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需要灾难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512地震感人事迹(优秀7篇)汶川地震感人事迹篇一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奋力挖掘,寻找幸存者。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正在不停地吮吸,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亲密地贴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人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娃娃立刻大哭起来。
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悲恸。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救援医生龚晋掩面而泣。
地震感人事迹篇二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心肺的事迹,这些事迹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爱的力量。
首先,有一位母亲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三四个月大的宝宝。
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离世,但她的'宝宝却毫发未伤,安静地睡在包裹着的小被子里。
母亲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条短其次,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地震发生时,用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住了生命之门。
当人们搬开垮塌的教学楼一角时,发现他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他的行为诠释了师德的伟大和无私。
此外,在地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感人事迹。
例如,一个被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木板上给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礼,展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光辉。
一位截肢的女孩在病床上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的坚强和勇敢感染了周围的人。
还有一位女警在得知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后,仍然坚守在抗灾一线,她的责任和大爱令人肃然起敬。
在地震中,许多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考作文】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灾难,无情地降临在人们头上,把一切都摧毁得瓦解不堪。
可即便在灾难面前,人间依旧有爱。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们在灾难中默默奉献,让爱成为了最坚固的一面墙,支撑着幸存者重建生活。
中考作文【【中考作文】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提到了这样的主题: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讨灾难中的人性光辉。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话题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一种令人感慨万分的忧愁。
中国古语有言:“至若事火,无情则异人。
顷刻之间,重致平地。
”意指火灾无情,等于异人,不分贵贱。
无情是灾难的本质特征,生存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可是,人间有爱。
这句话又给人以希望。
作为灾难的另一面,人间有爱,意味着在灾难中,有着温暖人心的品德,有着同情心和关怀之心。
无论多么严酷的环境下,人们总能找到一些令人感动的事,就是因为人间有爱。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这句话意味着无论逢到多么严峻的考验,亦或是人们在灾害面前失魂落魄的情景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人们显示出来爱的力量。
在茫茫劫难中,总能听到有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消息。
就像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伟大火箭般,尽管面对摧毁的狂风暴雨依旧坚挺向前,把华美人间的爱心照亮黑夜。
例如在那个由于地震而摧毁家园的地方,志愿者和捐赠者纷纷伸出援手,将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带到安全的地方,给他们提供了温暖和希望。
这时,人们可以切身体验到灾难中人间的温馨。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灾难是无法避免的,但能减轻灾难带来的伤害,是我们可以做的。
在灾难面前,最可贵的是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不畏艰险,不求回报,只为了给灾难中的人们一份温暖和希望。
他们就像一缕阳光,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
在地震中,有一些普通的民众毅然决然地奉献出自己稀缺的生命后援,带领更多灾民踏上破碎的土地,实施抢救。
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种爱无疑具有灵魂的光彩。
在《中考作文】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中还提到了,在灾难中,总有那么一些美好的情景,因为人间有爱。
甘肃地震中的感动故事甘肃地震是一次令人痛心的自然灾害事件,然而在这场灾难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几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震中的一个小镇上。
地震发生后,镇上的一所小学倒塌了,数十名学生被困在废墟之下。
当地的居民听到倒塌的声音后,纷纷前来帮助,挖掘机、消防队等救援力量也随即到达现场。
然而,在抵达时,他们发现现场人手不足,无法全面展开救援。
在这紧急的关头,一位叫李明的中学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自己拿起了铁锹,组织起了一支志愿者救援队。
在他的带领下,数十位勇敢的中学生们参与到了抢救工作。
最终,他们成功地救出了几名学生,这个感人的故事也被广泛传播。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村。
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失,许多农民失去了房屋和财产。
在这个困境中,一位叫王大叔的农民自愿担任起了当地的临时救援队队长。
他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知识,组织居民们搭建简易的避难所,分发食物,疏散受灾群众。
他没有畏惧困难,一直坚持帮助更多的人。
他的善举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整个村庄,带给了灾民们希望和力量。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年长的教师。
这位老师在地震发生时正在教室里上课,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地震的迹象。
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他立即命令学生们迅速撤离教室,有条不紊地组织疏散。
当地震最终过去后,老师们才发现,他们的教室已经完全坍塌了,如果他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这位教师用他的勇敢和冷静,挽救了无数孩子的生命。
这些感动人心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美好和困境中的坚强。
在灾难面前,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和关爱的力量。
