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校友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师范大学排名】江苏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江苏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首任校长为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
学校设有3个试点学部、21个专业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
设有70个本科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十一个学科门类。
学校是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相继与国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已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孔子学院,并与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
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
2012年10月26日,江苏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分别发来贺信或题词。
省委书记罗志军致信祝贺。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廖序东教授与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三十年来一直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发行量超过500万册。
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先辈们创立的“崇德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学校占地2047亩,校舍面积78.06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总面积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7亿元;图书馆藏书230万余册。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21个专业学院以及成人教育学院、技术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另设有1个直属教学单位、40个校属科研机构。
当代法学家省籍分布大盘点(四):江苏篇法理法律史陈守一:1906年生,江苏邳县人。
1929年毕业于朝阳大学法科政治经济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司法部第五司(教育司)司长兼中国司法干部轮训班主任和中国新法学研究院教务长,1954年改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主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会长、律师协会会长,参加了民法等多项法律的起草工作。
陈守一长期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
1995年11月14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吴祖谋:1926年生,江苏六合人,法学教授。
曾任河南大学法律系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法学会法理法史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苏力:1955年生,江苏东台人,法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毕业后在广东海关短暂地就职两年,再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张国华教授攻读中国法律思想史。
1985年,赴美自费公派留学,先后就读于加州McGeorge School of Law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获LL.M(1987,美国商法与税法)、M.A(1992,美国法律制度)和Ph.D(1992,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学位。
1992年归国,任教北京大学法律系。
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中秋:1962年生,江苏南京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曾任教于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法律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周永坤:1948年生,江苏张家港人。
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理学宪法学会副总干事。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精选多篇)第一篇: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刚刚完成百年奥运的梦想、“神七”成功升空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我们的母校通化师范学院五十年华诞庆典。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毕业的校友,向我们的母校、向母校的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荏苒五十年,弹指一挥间。
伴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母校也在光辉的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想当年,八十年代初发展中期的物理系也不过仅两个教学班、八九十名专科在校生。
现在发展到具有两个专业、近五百名本科在校生,且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水平。
并且物理学专业还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
这是全体领导和教师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体校友和在校学生的光荣。
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大学生活,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专业知识,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母校的老师、母校的课堂、母校的环境、母校的文化底蕴无一不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感谢我们的母校,是母校的精心培养,才使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得以长足发展。
仅就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概略统计:四十余名学生中,有16名同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检法和工商业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有10人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其余十多人也都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力量。
区域遍及通化、白山、长春地区及辽宁和内蒙等地。
这些人不仅在教育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其它各个行业上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仅是物理系80级一届的情况,全学院各个系、五十年各届的学生呢?可以说,我们的母校通化师范学院在吉林省,特别是在通化、白山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摇篮。
她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教师,同时也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她的存在,为祖国的发展,为我们的家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曾经的辉煌已经书写在历史的画卷上,明天的绚丽需要今天加倍的努力。
愿全体校友再展宏图、再创佳绩。
同时也祝愿咱们的母校,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前程似锦。
