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学年度统编六语下期末真题卷(四)(用时:100分钟总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5分)tōng xiǎo shūjíyán jùn lìyìjiān yìng ( )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用横线画出与“聚精会神”意思相近的成语。
(6分)无()顾及全神()注司空见()锲而不()天()海角专心()志三、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4分)1.独出心裁.A.构想()B.判断()C.节制()2.精兵简政.A.政府机构()B.家庭事务()C.国家事务()3.见微知著.A.写文章或书()B.显明,显出()C.文章、作品()4.赴汤.蹈火A.热水()B.煮东西的汁液()C.中药的剂型()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掺和.(hé)依.(yī)偎悬灯结.(jiē)彩B.腊.(là)月惊惶.(huáng)奄.(yǎn)奄一息C.耽搁.(gē)兴.(xìng)旺焉.(yān)知非福D.剥削.(xuē)正.(zhēng)月光线消逝.(shī)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截然唾沫朴实敦厚B.倒霉寂寞乌和之众C.宽尉觉察无济于事D.坚锐慈祥追根求源3.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无所畏惧B.口是心非C.深谋远虑D.沉着镇定4.与“悬灯结彩”的“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悬梁刺股B.悬而未决C.悬疑待解D.悬崖峭壁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走.(步行)马观花B.过犹不及.(及时)C.纤纤擢素.(朴素)手D.虽与之俱.(一块儿)学6.下列句子中,能用上关联词语“即使……也……”的一项是()A.()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还不能放松防疫工作。
2019-2020学年度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六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每题占1%;填空题每个空的正确答案,占1%)(17%)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哪一项不正确...的?A.考虑.(lǜ) B.喝.(hē)彩C.植树栽.(zāi)花D.业精于勤,荒于嬉.(xī)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A.旋.律 B.盘旋.. C.旋.风 D.旋.转3.颀(qí)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关?A.斤 B.头 C.长 D.大4.雎(jū)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A.眼睛 B.人类 C.鸟儿 D.住宿5.“断定”中“断”的意思是什么?A.拦截B.断绝;隔绝C.判断;决定D.(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6.“水滴石穿”中“穿”的意思是什么?A.破;透B.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C.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D.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7.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是哪一句?A.时间就像穿山越岭....的江水一去不返。
B.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是眼花缭乱....,令人鼓舞。
C.我们听了王老师讲她小时候读书看报的故事,受益匪浅....。
D.在“学雷锋月”的动员大会上,校长发表了热情周到....的讲话。
8.将成语填入句子,最恰当的是哪一个?俗话说“一日不练手生”,要掌握一项本领并非的事,练字也是这样。
A.一朝一夕 B.一清二白 C.一举两得 D.一了百了9.古诗句默写:(1)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2),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3) ,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10.在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佳作名句,如,,。
11.描写儿童生活,表现童年乐趣的诗句丰富多彩,如,,。
12.描写和歌颂纯真的友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比如,描写友情的诗句有:,。
二、阅读与欣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每题占2%;简答题每题正确答案占4%。
2019-20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三)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xián)蝈.蝈(guō)瞻.仰(zhān)燕.山(yān)B.缰.绳(jiāng)抽噎.(yē)瞟.见(piāo)犬.牙(quǎn)C.沧.凉(chāng)宪.兵(xiàn)黑莓.(méi)彻.底(cè)D.鸿鹄.(hú)娱.乐(wú)咔.嚓(kā)獠.牙(liǎo)选择正确答案。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中两个“之”的意思分别是()A.他,指前一个人/它,指天鹅B.指弈秋的教导/他,指前一个人C.指弈秋的教导/它,指天鹅D.他,指前一个人/指弈秋的教导3.“见微知著”一词中“微”的意思是()A.稍微B.衰落C.精深奥妙D.细小,轻微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句中“辩斗”的意思是()A.辩论,争论B.辩解,辩驳C.戴斗篷,穿斗篷D.对打,争斗5.“赴汤蹈火”一词中“汤”的意思与下列哪一个词语中“汤”的意思相同()A.残汤.剩饭B.及其日中如探汤.C.一个老鼠害一锅汤.D.清汤.寡水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C.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D.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
7.下列破折号用法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A.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1/2 和 1/4 和云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
(10分)1.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洗澡 精兵简政 鱼贯而入B.乱篷篷 无独有隅 因材施教C.诚认 残灯未庙 狐陋寡闻D.清脆 万不得以 五湖四海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正.月(zh ēn ɡ) 分.外(f ēn ) 塞.进(s āi ) B.桅杆.(ɡān ) 处.境(ch ǔ) 呜咽.(y è) C.野菌.(j ùn ) 勉强.(qi ǎn ɡ) 浣.溪沙(hu àn ) D.旋转.(zhu àn ) 栅.栏(z à) 追悼.会(d ào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小时候发生的不少事情已经模糊了,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
