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32.00 KB
- 文档页数:26
管理信息系统_复习指导(统设必修课专科)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5题,30分)2、填空题(10题,20分)3、简答题(5题,30分)4、应用题(2题,20分)二、考试说明1、第1章不作为考试重点2、第10章不考(占0分)三、简答题(重点掌握)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2.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
3.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4.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简述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6.数据流图与模块结构图有何区别?7.简述系统设计阶段中网络设计的主要步骤。
8.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
9.请说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10.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1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12.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策略。
13.简述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规划的目的。
14.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15.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的准确工作。
16.系统测试分哪些阶段?它和系统开发过程的关系如何?17.简述模块测试和子系统测试的含义。
四、应用题(重点掌握)1.某商场的供销存管理过程如下,请据此绘制数据流图。
该商场对每一批购入的商品根据“入库单”登记在“购入流水账”中,对每一批销售的商品根据“出库单”登记在“销售流水账”中。
商品每天入库或出库后,要根据“购入流水账”和“销售流水账”修改库存台账。
商场每月将根据“库存台账”制作各种报表。
2.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
该子系统共有三个加工,(1)首先,根据生产计划、库存台账文件编制采购计划,建立采购计划文件;(2)其次,根据订货合同、采购计划文件,建立合同台帐文件;(3)最后,根据合同分类文件打印合同分类表。
3.已知某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的错误,并改正。
图2 二级细化图(审核)4.已知某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如图3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4所示)的错误,并改正。
2081管理信息系统-0001一、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1、控制管理属于(A)。
【A】:中层管理【B】:高层管理【C】:基层管理【D】:目标管理2、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3、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C)。
【A】:扩散性【B】:层次性【C】:共享性【D】:普遍性4、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两大部分是(D)。
【A】:显示器、打印机、键盘硬件【B】: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硬件和软件5、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6、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
【A】:具体业务过程的自动化【B】:为战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C】:服务于组织的中层管理者【D】:面向需求进行趋势分析7、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B)。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B】: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C】: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8、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A)。
【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9、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很多,一般认为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是(D)。
【A】:数据处理功能【B】:事务处理功能【C】:辅助决策功能【D】:系统开发功能10、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也称为(C)。
【A】:概念结构【B】:业务功能结构【C】:管理职能结构【D】:层次结构11、软件危机通常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中相对次要的因素是(D)。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A. 通过计算机化处理系统来制定企业整体战略和计划B. 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系统C. 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网络安全的系统D.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存储和分析系统答案:B2. 下列哪个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A. 数据采集B. 云计算C. 备份与恢复D. 数据加密答案:A3. 在信息系统中,以下哪个属于软件资源:A. 数据库服务器B. 内存条C. 光纤网络D. 鼠标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起着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管理和运营。
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决策支持、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组成部分。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网络等组成部分。
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网络用于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三、论述题论述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等,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四、解析题1. 简述云计算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答案:云计算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云计算可以提供弹性和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帮助企业灵活部署和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云计算,企业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访问。
同时,云计算还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灾备能力,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2. 论述数据安全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并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是一个一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搜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精油、提高效率为目的、咫尺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
数据共享的好处: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系统分析(数据的收、数据的分析、流程和方案的确定)、系统设计(系统、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程序设计)、系统实现(购买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系统评价。
“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继“老三论”之后,对管理信息系统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模糊数学、“新三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以及非线性科学(包括分形、分维和混沌理论)。
信息和数据的差别: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也可以是图像、声音或者味道。
数据项可以按使用的目的组织成数据结构。
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数据。
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①概念系统:最抽象的系统;②逻辑系统: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③实在系统:又叫物理系统,它是完全确定的系统。
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类:①封闭系统;②开放系统三种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系统集成: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方法。