李海涛:做科研就是为了服务社会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8期本刊记者汲晓奇一身朴素的印有“化学化工学院”院名的白大褂、一副普通的金丝眼镜、一头干净利落的平头短发,李海涛的身后是写满了分子式的黑板,身前的桌子上则摆满了高精尖的实验仪器,这便是属于他的“实验室时间”。
李海涛作为土生土长的徐州人,从海外归来,在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也有两年多了,他早已适应了国内的氛围并且非常享受当下的科研和教学生活。
在他的同行和学生们看来,李海涛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在国外20年的浸染熏陶,使他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以及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他在科研和工作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海涛总结自己在国外的20年生涯,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学会了enjoying life(享受生活).同时,他希望能把这种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感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的这一观念也时刻渗透到他的科研和教学过程中,李海涛表示,他和他的团队每一天的工作,每一项技术的开发,都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受益,让使用它的人能够enJoy!他反复强调一句话:做科研就是为了服务社会的。
所以,李海涛非常注重市场需求,他不会纯粹为了研究而研究,理论科研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他更希望自己和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够应用起来,对大家有实际作用,所以他总能够在生活中敏感地发现需求问题,从而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科研,而这也正是他能够取得众多成果的一个根本原因。
科学家永远要追求下一个突破李海涛有着相当辉煌的海外留学生涯。
1991年,在苏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之后,他便漂洋过海去到瑞典的林雪平大学读研读博。
林雪平大学也是欧洲的顶尖大学之一,以不断创新、敢于尝试,跨学科的大胆合作而闻名于世。
李海涛在林雪平大学物理系求学期间师从世界顶级科学家、诺贝尔化学物理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英格玛·伦德斯特姆及安德斯·隆德教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关于生物催化分子机理及磁性新材料研究的博士论文。
徐州师范大学简介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徐州师范大学,不,应该改口为江苏师范大学啦!一个星期前才刚刚改名啊!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久久广场。
大家请跟我到这边来,让我们看看这块石碑上的字--------江苏师范大学。
曾经这里写着徐州师范大学六个大字,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
在1996年之前,徐州师范大学原名徐州师范学院,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郭沫若先生为我校题词,在更名之后,我们仿照了郭沫若先生的字体,添了一个大字,省掉院字,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徐州师范大学。
而现在已经是江苏师范大学啦!大家继续跟我走,我们一起看看石碑后面的字,石碑后面写有“崇德厚学,励志敦行”八个大字,这是出自著名的书法家尉天池之手。
徐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是第一任校长。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
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
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
1989年,成立于1984年的第二所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
1996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
1999年,原隶属国家煤炭部的徐州工业学院并入我校,促进了我校工科专业的发展。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21个专业学院,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民办学院科文学院。
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近25000人。
江苏师范大学第一届教代会暨工代会代表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1. 文学院:8人(其中女3人)代表:王艳芳(女)方忠匡艳丽(女)吕靖波张淑美(女)初日胡中山黄德志2. 语言科学学院:3人代表:余光武杨亦鸣侯家旭3.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5人(其中女3人)代表:尹成法尹燕萍(女)刘玲(女)岑红(女)张文德4. 法政学院:7人(其中女2人)代表:丁金楼朱莉涛(女)朱媛媛(女)张明新张峰振陈延斌菅从进5.马克思主义学院:3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为良石海兵李颖(女)6.外国语学院:16人(其中女6人)代表:王莹章朱荣华刘红刘广登杨柳(女)李长忠肖霞(女)张政张生珍(女)张蓊荟林晓雯(女)赵永前钱书华熊红芝(女)潘震穆凤英(女)7.教育科学学院:5人(其中女2人)代表:吴义昌汪颖(女)郝其宏贾林祥董海宁(女)8.教师教育学院:4人代表:王树良庄启亚周慰蒋步仲9. 数学与统计学院:9人(其中女2人)代表:吕中学朱江刘笑颖(女)杜增吉周汝光周国成郝水侠(女)徐旭峰谢颖超10. 物电学院:7人(其中女2人)代表:王守成吕华平李全彬沈德元卓士创孟跃红(女)赵玉苏(女)11. 化学化工学院:7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香善李广超李秀玲(女)张欣汪家军屠树江盖宏伟12. 生命科学学院:7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行晖李宗芸(女)张田军明庆磊房兴堂郑元林潘沈元13.城环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丰王进欣仇方道华桂宏庄园(女)沈正平14.测绘学院:4人(其中女1人)代表:张庆利张连蓬施春华雍新琴(女)15. 体育学院:7人(其中女1人)代表:毛兴海李传义周武易祥标房冬梅(女)高小平程培鹏16. 音乐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志军冯遵永苗雨施迎春(女)董兵薛深17. 美术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史小冬(女)杨友成胡继民黄军伟惠剑蔡晔18. 传媒与影视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刘永宁吴元学张才祥徐放鸣樊传果薛媛(女)19. 商学院:9人(其中女2人)代表:杨建政杨晓丽(女)李存芳李锦生范林榜徐纯华梁琦(女)蒋国杰蔡国春20. 中俄学院:3人(其中女2人)代表:朱舜刘星(女)汤永怿(女)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人(其中女1人)代表:张斌陈志荣周全民赵向军彭珠(女)22. 机电工程学院:5人(其中女1人)代表:马军邢邦圣刘福义李顺才(女)范希营2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王峰王柏华甘良志孙正洪闫俊荣(女)胡福年24. 继续教育学院:3人(其中女1人)代表:孙万松孙方雁(女)潘锦忠25. 科文学院:6人(其中女1人)代表:安仲森杨在华(女)何保全费春钱程唐伟26. 贾汪校区管委会:3人代表:仲兆华刘峰顾振中27. 直属业务单位:14人(其中女1人)代表;马飙王作峰孔杰孙红旗余明祥沙先一宋子强陈琳周涛周晓云(女)赵长胜徐元善高正荣蒋继宏28. 机关:33人(其中女3人)代表:马志友王作权王保义吕建刚任越(女)刘云龙刘礼明孙伟孙宝宏(女)苏勇李旭沐来龙张林张玉勤张立荣张亚军张吉东(女)陈洪陈硕苗正科孟昭学胡仁东聂恒柱顾明亮钱向农黄巧华崔成前康建荣商亮焦正平鲁斌宏潘永亮魏伯海29. 图书馆:9人(其中女2人)代表:王凯王鹏韦荣道边佳平朱烨农子武郦金花(女)高中华曹志梅(女)30.后勤集团:17人(其中女3人)代表:于海勇王同华冯立磊田同军朱悦龙杨克合李晓武张洁(女)张春溪张益成陈国联耿智顾继春钱进徐兴钰(女)梁茂富曾建伟(女)31.汉园宾馆:5人(其中女2人)代表:王雪(女)张玉钊张根生胥营(女)梁建平。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大事记(二〇一二年)☆1月9日,我院传媒与艺术系08音乐表演班李彬同学在2012国际东方艺术节华乐比赛(韩国)中荣获专业组金奖,并被江原道知事授予“中·韩青少年友好小使者”称号。