C.我津津有味....地看着新买的书,连吃饭都忘了。
D.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4.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声不吭.(出声,说话) 自愧弗.如(不) B.赴汤.蹈火(热水) 万象更.新(改变) C.不屑一顾.(看) 声泪俱.下(一起) D.锲.而不舍(刻) 见微知著.(写文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明晨冷空气会从我市上空经过,届时,许多周边的城市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降温。
B.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D.经过此事,这家企业应当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读拼音,写词语。
(9分)ji ào sh òu ( ) x ī shu ài ( ) z àn ɡ l ǐ( ) f én sh āo ( )zh í x ín ɡ( ) ji ān ru ì( ) m ó ɡu ǐ( ) r óu cuo ( ) d ài ku ǎn ( ) 三、借助文言文里生字的解释,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展示。
(26分)1.看拼音写词语。
(5分)春节与平常jié rán bù tónɡ(截然不同),到处zhānɡdēnɡjié cǎi(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科学家们面对这sī kōnɡjiàn ɡuàn(司空见惯)的吉祥日子,依然专注研究,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著),这种对科学qiè ér bù shě(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甜腻.(nì√lì)商业簿.(bóbù√)惆.怅(chóu√zhōu)坚劲.(jìng√jìn) 弦.音(xián√xuán) 戛.然而止(gājiá√)3.查字典,填空。
(4分)“鼎”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D ),再查( dǐnɡ ),如果不认识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目),再查( 7 )画。
“鼎”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具,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④象征三方并立。
给下列的“鼎”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世纪宝鼎.(①)(2)大名鼎.鼎(②)(3)三国鼎.立(④)(4)鼎.盛(③)4.按要求写词语。
(4分)(1)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春暖花开桃红柳绿(2)表示“专心”的四字词语:一心一意聚精会神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10分)能歌(善)舞(随)心所欲天(涯)海角无(济)于事(得)意扬扬垂头(丧)气头晕目(眩) 追根求(源)(1)找出里面的一对反义词。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2)不久,她就感觉头晕目眩,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也无济于事。
(3)她是艺术学校的毕业生,能歌善舞,只要你给题目,她都能随心所欲的表演。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积累运用、课文理解一、积累背诵。
1. 知识积累。
(1) 下列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十六年前的回忆》-- 首尾呼应B. 《匆匆》——直抒胸臆C. 《那个星期天》一一心理活动描写细腻D. 《腊八粥》一一环境烘托(2) 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要是 ( )。
A. 《腊八粥》——沈从文——中国B. 《骑鹅旅行记》一一塞尔玛•拉格洛芙一一瑞典C. 《匆匆》——朱自清——中国D.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一刘易斯•卡罗尔一一法国(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B. 《那个星期天》选自《务虚笔记》,作者是肖复兴C.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世同堂》等D.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星华,与李大钊的关系是父子(4) 下面课文的主要人物与课文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B.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C.孟子一一《两小儿辩日》D.老班长一一《金色的鱼钩》(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杜甫、杜牧B.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C.王安石、杜甫、李白D.欧阳修、杜甫、李清照2. 名句背诵。
⑴昔我往矣, _______________ O今我来思, ________________ O (《米薇》)(2) 好雨知时节, ______________ O (杜甫《春夜喜雨》)(3)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 O(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o(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 江上往来人, ______________ o (范仲淹《江上渔者》)(6) _______________ J钟山只隔数重山。
期末考前模拟(B卷)六年语文(部编)试卷(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供考前冲刺使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kǒng bù jī xiè lǐng yù lián luòmó guǐ qīng fù hè sè sī mǎ qiān二、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5分)搪.瓷(táng tàng)惆.怅(chóu zhóu)猝.死(cù zú)鸿鹄.(húhù)盘盂.(yúyù)稚嫩.(nèi nèn)衣襟.(jīn jìn)栀.子花(zì zhī)娓娓..动听(wěi wěn)三、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6分)A.惊讶B.一切C.不满D.疑问E.虚指F.责问1.什么!九点了?()2.这是什么东西?()3.你笑什么?()4.这算什么文章。
()5.她什么也没得到。
()6.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
()四、将下列诗句与相对应的古诗名称及诗人连线。