这些故事也鼓舞着人们坚定信心,相信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我们都能够通过团结和互助来战胜困境,重建家园。
抗震救灾心得体会——让爱的光辉尽情闪耀,让感动之情溢满人间(1)抗震救灾心得体会——让爱的光辉尽情闪耀,让感动之情溢满人间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世所罕见的大地震,让数万同胞顷刻罹难,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看不到晚上美丽的星空了。
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
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
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十三亿亲人为之默哀。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
哲人说过,“他们的灾难,是为而你发生。
”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多灾多难之秋,隐晦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
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一次次我们因为感动而流泪。
生命诚可贵,奉献价更高。
在大灾大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倒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
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在灾害面前得到了尽情绽放和升华。
面对生死考验,无数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这里有我们的军人、公安战士、老师、学生、医务人员、干部、群众、记者......他们都是可敬可亲可爱可歌可泣的中国人!巨震面前让世界看到了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和伟大的党!有压不垮的中国人!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无私奉献的中国人!勇往直前的中国人!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废墟中崛起师魂的丰碑谭千秋老师,用臂膀、用脊梁、用身躯,为学生撑起坚实的屏障;张米亚老师,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向倩老师,身体被折成三段,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为学生筑起生命的港湾;吴忠红老师,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那一刻,他们挺身而出,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在那最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造了不朽的师魂。
地震救人感人的事迹800字左右地震救人的感人事迹篇一在这一年,这一月份,这一时间,为什么灾难却发生在汶川人们的面前呢这让多少无辜的学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让多少可怜的人无家可归,更让多少人失去家庭的温暖……在这次地震中听见了很多的感人事件:一名老师用身体挽回了三名学生的生命,自己却身亡了;一位小孩午休时感觉地面晃动,马上就让大家快逃,救回了少数学生的生命;一位老师自己救了学生,可是他的女儿不幸失去了生命等等,这些事例都是与死神打交道,让人看了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
其中我要介绍的是这些事例里我认为最感人的是: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
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
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
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母爱是伟大的,无价的,神圣的。
在灾难来临时,母亲的神态是庄严的,母亲的话语是坚定的,母亲的动作是严谨的。
她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只有母亲才能做出来的。
我们要真诚的感谢她们,是她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她们在无助的时候给予我们信心,是她们在灾难面前给我们新的希望地震救人的感人事迹篇二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
赞美抗洪救灾的句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整理了一些有关赞美抗洪救灾的句子,欢迎阅读。
1、大爱无疆,怒水动容。
在抢险和搜救现场,武警、消防官兵不知疲倦的身影,和着他们身前身后不曾停歇的挖掘机,以及试图嗅出生命奇迹的搜救犬,成为灾区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还记得,那个奔赴灾区前文质彬彬的朋友,一到灾区就成了铁人,一连数日,带着自己的弟兄,不停往返于寻找失联者的现场,不管风雨,不惧危险。
2、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心系灾区、情牵同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同光村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全力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设置新、老办公楼和同光小学三个灾民安置点,转移受灾群众千余人。
在全村百姓遭受洪灾威胁的关键时刻,兄弟县市、市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积极捐款捐物,亲切致电慰问。
3、一场灾害就是一次考验,每经受一次考验都会积累一笔精神财富。
灾情从预警到发生,到处展现出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全市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团结一心,英勇奋战抗击洪魔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全市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巨大的力量熔铸成的无比珍贵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忍不拔、勇于胜利”的抗洪精神。
4、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全市人民勇气、信心与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
面对强降雨、高水位和重灾情的严重威胁,全市上下全面动员,立即行动,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奋力抗洪抢险,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展现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场景,奏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胜利凯歌。
5、我们坚信,“众人划桨开大船”。
有了你的参与,有了我的参与,有了我们大家的参与,破败的家园一定会变成美好的花园!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
消防员的英勇救援事迹感动人心消防员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冒着巨大风险的职业。
他们经常面对火灾、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积极投身于救援工作。
他们的英勇行动和崇高精神常常让人们感动不已。
消防员们在火灾中的英勇救援事迹是最引人瞩目的。
他们经过严格的训练,勇往直前地冲进熊熊烈火中,不顾个人安危,救出被困在火场的人们。
他们用身体阻挡火焰,用水枪扑灭火势,用救生绳索拯救跌入危险区域的人们。
他们的勇气和决心给予被困者莫大的安慰和希望,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消防员们在身边,他们不会被遗弃。
除了火灾,消防员们也常常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飓风等。
