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考研第一名写的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0
清华大学电气考研备考经验2011-7-19 9:53 箫阳子 前记:考研有风险,择校需谨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报考院校:清华大学电机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初试成绩:政治78,英语57,数学140,电路149。
总分424。
清华大学电机系有五个方向,所有方向统一招生,每年总名额大概20人左右,其中学术型8人左右,专业型12人左右。
若想报考清华工科的,数学一定要好,最好能保证135+,在数学上不能被拉分。
专业课一向出的很变态,最好别指望能考多高,我这次考了149,做梦都没想到。
英语政治拉分不大,不要因单科被拦着就好。
关于目标,多搜集信息(利用各种渠道),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其实,名校并不是多难考,看似高高在上,其实都是浮云。
只要你肯去拼,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关键在于你的努力。
大学平时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除了高数成绩还行(99/98),线代(70)和概率(73)都不咋的,电路也就八十多分。
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一般,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毕竟当初都没怎么用心学习,具体情况大家都懂的。
既然准备考研了,就不能再马马虎虎,吊儿郎当了,踏踏实实的复习才是正道。
关于复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多向学长或老师打听,网上的信息没用的居多、有价值的太少,自己要学会掂量取舍;至于各大考研辅导机构,都是卖狗皮膏药的,没一个是好的,不过每年上当的人总是很多,就跟最近“抢盐事件”似的。
我当时论坛上搞了一些,又找了几个考的不错的学长聊了几次,感觉得到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当然了,他人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要结合个人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有计划的复习。
对整个复习过程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对于在每个阶段要复习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清楚。
在每个阶段也都要做细小的计划,我当时对每一周要完成的任务都做了计划,不过由于本人太懒了,从来没有一次是完成的,于是就一直顺延,延到最后,不少东西都没来得及看就去考试了。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的形式包括:表格、曲线、文字、函数式等。
2.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一,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它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第二,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它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第三,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被用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分为弧弹性与点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2012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状元马佳伟以下为2013年五道口考研真题与凯程集训营押题效果分析。
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3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清华经管5人,状元李少华出在凯程,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凯程学员成功经验视频,大家随时可以去查看. 2016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保录班开始报名!2012年考研光荣榜马家伟440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孟睿396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邢亚龙402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王立414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陈乐然412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朱松涛407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方昶402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张驰416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