(5分)欲问行人去那边《清平乐》王观出没风波里《春夜喜雨》韩愈春无踪迹谁知《卜算子·送饱浩然之浙东》范仲淹江船火独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甫草色遥看近却无《江上渔者》黄庭坚五、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5分)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B.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C.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D.住方家的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1.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哩啦啦二十三要;二十四要;二十九要;三十晚上;初一、初二;正月十五。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按照顺序写的,主要写了父亲李大钊、、、发生的事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卷面分为5分,共105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弟弟zhǎ bɑ()着眼睛yī wēi()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ɡé mìnɡ()战争时期的故事。
当讲到地下党被zhíxínɡ()jiǎo xínɡ()的zhānɡ jié()时,爷爷的声音ɡĕnɡ yè()了,他流下了伤心的泪。
弟弟被共产党员háo bú wèi jù()、不怕xī shēnɡ()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二、综合选择。
(每题1分,共8分)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hǒnɡ)正.月(zhēnɡ)简陋.(lòu)截然不同B. 刨.土(páo)瞟.见(piáo)宪.兵(xiàn)张灯结采C. 和.面(huò)搪.瓷(tánɡ)抽噎.(yē)焉知非福D. 黑莓.(méi)野蛮.(mán)娴.熟(xián)司空见贯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鸿鹄。
)B.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断定。
)C. 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D. 虽与之.俱学(他,指三心二意的那个人。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时值晌午,但寒风刺骨,人迹寥寥,东西走向的长街显得空空落落的。
B. 他郑重其事的主持风格、幽默的语言、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C.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这样才死得其所。
D.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B.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积累运用、课文理解一、积累背诵。
1.知识积累。
(1)下列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B.《匆匆》——直抒胸臆C.《那个星期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D.《腊八粥》——环境烘托(2)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要是( )。
A.《腊八粥》——沈从文——中国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C.《匆匆》——朱自清——中国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法国(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B.《那个星期天》选自《务虚笔记》,作者是肖复兴C.《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D.《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星华,与李大钊的关系是父子(4)下面课文的主要人物与课文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B.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C.孟子——《两小儿辩日》D.老班长——《金色的鱼钩》(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曾巩、苏轼、苏洵、苏辙___________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杜牧B.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C.王安石、杜甫、李白D.欧阳修、杜甫、李清照2.名句背诵。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采薇》)(2)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
(范仲淹《江上渔者》)(6)____________,钟山只隔数重山。
2019-2020学年度下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期末评价测试卷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9分)二、填空。
(5分)1.“惯”字的第四笔是;“宵”字的部首是。
(2分)2.“瞅”是表示“看”的字,像这样的字我还能写两个:、。
(1分)3.“专心致志”的意思是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它的近义词有、等。
(2分)三、选择。
(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旦.(dàn)书籍.(jí)亲吻.(wěn)含情脉.脉(mò)B.汤匙.(chí) 坚劲.(jìng) 花圃.(pǔ) 锲.而不舍(qì)C.徘徊.(huái) 干脆.(cuì) 酸碱.(xián) 烈火焚.烧(fén)D.聊.天(liáo) 挪.移(ná) 目标.(biāo) 阳光明媚.(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些灯笼上的采绘..精彩。
..故事分外B.我依偎..的时光。
..在妈妈的怀里,心里想着那无可挽回C.为了防御..,鲁滨逊想了很多办法。
..野兽的侵袭D.科学家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
....的现象中得到灵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物复苏....的气象。
B.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C.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D.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
,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这往往关系一时,关系一生。
A.但是不但而且B.可是尽管还是C.所以虽然可是D.因此不仅而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一种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等级制测试卷(100分钟)学校 ___ 班级 姓名 等级 2020.6----------------------------------------装-----------------------------订-----------------------------线-----------------------------------------------------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ji ǎo b àn ji àn du àn ti án n ì y ān zh ī f ēi f új īng huáng m íng m èi jì m ò s ǐ d é q í su ǒ二、填写合适的词语。