☆1月10日,学院办公室和组织宣传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更名为图书实验中心,阅览室改由图书实验中心管理;撤销教材管理中心,撤销考试中心;屈艾同志任专职教学督导员,免去其基础部主任职务;许化宁同志任基础部主任,免去其教务部主任职务;吴厚山同志暂主持教务部工作,免去其兼任的教材管理中心主任、考试中心主任职务;免去姜中华同志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副主任职务;任命胡冰同志为院办公室人事秘书,享受学工办主任同等待遇。
☆2月27日,经徐州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张海英等四位同志已取得相应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院聘任张海英、王慧同志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系列讲师,聘任程宝俊同志为高校实验系列实验师,聘任张荟同志为高校教师系列讲师。
☆2月27日,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审定,夏道伟同志已具备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学院聘任夏道伟同志为建设工程系列工程师。
☆2月29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3月7日,我院第三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在科文北校区篮球馆举行。
本届体育文化节内容包括“院长杯”篮球赛、“团结杯”足球赛、“益智杯”棋牌赛、“红色旋律”舞蹈大赛以及第十届科文学院运动会等品牌大学生活动。
☆3月14日,学院成立科文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两课教研室。
☆3月14日,常州大学人事处处长黄正,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党委书记陈权等一行7人来我院交流考察。
我院领导孙秀华、程大中、杨在华、顾振中、刘毓江出席了双向学习交流会。
☆3月16日,我院举行少儿双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专家咨询会暨实习基地签约仪式。
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简介江苏师范大学(中外合作)1628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是江苏师范大学二级专业学院,负责整合中俄合作院校优质科教资源、统筹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合作办学工作。
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合作办学始于2007年,先后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国立经济统计信息大学、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一世国立交通大学及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等俄罗斯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设立“中俄学院”,负责“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工作,推进我校对俄合作办学工作。
2016年,中国教育部批复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简称江苏圣理工学院)。
2017年1月,学校对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两个学院进行合并管理,简称为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
学院有全日制在籍本科生1190人。
2009年以来赴俄罗斯学习学生共330人,目前有87人在读,36人在本科阶段获得国家政府奖学金,116人获得学院资助出国留学。
赴俄罗斯学习的139名双学位生全部获得俄罗斯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其中96人在俄罗斯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设置江苏圣理工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电子科学与技术” “和电子信息工程” 4个本科专业和“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2个硕士专业。
本科专业采用“2+2”培养模式,即前2年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顺利完成教学计划且通过俄罗斯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一级测试后,学生可到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学习。
完成教学计划、毕业考试合格并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可获得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含学士学位)和江苏师范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不出国的本科生,可继续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学制为 4 年,完成教学计划、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并达到学士学位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江苏师范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综合俄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大事记(二〇一二年)☆1月9日,我院传媒与艺术系08音乐表演班李彬同学在2012国际东方艺术节华乐比赛(韩国)中荣获专业组金奖,并被江原道知事授予“中·韩青少年友好小使者”称号。
☆1月10日,学院办公室和组织宣传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更名为图书实验中心,阅览室改由图书实验中心管理;撤销教材管理中心,撤销考试中心;屈艾同志任专职教学督导员,免去其基础部主任职务;许化宁同志任基础部主任,免去其教务部主任职务;吴厚山同志暂主持教务部工作,免去其兼任的教材管理中心主任、考试中心主任职务;免去姜中华同志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副主任职务;任命胡冰同志为院办公室人事秘书,享受学工办主任同等待遇。
☆2月27日,经徐州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张海英等四位同志已取得相应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院聘任张海英、王慧同志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系列讲师,聘任程宝俊同志为高校实验系列实验师,聘任张荟同志为高校教师系列讲师。
☆2月27日,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审定,夏道伟同志已具备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学院聘任夏道伟同志为建设工程系列工程师。
☆2月29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3月7日,我院第三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在科文北校区篮球馆举行。
本届体育文化节内容包括“院长杯”篮球赛、“团结杯”足球赛、“益智杯”棋牌赛、“红色旋律”舞蹈大赛以及第十届科文学院运动会等品牌大学生活动。
☆3月14日,学院成立科文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两课教研室。
☆3月14日,常州大学人事处处长黄正,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党委书记陈权等一行7人来我院交流考察。
我院领导孙秀华、程大中、杨在华、顾振中、刘毓江出席了双向学习交流会。
☆3月16日,我院举行少儿双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专家咨询会暨实习基地签约仪式。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系江苏南通人,毕业于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系,先后在天津拖拉机厂、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天津市纺织工业局等机构工作,一九八八年任天津市计委主任,一九九一年开始担任天津市副市长,一九九八年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在天津工作三十二年后,二00二年,李盛霖上调北京,出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至今。
