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1.84 KB
- 文档页数:4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太阳能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太阳能光伏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技术之一。
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支持。
在建筑屋顶、外墙、雨棚等位置安装光伏板,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同时,光伏板的外观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以与建筑风格相融合,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二、太阳能热水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技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建筑提供热水供应。
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替代传统的燃气热水器,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尤其适用于游泳池、洗浴中心、酒店等场所,这些场所对热水的需求较大,使用太阳能热水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压力。
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是将太阳能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实现建筑与太阳能系统的完美结合。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朝向、窗户位置、遮阳措施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种一体化设计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能耗,还可以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
四、太阳能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中日益增多的玻璃幕墙、高楼大厦给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太阳能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建筑立面材料、智能调光系统、绿色屋顶等方面,实现城市建筑的智能化、节能化发展。
同时,随着光伏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太阳能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相信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探讨摘要: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节能与环保的突出特点越来越受到欢迎,小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多层住宅阳台等地方。
本文笔者就多层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非承压随着能源紧缺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理设备成本外几乎无需再投入,有很好的经济效应,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堪称技术最为成熟,经济最具有竞争力,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为太阳能的利用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能够为建筑开源节流。
深圳市地处广东南部,属深圳市属夏热冬暖地区,长夏短冬,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
年日照时数介入2200~3000h,年辐射总量介于5000~5852mj/m2,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一般区,太阳能全天、全年分布较为均匀,全年50%的白天具有采集太阳能的条件,深圳市这种较为优越的太阳能资源条件是太阳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
在太阳能产业发展上,深圳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全世界约72%的太阳能光电小产品厂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各式各样的太阳能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深圳造”,深圳市太阳能光电产品超过20亿,出口金额近2亿美元;深圳从事太阳能产业的企业60余家,在太阳能研发上有相当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例如太阳能集热器涂成的研制等,很多企业,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在国内市场都占据着重要位置。
此外,城市中建筑形式丰富多样。
介于深圳市这种气候特点和建筑特点对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概述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分类。
文献〔1〕中有多种分类形式,如根据太阳能热水供热范围分了:a、集中供热系统;b、集中-分散供热系统;c、供热水系统。
根据系统运行分:a、自然循环系统;b、强制循环系统;c、直流式系统;等五种分类方式。
居住建筑节能研究共3篇居住建筑节能研究1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能源的使用和节约。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最大领域之一。
因此,尽可能地降低居住建筑对能源的需求,成为建设节能住宅的切入点。
本文将从节能建筑的原则、节能建筑技术和节能建筑政策等方面论述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
一、节能建筑的原则1、最小化建筑能源需求。
这是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即设计建筑时,应采用尽可能少的能耗,采用自然通风采光、适当的采暖等措施来减少建筑所需的能源。
2、采用适当的设计策略。
合理利用冷暖通风流,在不增加建筑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3、采用节能设备。
将节能设备(例如LED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安装到建筑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4、建筑节能并不意味着减少建筑质量。
建筑节能是一项杰出的创新,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质量,同时也可使建筑物更加宜居和舒适。
二、节能建筑技术1、建筑物外观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表皮材料,如隔热材料、外墙材料、屋顶材料、玻璃等,被广泛应用在节能建筑中。
首先,材料的高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耗。
其次,由于建筑物采用的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在减少能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物的采光亮度和通透度。
2、节能设备的应用节能设备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LED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泵、新风系统、气调系统等。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增强居住者的住房舒适度,提高居住满意度。
3、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太阳能技术是最受欢迎的节能技术之一。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器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空调等。
三、节能建筑政策1、国家建筑节能政策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政策。
例如,2009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城市住宅节能规范》,制定了建筑节能标准和许多促进节能技术应用的政策。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研究摘要:建筑能耗是在建筑正常使用条件下消耗的空调、热水、照明等系统的能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建筑能耗日益受到专家和社会的瞩目。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关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综合性课题。
文章主要从墙体改造设计、屋面改造设计和门窗改造设计三方面分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引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在均等或更高水平的内部舒适度条件下,对已经竣工的建筑物实施能源利用的节约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缓解能源供给的紧缺局面;有利于改善热工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1、既有建筑结构外墙系统的节能改造通过外墙传热造成的能耗损失占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总能耗的一半。
墙体是外围护结构的主体,以实心砖为主要材料,所以,目前的一般建筑的墙体保温性能很差,所以,墙体的改造应该是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
