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轮复习)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61.50 KB
- 文档页数:31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示模式中( )A. 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 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 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 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2. 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 普通服装制造B. 汽车制造C. 金属冶炼D. 甘蔗制糖3. 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 原材料价格B. 交通条件C. 工人工资D. 市场【答案】1. D 2. A 3. C【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错;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C错。
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D正确。
【2题详解】金属冶炼和甘蔗蔗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和D错;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错;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正确。
【3题详解】通过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C正确。
【考点定位】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影响工业的因素,产业转移。
【名师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市场、内部交易成本。
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基础落实练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 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 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 基础设施完善2. 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环境改变较小B. 协作条件较好C. 接近原料产地D. 地租更加便宜3. 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 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 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 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 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答案】1. C 2. B 3. 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读图,太康位于内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通交通便捷,A错。
中原地带,经济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南通经济发展快,水平较高,消费市场更强,B错。
太康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C对。
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仍不如发达地区,D错。
【2题详解】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相关企业间具有生产上的联系,协作条件好,B对。
企业转移,分散与抱团转移,环境改变没有差异,对原料地远近没有影响,地租也没有变化,所以A、C、D错。
【3题详解】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后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A错。
企业转移,并不是人口也一起转移,B错。
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劳动力失业,D对。
不能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不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错。
考点:产业转移的影响,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产业集聚的优势。
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1.产业转移(1)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2)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
(3)产业转移的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方法技巧】1.产业转移规律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劳动指向型工业转移的特点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
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变高了,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
而原来的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3.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主备人:王益东审核人:王振友使用时间:2012.12 学习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2.了解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了解我国产业的变化及转移趋势。
4.能够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具体产业转移进行相关分析。
B案基础知识整合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②______产业转移和③______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④________。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a.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⑤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b.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____,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⑦__________,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c.市场:国内市场趋于⑧________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⑨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⑩__________,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的意义:使某产业从⑪________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⑫________________;(2)促进区域⑬________________;(3)改变区域⑭________________;(4)改变⑮____________的空间分布。
【问题思考】中西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吸引投资?C案课堂探究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尽管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具有明显“双转移”(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却逆势而上,硕果累累。