李迪394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陈蕴卓424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王露露412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秦明柳399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胡力413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张岩416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石寄华408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尚学令403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董孜孜413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王地411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张欣394 金融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清华状元语文学习法的大总结清华状元语文学习法的大总结我在文科班的语文课是由一位学识渊博的特级教师刘淑明老师教授的。
她教学经验丰富,水平很高,给了我不少好的方法。
记得刘先生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我就从外貌、爱好、优缺、理想几个方面写自己,而且用一种自嘲的语气。
刘先生挺满意,夸我文笔不错,却又婉转地批评我作文深度不够,思想性不足,玩文章。
其实,对于这类作文,我很喜欢作,因为觉得这才叫真正的文学。
记得从初二开始,我就练着虚构故事,因为虚构的情节较事实更吸引人,当然,虚构还要以真实为基础。
有篇那时的力作,至今记忆犹新。
其内容大概如下:幼年的两个小伙伴随父母移居美国,多年后归来,满口我们美国怎么、怎么,还贬低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习俗。
这些事实深深刺痛了我。
文章的结尾是在古老东方,有一个沉重的`声音在召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
其实,那是我当时看了一些关于出国热和华裔新一代香蕉的报道有感而写的。
可谓是时代的产物。
到了高中,写记叙文的机会少了,但我常练笔。
我觉得记叙文重在新鲜、真实。
这就要求我们会体察生活,做有心人。
我有一种观察人物的方法:在放学回家时慢慢骑车,细心琢磨路边的人:小学生,接孩子的家长,卖羊肉串的小贩,辛苦的菜农,趾高气昂的小老板这些市井人物的形象,日久天长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等到写作文时,说不准要安在哪个人物的身上。
只有人物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他的形象才会有立体感。
说实话,我不喜欢唇枪舌战、规矩刻板的议论文。
但刘老师说:吃不爱吃的东西,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营养全面。
为了提高我们的议论文水平。
刘老师要求我们做《报刊时文》(是一种同学自己选、剪、贴的报刊议论文章的集子)。
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用《报刊时文》可以做两种练习:一是锻炼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二是用只看标题先构想文章内容再与原文对照的方法,可以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这种方法效果明显。
后来,我能看到题,就能马上写出提纲、再完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想是得益于此吧!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历届高分考研清华成功者的经验之谈第一篇:历届高分考研清华成功者的经验之谈2011考研必看:历届高分考研清华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清华考研经验集谨以此文集献给所有正在或者即将为清华而奋斗的学弟学妹们!(当然对于不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也有些帮助)该经验集主要来源于:水木社区,白云黄鹤,考研论坛,免费考研论坛。
在此感谢这些无名的学长学弟!禁止以任何形式的转载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摸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是王道!希望这些经验帖能给你一些知道与建议。
由于文章太多,查找可能不大方便。
有需要word版的联系abie***@如有疑问亦可发至上述邮箱。
(我本身为自动化的,电路方面的可以和我直接联系。
其他专业的请查找相应的学长的联系方式咨询)【08年清华自动化】献给考自动化系的同志们献给考献给考自动化系的同志们我无法给大家有什么忠告或者建议,但是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留给大家。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我的一些经验,或许这对即将考自动化的同志们有些许帮助。
这个帖子我是想写的,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给我了很多指路之语,我也想在这里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帮助一些人。
