护者。
这个紧箍咒后来给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带来了很多麻烦。
孙悟空凭借他的神通,将恶龙、猛虎、狂熊和妖魔鬼怪全部打败。
他在遇到了狐狸精的时候,又惨遭了失败。
狐狸精把唐僧给的绳子切断,把金箍拽下,还四处溜走,逃之夭夭。
这次,紧箍咒给了孙悟空和唐僧徒们一次难忘的教训,他们看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有失误的时候。
不过,就像故事中的情节一样,正是这根紧箍咒,保贝了唐僧的安全,才使唐僧一行人能够平安抵达西天取经之地,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勇敢、智慧、和坚毅的付出的成果。
所以,我觉得,紧箍咒虽然给唐僧一行人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最终都可以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一行人一样,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紧箍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让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为了我们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就是《紧箍咒》给我们的启示。
孙悟空戴紧箍的五大真正理由话说唐僧西天取经前,为了加强对手下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唐僧从南海观世音菩萨那里讨得一金箍咒戴在了孙悟空头上。
一天,孙悟空突然发现取经队伍中只有自己戴着金箍咒时心中大为恼火,他想:如果说沙僧不需用金箍咒加以监管倒也情有可愿,可那一贯贪财贪色、好吃懒惰的八戒不戴金箍咒就情理不通了。
悟空质问唐僧,唐僧面露愧色:“这都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意思,我也说不清楚,你去问她吧。
”悟空一个斤头云跃到紫竹林,仙童引他见到了菩萨,悟空问起单独给他戴金箍咒的理由,菩萨缓缓伸出五根玉指,悟空问这是什么意思,菩萨轻启朱唇:“此乃天机……”随即示意仙童送客。
悟空只好悻悻告退。
在门口外碰见太白金星,悟空便把满腹的疑惑和不满说与他听。
太白老儿听完哈哈大笑:“都说你猴精、猴精,看来名不符实,菩萨伸出的五根手指就是回答了金箍咒戴在你头上而不戴在八戒头上的五大理由。
看在咱交往多年的份上,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这第一怨你出身低微。
众所周知,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别说兄弟姐妹,就连亲生父母都没有。
你上头没靠山,下头没亲朋,纵然本领再大也孤掌难鸣,正所谓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
八戒就不同了,首先说他是从上边派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这是上边有根;其次他是高员外的门婿。
高员外作为一方首富,钱多势大,他的女婿谁敢不敬,这是下边有势。
他上有老领导庇护照应,下有亲朋捧场助威,谁还好意识让八戒戴金箍咒,即使戴他也只有戴官帽的份。
二怨你不尊重领导。
你自持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一味地呈强“越位”,忽视了对上级领导(如来、玉帝、菩萨)和主管领导(唐僧)指示的揣摩迎合。
尤其是在取经路上,唐领导说那人是女子,你偏说是妖怪。
尽管最终证明你是对的,但一次次与领导顶嘴让领导难堪下不了台,这口气谁能咽下。
你看人家八戒,巧言花语,八面玲珑,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即使不服气也只是背后哼哼几声,从不当面顶撞领导。
领导说公鸡会下蛋,他就说是亲眼见,领导说树上结鸡蛋,他就说蛋上长着把。
紧箍咒对孙悟空一生的影响800字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紧箍咒对孙悟空一生的影响】大家好啊!我叫孙悟空,是来自花果山的一个小猴子。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紧箍咒对我一生产生的影响。
你们都知道我从小就很顽皮捣蛋,经常在花果山上疯跑捣乱。
后来我被如来佛祖收为徒弟,可是我脾气太大,根本不把佛祖的教诲放在心上。
最后佛祖看我实在太不听话了,就在我头上加了一个金箍咒。
这个金箍咒啊,真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一旦我胡闹,它就会箍得我头疼欲裂,痛得我直打滚。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违背佛祖的教导了。
虽然我也想偶尔调皮捣乱,可是一想到那箍咒,我就乖乖听话了。
后来我被派去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这一路上可不好走啊!遇到了无数魔怪妖精,层出不穷。
如果没有佛祖加的箍咒压制住我的顽皮捣蛋,我们早就不知道遇到多少危险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个牛魔王,他太可怕了!我正想上去和他打一架,可是一想到头上的箍咒,我就忍了下来。
幸亏如此,最终我们用计谋才把牛魔王打败。
如果那时我贸然上去,只怕就会落入他的陷阱里了。