按优化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连通集成、共享集成和最优集成。
按照涉及范围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和形象集成。
按照具体程度分为概念集成、逻辑集成和物理集成。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1、填空题1)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和。
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2)信息的维度包括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4)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5)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6)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7)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六个阶段。
8)原型法的4个步骤包括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9)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数据的。
1)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有70%左右是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的。
2)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
一一成败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大致经过环境分析、、、拟定信息技术标准和。
制定战略设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项目分派和管理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而方法描述了实施规划的。
指导模式步骤5)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 )和。
企业系统规划法(, )6)矩阵是用来表达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开发中用于阶段的一个重要。
过程数据系统分析工具7)矩阵中的U表示,C表示。
数据的使用者数据的建立者业务流程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客户驱动和。
跨边界8)业务流程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识别、发现、诊断、、、、执行和控制。
计划设计配置9)业务流程重组的5个主要步骤是:建立企业目标和过程目的、找出需重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和建立一个新过程的原型。
第一套题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1. 控制管理属于()。
A 中层管理B 高层管理C 基层管理D 目标管理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2. 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 战术级管理B 战略级管理C 控制层管理D 作业层管理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3. 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A 扩散性B 层次性C 共享性D 普遍性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4. 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两大部分是()。
A 显示器、打印机、键盘硬件B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 硬件和软件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3 5. 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B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C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 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 6.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具体业务过程的自动化B 为战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C 服务于组织的中层管理者D 面向需求进行趋势分析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 7.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
A 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B 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C 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D 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08. 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A 客户/服务器模式B 文件/服务器模式C 分时/共享模式D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3;考生得分:39.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很多,一般认为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一、选择题1、目前不属于流行的PC 操作系统有(D )。
A.Unix 和类Unix 系列B. 微软的Window s系列C. 苹果Mac OS 系列D.诺基亚S ymbi an 系列2 、C/S 模式中,网络中的计算机被分为两大类(A )。
A. 服务器/客户机B. 客户机/浏览器C. 工作站/服务器D.个人电脑/HP C3、目前不属于流行的PC 操作系统有(D )。
A.Unix 和类Unix 系列B. 微软的Windows 系列C. 苹果Mac OS 系列D. 诺基亚Symb i an 系列4 、C/S模式中,网络中的计算机被分为两大类(A )。
A. 服务器/客户机B. 客户机/浏览器C. 工作站/服务器D. 个人电脑/HPC5 、CASE 是一种( D )的系统开发措施。
A.条件选择式B. 独立的、高效的C. 对开发人员技术规定较低D. 基于第四代语言及绘图工具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6、系统实行阶段轻易出现的问题是( C )。
A. 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B. 计算机软件存在漏洞C. 系统转换缺乏安全管理D.系统维护计划不完善7、字母缩写“CRM” 代表( A ) 。
A.客户关系管理B. 物流管理C.供应链管理D. 物料管理8、为了使搜集的信息可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必须将数据( C )。
A. 格式化B. 规范化C.代码化D. 原则化9、客户管理过程就是与客户( D )的过程,实既有效的信息交流是建立和保持企业与客户良好关系的途径。
A. 提供服务B.交易洽谈C. 积极宣传D. 交流信息10、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 C )A. 物理的观点,数学的措施,计算机的技术△B.数学的观点,计算机的措施,信息的技术△C. 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措施,计算机的应用△D.信息的观点,数学的措施,计算机的技术11、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 A )中。
A. 处理文献B.主文献C.周转文献D.后备文献12、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不包括( D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传播,以支持决策、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一种信息系统。
它旨在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帮助组织更好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收集和处理:通过采集各级各类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形成有价值的管理数据。
(2)信息传递和共享:通过信息系统构建信息通道,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信息的流动效率。
(3)决策支持: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提供决策依据。
(4)协调和沟通: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效率。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用于整合企业内部各类资源,包括物资、资金、人力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用于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包括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服务的提供。
(3)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用于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之间的供应链活动,提高供应链效率。
(4)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进行商业活动,包括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等。