他们通过实地勘查和紧急救援计划,将自己派遣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他们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迅速展开救援工作,确保受灾地区的人们得到适时的援助。
这些救援行动体现了消防员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的奉献和付出使人们感到敬佩和感动。
在日常工作中,消防员们也时刻准备着拯救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
他们经常参与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他们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保护人民安全,他们的忍耐力、毅力和专注力使他们能够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和明智,作出正确的决策。
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守护者,保护着我们的平安。
消防员的英勇救援事迹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赞扬。
他们常常参加各种国际救援行动,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
他们不分国界,只为了拯救生命和减轻灾难带来的痛苦。
消防员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行动引发了全球社会的关注和敬佩,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感动着人们的心灵。
总结起来,消防员的英勇救援事迹是人们心中最温暖、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要勇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
消防员的英勇救援事迹让我们明白,勇敢和奉献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大灾面前的大爱与温暖
在大灾面前,大爱与温暖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
大爱无疆,它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它让人们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场景: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在救援一线;志愿者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衣物和住所;爱心企业捐赠款物,支援灾区重建……这些行动都体现了人类的大爱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温暖同样不可或缺。
在灾难中,人们往往感到无助和恐惧,而温暖的话语、关怀和安慰可以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力量和勇气。
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份陪伴,都能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关怀。
这种温暖不仅来自于亲人和朋友,还来自于陌生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大灾面前的大爱与温暖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它们让我们相信,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同时,它们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彼此,让我们懂得感恩和付出,让世界充满更多的爱和温暖。
2023汶川地震温暖感人事迹心得体会11篇2023汶川地震温暖感人事迹心得体会11篇汶川地震温暖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有哪些?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汶川地震温暖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汶川地震温暖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篇1)一场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
人间臻悲,天地动容黑纸白字上的死亡人数每增加一个,这世上曾经鲜活的生命就会减少一个;时间每流逝一秒,一条生命得以存活的可能就会减少一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大过一切、急于一切。
灾区的人们,我们也许并不确切的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曾经的生活状态,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某个时空上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着生活的热望与梦想。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生命尚未充分展开便直接面向死亡,让许多也许普通至极的生活理想从此归于死寂,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物伤其类,何况生命如此成批成批的倒下,在废墟中被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挣扎。
灾区同胞的痛苦与呻吟,需要被听见,需要生者用尽一切力量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灾区同胞。
有许多人在灾区奋力营救,或者正在奔赴救灾一线的路上,而有更多人也许无法去往灾区,冲向废墟,用脚感知大地的创痛,用手扒开掩盖在身体上的砖石尘土。
但我们有心,灾区同胞的生死下落、性命攸关,会触动每个人心灵中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
心灵,可以超越一切时空阻隔,宛如在场,感同身受。
我们的眼里充满泪水,我们的心灵充盈悲痛,让我们携起手,让温度相互传递,以最大的悲悯为灾区同胞祈福。
我们并不只有心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我们可以伸出手臂,献出红色的血液;我们可以解开包囊,捐出灾区急需的物资。
忙碌者请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行走者请暂时停下赶路的脚步,为灾区同胞默悼、致哀。
我们还可以点燃蜡烛,奉上鲜花,去照亮层层废墟下、阖上双眼的另一个国度的夜。
让我感动的灾难_350字
感动的事情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那片天空吹出一曲曲和谐的乐曲,感触人心。
阳光明媚的五月,在一个醒目的12号,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心。
里氏8。
0 级的地震,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多少人无家可归。
那天,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已化为乌有。
一个温馨的家庭,现在只剩下老人在抽泣。
这一幕,一遍遍的上演在四川,悲哀`亲情无数次感动了我。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初一(一)班的一位女生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还说她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与邓清清旁边的一位小女孩罗瑶却哼着歌儿鼓励自己不要入睡,最终她也战胜了死神。
我还看到了一个叫袁文婷的女教师在地震时,一次次跑进教室救出了13个虚弱的小学生,当她最后一次冲进教室时,三层教学楼顿时倒塌了。
为了孩子,袁文婷老师将青春定在了26岁。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泪流满面。
还有一个教谭千秋的老师用自己弱小的生体挽回了四
个小学生的生命,自己却被水泥板压死了。
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使我深深感动。
感动需要灾难
2013年4月22日早八点零二分,四川又一次发生7级强震,震源雅安。
在此次灾难之中,很多人哭了,因为感动。
很奇怪,只要出现大灾难,我们都会感动,因为死亡吗?