虽然箍咒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可是正是因为它,我才学会了克制自己,遵守佛祖的教诲。
没有它的约束,我可能早就偏离了正道,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妖怪了。
最后,在九九八十一难艰苦跋涉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西天,见到了佛祖。
佛祖见我改过自新,褪去了往日的张扬霸道,就把我头上的箍咒除掉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忍受那箍咒的折磨,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虽然箍咒给了我很多痛苦,但是正因为有了它,我才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
没有它的磨练,我可能一直是个不学无术的顽皮捣蛋鬼。
所以说,箍咒对我的一生影响也是正面的。
它让我学会了自律,最终走上了正途,成就了今天的我。
以上就是我对"紧箍咒对我一生影响"的一些看法。
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情节,但它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
希望通过我的这篇作文,你们也能领会其中的哲理,做一个有理智、有定力的好孩子。
总字数:2031字篇2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作文,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紧箍咒对孙悟空一生的影响"吧。
紧箍咒的来历感悟紧箍咒,这是一首流传已久的咒语,它的来历与感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人生智慧。
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紧箍咒的来历。
紧箍咒最早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
这部作品描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紧箍咒则是孙悟空被观音菩萨加在头上的一种法宝。
这个箍子可以随着菩萨的心意而变大变小,给孙悟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束缚,使他不能自由行动。
紧箍咒实际上承载着菩萨对孙悟空的惩罚,也是对他自负、狂妄行为的警醒和教诲。
从紧箍咒的来历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它告诉我们,自负和狂妄是有害的。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一直表现出自信和傲慢的性格,他以自己的能力为傲,常常表现出挑战天地的态度。
然而,菩萨给他加上紧箍咒,是要警醒他不要过于自负,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源。
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当我们过于自负时,往往容易失去谦逊和谨慎的品质,从而陷入困境。
紧箍咒也告诉我们,束缚和痛苦是可以战胜的。
虽然紧箍咒给孙悟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限制,但孙悟空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战胜了这个咒语,取得了自由。
这表明,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紧箍咒的来历和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过于自负;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战胜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束缚和痛苦,甚至陷入绝望。
然而,紧箍咒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勇敢面对困难,我们就有可能战胜困境,取得成功。
紧箍咒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修行,我们需要不断地面对挑战和考验,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只有经历了困境的磨砺,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和成熟。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困难和挫折,将其视为人生的财富和宝藏,从中不断吸取教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学生辩论会之--《西游记》部分话题辩题一:孙悟空用不用戴紧箍咒?正方观点:孙悟空该戴紧箍咒正方陈词:紧箍咒就和微型炸弹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位置不同,而且紧箍咒能令佩戴者更加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不是肉体上的,而是在精神上的一种折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又不回伤害佩戴者的性命,比微型炸弹要残酷得多,至少微型炸弹的话,想死还死的了。
