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溶液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313.00 KB
- 文档页数:5
湖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6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及溶液的相关计算一、单选题1.(2022·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D.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2.(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D.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3.(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没有涉及到的是A.称量溶质B.量取溶剂C .溶解搅拌D .过滤除杂4.(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方案)A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各取2g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10mL水中,测溶液的温度B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固体,溶解在47mL蒸馏水中A.A B.B C.C D.D 5.(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A.B.C.D.6.(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水稀释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体积(相同条件且忽略气体的溶解)C.向一定量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二、填空题7.(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专题12 溶液-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12 溶液【2022湖北十堰中考】1.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生理盐水C.苏打水D.碘酒【2022福建中考】2.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新冠病毒的新药—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
若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称取Na2CO3的质量为A.95g B.90g C.20g D.5 g【2022江苏苏州中考】3.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面粉C.植物油D.蔗糖【2022湖南岳阳中考】4.化学实验考查时,小芳抽到的考题是:“配制40g 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氯化钠固体B.称量7.2g 氧化钠C.量取32.8mL 水D.玻璃棒搅拌溶解【2022江苏泰州中考】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2022湖南邵阳中考】6.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7.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D.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2022浙江杭州中考】8.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食盐的溶解度【2022湖南长沙中考】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中考真题汇编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KCl 和 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KCl34.037.040.042.6溶解度 S/gKNO331.645.863.985.5A.甲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B.温度 t1应在 20℃~30℃之间C.40℃时,5gKCl 加入 10g 水中,可得到 33.3%的溶液D.50℃时,30g KNO3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 30℃,有晶体析出【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4.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6.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豆浆C.米粥D.汽水2.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4.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为加快粗盐的溶解,可预先将粗盐研细B.过滤:过滤食盐水时,需用玻璃棒引流C.蒸发: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停止加热D.分析: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则得到的精盐偏少5.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白醋C.植物油D.白糖6.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杯C.胶头滴管D.量筒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t1℃时,将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C的不饱和溶液D.t2℃时,将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海水C.白磷D.粗盐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40℃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仍是饱和溶液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5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由50℃降至40℃时,乙析出的固体更多11.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C.将24℃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1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二、填空题12.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不同温度时NH4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温度/℃2030405060NH4Cl37.241.445.850.455.2溶解度/gKNO331.645.863.985.5110(1)20~60℃,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
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九单元溶液25.(2006·江西)(4分)资料一:木糖醇是一种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木糖醇在某些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近年来,市场上木糖醇口香糖正逐渐取代蔗糖口香糖。
资料二:人体口腔中唾液正常的pH在6.6~7.1范围内,其酸性的增强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一点)(2)据图1判断:表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X”、“Y”、或“Z”),图中a 点表示的含义是;(3)分析图2 可知: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酸性比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填“强”或“弱”),所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更有利于牙齿的健康。
【参考答案】25.(4分)(1)有甜味、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任答一点即可得分)(2)X ;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答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70g。
)(3)弱12.(2006·北京市)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参考答案】D29.(2006·北京市)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参考答案】D30.(2006·北京市)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A.500g B.400g C.200g D.100g 【参考答案】B37.(2006·上海市)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加入水中 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 D.冰加入水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酒精加入水中得酒精溶液。
选B考点:溶液的形成。
2.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故选A。
2.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 的c加到100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A.80% B.60% C.40% D.20%【答案】B【解析】14%=﹙1-x﹚×35%,x=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2024年中考化学分类复习-水和溶液一、选择题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B.量取水的体积为100mLC.实验中要用到胶头滴管D.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2.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A.A B.B C.C D.D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干燥B.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观测溶液温度变化D.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4.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 mL量筒量水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5.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硫粉在O2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向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C.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D.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6.扬州公园内有许多饮水机,可取水直接饮用。
其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为化学变化B.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C.该水可直接饮用是因为没有化学物质D.超滤膜可以除去硬水中的钙镁物质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C.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里D.矿泉水与蒸馏水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完全相同8.x是4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后,判断错误的是A.X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Y可能是饱和溶液C.Y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Z大D.X和Z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9.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专题9.1 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一、选择题1.【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苏打粉C.花生油D.牛奶【答案】B【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面粉和水形成的是浊液,花生油、牛奶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苏打和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选B2.【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扑,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钠C.泥土D.乳胶漆【答案】B3.【2017年山西省】“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A、加水稀释NaOH溶液,pH不会小于7,错误;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由于溶液不饱和会先溶解一部分,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未滴加BaCl2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起点应在原点,错误;D、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镁带的质量小于氧化镁的质量,固体质量会增大,不是不变,错误。
故选B。
4.【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牙膏B.蔗糖C.面粉D.豆油【答案】B【解析】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B.蔗糖。
A.牙膏,C.面粉,D.豆油,均形成浊液。
5.【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C6.【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答案】D【解析】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 和CuO 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P 点表示物质A 和C 的溶解度都为20gB .若a 中混有少量b ,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aC .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D .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a >b >c【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的意义解答;B. 据a 、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C.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析解答。
D. 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A. P 点表示t 1℃时物质a 和c 的溶解度都为20g 。
故错误;B. 由于a 、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a 物质中混有少量b 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 物质。
故错误;C. 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由于a 、b 、c 三种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
正确;D. 据图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 2℃时,a 、b 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又t 1℃时a 、c 的溶解度相同,此时a 、c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a 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g溶解度溶解度×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 2℃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a >c 。
故错误。
2.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液
8.(2018湖南省,8题,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C.所有的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液的性质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溶液的基本性质就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C.溶液的状态与温度、溶剂溶质的量有关系,所以说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还是不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选项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性质。
(18仙桃)2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8梧州)8.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8娄底)7.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8天津)21.(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
母)。
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
是 (填字母)。
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
(3)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
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填“<”、“=”或“>”)。
(18安徽)15.(8分)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
(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3)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 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8新疆)13.(9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②t1℃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 g;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下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①根据数据分析:C0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逸出。
说明原瓶内的气压___(填“>”“ =”°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最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填序号)。
①将解②将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18威海)14.(5分)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
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
岩石圈约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其中的某些物质被水溶解,其随水的天然循环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质可能再次沉积到岩石圈。
图2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海湖区的人们有一种经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纯碱,盐指氯化钠,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仅用物理方法从盐湖中“捞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水圈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_____。
(3)为确定某白色周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所示,则固体粉末是________。
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