数学:我认为如果你像我一样基础一般又想在数学方面有很大的成绩或者说真正想把数学掌握好的话,推荐李永乐《复习全书》,以及后续的《400题》、《真题》、《135》这一套书。
就按照书中前言所说的那样去做,每道题做个2遍,一定要动手做,你会发现数学其实是那么的容易。
如果你能做到一看到书上的题就有思路的话,那好吧,你的数学已经无敌。
但是即使这时候你去看陈文灯的书,你仍然会为那些例题犯难,不过不要理会那些东西。
记住,此时你对于考研数学来说,已经无敌。
真的,数学学习没什么太多的技巧,最大的技巧就是按照那4本书前言所讲的按部就班。
英语:我报了班。
就按照老师的来。
不过最后真的没有预计的考得那么高。
不过我认为报个班的话,按照老师的来,即使你的分数没有理想的那么高,但你的英语能力会有飞跃的。
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么?而且老师能给你讲很多阅读的技巧,或者说命题人总在那些地方设置题目,比如说起承转合的地方、有虚拟语气的地方、有强调句的地方,等等。
【新祥旭考研】原来第一名是这么备考的 17年清华大学经管考研第一名417分经验贴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考研经历,初试分数:英语82、政治72、数学139、专业课124,总分417,清华经管初试第一名,复试第二名,最后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班学习。
一、时间规划大家可以专门找一本不厚的笔记本作为经验的整理和时间规划,我在考研初期收集了较为充足的信息,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全局的准备很重要。
大二的7月-8月刚开始接触专业课,并收集相关考研信息。
9月-12月本科课程学习,专业课一遍,英语单词、长难句翻译。
大三:2月-4月专业课第二遍,英语真题05-13阅读一遍,数学全书和《660》一遍。
5月《660》第二遍,英语真题97-04阅读一遍,完型一遍。
7月开始接触政治。
10月专业课三遍,全书和《660》三遍。
每天的时间表:6:30~7:00起床7:00~8:00吃早餐、看金融新闻、背书8:00~12:00学习12:00~13:00吃午饭、睡觉13:00~18:00学习18:00~18:30吃饭18:30~22.30学习23:00~00.00学习一天总共学习时间14h,除开有时候会开小差等因素,有效学习时间应该能达到12h,也可以再多挤一点,但这个应该算是可持续的一个长久的水平。
因为我每半个月定一次计划,基本各个时间段的任务都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调整,要么就是自己想做哪科就做哪科。
最后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要有所倾斜,我的重心主要放在政治和专业课,每科保证4~5h,数学和英语保持感觉就行,每科2~3h。
二、关于报班有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对于报不报班这个问题很迷茫,我曾经也迷茫过。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我要给大家一个特别重要的忠告:报班是辅助,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报什么样的班特别关键,有时候,很多辅导班会对自己的复习产生误导的作用,原因在于,市面上很多辅导班,聘请的老师根本不是参加过考研的老师,或者是参加过别的学校考研的老师。
2021年清华大学第一名酒作文
液体之火,让你若梦若醒,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让世界旋转。
把人类历史浇灌的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熏染的色彩斑斓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阳冈上助武松三拳毙虎浔阳楼头,纵宋江题诗造反你啊你,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歌舞与你相佐;美色与你为伴;催诗情万丈壮文人斗胆,有人借你发疯,有人借你夺权,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
把贪杯的对手麻翻你呀你,既入朱门豪宅,又进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又盛满农家的粗碗。
愁也要你;喜也要你,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迁徙流放的囚犯,落魄的文人骚客,得志的朝廷大员,都是你的知己,你的伙伴。
甚至即将上路的死囚,都要你为之饯别,因为你,耽误了多少大事。
因为你,弄出了多少冤案。
因为你,鲜活了多少逸事趣闻。
因为你,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
更因为你,造就了多少人的肝癌,而魂归天堂,真的是成也有你;败也有你;生也有你;死也有你你这浇愁愁更愁的琼浆啊!穷也有你;富也有你;千家万户还都离不开你!。
这是我第三次考研究生了,所以经验比较丰富,吃了很多亏,也学到了很多教训。
前两次考的都是学术的工业设计,第一次考研史论没有过,这次比较遗憾,第二次考研,复试的时候没有做作品集,这次比较活该。
第三次全力以赴,做事谨小慎微,终于考上了。
接下来我有一些考研的经验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就困难程度而言,最难考的无疑是手绘,因为手绘最难通过(120及格),其次是英语,剩下的政治和史论基本都能过线。
然而我经常看到很多考生手绘考第一第二,史论却没过线(80),或者都过线了,总分很低,问题大多出在了史论上!所以我的观点是史论一定要十分重视!!!!我认为考验最好在5、6月份就开始,此时进度可以缓和一些我建议:5—6月份1开始看史论,不是把三本书(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通读,切记不要通读,因为根本记不下来什么东西,每本书看两遍,对各个时期的设计有个大体了解,背美然发的史论资料。