首先,讨论下,为什么当年要给孙悟空戴紧箍咒?第一,孙悟空本事太大了,一般人根本控制不住他。
所以唐僧需要紧箍咒这个工具来控制孙猴子,这个才能帮助其成功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第二,孙悟空,在整个唐僧团队中是最不听话的,也就是最不听上级领导的。
唐僧为了更好的管理团队,必须要给孙悟空带这个紧箍咒。
因为孙悟空刚皈依佛门的时候不听管束,随意妄为,所以给他戴紧箍咒,让他听话。
菩萨让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这小小的圈圈动不动就让孙悟空头疼欲裂却无可奈何;孙悟空求过菩萨没用、抗争过也没用,紧箍咒仿佛融入了他的身体,开始陪伴孙悟空取经的日日夜夜。
他不怕妖魔鬼怪,就怕紧箍咒。
有些事当时是迷惑的,现在才想清楚。
在取经的团队里本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师傅唐僧的取经信念最坚定,而且他身上具备的一些品质正是我欠缺的。
不是说只有方向正确,每走一步才是进步嘛!的确,本事再大,没有坚定的信念本事就不会用在正途上;孙悟空虽能降妖伏魔,如果没有容人之量,就会人妖不分什么都打,这跟妖魔还有什么区别?他是取经的中坚力量,如果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整个团队就散了,怎么能取到真经?如果没有紧箍咒,他肯定早就找机会逃离这支取经的队伍了,谁不贪图安逸享受?谁不喜欢逍遥自在?谁不迷恋我行我素?现在想来紧箍咒的确是个好东西,它虽没有佛祖五行山的威力,能一下子压得孙悟空五百年翻不了身。
但是却能时常提醒他不犯错,虽然念到后来孙悟空有点疲惫,但也是心服口服了。
西天取经,其实最后的真经就是这一路的磨练和自省。
如果当年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会怎样?可能性很多,也许会赶走师傅继续去花果山逍遥;也许会重新到玉帝那里讨个说法;也许还会去找佛祖继续挑战;也许还会和妖魔鬼怪称兄道弟雄霸一方------ 不管想多少都无法想象孙悟空会自觉的跟着师傅取到真经,因为他的本性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光靠自己是很难纠正的。
“紧箍咒”的秘密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经过五百年的思考与反省,终于要走上新生的道路了。
救他出山领他上路的,就是文文弱弱、来头却很大的唐僧。
孙悟空一刑满释放,就加入了西天的取经队伍,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对孙悟空来说,既获得了久违的自由,又解决了上岗再就业的问题;对唐僧来说,不光收了一个徒弟,还让艰险的取经之路有了安全保障。
然而,二人的“蜜月期”不久,弱小的唐僧就用紧箍咒牢牢控制住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在悟空的成长过程中,紧箍咒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去探索“紧箍咒”的秘密。
取经之初,尽管悟空想悔过自新好好表现,但是他骨子里不服管束、喜欢闹事的脾气依然存在,被唐僧稍一教训,便翘屁股走人,而对于悟空的擅离职守,唐僧却没有任何办法。
当悟空不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时候,取经团队的策划者观音菩萨及时给唐僧送来了约束孙悟空狂野心性的法宝——紧箍咒。
紧箍咒也叫《定心真言》,按现在的科技来讲,就是一个高科技的声控刑具。
它的特点就是,你把它戴在脑袋上,只要一念咒,这个紧箍就在你的头上见肉生根,解也解不下,撬也撬不下,即使你用什么“分身法”等法术,它也依然会套在你的头上。
尽管我们在内心深处对孙悟空感到同情,但是从权衡利弊的角度讲,戴上紧箍咒对孙悟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理由主要有三个:第一、改变了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力量对比,让孙悟空心甘情愿地听从唐僧调遣;第二、可以堵住孙悟空的退悔之路,迫使他忍受取经路上的无聊和艰辛;第三、有利于解决孙悟空意志无力的问题,从心性上磨炼自己。
举个例子,拿我们自己来说,大家都知道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可是你一到拿起书本的时候,有时还是会觉得犯困,恨不得把书本扔掉去玩算了;还有些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愿意去做一个好人,可是当金钱等一些东西摆在面前的时候,你还是会做出在理智上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
西游记里有一句话,叫“魔自心生”。
对孙悟空而言,这个“魔”主要是指他自己骄傲的个性和急躁的脾气,如果不给他加上“”这样一个束缚的话,类似“大闹天宫”“五庄观偷仙果推仙树”的错误不知道还要犯多少。
给学生戴上“紧箍咒”紧箍咒,起源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
唐僧能够顺利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关键就是念好了“紧箍咒”,才使得孙悟空几个能齐心协力,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到西天取得真经。
