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是一个表示程度或者强度的词语,通常在口语中使用。
其用法如下:
1. 「的」表示描述的主体,「地」表示描述的方式,「得」表示描述的程度或者强度。
例如:他跑得快。
(描述主体:他,描述方式:跑,描述程度:快)
2. 「的地得」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类,让描述更加具体、生动。
例如:她演得好。
(描述动词:演,描述程度:好)
3. 「的地得」的用法也可以反过来,例如:快快的走,可以改为走得快快。
4. 注意「的地得」的使用需要根据语境和语气调整,使用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语言表达的自然度。
总之,「的地得」是一种常见的口语用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精准、生动。
- 1 -。
“的、地、得”(三个de)的用法口诀区别与用法+例句讲解+练习题“的、地、得”的用法口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形动后补“双人”到默记五遍脑开窍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几种公式:修饰限词+“的”+名词修饰限词+“地”+动词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二、“的、地、得”的用法1的一一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一—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一—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一、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儿歌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四、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练习】一、请你正确填写“的、地、得”。
1、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啦?明明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起来。
他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3、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 )忘了回家.4、小明()心情好()不得了,他()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微笑。
的、地、得”用法+口诀
小朋友们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
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非常重要。
那么“的、地、得”究竟如何区分呢?跟着小名老师学起来!
的地得”的儿歌:
得,表示结果,动词后面加。
地,表示地点,名词后面来。
的,连接形容词,修饰名词用。
练:
一、短语练: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美丽的图画
玩得可开心
认真地想
高高的山峰
看得入了神
洁白的云朵
仔细地看
红红的脸颊
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二、句子练: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3.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三、段落练:给段落填上“的、地、得”。
使用“的、地、得”是为了让文章更加清晰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正确使用“的、地、得”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愉悦地阅读。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以便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的地得的用法
标题:正确使用“的、地、得”的技巧
一、引言
在中文中,“的、地、得”是三个非常常见的助词,虽然它们看起来很相似,但用法却大不相同。
正确使用“的、地、得”,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和生动。
二、"的"的用法
1. 表示所属关系:例如,“我的书”、“他的房子”等。
2. 用于名词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例如,“这本书的内容很有意思”、“那只猫很可爱”。
三、"地"的用法
“地”通常用在动词前面,用来修饰动词,表达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例如:“他快速地跑过马路”、“她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四、"得"的用法
“得”通常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结果或者程度。
例如:“他跑得很快”、“这个苹果甜得很”。
五、如何区分“的、地、得”
1.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所属关系或者特指某个人或事物,那么你应该使用“的”。
2. 如果你想修饰一个动词,表达动作的方式或状态,那么你应该使用“地”。
3. 如果你想表达一个动作的结果或者程度,那么你应该使用“得”。
六、总结
正确使用“的、地、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写作或者口语交流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小细节,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
希望这篇文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的、地、得”。
记住,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些规则。
“的、地、得”的用法(附100则练习及答案)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透露表现举措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当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XXX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定“的”后面的事物,申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布局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定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举措,申明“地”后面的举措怎么样。
布局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定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申明“得”前面的举措怎么样,布局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申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需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可以使书面言语精确化。
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方: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
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的得地的用法的”、“地”、“得”的正确用法的”用在名词前,表示名词的属性或特征。
例如:“勤劳的妈妈”、“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
地”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例如:“积极地回答问题”、“大雪纷纷地下”。
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效果如何。
例如:“地被扫得很干净”、“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
请记住以下顺口溜,方便记忆:“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默记五遍脑开窍。
”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通常使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虽然“一蹦三尺高”表示动作,但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练:1.紧张(地)工作,静静(地)流过;变化(得)真快,明亮(地)月光缓缓(地)移动。
2.愉快(地)歌唱,茂密(的)树林。
3.暖暖(的)春风,谁(的)橡皮。