2 开始背单词,考研必背词汇,反复背诵,尤其是高频词汇,穿插的做一些历年考研真题,感受一下考研难度。
(我认为英语二难度略高于六级,但远低于英语一)3参加史论班和手绘班,每周或者每两周画一幅画。
7-8月份1此时需要大量的画手绘,积累产品的各个形态,尤其是手绘不好的同学,更需要多学多画。
每天都要画出成品,每天积累形态造型。
9—10月份假期班结束后,同学们总结一下学习经验。
1 手绘保持在每周一张就可以,每周抽出一天练习手绘,可以模拟考试,自己检测一下。
2 开始准备政治,建议同学们上网买文都或者新东方的视频资料,买一本配套书认真看,可以一边学,一边做1000题。
3 继续背考研单词,同时做英语一的历年真题,每篇文章做后,要记住里面的单词,长难句要弄明白,学会看长难句的方法。
4史论要开始大量背诵,名词解释,简答,都要背的很牢。
做一些历年真题检测一下11月份1手绘要积累至少8个成熟的造型,成熟草图10个。
2政治全部过完,完成1000题,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及哲学大题。
2018清华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初试第一名经验交流分享【初试成绩】数学:120+,英语:80+,专业课:120+,政治:70+【考研数学】1.教材使用顺序:复习全书一遍(高数)--复习全书二遍(高数)--660题(高数)--复习全书一遍(线代)--线性代数讲义--660题(线代)--复习全书一遍(概率论)--660题(概率论)--复习全书二遍(线代)--复习全书二遍(概率论)--复习全书三遍(高数)--超越135--张宇8套--合工大8套--张宇四套--近15年真题2.高数上的得:不难看出,我前期的复习时按照科目进行的,先确保高数扎实以后,再看线代和概率论。
今年的真题高数难度是要比往年大的,我最难的两个大题(高阶求导和函数单调性)和二阶差分都比较轻松做出来了,应该也是得益于我之前的基础打的比较扎实。
在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下泰勒展开的重要性,从求复合极限到比大小的题目再到后期的幂级数,基本都是依赖于一套公式,我自己把泰勒展开以及对应的麦克劳林近似都用得滚瓜烂熟之后,发现所有的极限题目和求导题目都非常简单。
高数作为数学上的重头,一定是值得花费很大精力的。
我当时单单是罗尔,柯西等定理的相关证明题总结,就有7,8页A4纸。
所以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大家看全书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发现自己的明显不足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停下来,去图书馆找相应的高数辅导书,随便找一本出版日期比较新的,把你有问题的章节再在一本新的书上重新再学一遍,把相应的题目也全都做一遍,之后再回到全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
我自己比较习惯作总结,信奉题海战术,所以基本做完每章都会有一张公式总结(尽可能全面),还有一张典型题目的方法总结。
3.线代上的失:线代第一遍看确实略头疼,定理概念都蛮多的。
但是第二遍看就会知道线代确实是最简单的一科了,看高数时要时时注意方法的总结和记忆,看线代时就是要不停总结一些容易犯错的小的点了。
因为矩阵计算都是一脉承接的题目,很容易前面出错后面一错到底。
清华考研第一名写的~~~转发完我就看书去了分享首次分享者:w``h``s```已被分享2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一、考生档案姓名:胡杭所在院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报考院校:清华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水利系河川枢纽研究所考研成绩:政治76 英语69 数学140 专业课146 总分431排名:初试第一、复试第一二、综述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咨询了很多学长,想从他们那里学习些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几位学长下来,尽管我也听得很认真,但稍加整理还是觉得空荡荡的,零零碎碎不完整,收获十分有限。
后来在网上搜到一篇华中科技大学戴震宇(2008年考研447分)的一篇关于考研的较为详细的博文,我如获至宝。
这篇文章对我的考研起了很大的指导和鼓舞作用。
整个考研过程中,在我消沉和迷茫的时候我都会仔细阅读这篇博文,看看前辈是怎么渡过难关的,看看自己的一些情况是不是正常。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文章记录的不是很详细,不健全,对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是有很多盲区。
于是,我萌生了自己写书的想法。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书的计划没有能如愿。
如是,谨以此博文,供后来者参考。
我在这篇文章中极为详细的记录了自己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心路历程,认认真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
文中的每一笔我都写得十分慎重,每一句都十分用心、反复修改,力求真切、务实地表达当时的情况和感受。
读者如能反反复复阅读,我想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考进理想的学校。
三、决定考研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打算读研究生。