目前,我国的建筑墙体主要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炉矿渣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空心砌砖。
外墙保温有外保温、内保温、夹芯墙保温。
外墙外保温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它集保温、防水及装饰功能为一体,适用范围广、施工干扰小、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其具有这些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外保温的施工技术稳定性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关键。
严寒地区,在施工时,还要注意保温材料与外墙外表面黏结点间隙,存在水蒸气凝结与流窜现象对保温层的破坏作用:墙体节能改造工程施工通常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完成的,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节能改造的最终质量[1]。
另外,施工中还应该做到墙体表面应尽量处理平整,对于大面积有坑凹的面层要铲平或加贴找平,以便进行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有水落管道的地方要拆除,将新位置设计出并安设好。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行策略探讨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行策略,深圳节能是当今整个社会的话题。
但作为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大规模建设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既有建筑建设的起点很低,建筑节能方面的考虑甚少。
建筑能耗令人忧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建筑有较舒适的室内环境,这又需要大量的能源。
因此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讨论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行策略这个问题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结合深圳这样的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本气候区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室内热环境,同时降低夏季空调能耗这一衡量指标是主要的工作目标。
二是作为夏热冬暖地区,改造后的直接好处就是夏天空调电费减少了,仅仅是经济层面,不改造就是多花些钱而已,改造动力远远小于如北方的其它气候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夏热冬暖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就要充分考虑和理解使用者对改造的心态,需要选择简单合理,施工影响小的方式,甚至还能带来其它的利益,减少改造阻力,提高改造的整体效益。
基于对现状的梳理,整个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就只能在“低技术,小成本,少影响”的原则下,更应注重资金的效率性及施工的便捷性,强调改善居住舒适性和节能两个方面。
针对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主要不足的三个方面:外围护结构(包括门窗部分)的传热系数偏大,门窗气密性差,屋顶隔热性能不足,笔者总结出可行的策略。
外围护结构:众多研究和实际数据显示,通过外墙传热所造成的能耗损失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总能耗损失的50%。
由此可见,在改造的工程中,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达到节能目的十分重要。
总的来说,对既有建筑外墙的节能改造,可通过提高建筑外墙的总热阻,设置通风隔热墙以及外遮阳这三个方面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提高建筑外墙的总热阻就是采取加设隔热层的做法。
不论是外保温还是内保温的技术都相对成熟。
纯从改造这一实际操作层面,在夏热冬暖地区外墙内保温在安全性、材料耐久性和施工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外保温形式,可作为外墙隔热保温改造的优选形式进行推广,建议的主要可行手段是无机保温砂浆技术和复合保温隔热板技术。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及安装技术要求深圳市嘉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设计部彭炎著一、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1设计总则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应用,除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功能、场地条件、周边的环境外,还应当根据建筑布局、地理条件、地域气候条件、地域日照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和设计太阳能系统和安装的技术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的朝向、建筑之间的间距及建筑外观的统一。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型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应用的重要内容,设计者应结合建筑的功能及对热水供应方式的需求,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太阳能资源、常规辅助能源类型和供水的条件、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比较不同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优缺点、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
在充分综合比较后,选择适用的、性能比高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满足建筑的需要。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应用中的重点设计内容,在建筑上合理的设计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尤为重要。
太阳能集热器一般可安装在建筑屋面、坡屋面、建筑外墙面上,或者安装在建筑的其他位置,如女儿墙、建筑屋顶的花架上,甚至可以安装建筑的遮阳板上、建筑的飘檐等能充分吸收阳光的位置。
集热器位置的设计应作为建筑设计的元素,与建筑有效结合,保证建筑外观的统一和谐。
避免安装集热器的位置受建筑或周围设施的遮挡。
安装集热器应与建筑可靠连接,并保证其安全牢固,并不得影响建筑的承载,保温、防水、排水等相应的建筑功能。
太阳能热水系统不仅需要安全安装,还需要维护更换。
因此设计中除了考虑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还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维护、日常保养、更换设备提供安全有利的条件。
2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2.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条件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纬度、日照条件,了解业主对热水的使用要求(如用水量、用水时间),明确辅助能源的类型(如电、柴油、煤气),考虑建筑的承载、水电的供应、周围的设施,综合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规模及形式,确定建筑是否具备安装规模,并与业主沟通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方式。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是指对居住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技术规程。
该规程旨在促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居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该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系统设计要求: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居住建筑中的设计要求,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热水需求计算、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和布置等。
2. 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各项设备的选型要求,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罐、循环泵等设备的选用标准,以及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3. 管道布置和绝缘要求: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管道的布置和绝缘要求,包括管道的材料选择、管道的布置方式、管道的绝缘层厚度等。
4. 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要求: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设备的要求,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压力保护装置、防冻保护装置等。
5. 运行和维护管理要求: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要求,包括系统的日常运行操作、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查、系统故障的排除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规程,可以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低碳生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