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7: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 格式:ppt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26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简介1.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会计等式的基础。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的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所有者权益(Equity)、收入(Revenue)和费用(Expense)。
下面将对这些会计要素进行简要介绍。
1.1 资产(Assets)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可以在一年内转换为现金的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不能在一年内转换为现金的资产。
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
1.2 负债(Liabilities)负债是企业所负担的债务或责任。
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在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
企业通过负债融资来获得资金,但负债也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
1.3 所有者权益(Equity)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由资本和盈余构成。
资本是指企业投入的所有者的资金,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盈余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配给所有者或留作储备。
1.4 收入(Revenue)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可以来自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活动。
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在收入实现或可实现时确认,且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1.5 费用(Expense)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或负债产生。
费用可以来自购买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租金等活动。
费用的确认原则是在费用发生时确认,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2.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中的基本原理,也是记录会计交易的基础。
会计等式的基本形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下面将对会计等式的各个要素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
◆ 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会计对象、要素与科目会计对象分类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 资金投入 资产 固定资产 会计对象 资金循环 会计要素 负债 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 资金退出 所有者权益 库存现金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①②③会计报表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财务状况要素资金运动静止状态反映财务状况要素资金运动动态状况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含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 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 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
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索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货币资金 当各项财产物资用货币来计量其价值时,我们就会取得一个会计概念,即资金。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
3.资金循环与周转 我们把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本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这一运动过程叫做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叫做资金周转。
4.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工业企业因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和退出等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各项资源的增减变化、各项成本费用的形成和支出、各项收入的取得以及损益的发生、实现和分配,共同构成了会计对象的内容。
资金存在或运用形态 从债权人处借入资金 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资金在使用中的耗费 资金在销售中的收回 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5.会计要素(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6.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特征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是想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则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说,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资产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权利。
(2)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除此之外,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必须很可能流入企业,而且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概括为(4)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2.资产的构成企业的流动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详解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用于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
在会计中,存在着几个基本概念和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本文将详细解释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构成财务报表的各个基本要素,用于描述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规定,会计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资产(Assets):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可以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并能带来经济利益。
2. 负债(Liabilities):指企业对外部经济主体的债务或义务,即企业应当向他人支付的经济利益。
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指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资金,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利润等。
4. 收入(Revenue):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所获得的收入。
5. 费用(Expense):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消耗或减少经济利益的支出,如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等。
这些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记录和报告,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活动。
二、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平衡关系。
会计等式的表达方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说明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企业的资产是由债务和所有者权益所构成的。
换句话说,企业的财务资源既来自债权人也来自所有者。
这个等式的平衡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会计理论,即企业的财务状况总是保持平衡的。
在任何时候,企业的资产总额都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具体而言,资产部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部分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应付工资等;而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投资、留存利润等。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关系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等式的基础,通过对各个会计要素的核算和记录,才能保证会计等式的平衡。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及
会计要素是会计的基本构成部分,在会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会计要素是构建财务报表的
基础,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或者是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权益。
资
产是企业能够支配、使用和处置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
定资产等。
资产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的资源投入
和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和权益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投资、盈余积累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对
企业的投入和权益。
费用是企业为提供货物或者提供服务所支付的成本或者是企业日常经
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费用是企业经
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表明了企业为开展经营活动所支付的成本和费用。
总之,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是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财务报表编
制和财务分析的重要基础。
了解和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对于理解企业
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
效益。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来说,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是
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