4. 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a. 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
b. 加强决策支持: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供决策所需的可靠信息。
c. 提升组织竞争力: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保持市场敏捷性。
(2)挑战:a. 技术更新换代快: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
b. 数据安全隐患: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需要加强安全措施。
信息管理系统一、单项选择题B 15.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B)。
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B 16.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D)D、业务流程图B 17.不同的管理层次对应不同的子系统,其中高层管理所对应的子系统是(C )C、战略计划子系统B 5.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B )。
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 6.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D )。
D.业务流程图C 10.CIO就是(D ) D、信息主管C 23.从理论上讲,系统设计阶段的模块结构图是由下列哪个文档资料导出的(D)D、数据流图C 24.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大部件是( C )。
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C 25.从纵向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的最高层是( B )。
B.战略计划子系统C 4.从使用者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 B )。
B.功能结构C 6.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A、客户/服务器模式C 6.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C)发现的。
C.模块测试C 7. CIO就是(B)。
B.首席信息官C 7.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C 8.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D 1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C )。
C数据流图D 3.对某公司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是否值得开发一个新系统的工作是进行( C )。
C.系统收益D 4.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B )。
B.数据流程图D 5.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 )。
一、解释概念1、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过程的认识;它的作用在于消除观察者对相应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它的数值则以消除不确定性的大小或等效地以新增加知识的多少来度量2、数据:数据就是客体属性的记录。
3、信源:信源就是信息发生的来源。
4、信道:信道系指传递信息的通道。
5、信宿:信宿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叫做信息接受源。
6、自然信息:自然信息是指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的物理信息。
7、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了生产,生存和社会发展而收集,处理,存储和利用的信息。
8、价值链:是指任何一个企业均可被看作是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所构成,这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即物料在企业的流动过程。
9、供应链管理:就是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环节包括定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等。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子系统:在同一个系统中相对来说联系更为密切,或者说为完成某种局部功能而结合在一起的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系统内的子系统。
3、环境:系统之外的一切与系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的环境。
4、适应性:就是指系统能够吸收外界有利因素,抵御外界不利因素以保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能力。
5、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要素组成的能够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6、系统输入:是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7、系统输出:是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1、填空题1)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和。
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2)信息的维度包括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4)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5)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6)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7)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六个阶段。
8)原型法的4个步骤包括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9)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数据的。
1)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有70%左右是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的。
2)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
一一成败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大致经过环境分析、、、拟定信息技术标准和。
制定战略设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项目分派和管理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而方法描述了实施规划的。
指导模式步骤5)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 )和。
企业系统规划法(, )6)矩阵是用来表达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开发中用于阶段的一个重要。
过程数据系统分析工具7)矩阵中的U表示,C表示。
数据的使用者数据的建立者业务流程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客户驱动和。
跨边界8)业务流程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识别、发现、诊断、、、、执行和控制。
计划设计配置9)业务流程重组的5个主要步骤是:建立企业目标和过程目的、找出需重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和建立一个新过程的原型。
10)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最后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的过程。
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1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的问题。
如何做12)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_二阶段。
13)详细调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
定性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流程的调查、数据流程的调查、和。
处理特点的调查系统环境的调查一、填空题1)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阶段,主要解决系统“”的问题。
三怎么做2)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部分。
3)按功能划分,可将代码可分成:顺序码、、十进制码和。
层次码助忆码4)与实施过程相反,系统设计对输出/输入设计的设计是从到。
输出设计输入设计5)在模型中,用菱形框表示,用椭圆形框表示,用矩形框表示。
联系(或关系)实体的属性确实体6)假定一个图包含有A实体和B实体,并且从A到B存在着的联系,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型应包含 3 个关系模式。
7)假定一个图包含有实体A和实体B,当转换成关系模型后只包含2个关系模式,则实体A和实体B 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一对多(或1)8)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两个实体之间为的联系。
一对多(或1)3 / 26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包括、、、、、系统转换和用户验收等。