虽然它只是一部小说,但如果没有紧箍咒,他们能顺利取到真经吗?孙悟空是整个取经团队中的能人,但他“性泼凶玩”“不服管教”,连稍微说几句就有可能火冒三丈,像这样的人必须要有一定规章制度去约束住他。
如果管不住这样的人,很有可能给我们闯出祸来。
紧箍咒不仅是唐僧对整个取经团队的纪律和规则;对于孙悟空个人来讲,也是他自我约束的一种工具和无形的一种自我形态意识上的压力。
孙悟空的紧箍咒是谁给他戴的呢?是孙悟空他自己,他先是觉得帽子好看好玩,自己就戴上了,后来才发现是一个取不下来的紧箍咒。
教育工作中我也会采用“紧箍咒”的原理。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发现一名学生在考试中通过作弊拿到高分之后,我不仅没有戳穿他,还大加表扬,让他介绍学习经验,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而有的同学对此有些不解,直到这个同学第二次又考到好成绩时,才有学生明白我当时的作法。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给这名学生套上一顶紧箍咒,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在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不是去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向善的一面,都想取得好成绩,只是取得好成绩的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如果他以前的学习不够认真的话,那么,在老师高调的表扬之后,他就没有其它选择了。
作为一个班级管理来讲,也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任凭老师或学生的随意发挥,否则不能形成一个有序的共同体,阻碍班级的发展,必要的时候,就要杀一儆百,约束关键人物,使得其他同学不敢跃雷池半步,在整个唐僧团队里面,如来佛和观音,他们杀一儆百,约束住了孙悟空这个关键人物,才使得猪八戒和沙和尚不敢造次。
作为班级管理之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头上有一个紧箍,只是与孙悟空的紧箍不同,一个能用眼睛看得到,另一个则看不到,当大家都在规则之内行事的时候,紧箍咒仿佛不存在,一旦跨越规则,超越规则的底线,紧箍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势必也因此受到惩罚。
孙悟空该不该带紧箍咒作文孙悟空是个超级厉害的猴子,他会七十二变,还能飞来飞去,真的是太酷了!可是,有一个东西总是让他不开心,那就是紧箍咒。
紧箍咒就像一顶超级小的帽子,一旦他不听话,它就会让他脑袋痛得要命。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孙悟空该不该带紧箍咒?“哎呀,我真不想戴这个紧箍咒!”孙悟空一边摸着脑袋,一边嘟囔道,“每次我一生气,它就开始痛,这太讨厌了!”“小猴子,为什么你这么讨厌紧箍咒啊?”小朋友们都好奇地问。
“当然了,紧箍咒是一个小小的咒语,但它真的会让我的脑袋感觉像是被铁钉钉住了一样疼!”孙悟空说着,做了个夸张的痛苦表情,“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能像普通的猴子一样,随心所欲地做我想做的事情!”“可是,孙悟空,你有没有想过,紧箍咒其实是为了保护你呢?”一个小朋友认真地说,“如果没有紧箍咒,你可能会干一些危险的事情!”“什么危险的事情?”孙悟空歪着脑袋问,“我只是在保护唐僧,难道这还不够好吗?”“当然不够啊!”另一个小朋友严肃地说,“你还记得之前在花果山的时候吗?你可是因为太过自信,差点被天宫的仙人抓走了。
如果没有紧箍咒,你可能会更容易惹麻烦的!”孙悟空挠挠头,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你们是说紧箍咒可以让我不那么冲动,是不是?”“对啊,紧箍咒就像是一个提醒,让你时刻保持清醒,不做那些可能带来危险的事情。
”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紧箍咒是不是有坏处呢?”孙悟空问,“它真的很痛,我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紧箍咒确实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但这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成熟和聪明。
”一个小朋友说,“有时候,痛苦可以让我们成长,知道怎么做对的事情。
”孙悟空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所以,紧箍咒虽然让我的脑袋很痛,但它也是为了让我不再犯错,让我变得更好,对吧?”“对的!”小朋友们齐声答道,“虽然紧箍咒让你不舒服,但它也帮了你很多。
它让你变得更加小心,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错。
”“看来,我应该学会接受紧箍咒,毕竟它是为了我好嘛!”孙悟空认真地说,“虽然它有时候让人难受,但我会尽量让自己变得更好,不再让它这么痛苦。
爸妈少念“紧箍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游记》这部名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小说中,曾经出现过众多著名的角色和情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孙悟空的“紧箍咒”。