4.用力(地)踢,仔细(地)看。
5.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
6.缓缓(地)流淌,五彩(的)泡泡。
7.红红(的)花朵,香甜(的)面包。
8.清澈(的)小河,慢慢(地)走。
9.跑(得)快,唱(得)好。
10.XXX(的)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
11.精致(的)玻璃球被XXX摔(得)粉碎。
12.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13.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
14.他(的)妈妈喜欢可爱(的)花儿。
15.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
16.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17.地上(的)树影,熟练(地)操作。
18.美丽(的)田野,清清(的)河水。
19.开心(地)笑,考(得)好。
20.高兴(地)跳起来,辛勤(地)劳动。
21.大声(地)说,跳(得)高。
22.XXX走过去,奇怪(地)问。
23.波浪(的)足迹,长满树木(的)陆地,更多(的)宝藏。
24.特殊(的)地壳运动,恐龙化石(的)骨架,人物(的)对话。
25.雨后(的)景象,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26.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渐渐(地),雷声小了。
的、地、得的用法地、得的用法是中文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汉语中,地和得的用法常常产生疑惑,因为它们在汉语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地和得的用法。
一、地的用法1. 表示方式或状态地可以用来表示方式或状态,放在动词后面,类似于英语中的“-ly”。
例如:他慢慢地走着。
(He walked slowly.)她沉着地回答了问题。
(She answered the question calmly.)2. 描述不定词的方式或状态地也可以描述不定词的方式或状态,用于修饰动作或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地放在不定词前面。
例如:听起来无聊地待在家里。
(It seems boring to stay at home.)小明躺在床上,伤心地想着自己的家人。
(Ming lay in bed, thinking sadly of his family.)3. 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地用于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这意味着地修饰前面的词,并指出动作或特征的方式。
例如:她惨叫着拖着病躯慢慢地走回家。
(She screamed and dragged her sick body home slowly.)他万分痛苦地哭泣。
(He wept in great pain.)4. 修饰句子地有时也用于修饰整个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放在句子的结尾。
例如:我们在那里等待着,直到天黑了,饿得发慌地回到家里。
(We waited there until it was dark and went back home starving.)他很生气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使我感到非常尴尬。
(He answered my question angrily, making me feel very embarrassed.)二、得的用法1. 修饰动词得可以用于动词后面,表示一种能力、状况或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得可以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
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关于助词“的地得”的一些用法:
作者:杨忆军,时间:2008-9-18 12:18:14 返回首页
浏览我们网站的文章,有许多作者在行文中,“的地得”三字混用、乱用。
作为编辑,有时在编发过程中也容易混淆。
这是难免的,毕竟编辑不是万能的,但我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减少常识性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职责。
现将“的地得”的一些用法说明如下,仅供参考。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
“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
用得对,意思表达就
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
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1、“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
“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
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
“的”。
2、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
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
“地”。
3、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
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等。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2007-04-06 21:50
博客中,一位网友给我留言,希望我能通俗地讲一讲“的、地、得”的用法,并尽量多举些例子。
那好,我们就先来看看下边的实例吧。
用“的”的实例:我的家乡我的简历我的前程我的心思高大的树水中的鱼好看的
戏天上的云洗菜的人最可爱的人山沟里的人最满意的人最理想的人美丽的谎言我们
的工作当前的情况人类的进步战争的艺术目前的位置解题的方法逃跑的理由缘份的天
空思维的乐趣有风的日子历史上的今天技术资料的宝库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你为我准备
的翅膀一九四一年的冬天那些好像永远都不会停的雪
用“地”的实例:哈哈地笑着紧紧地盯着疯狂地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清楚地知道很惊讶
地说不慌不忙地走兴奋地说严肃地说哇哇地哭呼呼地冒着火苗隐隐约约地说小心地
捧着
用“得”的实例:好得很糟得很富得流油富得往脸上贴金干得漂亮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来表现得非常勇敢写得整齐打得过瘾打得解恨引得大家这样注意(比她)年轻得多只说
得人人鼓掌、个个叫好听得真真切切震惊得一语不发
由于这三个字在做助词时都念“de”,所以区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正确使用这三字,就必须先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的”是定语标志,用于“定+中”(即定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
如:
明亮的灯光微弱的灯光昏暗的灯光
这里,灯光是名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明亮、微弱、昏暗是对灯光这一主体事物的修饰,是定语。
“地”是状语标志,用于“状+中”(即状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中。
如:
不紧不慢地走慌慌张张地走急急忙忙地走
这些短语中,走是动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不紧不慢、慌慌张张、急急忙忙都是描摹走的状态,是修饰性成份,是状语。
“得”是补语标志,用于“动/形+补”(即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加上补语构成)一类结构当中。
如:交代得清清楚楚摆放得整整齐齐安静得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这里,交代、摆放是动词,安静是形容词,“”清楚楚清、“整整齐齐”、“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则分别是对它前面的动作、状态的补充说明,是补语。
观察上边的实例,我们会发现这三类短语虽然结构上、功能上都有不同,但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可归纳为“×de×”这一形式。
“的、地、得”读音上的一致,使得一些对语言结构分析不太了解的
人模糊了三者用法上的界线。
要正确区分,除了掌握相关短语知识外,可做如下简单记忆:
1 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的”。
2 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地”。
3 在“×de×”结构中,如果前面的“×”是动词或者形容词,而后面不跟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