很意外的一次竞选失利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
我开始摸索将来的道路,这个过程用了一年。
直到大三寒假快要来临之际,我才有了考研的打算。
跟大家一样,我同样也会思考为什么要考研?特别是当一些看起来很好的单位来招聘,动辄年薪十几万时,我动心了,我更是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思考,一次现实与理想的较量。
我开始认真地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考研?这个过程并不是很纠结,因为我很快就想通了。
我给了自己一个理由:我考研,是为了理想。
现在的平台离我的理想还很遥远。
也许今天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理由看轻研究生的重要性,但是,十年之后,如果你依然能像今天这么潇洒,算你有种!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把考研单纯的看作是考研,看作是自己在创业,在挖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我把它当成是做实业,当成是我开的第一家店,当成是我专心养的第一个孩子。
考研,就是做实业的雏形。
同样卑微,同样琐碎,同样需要非常的韧劲儿。
很多人考研,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或者,他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往往会在考研的过程中抵挡不住外来的诱惑、内心的困苦而落败。
这种人的比例异常的大。
你的理由,直接相关于你对考研的定位,也直接相关于你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所以,想清楚,为什么我们要猪狗不如的苦战半年?为什么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看外面喧哗的世界?那么,考什么学校?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纠结,想都没想,没有选择,只有清华。
因为我生性好强,只当第一。
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跟家人和几个很要好的朋友交流了下,他们都会问:你有多大胜算?我说:应该没问题。
其实当时我的心里比较复杂,一方面非常自信,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盲目自信。
我需要有一些有说服力的指标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
于是,我很认真地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的学习历程,特别是在大学。
大一下学期我排年级十一名,大二下学期我排水电专业第十。
比较之前一些考研成功的师兄和师姐,这些数据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我不敢过多的表现自己的自信,反而,我会用低调和自卑来掩饰这一切。
因为别人会觉得我狂傲。
而且,万一失败了呢?万一失败,我的结局将会很悲惨。
这是一场赌博,也是一场战争。
战争生产死尸,也生产将军。
所以,跨入这块疆场的人,不要心存侥幸。
我是带着九五成的胜算走进来的。
四、大三下学期在决定考清华之后,也就是在大三快寒假的时候,我跟另外一个准备考清华的同学先后咨询了两位学长。
当时他们的成绩还没出来,后来他们中一位考上,一位没考上。
所以,我兼得了两方面的经验。
我一直都很奇怪,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经验,都只跟那些考研成功的人交流,很忽视别人失败的教训。
我想,如果有可能,大家都私下里去找这些人聊聊天谈谈心,或者从侧面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历程。
过完寒假,我来到学校。
那是三月份。
我买了徐绽老师的词汇,不厚,大半个月背完了。
紧接着,这本书在图书馆遗失。
我又买了星火,一直都没看。
直到七月份才翻开。
三月份也把高数上册看完了。
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很认真的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做每一个习题。
我都认真的写出全部解题过程。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考研规划。
很多师兄都说,准备太早了,怕以后冲劲不够,过早疲劳。
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中止了考研准备工作,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后来我还参加了结构力学竞赛,因为这是我考研专业课的科目。
当时我的目标是特等奖。
我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主要是周末。
学到的东西其实不多,只是涉及到了一些新的领域。
后来,竞赛结果很不理想,我第一道题就做错了,只获得了三等奖。
这个竞赛让我对结构力学有些阴影。
搞完竞赛已经六月份了,然后就是系列期末考试、课程设计。
这个学期,我还尝试到不同的自习室自习,如图书馆、工学部主教、四教、六教。
我发现主教一楼最适合我。
于是,我很早就在主教一楼占了座位。
我早上坚持跑步,一边跑我还会一边喊“清华,清华”,很疯狂,我的内心非常非常坚定。
我让朋友给我几个毛笔字,“目标高于一切”,三份,贴在我的屋顶、侧墙和寝室柜子上方。
我回到寝室,时时刻刻、任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这些字条。
提醒自己不要堕落。
有一次,为了检验自己有没有考清华的勇气,我在夜晚十点半穿越了漆黑的珞珈山。
我把这个历程比作是考研,很黑暗,但我知道前面就是光明,而且我知道只需要二十分钟我就可以走出去。