这个咒语成为了人们在约束孩子时惯用的语言,在家庭教育中也被广泛使用。
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种不同的方式:爸妈少念“紧箍咒”。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紧箍咒”。
它是孙悟空被如来佛祖施加的一种魔法,作用是紧箍在他的头上,当他不听从主人的命令时,咒语就会回转一圈,使他头痛难忍,以达到约束的目的。
在人类社会中,“紧箍咒”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强制思想统一的方式,表示某种约束或惩罚的手段。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紧箍咒”和孙悟空装在同一框框里。
因为孙悟空是小说中的角色,在喻义上比较抽象,而我们面对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应该受到尊重和关爱。
如果说我们通过语言方式限制他们的自由,那么这种做法并不合适。
反观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约束孩子时,往往会使用威胁、恐吓的语言方式,比如“你再做错一次,我就再也不管你了”、“你听话一点,否则我收拾你”等等。
但是,这些方法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反而被孩子理解为压制和威胁,在他们的心灵中会造成无形的伤害。
让孩子了解问题的后果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更合适的语言方式来表述,而不是用过去惯用的威胁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用一种温和的语言方式沟通和交流。
在约束孩子时,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你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等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并为其后果负责。
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并且自愿放弃错误的行为。
总之,爸妈少念“紧箍咒”,是我们在约束孩子时可以遵循的原则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使用某些比较严厉的语言,但是我们需要在语言中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在信任、理解和关爱的基础上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
【给孩子讲讲孙悟空为什么要戴紧箍咒如何?】
紧箍咒本是观音送唐僧治孙悟空的东西,孙悟空好动,唐僧骗他说“紧箍咒”是小时候的衣物,于是孙悟空就戴上了。
从此,孙悟空一旦越矩,就会被唐僧念紧箍咒收治。
其实,紧箍咒是文明的基本精神文化特征,是固化在每个文明个体头脑中的价值观。
而这种固化是通过文明的人文教化形成的,是后天精神驯服的产物。
紧箍咒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
紧箍咒的意义就在于对人原始生命力的导引和整合。
而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因此在“天使与魔鬼”的二元论中,它常被等同于“魔鬼”。
现在的孩子,多数在被宠被娇惯状态下成长,除了老师,很少被家长约束,在家里常常被称为“一把手”,”天王老子“,“我说了算”。
有些人以让孩子自由长大为由,任期使性发展,殊不知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是很不利的,需要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戴上一副”紧箍咒“。
前天,田桃源在桃源文昌中学,和一位老师谈到这个观点,他完全赞同。
他有一个亲戚的小孩,很聪明,从小跟奶奶长大,任性惯了,天不怕地不怕,凡是不讲规矩,我行我素。
对这种孩子一定要给他戴紧箍咒,并将这”紧箍咒“细化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
1、吃饭,饭菜没上齐,孩子不得先吃。
2、出门、进门要和家人打招呼。
3、进入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大声喧哗。
4、不乱丢垃圾,不乱吐痰。
5、按时作息,定时看电视、上网。
......
孩子在成长期,正如山间破土而出的竹笋,如果不及时矫正,或许就要长歪。
古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对孩子恰当的约束是很有好处的。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给孩子“戴紧箍咒”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能那样做,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家长要率先垂范,时时处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如此,紧箍咒方才戴出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