硬件准备软件准备人员培训数据准备试运行2)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比,系统实施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
组织管理工作繁重3)结构化程序设计主动脉要包括了和两个方面。
限制使用语句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4)程序设计的标准主要有:可靠性、、、、健壮性和高效率。
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5)系统调试大致经过程序调试、和3步。
联合调试系统调试6)测试步骤分为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和。
系统测试验收测试7)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和。
并行转换试运行转换逐步转换1)系统维护分成维护、维护、维护和维护4种主要类型。
纠错性适应性完善性预防性2)系统评价的指标有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等。
系统质量系统运行系统性能经济效益3)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安全一般包括计算机安全、安全和安全。
网络信息2、单选题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A )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B、输入C、处理D、输出2)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 B ),而信息是数据的( )。
A、来源……结果B、载体……含义C、含义……载体D、结果……来源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C )。
A、自然系统B、人工系统C、信息处理系统D、抽象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C )。
A、机器系统B、物理系统C、人-机系统D、人工系统5)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 B )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
A、管理职能B、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C、从上到下不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D、1)在系统开发中各阶段紧密衔接、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具有特别转折点和阶段性成果,这样的开发方法称为( A )。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面向对象法D、智能法2)一种从基本需求人手,快速构筑系统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称为(B )。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面向对象法D、智能法3)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自始至终围绕着信息系统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来进行: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解,确定需要使用的对象和类,建立适当的类层次等级以及对象之间传递消息实现的联系,从而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问题领域的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模拟。
这样的方法称为C( )。
5 / 26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面向对象法D、智能法4)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 B )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B、直线式开发策略C、迭代式开发策略D、实验式开发策略5)原型法是一种基于( D )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B、直线式开发策略C、迭代式开发策略D、实验式开发策略6)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开发时,解决“这个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是如下哪个阶段的事( C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立项D、编程7)通过购买应用软件包建立信息系统的方法称为(C )。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软件包开发法D、外包法8)将信息系统开发的部分控制权或全部控制权交给从事系统服务的外部开发商的开发方式称为(D)。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软件包开发法D、外包法9)称为(B )。
A、软件工程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D、软件再造工程10)称为( D )。
A、软件工程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D、软件再造工程11)称为(C )。
A、软件工程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D、软件再造工程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 )。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2)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B )A、B、C、D、3)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 B )。
A、30年代B、60年代C、90年代初D、90年代末4).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
A、系统分析报告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D、用户操作手册5)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 )。
A、总体规划阶段B、系统分析阶段C、系统设计阶段D、系统实施阶段6)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D )。
A、信息的收集B、加工C、传输和利用信息D、决策7)矩阵中的U和C表示( C )。
A、用户和客户B、使用和创建C、数据使用者和数据建立者D、服务器和客户机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B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C、系统收益D、投资回收效益一、单选题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C )。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B、系统是如何做C、系统做什么D、系统如何实施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现D、A和B3)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C )。
A、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B、数据字典7 / 26C、数据流图D、数据-功能格栅图4)借助一种称为网络图的技术,用有向线段把代表工序的结点连接成为一张网。
通过分析工序的最早、最晚开始时间,最早、最晚结束时间和它们的时差,对工程开发计划进行优化并找出工程进度的关键路线,这样的计划与控制技术称为( C )。
A、横道图技术B、计划图表技术C、计划评审技术D、关键路线技术5)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B )。
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D、数据-功能格栅图6)通常称数据流图为:()。
A、用例图B、类图C、图D、图1)系统设计时( C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D、按机构划分子系统2)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内部联系( B )。
A、弱B、强C、独立D、简单3)一个合理的系统划分应该是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A )。
A、弱B、强C、独立D、简单4)层次码是一种( B )A、顺序码B、区间码C、助记码D、缩写码5)系统设计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是编写( B )。
A、可行性分析报告B、系统设计说明书C、系统功能结构图D、系统说明书6)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
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1)系统实施的具体依据是( B )。
A、系统功能结构图B、系统设计说明书C、系统环境配置方案D、系统使用说明书2)通常所说的菜单模块是一种( A )。
A、功能控制模块B、输入模块C、输出模块D、数据维护模块3)从指导思想上来说,程序调试工作的实质目标是( B )。
A、证明程序的正确性B、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C、检查程序的可靠性D、验证程序功能的完备性4)把经过测试的各个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测试,称为( C )。
A、模块测试B、集成测试C、系统测试D、验收测试5)把经过模块测试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子系统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称为( B )。
A、模块测试B、集成测试C、系统测试D、验收测试6)在动态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属于(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