尽管如此,我还是有点害怕,而且紧张。
就像一只惊兽,握紧双拳,随时准备战斗。
我记得当时的心境,紧张、害怕、兴奋、急切。
这个经历,到现在我都对自己吃惊。
五、准备初试搞完结构力学竞赛,我就花了一两天的时候很认真的做了整个考研规划。
到了几月份,要到什么进程,然后根据这些进城来计算每天的任务。
在后来的几个月,我都严格按照自己的部署来。
这是战争,很有纪律。
过程中,我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情况,做了一些改变。
七月十号,考研正式开始。
下面我详细说说自己的考验过程:从七月十号到八月一号:高数下册、概率论、线性代数、星火英语。
这是这个月的学习内容。
这四本书我是同时开始的。
一天的安排大致是这样,早中晚我都会背诵单词,没有具体时间安排,而是按照这一天的任务。
我每天背诵二十面单词,采取的是滚动式背诵。
按照人类大脑记忆曲线,在背诵今天的单词前,我会先看昨天的,往前数第三天的,第七天的,第二十一天的。
所以任务其实还比较重。
这一期间,我都是默记单词,没有读。
把自己不认识的做上标记,以便翻看。
其余的时间,都是半天数学,半天现代,半天概率论,早中晚嘛,所以一天有三个半天。
我按照自己的规划,一丝不苟的完成每天的任务。
这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好,斗志也很高涨。
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学到了知识,所以,很骄傲。
八月一号到九月一号:星火英语,李永乐复习全书,胡敏阅读理解两百篇。
七月末到八月初,背完第一遍单词后,我还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从头到后大声朗读星火英语,这是第二遍。
很累,口很干,而且别人看到我觉得很奇怪。
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之后,我就没有系统的复习过考研单词。
这一点做得不太好,也跟后来英语没考好有些关系。
第二遍英语单词复习完后,我开始做英语阅读,《胡敏200篇》。
我上午做英语,下午和晚上都是数学。
由于要在一个月将复习全书做完,我的数学任务很重,而且都不能草率。
英语我每天做四篇阅读,做得比较慢,而且正确率很让我崩溃。
我几乎丧失了英语的自信。
我一直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结果我发现正确率不足百分之六十。
我一小时四篇阅读,但是做完后要花一个多小时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
我不断地训练自己的英语思维。
这个期间,我发现自己对单词的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我着力于提高正确率。
第三次阅读训练,我四篇阅读错了三小题。
我很骄傲。
但后,后来,又开始错的一塌糊涂。
每一次做完,我都要写下自己的感悟,下次训练之前,我都会看看这些教训,然后再练。
有些效果。
十个测试之后,我把错误控制在三个之内。
我觉得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很大提升。
后来的模拟题,我又错的一塌糊涂。
我才发现,《胡敏200》编写得很不靠谱。
试题难度系数波动很大。
不过,作为早期训练题,可以做做。
但是,绝不能作为考前训练题。
这一时期,我的数学提高比较快也比较多。
我很勤于练习、动手演算,这一点是在初中养成的。
每天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因为我会对这些考点细细的想、串联。
25天,我把复习全书做完了。
每天花了七八个小时。
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专业课课本(结构力学)、胡敏200篇、考研英语十年真题。
这个月我花了二十五天昨天看完了专业课的课本。
上册我比较熟悉,但是由于竞赛给我很大的阴影,看着自己画得满满的课本,想到竞赛成绩,我开始想,是不是考虑换一门专业课。
我信心比较薄弱。
后来找朋友聊天,他不仅给我了很大的鼓励,还给我推荐了两本极好的参考书,这两本书对于我的专业课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我没有换专业课,而是跟同学借了一本专业课课本,很新,我有一种重新来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静下心来学习,专业课上册看得很有心得,但是下册我看的异常艰难,看完之后感觉很烂。
不过,我每天依然坚持自己的进度。
九月中旬,胡敏200做完了,此时英语做题比较有感觉。
我开始做真题。
做真题之前,我很认真地阅读了一篇资料,《命题趋势分析》,是真题附带光盘里的文档,我买的正版的。
对这篇文章,我很有悟性,领略到了考研英语的精髓。
之后做题,我很有感觉。
正确率一直较高。
真题测试结果一直都在70分到85分之间,大部分在80分以上。
我重拾了对英语的信心,而且有些狂妄。
这也造成了后来对英语的不够重视。
这个月,数学基本上荒废了,这引起了我十月份刚开始几天的极度不爽。
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红宝书、陈先奎2000题、李永乐660题、李永乐经典400题、数学复习全书、考研英语十年真题、张剑150篇下册。
我思考再三,还是没有抱政治班。
一是想省钱,一是一直比较轻视这些辅导班。
后来的考研经历告诉我:政治强化班可以报。
因为这个告诉我们政治考什么。
我当时闷头看红宝书,一边看一边做陈先奎2000题,量很大,我要花半天,甚至不够。
红宝书的马哲部分我看的很有心得,常常联系生活思考。
看到史纲时,我常常热血沸腾。
思修,也很有用处,解决了我平时很多的困惑。
考研,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系统学习了红宝书。
我很高兴。
因为这个一直都是我的缺口。
我学到了一些智慧,而且运用起来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