我不知道,我们的感动只能用生死关头的生命来换取吗?难道,我们这个民族这么稀缺感动?
因死亡而出现的感动是不是太过于沉重。
死亡的代价是再也回不来的生命。
一个个遭受灾难的民众之中,谁会愿意用自己和自己家人亲朋的生命,换得他人的感动?
因为要维护生命,因为要活着,所以求生的本能和力量支撑着他们,一定要活下来。
一个个感动的事迹,一件件不可思议的奇迹,都让我们满眼泪花,让我们感悟生命的可贵和伟大。
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灾难,让我们感动了,试问:灾前的我们感动过吗?因何感动?
截至4月22日20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3人,失踪23人,11470人受伤,累计造成199余万人受灾。
震区共发生余震2536次。
雅安地震已过去72小时,理论意义上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但5·12汶川地震中,72小时后仍然救出68个生还者,故此次搜救行动仍在继续,空军于21日向震区大规模空投物资,让依旧坚持等待救援的人们有了些许的物质保障,坚定了他们活着的信念。
这些让我们感动了。
因为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痛苦。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保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当然是政府理所应当的责任与义务。
抗震救灾是国家应该做的,为此我们并不需要感动,因为它只是做了它应该为它的人民做的事情。
这次地震中,据目前报道还有很多让人们感动的事情。
廖智,绵竹汉旺镇的一名舞蹈老师,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婆婆和女儿,失去了双腿,灾后她戴着假肢依旧舞蹈。
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
她遭受灾难的残害,她觉得灾中人们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她义无反顾的冲向前去,做她力所能及的。
她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她正面再一次对抗灾难,而不是逃避,她让生命的光芒驱散了磨难的阴影。
而我们这些因之动容的人的生命中缺少对抗缺少坚强,一味逃避妥协,当你身上有了那种可贵的品质,也许你就不会那么感动,因为大家都一样。
吴锦泉,江苏的一位磨刀老人,4月21日,在得知四川芦山地震消息后,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1714枚一元硬币,503枚五角硬币,7枚一角硬币,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灾区。
我们又感动了,因为这位老人把自己的全部财富奉献给了灾区。
是啊,贫穷又能怎样,把仅有的拥有给了陌生的一些人,你能做到吗?
生活中有多少人和灾区的人们一样,需要的只仅仅是一双手。
我们为什么感动,因为我们的心灵是贫穷的。
救灾中,各大小企业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雅士利集团向灾区捐赠他们的奶粉、燕麦片等食品;京东百货已经联合探路者等品牌捐赠帐篷等物资;青橙定制手机,第一时间寻找雅安捐物通道,快递手机和移动电源送往灾区。
我们感动了,因为企业一直以来的形象是歪的,总算企业用自己的手扶正了自己的形象。
企业总是花大价钱做广告宣传,而抵达灾区的物资不再是商品,而是企业的良心,这种行为的效果不低于花千万元请明星代言宣传,把做广告宣传的资金投入到福利资助中去,我想企业的口碑会比现在的要好,因为我们信赖企业的良心。
12岁姐姐为救弟弟受重伤;
母亲为救儿顶起百斤预制板;
手术室外儿子抱父等一小时;
医生背病人走出手术室;
汶川的哥赶赴芦山救灾;
主持人打断雅安书记:说说措施吧;
两次地震中失去儿女的悲惨母亲;
诞生在医院车棚里地震宝宝“震生”;
. . . . . .
这些感动够吗?
感动还在继续。
我们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在灾难面前我们崛起抗争,自强不息,热爱生命,但是我们的感动呢?
感动,是灾难的同名词吗?
感动不是随灾难应用而生的一种情感,我们需要感动,因为它可以转换为能量。
我们的民族品格中,还缺感动。
感动多了,我们就不会时常感动,因为我们以后做的每一件事在今天看来都可以令人感动。
感动多了,我们会温暖这个冷冰冰的现实世界;感动多了,我们就能共同抗争磨难;感动多了,爱心就可以蔓延;感动多了,遗憾就会少了,陌生感就会少了,困难就会小了……
不要在灾难发生时再去感动,因为这个世界中,生活的时时刻刻里,都有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