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液体压强》学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3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提问讨论法教学用具:两端开口玻璃圆筒、侧壁开孔圆筒、液体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二、创设情境手上带上一次性塑料袋,放入水中,有何感觉?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展示汇报1.液体的压强(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总结: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作用,对容器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也有压强.2.学生分组实验: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这有什么规律呢?(1)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侧壁,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 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2)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让学生把橡皮膜放入溶液中,看看在各个方向,各个深度是否会有压强?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填“有”或“没有”)压强的.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来验证会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呢?引导学生使用以前用过的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内,发现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填有或没有)压强,并且看到下面一个橡皮膜比上面橡皮膜凸出明显,说明。
2、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都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液体压强的特点3. 液体压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液体压强计、容器、液体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好奇。
2.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 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
4. 应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3. 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章节总结1. 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2. 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计在不同液体中的示数变化,探讨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总结液体压强的规律。
14.2 液体的压强设计:王冰峰审核:张志昕主审核:李全中【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3.通过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 学会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 能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知识回顾1.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1)定义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压强.2)公式:●提出问题1.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压强的方向一定向下吗?。
2.液体的压强大小与什么有关?●基础知识:1.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 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5.液体内h深处的压强P= 。
☆达标导学1: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越大则压强越(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4)根据教材P44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小组实验:A 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分别做几次,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 (“有”或“无”) 压强。
B 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或“不相等”)。
C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或“减小”)。
D 将探头分别放在酒精、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导学2:液体压强的大小阅读课本P44-45液体压强的大小,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公式。
课题:《14.2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容压强的方向。
(2)、通过探究活动会使用微小压强计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探究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难点:探究会使用微小压强计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学法指导: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自学】与【反馈】:1.以下这些照片给你什么启示?2.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有哪些压强规律,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演示完成实验):分析论证:结论:(请在课本81页“结论”完善结论)思考:此实验用到的方法是:3.阅读81页“液体压强的大小”框题内容,讨论“想想议议”并自学例题,完成下面的内容。
液体压强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密度ρ用,深度h用,压强p用,总结: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液体的压强只跟和有关,③液体压强跟所取和等无关应用:水面下10m处向上的压强是 Pa.4.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__.......。
.例如、、、等。
【训练】1.如图13-8是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⑴图甲左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______有压强;⑵图甲右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______有压强;⑶图乙中三幅图的现象说明: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⑷丙图的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 )A Pa<Pb<PcB Pa>Pb>PcC Pa>Pb=PcD Pa<Pb=Pc科目:物理课型:新授课年级:9年级时间:2012.10主备:刘浩同伴签字:曲宏进郭天云备课组长签字:郭天云【 作业 】: 挑战自我 提高练习 1、.如右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塑料桶里装有20cm 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600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g=10N/kg) 3. 潜水员潜到三峡库区20m 深的水中,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 2,则他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_N.(g=10N/kg)4.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液体,则两个容器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A. F A >F B ,P A =P BB. F A <F B ,P A =P B C . F A =F B ,P A >P B D. F A =F B ,P A <P B 5、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如图5-2-17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 甲和F 乙,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是(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 5、如图5-2-6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那么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 对底面的压强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6、如图5-2-7所示,在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a 管竖直放置,b 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关系是( )A.压强一样大B. a 管底压强大C. b 管底压强大D.无法判断7、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 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 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课后思考.1、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 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 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 2的小孔,求:(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3)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2、如图5-2-20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0 cm 2(g=10 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 Pa ,求玻璃杯的质量。
二、液体的压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计算。
学习过程: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思考:P80“想想议议〞1.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假设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水倒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平板玻璃上,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具有_________性,假设是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流淌,并上升至一定高度。
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测: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壁有压强吗?答: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图甲,向玻璃管中倒入液体后,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侧壁的细管口上的橡皮膜向外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丙, ______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说明液体对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有关,请猜测具体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下图。