海南省副省长江泽林,男,1959年10月生,汉族,安徽安庆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四届海南省委委员,副省长。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
1977年考入江苏理工大学汽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4年10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6月至1993年1月被选派到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任访问学者。
1993年11月至1994年8月,再次应邀任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讲师。
1994年10月回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任机械工程系主任、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校长。
2001年4月被任命为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副部级),并兼任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他抓住机遇,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定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使西工大争取到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四方重点共建,获准设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等,学校科研总经费逐年攀升。
姜澄宇是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曾先后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亚太生产力创新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金属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
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国家专利1项。
2002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大学院士”荣誉学衔。
我国名列前茅的5所师范大学,非常适合女生报考!很多女孩的家长想为孩子找个稳定,受人尊重的工作,莫非教师莫属了,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社会地位高;工资稳定,单位福利好;下班时间早,可以顾家等等优点。
根据校友会2020全国师范类大学排名50强名单来看,我们一起看看排名前五的师范大学!第五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Hu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
学校前身为1938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
1953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湖南师范学院。
1984年,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第四名: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
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100强来源:搜狐教育搜狐教育卜范龙2011年01月18日10:53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2011年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复旦大学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
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
2011年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
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清华、北大造就的杰出政界校友最多“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求之一。
党政管理人才是国家事业的骨干,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协调者和监控者,是管理所有人才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保证。
江苏师范大学俄语专业简介江苏师范大学俄语专业于1960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因中苏关系恶化,“文革”前停止招生,曾为国家外事及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质量合格的专业人才。
俄语专业自2002年恢复设置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专业建设已形成,已经有了齐全的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文件和科研建设规划等,教学秩序稳定,教学管理规范,制订了明确的专业和学科发展方向,学科队伍建设稳步进行。
俄语专业师资力量、学缘结构及学术梯队结构基本合理,学历职称层次较高,现有教师9名(含外籍教师2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王莉,副教授,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杨柳,副教授,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郑广杰,副教授,俄罗斯普希金语言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董春春,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在读教师1名(王阳,讲师,莫斯科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在多年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中,俄语专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培养研究生打下扎实基础,而且通过把教学与科研、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开展俄语教学和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在俄语教学和俄语语言文学两个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俄语教学研究:毕业于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的杨柳博士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她从俄语职业名称入手,探讨对中国俄语学习者的词汇教学,出版个人专著2部,并在《俄语世界》、《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科学、文化、教育世界》等俄罗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核心期刊5篇),研究成果在国内俄语界具有领先性。
二、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毕业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的王莉博士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她从中俄两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语义对比入手,探讨俄汉两种语言命名规律的共性和特性,阐释俄汉两种语言结构与功能差异的深层原因,已经在《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学报》等白俄罗斯核心期刊上发表“白俄罗斯和中国城市地名结构特点的对比研究”、“白俄罗斯和中国宗教场所的命名特点”、“白俄罗斯与中国城市区域名称语义特点”等高水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