避() 牺( )惧( ) 剔( ) 排( )僻( ) 栖( ) 俱( ) 踢( ) 徘(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转.化(zhu ǎn) 弓缴.(zhu ó) 赤裸.裸(lu ǒ) 语重.心长(zh òng)B.耽搁.(g ē) 缥.缈(pi āo) 刹.那间(sh à) 伶.伶俐俐(1íng)C.薄.弱(b áo) 急遽.(j ù) 头涔.涔(c én) 泪潸.潸(sh ān) D.惆.怅(ch óu) 包裹.(gu ǒ) 咔嚓.(c ā) 膝.盖(q ī) 2.赵孟頫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代表作之一是( ) A.唐代B.元代C.《玄秘塔碑》D.《三门记》 3.下列不属于送别诗的一项是()A.《送元二使安西》B.《ト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C.《泊船瓜洲》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跑)B.自叹弗.如(不)C.赴汤.蹈火(热水)D.再接再厉.(严厉) 5..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是课文详细部分。
B. “渡鸦像一张写字台,公爵夫人的孩子长成了一头猪……”这些荒诞不经的情节出自《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
C.《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是英国的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
D. 《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见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表达了离情别意。
5.下列句子中不是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而是直接抒情的一项是() A.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B.节日的大街,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C.人们纷纷来到街头观赏夜景。
D.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三、语言积累与课文回顾。
1.《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说话有理有据。
其中一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依据生活中的现象说明观点的。
2.《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的作者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常常用古语教育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乱花 钱,富有时时要想到以后还可能过贫穷的日子。
还叮嘱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多听别人的劝告。
4.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张思德,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汤姆・索亚;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5.六年来,我积累了不少优美的古诗词: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郑燮《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自己走出困境;读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忘不了老师那如春 雨一样滋润着我的谆谆教诲;中秋之夜,望着皎皎明月,我会情不自禁地吟通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完成练习。
1、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大森林里真静啊, 。
2.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 ,什刹海 。
3.例句:你想发现自然界蕴含的科学真理吗?请读《昆虫记》吧!你想走进奇妙无比的昆虫世界吗?请阅读《昆虫记》吧!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吧!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吧!五、小古文阅读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②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③卒业④。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ao):年老的妇女。
②方:正,正在。
③还:返回。
④卒业:完成学业。
1短文中加点的“之”应理解为( )A.的B.指代李太自。
C.指代铁杵。
D.指代老媪。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未成,弃去”到“还卒业”,是什么事让李太白有了这样大的改变?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段文字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事助人、造福乡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及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都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给他阳光,日后【】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配不上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壶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嗔怪()忤逆()2.第四自然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请用原文的话回答)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中的“黄金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中的“试金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给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文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七自然段“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一句是描写,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理。
6.用“”画出与文中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文章内容,给第⑨自然段中划“”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理解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