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口朝上时(左图),橡皮膜往_____凹;瓶口朝下时(右图),橡皮膜往_____凹;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相比拟,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由此猜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有关。
结论: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原理: 当探头的薄膜受到压强的作用时,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会产生__________(2)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3〕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猜测A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测B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猜测C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测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甲丙探头〔扎有橡皮膜〕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甲乙丙①比拟代号为三个图,可以说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A正确;②比拟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B正确;③比拟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C 正确.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__ ;③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④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会计算液体压强3.了解连通器的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知识链接】1.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方向。
2.物体放水平面上,压力是由产生的,并且大小与重力大小。
3.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4.压强的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学习过程】板块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一、固体由于重力而对支撑面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压强。
那么将水装在容器中容器底部和侧面会受到水的压强吗?做实验1,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蒙在容器侧壁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原因是。
做实验2,水会从侧壁小孔喷出来,说明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原因,你会发现越往下部的孔(水越深),水喷得越,说明。
结论:1、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作用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2.压强计原理: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高度差,越大,则橡皮膜所受压强越。
3.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 观察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结论:。
4.如图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是否改变,结论: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是否改变,结论:6.换用盐水,保持探头在盐水中的不变,观察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是否相同,结论。
7.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同种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有关系;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8.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具有和性。
《液体内部的压强》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
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包括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能够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液体内部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
2、难点(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2)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的定义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计算公式为: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二)引入新课展示一些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如潜水员潜入深海需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大坝要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等,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如果有,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和规律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液体内部的压强。
(三)新课讲授1、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1)通过演示实验:将一个装满水的塑料袋扎上小孔,观察水从小孔中喷出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从小孔中喷出。
(2)讲解: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力;同时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力。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提出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如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3)设计实验: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实验步骤:①将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14.2 《液体压强》学案(一)
一、学习目标
二、诊断补偿
1.压强计算公式:________,由此推导出压力公式:_________,受力面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
2.小王同学双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4×10-2m2,根据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一本书平放在水平桌面时,对桌面的压力是F1,压强是P1,当把三本相同的书叠加平放时(甲图),对桌面的压力是F1的_______倍,压强是P1的_____倍.
4.一本书竖立时,对桌面的压力是F2,压强P2,当把三本相同的书竖立时(乙图), 对桌面的压力是F2的_______倍, 压强是P2的_____倍..
5.如图11所示,四种动物的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三、新授预习
四、学习导航 ★液体压强的特点
1 .a.如图甲,液体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因此,液体对_________有压强。
b. 如图乙,液体又具有流动性,它对容器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压强, 结论: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作用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
甲 乙
图11 甲 乙
(2)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 (3)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猜想B 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
猜想 C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
比较代号为A.B.C 三个图,可以说明(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想A 正确; ②比较代号为B.D.E.的三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想B 正确; ③比较代号为E.F 的两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想C 正确. 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__; ②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 ③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
当堂练习:
1.图中, ______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说明液体对____________有压强。
深度越______,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
2. 如图7-25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盐水,液面相平,,A .B 在同一深度,比较A.B..C 三点的压强大小,则PA____PC, PA____PB
探头 (扎有橡皮膜) U 形管 U 形管左右两侧
3
分析实验数据:
比较1、2、3次实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2、4、5次实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图7-26所示。
看到的现象是:瓶口朝上时(左图),橡皮膜往下凹;瓶口朝下时(右图),橡皮膜往上凹;两种情况相比较,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也会产生向上的压强 B .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C .瓶口朝上时,水对橡皮膜有压强,橡皮膜对水没有压强;
D .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对水有压强,水对橡皮膜没有压强
5.如图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最不合理的____________是 。
6.:如右图 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 、B 、C 三点所受压强A p 、B p 、C p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容器内A ,B ,C ,D ,四处所受液体压强相比较( ) A .PA >PB >PC>PD B .PD >PB=PC> PA
C .PB = PC > P
D > PA D .PC = PB > PA >PD
图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